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殖民海外-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优势,再有就是文臣武将齐聚。
纪灵真不觉得麾下有小半都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怎么能打的过兵精将广的袁绍。
纪灵朝着桥蕤使了使眼色,桥蕤会意:
“卫将军,我是主公派来的第三批援军,也是最后一批了,所领的还是主公麾下的中军,齐军虽兵将极多,但是地盘广阔,需要分而驻守,特别是虎牢关就有十万守军,还有留守黄河的十万……”
曹性挥挥手:
“我知道如今这二十五万是你们的极限,我那贤兄愿意派出如此多的大军,已经充分了证明了他对我的信任,做弟弟的怎么会辜负贤兄的一片信任呢?”
曹性这么说,好像局面又有好转,只是这没有援兵?纪灵、桥蕤、刘勋、冯方、乐就等将就是不放心啊!
齐军将领还在与曹性扯皮,五将轮番上场,就是想问问援军在哪,一旁的小将曹雀又发飙了:
“哪有那么多的事情!哪来那么多的不信任!我家阿翁说有援军就有援军,你们担心什么,叫你们分兵是给你们扩军和发财的机会,你们不去我们八旗兵自己去!这点小活还干不了了还!”
曹雀只是一个假军侯,却将再次高升身为讨逆将军纪灵,还有桥蕤三位中郎将,最少都是校尉的了就骂的狗血淋头,屁的不敢吱一声。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准顶级武将,什么名士士家,高官大将,都不顶用。
等到曹雀该骂的都骂完了。
“雀儿!”
“雀弟!”
曹性、曹真同时大喝,曹性再次出面道歉:
“抱歉,是我管教无方!”
“哪敢哪敢!”
“雀少将军真性情中人!”
……
齐军五将哪里敢接受曹性的抱歉,连连推脱,回头一打听,发现曹雀是曹性的第一批假子,第一批追随者邹涛的儿子,王晓的徒弟,可谓是集万众宠爱于一身。
假子中光凭借出身,比假子大哥大曹真都要深厚。
五将为今天的低声下气感到无比的庆幸,别说他人,纪灵可是吃过王晓的苦头,操蛋程度比他徒弟曹雀厉害多了。
一说援兵曹雀就闹一提就闹,整得纪灵五将不敢再说,只能暂且相信援兵真的到了,最后怎么离开的都不知道,只知道最后答应了分兵之事。
五将离开,曹真走到了曹性身边:“阿翁,为何?”
一听曹真这么一问,曹雀还有接替曹封服侍身边的曹鹈、曹鸦,还有跟随曹雀一起刚刚毕业入基层的张雷之子曹鸪,也围了过来。
曹性一脸慈祥的看着这五位假子:
“你们都是我孩儿中的佼佼者,最是年长的曹青已经与曹翔、曹鸥、曹鸬、曹鸠他们五人一起去了西域,如今是三两年难得看到一封书信,只知道他们已经顺利建国。
西域艰苦啊!遍地的黄沙,不比中南半岛来的富庶,但却是连接泰西的丝绸古路,地利位置非常的重要。
他们算是为我们大汉建功立业了!”
曹性对曹青等四位假子及从弟曹翔大肆夸奖,这样以来又跑偏了话题,不过这只是在不了解曹性的人看来,是跑偏了话题。
五人作为曹性的假子,可是对他了解的很,耐心的聆听,等待着曹性说完曹青五人,曹性果然在大量的铺垫之后,道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未来除了西域、塞北、东北、中南半岛,还有身毒、南洋列岛,甚至更远的东海彼岸都需要我们华夏民族去征服。
而华夏民族太过淳朴了,可以说是最好的领民,却不是最好的战士!
王莽乱政以来,大汉涅槃重生,却丢掉了汉人的血性,也丢掉了以军队为中心,视为军魂的军功爵作废。
如此生活了上百年,再想让华夏民族像秦朝、汉武时期一样,为了整个民族征战四方,以当兵为荣的局面不复存在。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所有丧失血性的华夏百姓打醒,让全天下的华夏男儿再次找到英雄本性!让当兵成为光荣的事情,让所有的华夏大好男儿为了自己的民族而战!”
说到这里,曹性看着血液沸腾的曹真等五位假子,招了招手,将六双手叠在了一起,就像是某个重要的约定,就像是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父子兵。
“进攻赵军不是目的,目的是这河北、司隶的人心!
兖、青、豫、杨,四州多数百姓已经在我们的盟友齐军的‘帮助下’,投入到了我们为华夏民族而奋斗的事业当中。
四州有上千万百姓怀着对我们的感恩戴德、救命之恩,踏上了南方,度过了大江,原本荒芜的江南大片土地,将会得到极大的开发。
什么丛林沼泽都会成为我们华夏民族最肥沃的耕地。
这只是开始,江南属于我们华夏的,没有我们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中南半岛呢?南洋列岛呢?”
