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那就好。文华兄才略远胜于我等调养好身子他这个翰林也该回来为君分忧了。前几日我说起文华兄被先帝从十一名进士破格点为榜眼的事今上大感兴趣说无论如何都要见一见。”
董尚华怎会听不出李毅话中的举荐之意大喜过望施了一个长揖。李毅侧身避过还了礼道:“董大人乃是长辈又位极人臣在下如何当得起。被别人看到就不好了。董大人回家让文华兄好好调养身子骨最重要面圣的机会倒是随时都有。对了最近物价腾贵银子又不值钱弄得朝廷很为难。户部那边董大人也注意一下。”
如果说刚才李毅举荐董尚华的儿子让他又惊又喜那么现在这位左仆射就是又喜又忧。户部尚书要作为替罪羊在民怨沸腾时为政策失误负责这是大家的共识。可用什么手段让白子晖下台又由谁来递补这个空缺则是各方势力角逐之下的未知数。从李毅刚才的话里看来居然已经有了对策还暗示会让户部落入董尚华这一派的手中。
天上掉的馅饼险些将董尚华砸晕了。但他几十年的从政经验本能地嗅出几分危险。
“唉户部最近确实不像话问题一个接一个。老夫身为左仆射自然会去督促看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过好好一条富国强兵的计策居然糜烂至此也不单是户部那边办事不力。咱们还是慢慢来慢慢来。”
李毅没想到这头老狐狸居然没吞饵不禁有些焦躁还有些失望。户部是个肥得流油的地方但眼下形势不对这当口去的人多半没有好下场。要是再出现什么问题可以把责任推给上一任也可以成为政敌的杀手锏其中利害关系实在太复杂太微妙。
董尚华是政坛老手一转念间就将以上关节都考虑到了谁知李毅倒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认为屯边之策是董尚华提出把户部给了他也能让政策施行更顺畅些。既然要依靠左仆射一派的政治力量不妨在卖他一个举荐儿子的人情之后再送份礼先把双方的关系敲定了。
谁也不知道晋王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回来了。等这个无所不能的老爹一到自己就会被彻底笼罩在光环下所做的一切也都归入“晋王”这个名号至少在他荫袭王爵前是彻底无缘了。
这些整天压在头上的阴云让李毅行事也急了起来。
董尚华隐约猜到了一些。年轻人嘛总是希望什么事都是一夜之间就成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玩政治就靠一个字熬。不犯错不站错队等同一批出仕的因为或大或小的失误迟缓了脚步熬出头的日子就到了。他这个左仆射就是这么来的。
“世子比起户部其实还有个地方更值得注意。”
“哦?什么地方?”
董尚华向北遥遥一指:“那个新晋的骠骑将军蓟县伯。虽然屯边只是在我大夏边境但战事如何进展却与他息息相关。更何况若是与他打理好关系军功簿上也有一笔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以此扳回一局。就算他兵败责任先也是兵部扛着于我们并无大碍。”
他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好心为的是还李毅的人情。谁知刚才还温文尔雅的晋王世子一听那个新贵的名字脸色大变嘴角抽*动了两下。
董尚华吓了一跳。他耳闻蓟县伯曾在晋王府叨扰过一阵难道当时和世子生过什么不愉快?若是这样自己这个拍错地方的马屁可真是要命。
“蓟县伯?”李毅强作笑脸道“哦对了有这么一号人物。他嘛所言未必属实所报战功也多有夸大。和他交往虽然无害却也无益。若是被御史参上一本说我们结交外官拉拢武将也是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这明显是推辞了。李雪鳞战绩如何从苏合人的表现上就能看出来。至于结交外官——要是这条规定真落实下去全京城五品以上的文官都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那是那是世子考虑周全佩服佩服!”董尚华掏出帕子擦汗边不住附和。这鬼天气怎么如此热法。
在他心里一个念头钻了出来捂也捂不住:能让权倾朝野的晋王世子如此忌惮这蓟县伯李雪鳞到底是何等人物?
