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殖民海外-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门楼上,除了曹军守卫,一行以文官为主的十余人,正站立在上面。
领头的文官对着身旁的一个文吏拱拱手:“伯绪,多谢你的计策,让某即完成了扩城的任务,也抽出了人手,支援西征军。”
文吏桓阶桓伯绪,谦虚的摇了摇头:“公琰,能将混『乱』的日南打理的井井有条,又能保障了西征军的补给线,且在收到消息后,数日内,组织起一万新卒,支援皇甫郯,这份能力,阶佩服不已。”
历史上,这一位蜀国丞相,一位魏国代理丞相,都是荆南人,互相吹捧着,可谓其乐融融。
身后十余位掾吏,跟随在后面,看向两人的目光,充满了仰慕。
两人才华,在日南的任上,都是经过验证了。
一流的文臣之才,十余位只读过几年书,连写写记记都费劲的掾吏,也只有仰慕、学习、模仿的份。
蒋琬与桓阶一吹就收,蒋琬开始转头看向众掾吏:“诸位,主公又有两个新任务!”
一听又有任务,十余位掾吏顿时『露』出了疲惫之『色』。
日南一郡,以前还只有五座县城,在官府的控制之中,城外大片的领地,都是占人宗帅,汉人豪强的天下,西卷虽为郡治,但政令很难出西卷城的。
三十余位掾吏,只负责只有几千人的西卷城,管理起来还是游刃有余的。
但曹『性』出任日南太守以来,一切都变了。
先是讨伐不服,将整个日南收归治下,又是南征、西征,光一个新楚县,就有半个日南大。
治下的百姓,也从几千人,变成了管理整个郡,数万人,还得加上五万南海郡龙川县来的屯兵。
如今又有五郡之地归于治下,任务量,可谓成几何增加。
原先三十余位掾吏,被开除了数位实在不能用的充数者,又抽调了一些去军中任向导,加上曹军内部提拔上来的五位,也才眼下这十余位。
事情成几何增加,做事的人却少了一半,掾吏们,天天起早贪黑,忙于公务,早就累极了,很多人更是曹『性』来日南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从未休沐过。
“我知道你们都辛苦了,主公也记在心里,来信时,都经常提到你们,并亲切的问候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名字,主公可是熟记于心!”
最累的还是总揽大权的蒋琬,此刻还得先安抚掾吏们。
说完,蒋琬笑着拍了拍手掌:“除了这两个任务,还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一:诸位俸禄再次翻倍,这已经是第三次翻倍了,在加上零零散散的提升,诸位中俸禄最少的佐吏,也有八百石的俸禄!”
八百石,一个县令的俸禄都没有这么多,还是实打实的,不带一丝克扣。
当然,县令俸禄虽有克扣,但基本也不靠俸禄过日子。
俸禄第三次翻倍,十余位掾吏并没有『露』出太多的兴奋,甚至有些麻木了,强颜欢笑的拱拱手:“主公英明!”
要不是曹『性』每每有书信提到他们,且熟悉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给了他们上升的希望与鼓励。
俸禄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翻倍,还给每人都配了小妾,解决了他们传宗接代、生活开销的后顾之忧。
他们恐怕早就累跑了。
众人的麻木,在蒋琬的意料之中,其笑了笑:“伯绪的到来,替我分担了大半的事物!让我还有空领着诸位来城门楼,边看我们的成就,边议事。
很快,你们也会享受到这待遇!”
这下十余位掾吏,顿时精神了,纷纷看向蒋琬,眼中充满期待,长年的超负荷劳累,能有人帮忙分担,哪怕是一点点,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当然,也不想有人帮他们全部承担了。
“三十余位新的掾吏正在来的路上,虽有十余位是年少者,但都是主公的假子,文化知识绝对过关,还有十余位,更是荆南通过文考的原屯兵亭长、里正!
以后,你们每一位,将配备两位副手,而且,你们也算是主公假子的半个师父哦!”
蒋琬的话,如同一直超浓郁的兴奋剂,打进了掾吏们的血『液』里,并迅速流进大脑、流进五脏六腑。
十余位掾吏再次拱手,喊出了无比响亮的声音:
“主公英明!”
“好了,你们去忙吧!”
蒋琬话落,十余位掾吏,兴高采烈、跑也似的,走在宽敞干净,通向郡府方向的街道上。
整个西卷城,比以前大了数十倍,可容纳十万人居住,且排水、排污、清洁,都做的极好,已经充分的准备好,迎接下一批屯兵的到来。
十余位掾吏离开,城楼上,只剩下蒋琬和桓阶,两人单独相处。
桓阶看向蒋琬,等待着他的吩咐。
一看他这表情,蒋琬笑了笑:“伯绪看来知道还有事了!”
“公琰,是你自己只说了两个好消息,而没有说任务。”
桓阶直言道。
蒋琬颇有一种苦中作乐的哈哈一笑:“伯绪啊!还是你细心,不过这任务,你我知道就好,他们只需要配合着执行!”
