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 >

第12章

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第12章

小说: 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欸,此等小事公台处理便是。”吕布听到政务头都大了,摆手颇为不耐烦,转而和怀中佳人饮酒笑谈。

    注:兄弟们投投推荐票哈,有钱的打赏打赏哈,让狗作者吃点肉吧!

 第二十三章 许昌安危 荀文若

    是夜,新野城。

    人衔枚,马裹蹄。无数士卒排列整齐,缓缓出城。

    张绣为军首位,只见其手提虎头金枪,胯下追风逐日,尽显英气。而其身后是黄忠、聘等偏将,贾诩则在身侧。

    至于胡车儿则被张绣安排在后军押运物质。看着那一个各个方正修长的箱子,胡车儿多是懵逼,他实在搞不懂主公为啥要让他看护这些纸皮箱子。

    难不成这些箱子能吃?又或者能拿来打仗?搞不懂,烦!

    而此番,张绣共领精骑两千,步卒八千,共计一万大军北上。

    建安元年,七月初。

    天子重归洛阳,百废待兴。

    然天下时局动荡,先有后将军袁术,命纪灵为大将,发兵一万,号称十万大军,直逼汝南。后有徐州牧吕布,命张辽为大将,发兵八千,号称五万大军,直逼陈留、梁国二地。

    而张绣则亲领步骑万余,黄忠、聘等为偏将,号称五万大军,出叶城,直逼曹操大本营,许昌。

    一时间,风云变动。

    张绣、袁术、吕布三路诸侯,共计二十万大军,在张绣一手推动下共同伐曹,声势之大一时无两。

    天下豪杰皆侧目以待。

    颍川,许昌城内。

    荀彧批改着各地呈送上来的书,而此时,一道急促的声音响起。

    “大人,祸事了,祸事了。”

    荀彧面容平静,抬眉轻声道:“莫要慌张,缓缓道来。”

    哨骑舔了舔干裂的嘴角,急声道:“回令君,前线斥候传急报,张绣联合袁术吕布,起兵二十万,分三路来犯。”

    荀彧目光一紧,少了几分淡然。

    “现如今,现如今”

    “现如今什么”荀彧急声问道。

    “现如今张绣已率领西凉铁骑直奔襄城,襄城告急。”

    荀彧一愣,不禁温怒道:“哼,一派胡言,汜城、昆阳、舞阳三地皆为襄城先,张绣如何越过此三地直逼襄城?”

    要知,襄城守军不足千人,一旦沦陷,张绣兵锋直逼颍阴,而颍阴东北不足百里便是许昌,颍阴若丢,许昌将暴露张绣铁骑之下。

    “令君,属下不敢胡言,汜城、昆阳、舞阳三地守将已然望风而降,现如今早以落入张绣之手。”哨骑痛喊道。

    “什么?不战而降?”荀彧一个踉跄,这剧情隐隐有些熟悉,前年吕布入兖州不也是如此吗?

    “呼!”荀彧深吸口气,接着颤声道:“取我信件,速传诸位将军议事。”

    “诺!”

    好半晌,将府内。

    荀彧正襟危坐居与首位,旁边士卒捧着一柄剑,名曰倚天,乃曹操临行前所留。

    而堂下,臣武将数十,可谓是阵容强大。

    “事发突然,彧不得不召集诸位,还望诸位将军莫怪。”荀彧声色肃然道。

    “如今主公北上洛阳,然南阳张绣、徐州吕布、九江袁术齐齐来犯,号称二十万大军,分三路而来,气势如虹,所过皆降。”

    “而主公临行前将家业托付我等,我等应誓死守卫兖、豫,否则待主公归来无颜面见。”

    许褚身材魁梧,腰大十围,此时阔步而出,恶狠狠道:“哼,吕布袁术不过手下败将尔,令君只需给我精兵三千,某定取纪灵那小儿首级。”

    “仲康勿躁,”荀彧压了压手,“仲康你乃主公麾下得力干将,区区纪灵不足挂齿,可当下敌军势大,保境安民更为重要。”

    说完,荀彧目光扫视一番,沉声道:“于禁,乐进听令,命你二人领甲士三千,即刻出发,屯兵蒙县、梁国二地,不可出战,务必御吕布与梁国之外。”

