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殖民海外 >

第137章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137章

小说: 三国之殖民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上五人,唱黑脸、唱白脸,喉咙都哑了,都无动于衷的一万五被缴械的羽林军,这次拜服了:“拜见将军!”

    此刻还是将军,不是主公,也罢,这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劲旅!

    一张诏书,一个官印,得到了一万五精锐的认同,让曹『性』有些舍不得放下它们,依旧保持着高举状态:

    “好!现在我命令你们,将你们该领的军饷领回去!

    在我麾下,没有欠饷的先例!哪怕是你们!也不可以!

    未来,该给的不会少你们,但谁敢拿军饷、奖赏以外的不义之财!我的巨阙剑,也绝不会留情!”

    平时可以让麾下沸腾的演说,此刻没了激动人心的效果,换来的是台下一万五羽林,简简单单一个字的回答:

    “诺!”

    有这些也就够了!

    曹『性』自我安慰一句,对着台下的吕范、曹青等将挥挥手:“好了!将兵器发给他们吧!以后他们就是我们的一员,同生共死的兄弟!”

    “主公!”

    “不可啊!”

    “稍等几日!”

    台下的吕范、高升、杜远,台上的黄忠、张辽等,都发出了劝阻。

    曹『性』手一挥,毅然决然的道:“发!”

    主命不可违,再是不乐意,三千西园军、连同三名虎豹义从,都陨落在上面的兵器,回到了他们主人的手里。

    看着全副武装的羽林军,围在周边的西园军、杂牌军都有些瑞瑞不安起来,台后,虎豹义从坐下,通人『性』的战马,开始打起了响鼻,不时前蹄刨地。

    曹『性』也定睛看着他们,随时准备扔下双手的诏书和官印,以方便拔背后披风下的巨阙。

    这是一场豪赌,显然曹『性』赌对了。

    一万五羽林,再次拜服拱手,发出远超前面的响亮声音:“多谢将军信任!愿为将军效死!”

    被俘虏了也没解甲,也没捆绑。

    如今刚刚宣布服从,又要将兵器发给他们。

    人心都是肉长的,主将何进、何苗身死,大将吴匡张璋抛弃了他们,再遇曹『性』如此信任,台下羽林军不过是心硬一些,此刻也动容了。

    “好好!”

    曹『性』连连叫好!冲着黄忠、吕范等人点点头:“如今北军五校缺额过半,现在我宣布,五万西园军、一万麾下曹军、一万五北军,打散混编。

    依旧分为北军五校、西园八校。

    另选最精锐者,组建羽林、虎贲二军,每军八百,最底层士卒任羽林郎、虎贲郎!”

    时下,不比西汉,东汉以来,本属南军的羽林、期门被取代,都归属北军五校,灵帝又设西园八校,乃至执金吾麾下的人马,名义上都归九卿之一的卫尉管辖,都是驻扎在洛阳及周边,都可以称作为羽林、御林、虎贲。

    如今曹『性』就是要将他们,如西汉一般,单独划分出来!编为两支王牌部队。

    守卫皇城的军队,分两种,一为卫士一为郎,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兵,后者是官。

    因此郎又称郎官,本为高官子弟、士家子弟、博学之人,所设,归光禄勋统领。

    分议郎、中郎、侍郎、郎中。

    李儒此前就是在郎中这个官上,混迹了十年。

    而且,东汉以来,设有尚书台,郎官归属尚书台,已经变成了文官的『性』质,且帮助尚书令处理各项事宜的实职。

    曹『性』一下就拿出了两军,一千六百个名额,就是一百六十个三百石的官,哪怕武官比实质『性』的尚书台郎官低一点,那也是一个比三百石。

    统领百人的屯长,才比两百石。

    普通虎豹义从,不过等同屯长。

    这让曹『性』过后,都开始盘思,该不该将虎豹义从,也提成虎郎、豹郎。

    北军羽林的战力,让曹『性』印象太深刻了,从黄巾战场初见,再到昨日,一直都是他心中向往拥有的军队。

    张辽能以倍数训练不过半年的新卒,抵挡住他们那么久,毫不夸张的说,充分的展示了他的才能。

    曹『性』的命令下达,北军五校的一万五将士,未『露』出什么,倒是西园军看向他们,多少有些不适,同时还有为郎官的向往。

    一千六百郎官啊!都是从他们中选,说不准就能落到他头上。

    如此,曹『性』麾下,有了虎豹义从、猎豹、羽林、虎贲,四支王牌。


………………………………

第339章 新帝登基

    十一月初九,这一日,洛阳万人空巷,整个洛阳城,数十万人口,不是前去给灵帝吊哀,就是躲在了家中不敢出门。

    护送灵柩的人群,排成长龙,不下十万人,除一万新编北军、京城百官及家属,还有数万百姓,自发而来。

    生前昏庸无能的灵帝,死后倒是风光无限。

    麾下聚集了一万余北军五校,一万司隶校尉部、游侠、家丁等杂牌军的袁术、袁绍,躲在城外称病不出,连灵帝的葬礼都不参加。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第二天,三公九卿及百官一商议,选择不承认灵帝废长立幼的遗旨。

    扶在道观寄养长大的病秧子,皇长子刘辩,为储君。

    作为皇宫的实际掌权者,冠军将军、绥南中郎将、羽林中郎将曹『性』,征求他的意见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绥南中郎将的官职,为何还在曹『性』头上,很简单,曹『性』不主动交,谁还敢去他那里要这个官印?