(最近杂事较多这章欠的部分这几天补上。)
………………………………
第四十四章 偏微分
“皇姐还记得朕说什么来着?朕说过要封那恶鬼将军大大的官职。你看他现在已经是我大夏的正四品将军有封爵有食邑了。朕还说过要让他帮着打苏合人现在恶鬼将军和晋王一南一北将苏合人打得溃不成军。你看朕说的都应验了不是!”
一同坐在暖炕上矮几对面的李淡雪用袖子遮着嘴轻轻一笑。朝中的勾心斗角她管不着但消除了苏合人进袭的威胁李玉澄心境的好转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这个孪生弟弟当皇帝当得并不开心大半年来少有如此兴高采烈的时候。
“陛下李将军已是我大夏的县伯再‘恶鬼将军’、‘恶鬼将军’地叫可不太妥当。”
“嗯。朕理会得。皇姐听说恶……那李将军曾在晋王府上住过一阵子?”
对于李雪鳞的事李淡雪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收集。但那些本已惊人的战绩经过口耳相传再从侍女嘴里说出来早已和真相偏离了十万八千里略作整理就是现成的神怪小说。
张炎的《黑麒麟破虏传》由于得到了李雪鳞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倒是比较权威可晋王的名头实在太招摇本子里并未提及。加之各地说书人往往会添油加醋传到舞阳公主耳朵里时也已经大为走样。
“陛下这等传言还是切莫当真的好。就算李将军之前和晋王有什么来往在敌后奋勇拼杀的功绩实实在在一点都做不得假。”
“皇姐朕不是这个意思。你不知道今天侍读和左仆射要来。如果李将军当初在王府住过正好能听听有什么故事。”
“晋王世子要来?”一向温婉的李淡雪竟有些激动“陛下舞阳有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恩准。”
“皇姐你这是干什么!哎你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朕一定给你办到。嗯……让朕想想”小皇帝满脸狡黠的坏笑“皇姐你是想和朕一同见世子对不对?”
淡雪裣衽行了个礼有些难为情地说道:“舞阳也知道这会让陛下为难。只是……只是……”
姐姐有事要自己帮忙李玉澄高兴都来不及。当下手一挥挺胸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皇姐待会儿你和朕一同在御书房等着便是。等左仆射他们谈完正事咱们让世子留下三个人私下有什么不能说的。”
老总管黄启慌了手脚一叠声地叫道:“陛下这可使不得!便是宗室女子也不得进御书房这是祖制!”
“陛下既然如此就当刚才的话舞阳没提过罢。”
李玉澄难得帮上姐姐的忙却被人阻了败兴不说还很没面子。当下虎了脸一撇嘴道:
“祖制又如何?朕是皇帝难道朕的话便不是金口玉言不管用了么!”
“陛下……”
“皇姐你别担心朕既然说让你同去就一定言出必践!”
李淡雪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要求居然会生出这许多事来。李玉澄显然是和黄启杠上了言语咄咄逼人若不是嗓音稚嫩简直不似一个六岁孩童说出来的话。
“黄总管朕乃天子说的话岂能反悔!你是要让朕做无信无义的小人不成!”
“老奴不敢!”黄启赶忙跪倒在地拼命磕头。今天的小皇帝像是换了个人竟将皇家威严施展得淋漓尽致。黄启自己也说不准到底该为这种改变高兴还是担忧。
“你不敢?刚才你又说什么来着?祖制!朕问你祖制是谁定的!”
“回陛下。祖制……祖制自然是太祖陛下钦定。”
“太祖定的就是祖制不得违反。那朕立的规矩呢?”
“这……这个嘛……陛下立的规矩等过个几十上百年自然也成了祖制。”
“那好!”李玉澄斩钉截铁地说道“朕现在就立个规矩——宗室女子可以进御书房!”