    “末将领命!”二人抱拳应下。

    “任峻、蔡阳听令,命你二人领甲士五千,即刻出发,屯兵上蔡、阳安二地,可伺机而动。”荀彧肃然道。

    “末将领命!”二人丝毫不怯,反而跃跃欲试。

    “夏侯渊、李典听令,命你二人领军驻守许昌,除主公或彧亲自,否则不得擅开城门。”荀彧目光灼灼,许昌乃曹操根基,必须守住。

    夏侯渊本想辩驳,不过扫视一眼,曹仁随军北上,许昌只有自己去守了,当即也是抱拳领命。

    “张绣领军已至襄城,兵锋直指许昌。

    我意,拒张绣与颍阴之外,只要将之击败,吕袁联军不足为虑。此战,吾随军同行,其余诸将,随我共拒张绣,不破不还。”荀彧抽出倚天剑,铿锵喝道。

    豫州境内全部兵马不过两万余,除了各地驻守的,可用兵马还剩八千罢了,可以说,只要三路一路出现意外,豫州皆可能不保啊。

    众武将也是被荀彧的士之风所吸引,各个面红耳赤,摩拳擦掌。

    “荀攸,这期间由你主持政务,若有通奸卖国者,一律杀无赦。程昱,粮草后勤交由你来调度。”荀彧目光深邃道。

    二人对视一眼,皆是郑重点头。

    一番会议很短暂,可却体现出了荀彧调度能力。要知,吕布取兖州时,也是荀彧保住了曹操最后一些基业,从而才得以翻盘。

    当众人退去,荀彧快步上前,对着夏侯渊及曹纯急声道:“二位将军,还请留步。”

    “军师直言便是。”夏侯渊对荀彧极为尊敬,连忙抱拳道。

    “妙才,此战非同小可,我已派人飞马报与主公。不过许昌不容有失。在此期间,许昌内任何风吹草动皆以雷霆手段毁之,切记。”荀彧叮嘱道。

    “军师放心,”夏侯渊郑重应下。

    “子和,你麾下铁骑训练多日,此番是该崭露头角。我意由你领铁骑屯守临颍,与颍阴互为犄角,以防不测。

    临颍距颍阴不过五十余里,若我军得胜,你可趁势掩杀。若败,你可领军断后。”荀彧语重心长道。

    “军师放心,纯麾下千余儿郎早就盼望着沙场建功了。”曹纯颇为自信,这支骑兵他花费无数心血炼就,各个凶狠异常,实乃精锐,此番定能大放异彩。

    “如此甚好。”荀彧点头。

    当日,许昌城内人心惶惶,无数兵甲鱼贯而出,分往各地要道。

    其中,一匹骏马上。

    荀彧虽身着儒袍,可却显得英姿飒爽,腰间倚天剑更是衬托了几分气质。其亲自领军,征战张绣。

    一时间,许昌城内守军不过千余,城内世家各个心思躁动起来。

 第二十四章 莽夫啊

    襄城,

    张绣立于城墙之上,扶剑眺望。

    那刀削的面庞沾染点点血迹,尽是冷冽。

    战争的血腥、残酷让他有些不适应,看着那染血的城头,烧焦的尸体,以及无数残肢断臂,张绣心中微微发颤。

    “呼!”足足过了良久,张绣才吐出口浊气,日后这种场面多着呢,他只有让自己去适应,而非逃避。

    “主公,襄城县令以被诛杀,首级是否悬与城墙。”聘提着砍刀,刚毅的脸颊上血迹斑驳,沉声道。

    张绣点了点头:“传令,若有扰民者,格杀勿论。”

    “喏,”聘应声退下。

    “汉升,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一夜,来日直逼颍阴。”张绣略微思忖,道。

    一鼓作气,再而衰。

    此战必须速战,否则曹操迎献帝回许昌,届时张绣在想攻伐曹操可以说难上加难。

    东都,洛阳。

    从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至今,东都洛阳已有一百七十余年历史,为天下中心,被无数人墨客所追捧。