蒋琬眼睛往北看了看,仿佛能看到几百里外的曹『性』似的,对着浈阳的方向拜了拜:
“主公有令,西征军扩大了五郡之地,需要大量人口填充。
而日南的人,需要大力建设日南,早日将日南建成一个干净卫生、蚊虫治理有序的移民桥头堡!”
………………………………
第310章 楚中县
蒋琬认真的看着桓阶:“五郡之地都是新地,且多崇山峻岭,新楚县这类沿海平原之地,都水土不服这么严重,五郡之地,外来屯兵更不能去。
日南人,又重任在身。
因此,这些抽调过去填充的人口,将从交趾南部、九真郡,这两地招募。
只要能招到本地人过去,付出一些代价,特别是钱粮方面,付出再多,都可以!”
曹军几大垄断的拳头产品,称霸整个大汉的商业,钱财,不过是一个数字。
而粮,早几年就开始大肆购粮囤积,又加上屯田都是种高产的粗粮,还有大量海鱼、海带等海产品,以及养蚯蚓喂家禽,圈地养殖牲畜。
粮,如今的曹军,养活自己四百五十万屯兵的同时,还真有富余。
桓阶神『色』郑重,语气淡然的问道:“主公是打算将这任务交给属下么?”
桓阶肯定的面容上,哪里有问的意思,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配上他那宛若天成的自信,简直就是肯定的回答。
蒋琬看了看他,心中有些佩服,这股气势,连蒋琬都自愧不如。
当然,论实才,特别是统领全局、文武一把抓的方面,桓阶还是要次于蒋琬的。
蒋琬就是一偏全能的相才,而桓阶更像一专职内政文官。
蒋琬肯定了桓阶的提问,更带了点意外惊喜:“不止是如此!”
“哦!”
桓阶眼中泛起兴趣的『色』彩。
“主公将这新开辟的五郡之地,设立一县,命名为楚中县,而你就是新任县令!”
蒋琬往衣袖内口袋一掏,拿出一张帛布信件,递给了桓阶:“这是郡府的任命书,朝廷的诏书很快也会到你手中。”
桓阶打开任命书一看,除了任命其为楚中县县令之外,落款的是曹『性』的签字,以及冠军将军印、日南太守印。
楚中县,名字根据楚河而来,如此命名。
楚,一直都是华夏诸侯国中的大国,先有春秋战国时,数次称霸中原的霸主国,最辉煌时,灭吴灭越,疆域包过除被秦占领的巴蜀之外的整个南方,及秦岭至淮河北面一些领地。
后有西楚霸王项羽,推翻了秦朝,以楚王后裔为天下义帝共主,以江东及淮河流域为基的楚国。
所以说,楚国,影响力极大,巴蜀外的南方人,都可以称之为楚人。
曹『性』这么命名,就是为了贴上华夏的标签。
“五郡之地、百余寨子,只为一县?”
桓阶好奇的问道。
蒋琬点点头:“伯绪,你这县令,责任比我这代理日南郡太守的长吏,任务还重啊!
楚中县地域太过辽阔,为此,十余个乡级别的大寨,将设乡长,总领政务,再设乡屯长,总领屯兵乡勇,又设巡捕头,总领执法,又设判官,总领审案、断案、监察!
四个部门,名义上以乡长为主,但对于另外三个部门,只有监督权,提议权,没有管理权。
战时乡屯长有权实行军管,介时,乡屯长总领全乡,同样,军管时,掌权的乡屯长,对于另外三个部门,只有监督权、提议权,而没有管理权。
如此,军政将分离开来,又将司法、执法、行政,分离开来。
详细的规定,一会我再命人拿给你!”
桓阶只觉耳目一新,蒋琬只说了主干,其就已经预测到这套管理方案,带来的巨大好处,情不自禁的拍起了手掌:
“彩!
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全能之才,世间少有。
如此,将分工明确,各展所长,下官仿佛看到了未来,我曹军治下的一片清明!”
军政分离,司法、执法、行政的分离,是后世数千年,总结起来的治国之法,是历史的长流,优胜劣汰,选出来的。
其好处,其超前,其先进,远远不是桓阶、蒋琬两人,想的那么简单。
新的管理方案,前期的阵痛也在所难免,这是跨越时,不适应、不成熟的结果。
但适应之后,初步掌握之后,有着无与伦比的效果,行政办公的效率,军事的灵活『性』,司法、执法之清明,根本不是时下这县长、太守一把抓能比的,可以说是赤『裸』『裸』的碾压汉朝的治国之法。
因此,曹『性』才会出动麾下的一位“丞相”,一位代理“丞相”,还有新楚县的曹鹰这员嫡系大将。
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性』正在尝试着,将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
等到在汉权旁落之后,曹『性』正真做了一方军阀,那时将在治下全面推广起来。
见桓阶已经答应,蒋琬对着远方的一个一直关注这里的守卫,挥了挥手:“叫他们过来吧!”