“陛下这……这有违祖制……”
“违什么?太祖能定规矩朕就不能定了?太祖是大夏天子朕也是难道朕的皇位比太祖坐的矮几分不成!”
黄启被李玉澄的胡搅蛮缠弄昏了头。小皇帝的话听起来挺有道理。没人说他不能给后世新皇定规矩可这么一来不就等于随便哪个皇帝都能否定前任了?不行不行这也太大逆不道了。可是……可是皇帝真要这么干他是出口成宪的天子谁也管不了。
小皇帝第一次脾气效果奇好大喜过望之余也本能地给了黄启一个台阶下:
“黄总管朕知道你监督内宫甚是辛苦但朕的要求也不算过分。舞阳是朕的亲姐姐一同托体先帝和朕便像是一个人。朕能听的她自然也能听是不是?”
还能怎么办呢?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和天子硬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虽然黄启俨然小皇帝的保姆平时仗着资格老还能做做规矩。可对方毕竟是万民百官的主子真惹他不痛快了拖出去杖毙也不过一句话的事。
李玉澄见老头子居然破天荒同意了自己的要求成就感简直无法言喻欢喜得像是摘到了月亮。李毅和董尚华进御书房时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儿个皇上的心情怎么这般好法。
虽然对李淡雪的出现有些愕然但本着皇帝家的事少管为妙的原则这对皇宫的常客装着没看见黄启的苦瓜脸向两位天潢贵胄依次行了礼问安开始报告起中书省最近处理的一些事情。
李玉澄虽然从小受的精英教育可惜现在满打满算也只有六岁差两个月连书本上最基础的知识都还没吃透。更何况他生下来就住在宫中对外界的概念最多也就是“大夏朝很大老百姓很听话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因此董尚华和李毅的汇报在他听来不但难解而且无趣。
李玉澄总算还明白不能堂而皇之地打哈欠。堪堪等到两人从赈灾到屯边的长篇大论说完悠游天外的元神这才回来挤出个笑脸道:“两位卿家替朕分忧处理得很是妥帖有劳了。”
“吾皇圣明!”
“平身吧。嗯董卿家若是无事便退下吧。朕有些话要和世子商谈。”
董尚华再次叩告退。起身时对李毅笑笑。
这老家伙明明心里嫉妒却还装着替我高兴的样子也难为他了——李毅对那个表情的剖析很到位。
“赐座。”
“谢陛下。”李毅今天不是以老师的身份登场小皇帝在董尚华面前能明白其中关系没有对自己特别优待等外人走了之后才表示亲近。这种比以往大有进步的举动让李毅既高兴又有些担忧。
李玉澄毕竟小孩心性藏不住话。立刻开门见山问道:“不瞒先生说朕今日有些事想问问又不方便在外人面前讲。先生与朕是君臣是师生更是血亲还望先生能如实相告。”
李毅点点头心中却有些打鼓不明白小皇帝有什么天大的事弄得如此郑重。
“嗯……其实有问题要问的不是朕。”李玉澄挠挠头对自己的假公济私有些不好意思“舞阳公主对奋战敌后的蓟县伯颇为好奇听说他曾在贵府叨扰过一阵想问问先生那是什么样一个人。”
李毅险些背过气去!难道李阳朔真是他命里的灾星到哪儿都逃不开?虽然人还在万里之外他的影子却已经弥漫到了市井到了朝堂甚至到了内宫。原本以为小皇帝留自己是要共享一些秘密谁知道竟像是对着破庙里下顿没着落的和尚问:“喂知不知道白云观怎么走?我要去布施斋饭捐香火钱。”
偏偏知道那个蓟县伯在他家住过的人还不少或是好奇或是恭维或是攀关系这种好比拿米田共当金箔往他脸上贴的问题李毅回答了没有五百也有四百九十九遍。久而久之倒是变脸的本事大有长进挂上一副标准的温雅笑容不仅是小皇帝连黄启都看不出破绽来。
李淡雪走上前先裣衽行了个礼:“舞阳强人所难还请世子不要见怪。”