    然,董卓乱京,一把大火将百余年国都化为灰烬,令天下人捶胸顿足,令无数百姓为之哀悼。

    洛阳城外,

    曹操看着往昔那座高耸巍峨的洛阳,不禁有些感慨。不过心中却有些兴奋,他是第一个迎天子的诸侯,而天子就在城内,他马上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曹操手中佩剑插在身前,得意笑了笑,抑扬顿挫道:“东都,洛阳。可惜了,如今已化为一片废墟。”

    说完,曹操再度大笑,阔步前行。

    “奉孝,有件事我倒是忘了,依礼,外臣觐见天下都要带些什么,我此行匆忙,未曾准备,天子见了必然不悦。”曹操快步走着,转头说道。

    郭嘉对曹操颇为了解,不由拱手轻笑道:“主公,河东大旱,宫中早已断粮,此时陛下及武百官定然饥寒交迫,此时献上一碗肉汤胜过黄金万两。”

    “奉孝言之有理,早年我刺董逃亡时,馋肉汤可是馋的紧啊。”曹操爽朗大笑,“曹仁,熬汤去。”

    “诺,”曹仁扶剑离去。

    数日后,

    颍阴城外三十里,一座木寨高耸而立。

    寨头,数杆将旗竖着。

    原本张绣准备率军轻取颍阴,直逼许昌,不过得知荀彧领军疾行,亲自镇守颍阴,便也放弃了强攻打算,特在城西三十里外的土坡上安营扎寨。

    毕竟他领轻骑疾行,步卒未至,若是越过颍阴恐遭荀彧断了粮道,故只能等聘领步卒到来,在图他念。

    营寨处,

    张绣同众将正在商议着下一步行动。

    “报,启禀主公,将军率领步卒以至霖水,距此不过二十里,今日傍晚便到。”哨骑狂奔高喊道。

    “仲业总算到了。”

    张绣松了口气,麾下无兵心里发虚啊。

    “诸位,荀彧领劲卒六千,亲自镇守颍阴,颍阴城虽小,可强攻不易。诸位可有妙计引荀彧出城野战?”

    众偏将对视一眼,旋即皆是摇头。

    贾诩微眯双眸,思忖良久却也是轻谈一声道:“主公,荀彧此人足智多谋有王佐之才,恐寻常计策难动其心。”

    “容诩深思几日,或有良策能败敌。”

    张绣同样深思,对战荀彧这种大才寻常计策肯定行不通,得出其不意才行。想至此,其心中意念微动,或许他带的烟花能加以利用。

    不过如何利用还需思忖,暂且不言为好。

    “和言之有理,不过我军兵力有限,不可强攻。传令,待仲业至,全军休整一夜,明日三更生火造饭,晌午至颍阴城下。”

    “就算不能强攻,也需围城败敌士气。”张绣铿锵喝道。

    “诺,”帐内众将齐声应下。

    次日,晌午时分。

    鼓声大作,旌旗蔽日,那士卒齐喝的声音贯穿九霄,宛若雷霆。

    围城,

    后世张绣看影视剧,动不动几十万大军没啥感觉,可现在自己看向身后万人众时,简直不要太多。怪不得有人说,人一过万,漫山遍野。

    城头上,荀彧身着儒袍,侧后是许褚、夏侯惇、曹洪等将,皆乃曹操亲信。此时一个个面容凝重,颇为压抑。

    城下,阵首。

    张绣手中金枪斜指擎天,身后呼喝声音戛然而止。

    拍马上前,张绣长枪遥指,接着讥讽道:“楼上可是荀彧荀若。”

    “哼,某正是荀彧。汝西凉小儿为何无故犯我主边境?”荀彧怒喝斥声道。

    “呵,荀彧,你个鼠相之辈,有眼无珠,焉配辱人?”

    “你贵为汉臣,世受皇恩,却不思进取,反而助曹为虐,祸害一方,致民不聊生,易子相食,你可认罪?”张绣破口大喝道。

    许褚听着,都是咽了口唾沫,抿嘴道:“那个,令君无需动怒,其不过口舌之快,我等闭门不出即可。”

    荀彧咽不下这口气,甩袖怒辩,“我主只身刺董,险些身亡。逃出后又广诏天下英雄豪杰,共征董卓。其一心只为匡扶汉室江山,岂有助曹为虐一说?”