说着曹性领着五位假子走到了主座后面的屏风处,将屏风一翻转,本来的山水画变成了包含整个东亚、东南亚、大洋洲、南亚等,整个亚洲的东半部分、还有整个大洋洲的大地图。
曹性先将手按在江南:“这里只是第一步!四州之地的千万移民的到来,会在集中精力开发江南数年之后,完成与前面中平年间就迁移而来近千万百姓的交接。
这中平年间到数年后,在南方生活了十余年的千万百姓们,会逐步往中南半岛迁移。
而土生土长的江南百姓,特别是山上刚刚归服教化的华夏后裔蛮夷种,将大半迁往中南半岛,成为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成员。”
………………………………
第553章 一切为了殖民
田地纵横交错的土地上,四面都是种植好的庄稼,肥沃处是撒种的小麦,撒种方法虽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最古老的种植方法之后。
但是眼下却是楚军农科研究出来的最新最省人力的方法。
田边还有堆成一个个小陂,散发出一股刺鼻味道的土堆,正是从楚军中流传出来的堆积肥。
堆积肥加撒种加曲辕犁,就是最好的广种粗种的基础。
这让很多大汉百姓在熟练的掌握这项技术之后,一个壮汉最多可以耕种上百亩地,一亩收成却比以前精耕没差多少。
以前的精耕一个壮汉守着一亩三分地,靠锄头翻地,又没有肥料,很多还没有交流种植技术的地方去,面对蝗虫等灾害不是想着怎么有效的防范应对,而是祭拜神灵。
在如今有组织有技术有交流的时下,哪里能比?
如此以来平白让农夫的人均收成增加数十近百倍,当然这是在土地够多,保证每个人都能种自己最大的耕种面积的情况下。
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人口密集土地不够分的冀州,精耕还是占大多数。
这一现象在同时河北之地,虽是青州的平原郡黄河北部是一样的,不过现在平原黄河以北这片土地却没有敢种了。
上万的大军践踏在这片土地上,成百上千的旗帜书写着“齐”、“乐”,只有一面旗帜是红底镶黄色,绣着一个铁骆驼拱卫着鎏金的“楚”字。
上万大军的中军,少年郎曹雀身着镶红旗军侯服饰,却与校尉服饰的乐就并驾齐驱,嘴上还无比亲热的道:
“乐将军,这次能跟你一道出兵,将这原本就属于伯父的青州平原给完全收回伯父治下,真是想想就觉得很兴奋。”
这里的伯父自然是曹雀的继父曹性的好贤兄袁术了,也就是乐就的主公。
曹雀这里叽叽哇哇兴奋的很,乐就却对他十分头疼,只是敷衍的道:“雀将军所言极是!”
“报!”
一位斥候骑快马而来,背上的齐字背旗表明了他的身份,斥候在马背上拱手行礼:
“报将军!前方发现一处村庄……”
斥候话还没有说完,曹雀已经抢先说话冲了上去,一把拉住了斥候的马缰:“村庄可有人?斥候可有攻下?”
斥候先是点头,又是摇头,被曹雀吓得够呛,曹雀一看村庄有人,还没被攻下,就像是闻到了腥味的猫,问清楚具体位置之后,马鞭一挥:
“镶红旗的兄弟们!随我上!拿下赵军村庄,解救村中的百姓!驾!”
曹雀领着一曲两百镶红旗旗兵都走远了才远远传来一句话。
“乐将军,齐军行军累了,在下先去为你攻下村庄,准备住宿!”
看见贪便宜贪到深入骨髓的曹雀离开,乐就不知为何反而还松了一口气,还好他们只是两百人,自己有一万,论争夺人口,他们争不过。
乐就招招手,将刚刚的斥候叫了过来:“曹雀去的那个村庄,人口几何?男丁几何?可会对他的生命构成威胁?”
斥候摇头。
“那你可以说说其它更大了村落乃至集市了!”
斥候与乐就都露出了狡黠的一面,与曹雀相处久了,怎么保住自己的功劳,大家可是融会贯通。
斥候附耳回答,生怕周围有楚军的暗探:“就在曹雀军侯去的那个方向偏北,有一个亭,人口不下千人,再往北还有一个墟市,是前丞相当朝时的一个乡所在,如今虽又将乡这个衙门撤了,但是聚集在那里的三千余人口并没有散。
再南方……”
乐就越听越是欣喜,给了斥候你真行的眼神,对着传令兵大声道:
“命令,左别部军司马领麾下一千将士前往曹雀北部亭!
前部都尉领麾下两千将士前往墟市所在!
剩下的右别部军司马、后部都尉,前去……
余等中军四千与我一起直取县城!”
乐就是为校尉,麾下前后部为都尉,左右部为别部军司马,都比他要低。
这一次捞到了分兵出征平原的机会,乐就正想借此多攻下些地盘,更重要的是多抓一些人口,反正黄河就在边上,运送简单的很,可以说是所有作战中功劳最容易赚的。
想必回去之后,少不了一个中郎将。
——
曹雀还不知道自己被耍了,正高高兴兴的领着麾下两百八旗兵,往斥候所说的村庄杀去。
走了数里就看到了田地交错中的一个村落,简易的篱笆包围着数十座茅草屋,连大点的动物都挡不住,就别说是两百身强体壮的八旗兵了。
“一、二、三……四十一!四十一座完好的茅草屋,定有四十一户人家住在那里!一户四五口,正好一人分一口的功勋。
哈哈!发了发了!