    洛阳崇德前殿。

    在这谥号孝灵皇帝的刘宏刚刚下葬第二日,百官就在这里开始上朝。

    透过金海辉煌的大殿,曹『性』关上换上了冠军将军礼服,手拿笏板,第一次参加朝会。

    此时他同百官一般,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踏上了,这宛若玉石的阶梯,入崇德殿前,老老实实的脱下了鞋子,顶着洁白的足衣,也就是袜子,踏进了殿中。

    百官之中,足衣无不洁白,脚臭的事,上朝前的沐浴更衣,也不是白洗的。

    进入殿中之后,曹『性』来不及观看殿内的装饰,只是跟着百官身后,找到事先商量好的、比较靠中后的位置,侍立。

    百官正对着代表着九五之尊的阶梯,目光不敢超过台阶。

    而阶梯之上,一张龙椅或者说龙床,正坐落在那。

    因为低着头,曹『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龙椅上已经有人坐了上去。

    张让尖细的声音响起:“跪!”

    曹『性』跟着百官大喊:“跪!”

    不免其俗的曹『性』,双膝已经跪在了地上,身体上扬,再用力往下,就是一拜,整个人都匍匐在了地上。

    这时,曹『性』总算偷偷看到了台上的样子,以及坐在龙椅上的人。

    只见一位眼神躲闪、畏手畏脚、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且瘦弱的少年,也就是刘辫。

    头顶十二旒冕冠,身穿玄『色』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坐在了龙椅上面。

    一旁,张让再也不负以前的不可一世,老实的陪着刘辫,龙椅后,站立着两位宫女,手持孔雀羽扇。

    除此之外,龙椅后面,还多了两个凤床,珠玉帘子半遮掩住坐上的人。

    这时站在前面的张让又喊:“山呼!”

    “万岁!”百官喊。

    “山呼!”

    “万万岁!”

    “再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宦官百官礼成了,该轮到刘辫这个皇帝了,只见他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手举了半天,就是说不出话,急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咳咳~”

    龙椅后垂帘的凤床上,连连传来咳嗽声。

    张让低头,小声的提醒了一句后。

    刘辫才结结巴巴的道:“众、众爱卿、平平身!”

    “谢万岁!”

    百官起身,总算走完了整套流程。

    此刻这次又跪又拜,实在太不习惯了,曹『性』脑海中闪出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镜头,很快又想起了李儒的苦口婆心,将这想法给扼杀了。

    跪就跪吧,反正汉朝不比鞑子皇朝,只有在这登基、祭祀等隆重场合,才需给皇帝下跪。

    这时曹『性』眼睛,悄悄的看过陛下之百官。

    说是百官,平常实则比百位还多,如今却不到百位。

    最前列的三公,更是只有一人,九卿也只来了五位。

    这位三公不是旁人,正是阉党的司徒许相。

    司空丁宫因为属于外戚一党,何进、何苗被杀,他吓得称病不出。

    按理说应该到场的、属于士家一系的三公,因为举人不梳,作为太尉的曹嵩,竟然因为洛阳动『乱』,吓得挂印逃跑了。

    这颗太尉之印落到了曹『性』之手。

    想到这,曹『性』回想起当初自己,拿着太尉印,就要往腰间挂的场景。

    那时候李儒真是吓得够呛,连忙阻止,并将曹『性』拉到了一边,差点没跟曹『性』吵起来。

    如今,这太尉印,正在张让手里拿着。

    礼成了,也就刘辫什么事了。

    张让走程序似的唱起了汉灵帝的丰功伟绩,还有刘辫多么的天生龙子。

    唱到精彩处。

    曹『性』等百官还要叩拜。

    好不容易唱完了,龙椅上的刘辫也睡着了。

    这时左首垂帘里传来了,一个苍老媪声音:“皇儿乘龙升天,长孙儿继位,还请诸位爱卿多多扶持!”

    “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百官大声回应又拜,还好这次只是弯腰鞠躬,这个曹『性』还真不抵触。

    原董太后,如今成了董太皇太后,其抢先一说话,右边垂点的珠玉帘,明显看到了几分抖动,发出了“啪啪~”的碰撞声。

    董太皇太后充耳不闻。

    也是,何进、何苗都死了,你这个何太后的外戚一脉,已经断了,要不是刘辫是你生的,连坐在这里的机会都没有。

    等于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说了一大堆场面话,之后继续说道:“如今,大将军、车骑将军先后身陨,皇城内外安全不容忽略!

    董重、曹『性』上前听宣!”

    “微臣在!”