只见,一身道袍的宏德,左右是两位师兄弟,身后还跟了三十位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走了过来,除此之外,还有一队文吏、武官。
一行人对着两人就是弯腰行礼:“见过蒋长吏,桓县寺!”
“这是?”
一队文武,桓阶还算明白,一队道士,又是什么意思。
蒋琬对着桓阶笑了笑:“这三位道长都是南岳观的法师,奉主公之命,前往楚中县建设道观,弘扬道法,劝人向善!”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宏德,楚中新道观观主!见过县寺,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宏德不卑不亢的向桓阶行礼。
“有道长……”
桓阶刚想寒暄几句,一见一队文武中领头的人,顿时被吸引了过去,有些惊讶的道:“曹封?主公怎么舍得将你安排来我身边?”
曹封年少有成,武艺高强,为假子营的佼佼者,曹『性』将他留在身边陪养的时间最长,假子营学习一年半,以天罡三十六一甲的成绩,提前毕业后,就一直留在他身边,已经一年有余了。
曹封如今已有近十七岁,长得更是高大威猛,足足有八尺多,完全就是成人的身高,一身玄『色』铁甲,暗红『色』披风一甩『露』出一个加长版的剑柄,以及一个巨大的剑鞘一截。
其正了正铁盔:“见过县寺,阿翁命我和弟弟曹雀,跟随你左右,保护你的安全!”
………………………………
第311章 州牧
中平五年秋,年前爆发的区星叛『乱』,贼酋之头于时年夏季,先是作为曹鸦的祭品,摆了七天,之后送到了洛阳朝堂之中。
还好因为曹军捕鱼业的飞速发现,带来的鲨鱼皮、鲸鱼皮等巨大型鱼类皮,被硝制皮甲的工作量巨大,以至于硝制技术也飞速发现。
不然区星的头颅早就腐烂了。
而今,到了收获的季节,天下却发生了大的变动。
先是前宗正,现任的太常刘焉,上表朝廷:“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自荐出任交州牧。
本来领交州,刘焉是观朝廷昏暗,想挑个最偏僻的地方,前去避祸的避祸。
因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且汉高祖也是起于益州,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病急『乱』投医,要死了,又想着做明君了的汉灵帝,听到了难得的对治国“有用”的建议,又是汉室宗亲,深是信任。
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
刘焉还未上任,一个噩耗传到了朝廷之上。
洛阳新建的西宫,相比光武帝时的北宫、南宫,两座宫殿,乃至桓帝时的东宫,都要奢靡的多。
而今,这作为朝议的年轻宫殿内,年轻的皇帝刘宏,已经连喘气都费劲的很。
殿下,三公九卿、大将军等文武朝官外,还多了八位新人,且为首的更是与大将军何进并肩,居他右侧。
这人就是上军校尉,左丰。
其位置比骠骑将军何苗,还靠前。
中年的左丰,不到五十,却两鬓灰白,几个月的军旅生活,没有让他长壮,却晒黑了很多,也更加憔悴。
此刻,真咬着牙,枯瘦的脚,用力的跺着地板:“益州马相!刁民!贼子!竟敢妄自称大!还有那徐州阙宣,河东郭太,青州管亥等,都该碎尸万段!”
也难怪左丰会这么生气,益州黄巾余部马相、赵祗、王饶、赵播造反,以马相为主,声势达十余万人,马相更是做了黄巾创始人张角,都敢做的事,那就是称帝。
余毒河北的张屯称帝,刚刚被平息,如今又多了一位皇帝。
单单是马相,虽有十万余人,左丰还不至于如此气,徐州阙宣,同样扯起了反旗。
一个小小的庶民,连豪强都称不上,目不识丁,却也称帝了,不知是何原因,其从者也有十余万。
郭太是刚刚造反的白波黄巾首领之一,并州黄巾造反,以白波谷为根基、攻掠河东,亦称之为白波黄巾。
此外,青、兖管亥、管承等黄巾余部又反,豫州也有汝南郡葛陂何仪、何曼等黄巾再起。
西凉羌族叛『乱』也未完全平息。
一时间,天下又再次大『乱』。
宦官左丰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当皇帝的汉灵帝,眼神中全是麻木:“皇兄刘焉去了益州,益州牧有了,剩下诸叛『乱』之地,也选出一些州牧,整治一下地方!”
汉灵帝话一出,朝中文武再也忘了天下大『乱』,大将军何进对着马仔,当朝三公之一的丁宫使了使眼『色』。
丁宫刚要出列,死对头司徒许相先出来了:“回禀陛下,臣以为,徐州刺史陶谦,廉政爱民,且多有功勋,可为徐州牧!”
丁宫面『色』古怪的看了看何进,这厮竟然跟自己想说的一样。
士家刀把子的太尉曹嵩,也是面『色』古怪。
朝中三方势力,都支持陶谦为徐州牧,可见曹『性』出钱,陶谦出人脉,两人联合打点的力量有多大。
“准了!还有其他人选吗?”
汉灵帝一句话,徐州牧,如愿以偿的落到了陶谦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