    “哈哈哈哈,笑话,世人皆知,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吾承认数年前曹操一心为汉,可如今大汉将顷,曹操却一心为己,若我猜得不错,曹操应该北上劫掠天子了吧?”

    “挟天子以令不臣,竟被你这等世受皇恩之徒称为匡扶汉室?实乃可笑之极。汝这岂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呼?”

    张绣声音宛若雷霆,字字诛心。

    “你,你”荀彧满面通红,气煞我也。

    不过张绣话却又像是揭开了自己心中最不愿看见的遮羞布,难道曹操真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为王?而非匡扶汉室?

    “令君息怒,令君息怒。”许褚等连忙宽慰道。

    张绣说完,目的已经达到了。荀彧此人太过妖孽,自己有多厉害就不提了,关键这逼带了半个智囊团过来,这尼玛就很离谱。

    凤雏卧龙得一可安天下或许有假,可得荀彧能安天下确是为真。也怪袁绍为人不行,好谋无断,否则荀彧归袁绍,哪还有曹操什么吊事。

    而这一番话,就算不能让二人离心离德,也要让二人心生间隙。

    拨马回阵,张绣给黄忠使了个眼色。

    当即,黄忠纵马上前,手中开山刀摇指,破口大骂道:“许褚,吾观你油头大耳,满肚肥肠,竟被那曹贼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真乃笑话,莫非曹操麾下无将呼?”

    “匹夫,焉敢辱我。”

    许褚瞬间爆炸,声若雷霆,暴喝道。

    世人皆赞他腰大十围,有万夫不当之勇,可竟被此獠骂为满肚肥肠,如何不气。

    “呵,汝在吾眼中,不过插标卖首之辈,某只需三刀,便可斩你那狗头。”黄忠气息悠长,爽朗大笑道。

    他忽然发现,自己主公教给自己的话喊出来就是不一样,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若是他自己去骂,焉能有如此效果。

    城头上,荀彧面容凝重,心中暗道,“此獠好毒的嘴,”

    “仲康,切勿意气用事。”

    回首说着,许褚身影已然消失。

    “令令君,许将军他他已经下去了。”

    荀彧嘴角瞅瞅,这尼玛莽夫啊,刚才还劝自己别冲动,转眼自己就

    ps:躺沙发一不小心睡着了,忘发了,抱歉。兄弟们推荐票投一投哈,有钱的狗读者别给我面子,用钱侮辱我吧。

 第二十五章 匹夫辱我 以一敌二

    “元让,速速将之追回。”

    可不等夏侯惇应声,荀彧又是摆手轻叹道:“罢了,仲康有万夫不当之勇,天下恐唯有吕布能胜之,且让其挫敌锐气。”

    “子廉,传令,三军整军备战,待仲康斩敌后,敌军定士气大跌,溃败而逃。届时掩杀出去,败敌锐气。”

    “末将遵命,”曹洪兴奋应下。

    此时城门缓缓打开,许褚提刀冲了出去,那气势就算面对千军万马也无惧。

    荀彧眯眼看了看,又急道:“元让,贾诩此人阴狠毒辣,你速速领三百甲士掠阵,以防仲康中了贾诩毒计。”

    “诺,”夏侯惇应下,咧嘴露笑,独眼配上脸上伤疤颇为狰狞。

    城下,两军之间。

    此时双方特地空出一大片空地留给二人交战。

    许褚:武力108,统帅82,智力65,内政21,阵营曹操,忠心值108。

    看着那面板,张绣颇为放心。顶级武将一点差距应该很大,想来黄忠可以压着许褚打。

    “呵,汝到有些勇气,看某黄忠三刀斩你那项上人头。”黄忠颇为兴奋,一身武艺终于能派上用场。

    而且张绣能让他叫阵许褚,那自然是看的起自己,好过刘表数倍。

    “嘚,匹夫焉敢辱我。”许褚怒不可遏,提刀迎了上去。

    万人聚睛,皆心悬起。

    黄忠年不过四十,正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