    曹『性』与一位,位置比他还靠后的八字胡、马脸中年,侧身出列。

    曹『性』脑海中,浮现出关于董重的情报。

    董重不是旁人,跟同姓的董卓八竿子打不着,但跟垂帘听政的那位,却是一家人,还是她的亲侄子。

    “董重、曹『性』,你二人护驾有功!又是定鼎之功、从龙之臣!如今哀家欲重重赏赐你们!

    陛下!

    就升董重为骠骑将军,领天下兵马,曹『性』为后将军兼羽林中郎将!如何?”

    “如皇祖母之言!”

    皇祖母发话了,刘辫哪能不同意。

    “谢主隆恩!”

    董重、曹『性』拜倒在地,再次跪了下来。

    张让、赵忠分别托着装有骠骑将军印、后将军印,及相关的绶带官服的托盘,交到了董重、曹『性』两人手中。


………………………………

第340章 举荐袁隗

    百官怎么也想不通,洛阳动『乱』时,躲在家里,闭门不出的董重,哪来的护驾、定鼎、从龙之功。

    不过,仅次于大将军的骠骑将军印,已经落到了这位,连九卿都不是的董重手里,且上头还没有大将军,再代领天下兵马。

    和大将军已经没有区别了。

    时下武官分大将军,位高于三公,又有位比三公的,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除了战争时期,是不设立的,已经空了上百年。

    卫将军之下,是左右前后四将军,再之下就是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再之下是冠军、度辽,都属于重号将军。

    再之下就是杂号将军了。

    而曹『性』,成了位比九卿的后将军。

    任命完骠骑将军、后将军,这尝到掌权滋味的太皇太后,来劲了:“陛下,这蹇硕也是有功之人,还有王匡、鲍信……”

    这是要大封百官啊!

    曹『性』内心嘀咕,任由太皇太后举荐,对方也去脱缰的野马,还是那种关在金笼子里大半辈子的野马,简直一发不可收拾。

    从在场不在的九卿、尚书等等官员,举荐了不下数十人,连带着侍中、侍郎等,都念出了十余个名字。

    看她一丝不苟,腰杆挺的笔直,一动不动的端坐,完全没有拿竹简、布条,翻小抄的样子。

    也知道她背了多久。

    背了这么久,人名不下五十,十三岁的刘辫,自然记不住,不过董太皇太后没念完,他也不敢发话,因此还没有申请刘辫这个新帝,也就还未通过。

    他们不知道的是,贪得无厌的董太皇太后,错过了这次机会,已经再也没有机会了。

    “报!”

    门外,一名宦官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往地上一扑,就跪在了地上:

    “守军来报,城外有一支大军,自北面而来,人山人海的看不到边!”

    “啊!”

    董太皇太后发出惊呼的声音,刘辫吓得从龙椅上跳了起来,张让、赵忠等人脸『色』苍白。

    陛下百官,交头接耳,场面一片惊慌。

    这时董太皇太后,突然想起了她刚举荐了,统领天下兵马的骠骑将军。

    “董骠骑,快!快领军将这些叛军给赶走!”

    董安自己都吓得半死,叫他领军,还不如叫他去死:“臣、臣……”

    臣了半天,就是没有下文,千万个不想领军的理由,从他脑海中飘过,就在他要选择弃洛阳、迁都暂避锋芒的时候,突然想到,这里还有一位将军。

    “臣举荐后将军领军前去讨敌!”

    又是新皇登基,又是垂帘听政,又是大封百官。

    在场的所有人,都忘了曹『性』这个人了,这时大敌当前了才想起来。

    对啊,不是还有这常胜将军在嘛。

    众人一下子有了主心骨,董太皇太后,更是将他当成了救命稻草。

    “后将军!你可愿领军?”

    骠骑将军懦弱在前,有些信心不足的太皇太后,小心的问道。

    曹『性』没有犹豫,神『色』一直从容,从九卿序列中出列,弯腰,对着皇帝一拜,又对着太皇太后一拜,最后还不忘成了装饰品的皇太后一拜。

    这一拜,却让最困难时刻的何太后给记住了。

    “臣愿意领军出战!”

    曹『性』语气斩钉截铁,引来了满堂喝彩。

    小皇帝更是拍手叫好:“爱卿正是我、不寡人、不,朕的肋骨之臣啊!”

    小皇帝的表现,众人都有些习惯了。

    曹『性』见怪不怪的对着小皇帝一拜:

    “陛下!臣愿领军平叛,但这朝堂之上,不可无担负重任之人,臣举荐,许司徒出任太尉之职,与骠骑将军,一人主司隶,一人主地方。”

    董太皇太后都快入土的人了,都想取何家而代之,成立董家外戚势力,何况还是曹『性』。

    “陛下!如此一内一外,可保天下太平。

    同时臣举荐四世三公之家的袁隗出任司徒,录尚书事!

    ……”

    曹『性』后面的话,满朝基本没人听进去,朝堂之上,倒吸凉气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有惊动房梁的效果。

    三公不算什么,何进、窦武这两个大将军掌权时,都是有三公的,但加上“录尚书事”这个头衔,一切都变了。

    区别在于前者是虚官,后者是实官,加上丁宫、许相都是没有这个头衔的虚三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