兄弟们随我杀!抓活的!”
曹雀就像是奸商一样,自言自语,还好没有在脖子上挂着一个最近开始流行的算盘,不然就更像是奸商了。
两百八旗兵冲入村庄之中,顿时整个村庄都是鸡飞狗跳,庄子里的男丁拿着锄头粪叉自发组织起来,连妇女都拿起了菜刀棍棒。
眼看就要爆发血战,奸商曹雀这时候冒出了头:
“别动,都别动,这些可都是我的宝……咳咳,我们要拯救的苦难百姓!
乡亲们呀!我们是楚军,是给你们提供田地、工作,救苦救难的楚军!
快收起你们的农具,农具是用来务农的不是用来战斗的,那位大姐,别看别人就是你,你说你年纪轻轻,不抱孩子抱着一个板凳,你想干啥?
就你这身板还能靠板凳打仗……”
村民被曹雀说的有些无地自容,还好楚军虽来势汹汹,却也做到了秋毫无犯,最少没有伤害人也没有劫掠。
抱着板凳的女村姑被曹雀说的不好意思的放下了板凳,手往后一伸,还真抱起了一个孩子,嘴上有些怯生生的道:
“官府的人说你们齐军楚军都是恶魔,专吃美人心,所以所以……”
“所以你认为自己是美人?你可别逗我了!”
被曹雀这一挑逗,人们忍不住幻想这个村姑那黝黑满是雀斑的脸,不少人开始憋笑。
………………………………
第554章 故土难离
楚军活跃在河北战场之上的多是八旗兵,而且这些八旗是经过性格、忠诚、家庭、对汉家的向往程度等等多方面挑选的,又以圣象八旗兵最是卑微。
华夏大陆经历了数十年的大小战乱,特别是如今历经了几次牵动全国的大乱,老弱首先就因为流离失所、缺衣少食、没有自卫能力等等多方面原因,最容易被淘汰。
其次淘汰率最高的反而不是相对弱小的女子,而是男丁。
随军民夫苦力,征战杀场的将士,都是男丁,死起人来都是成批成批的,男人死多了,可不就是女多男少,加上大肆拉壮丁当兵,地方上多是女子。
楚军拯救的也以女子为主,这么多的单身女子总不能全给楚军境内的汉人男子做妾吧?
时下是封建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有钱有地的楚军及军民都是不缺正妻的,连妾都不缺,作为一穷二白的难民女子根本轮不上做楚军辖地汉人的妻子,连做妾都要排队。
特别是有钱有势有田地有赐妾的楚军将士,很多都是妾室泛滥,有时候妾室太多,耕地多,种子有限啊,这繁衍后代也会受到影响。
为此楚军出现的一个现象,加上曹性也有意推波助澜,很多没有汉籍的八旗兵会入赘汉人女子家。
入赘享受不到了妻妾成群,完完全全的隶属于入赘的家庭,但却是最快得到汉籍的方法,未来两人的孩子还是纯正的汉人,享受着纯正的汉人子弟待遇,如入学补助,入伍优待等等。
汉籍也是有分别的,虽然名义上入汉籍就都是汉人,但被赐汉姓汉籍的有功之异族多了,慢慢就被与纯正的汉人区分开来。
异族入汉籍往往会被称为归化汉籍,地位远高于未归化的夷籍,但已经出现了次于正牌汉籍的现象,如当兵归化汉籍多是入八旗,而入不了待遇最好的正兵。
这使得很多已经获得了汉姓汉籍的归化夷人,都会选择入赘纯血汉家,更别说没有得到过归化汉籍的夷人。
同时很多汉人女子也不用再排队去给他人做妾,特别是家中香火就要断了的女子,她们多会选择招有钱有田夷人八旗兵入赘。
——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青州北海国沧海海岸新建的港口城市,刚刚来到这里的曹性正在虎豹义从的护卫下,观看着河北乘船而来的难民。
身上臃肿的三重甲给曹性提供了保护的同时,几十斤的重量也一直压着他,曹性从未非宅院以外的地方去卸甲,仿佛习惯了这几十斤的负重。
说来也该习惯了,日复一日的穿了五六年了,恐怕已经感觉不到了三重甲的重量,就像感觉不到了战场上流淌的鲜血一样。
文武依旧位列他左右,这次文官之首是东莱赶过来的王修,在这个地位崇高、汗马功劳的老曹军谋主面前,不管是世家大族荀家谋主,还是陈杨这个同样老资格,都要往后排。
“叔治先生,我们又有好些日子没见了呢!这些年多亏了你的操劳才有了如今的楚军。”
曹性对王修恭敬的像个学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待王修的态度,从未改过。
王修生性耿直爽快,对于这份师生礼一直受用着:
“你是主公,这个是老夫应该做的,倒是主公不愧对老夫的这份追随!”
“哈哈!”
曹性大笑两声就恢复了正色:
“叔治先生你最是珍惜时间,不在乎俗礼,我也就直入主题了。”
曹性眼睛看着正在码头上登陆的河北难民:
“齐赵开战以来,北海作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