李毅忙站起来还礼告罪道:“公主殿下折杀微臣了!这如何当得起!微臣之职本就该随侍陛下左右以供问询强人所难又是从何说起!微臣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坐回凳子上装作遣词造句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据他本人所说蓟县伯并非我中华子民。此人极善于审时度势引人注目。陛下、殿下有所不知当初他出现在这中京时曾在市井间着实风光了一回……”
李毅久负才子之名用中肯的语气将对方贬得一钱不值并不是难事。这方面李雪鳞那个时代的、bbc、美国流氓、英国脑残、德国智障、法国白痴之流与他相比都还差了那么点火候。没有夸大没有捏造只要将完整的事实砍掉一半然后故意让人看那毛糙丑陋的切口就行了。不需要煽动更不需要造谣刻意阉割的事实比最无耻的辱骂更肮脏。
中国有三人成虎第三帝国的戈培尔同学将其深入浅出地解释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然后就有和李毅之流屁颠屁颠地去实践。
在李玉澄、李淡雪、黄启等人听来李雪鳞的闹市卖刀成了有组织、有预谋、有不可告人目的的自我炒作。为了把这个社会不安定因素监控起来他李毅冒险接近一举成功将这个蛮夷之地来的小子感化了带回府中继续改造好让他早日回归社会。
谁知那李雪鳞恶习不改在王府中被当成客人招待不但不感恩还不忘笼络人心甚至拿晋王赏赐的银两去买胡人的童女。
“那童女买回来做什么呢?和她一起玩么?”李玉澄瞪大了眼睛不解地问道。
李淡雪也用好奇的眼光附议了。在李毅犹豫该怎么回避这个属于青春期教育的问题满脸尴尬的当口黄启干咳一声道:“总之不是用来做好事。陛下以后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哦这样啊。没想到那李阳朔居然是这等阴险狡诈之人。”李玉澄眉头一蹙“先生请继续说。”
“李阳朔买了童女之后便足不出户整日和那女孩厮混……”李毅很满意小皇帝的反应。针对李雪鳞的拆台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不但皇帝对那个未曾谋面的野小子已经没什么好印象要是连带着皇帝身边的人都讨厌他以后李雪鳞即便回了朝能得势一时只要小皇帝亲政了他李毅立刻扶摇直上将那个没教养的野小子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
李毅用余光瞟了眼黄启和李淡雪。老头子已经皱起了眉不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黄启从不过问外官之事他皱眉多半是因为李毅用阴谋诡计的故事污染了小皇帝纯洁的心灵。
而李淡雪……李毅一怔小公主也秀眉微蹙不过那只是短短几分钟。之后便神色平静地继续听着。不虽然表情上看不出什么但那眼神却有着让人不安的坚定。
这小丫头难道对那野小子有十足的信任?他们并未见过面啊。
李毅心中嘀咕一张嘴仍旧顺溜。等说到李雪鳞在辽东的种种不需要添油加醋把大夏的各种规矩拿出来一对比随便什么罪名都有了。光是私授官爵一条就足以抄家灭门。相比之下那些傲世战功因为得之不正反倒不值得一提。
李雪鳞在敌后的所作所为确实被不少大臣诟病。但看在他力挽狂澜和晋王极力举荐的份上大家都没有刻意去为难这个在朝中没有派系的年轻人何况他是否能活着回来都还是个问题。没必要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去招惹晋王。
只有李毅一个人例外。在和皇帝私下相处的这种场合他并不需要顾忌那么多甚至有些话已经将征战在外的老爹都牵连上。
反正你从来不会正眼看我。既然你那么喜欢野小子就陪他陪到底吧!反正晋王的王爵迟早都是我的。
黄启听得李毅越来越有大义灭亲的倾向再次干咳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