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

第175章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175章

小说: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秦霄目不恻视,久久才回头瞥向躬身的掌印大监常礼。

    望见那抹多少年不变的恭敬神色,此刻竟是心中感到了几分暖意,奈何他身为帝王,并不愿吐露任何心思,只能轻舒了一口气。

    “呼。。。。。。”

    没想到啊。

    这么多年征伐建立霸业,到了如今贤良隐退老臣离去的光景,最懂他的,竟然是个宦官。

    放弃凉州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固守各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分兵北伐匈奴,以釜底抽薪之策应对,此战才有胜算。

    这种大胆的策略,乃是由老元帅提出,皇帝陛下深以为然,他也不指望满朝文武都能理解其中精妙所在。

    可看着近两日上奏的几十道求援庸碌之见,皇帝陛下仍然感到烦躁不已。

    他身为大玄天子,岂会放弃任何州府,连众官员都知爱民护国,难道他这个天子会不懂?真是可笑至极,满朝官员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就算心中烦闷震怒,这些奏疏还是刺痛了皇帝陛下的心境。

    连大臣们都如此做想。。。。。。

    那天下的百姓,又该是如何呢?

    将来凉州战事传来,哪怕经由苏老妙策釜底抽薪,他日重夺凉州之地,他这个皇帝恐怕也会背负骂名。

    为了大玄基业,为了天下安定,有时候就不得不做出牺牲,也不得不背负世人的非议和谩骂!

    感受着大氅的温暖,皇帝陛下烦恼的心境渐渐平息,曾经开创霸业的气度浮现,静立于窗边再无忧色。

    纵然天下人不解,他也要做到最为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帝王之路。

    帝王,从来都是孤独的,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绝不能被七情六欲左右,也不可被眼前一叶而障目!

    莫说区区凉州,真要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为了万世基业的愿景,整个北塞暂弃又有何妨!

    这一切,就由他这个大玄天子来承担!

    心念通达之际,自青年就建立的雄心壮志从未改变,天子秦霄心中的决绝之意更为坚定,转身走向一侧墙面,负手静望着大玄疆域图,大军压境之危也难改帝王之仪。

    就在此刻,罗网暗卫再度悄然踏入大殿恭敬做礼。

    “启禀陛下,黑甲玄骑离开京都远赴凉州,今日想必已经抵达!”

    原本对凉州一切都不在意的陛下,此刻听到这般消息,也不是不禁回头凝望,双眸紧盯而去。

    “除了黑甲玄军,可还有其他将士同往?”

    暗卫如实禀报,各处动向尽在掌握。

    “启禀陛下,仅有黑甲玄骑,再无人同行。”

    听到这话,皇帝陛下眼中才有几分释然。

    既然是老元帅的私下之令,为救女儿也无可厚非,此乃为父者的人之常情而已,当年为救女儿,苏老也不是费尽了周章。

    如今大祸将至,派出黑甲玄骑援救并不不妥。

    若能及时赶到,以黑甲玄骑的战力,或许也可保得秦风安然无恙,否则以那几县区区万余的守军,根本面对不了匈奴十万之数,也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这个小儿子,虽然比起曾经多了几分小聪明,也有了些古怪的奇技,却是难以在这种大局面前自保,还是多亏了老元帅庇佑,或许才得以保全性命。

    若能保下竹书,也是极大的幸事了,这一次,大玄朝又欠下了苏老一大人情啊。

    感念之际,皇帝陛下对凉州不愿再提,有黑甲玄军出手,他就也没必要再关注,无论一州的得失,还是所谓儿子的安危,都难与大局相比,这就是帝王该有的眼界。

    此刻,皇帝陛下的脑海里只有关键的北伐之战,心思都飘到了北方。

    先前萧任来报,大军已经暗中开拔两日之久,匈奴本部空虚,想来应该很快就有胜报,足以缓解眼前危局。

    情势紧迫,皇帝陛下再无任何心思听闻无关紧要之事。

    “退下吧!”

    哪怕暗卫欲言又止,在帝王之令下,也只能恭敬做礼,就此退出大殿,消失在夜色之中。

    就在天枢殿恢复清静之时。

    门外却是再度响起了恭敬通报,扰得正在观看地图的陛下心中有几分烦躁。

    “启禀陛下,文贵妃求见,带来了亲手熬制的莲子粥,还望陛下开恩。”

    文贵妃。。。。。。

    听着来人,皇帝陛下大概就知晓所谓何事,原本烦闷不愿接见,可听到多年前最喜欢的莲子粥,对于这份心意也是有些动容,哪怕有意图。

    本就为国事劳累到了深夜,皇帝陛下也有些困乏,想到文贵妃深夜熬粥也是难得,前几日他也曾训斥出声,不禁宽容了一丝。

    轻轻点头。

    常礼很有眼色,并未以通传声搅扰陛下,而是亲自退去打开了殿门。这份体贴,陛下早已习惯,也正因如此,对五大监中的常礼格外中意,留在身边数年。

    可落在文贵妃眼里,却是以为陛下的优待。

    亲自拎着镂雕镶玉食盒,文贵妃碎步前行间满是信心,眼看陛下不出所料地赏光品味莲子粥,抓紧了机会大胆进言!

    “陛下忙于国事,臣妾不敢惊扰,只能做些吃食,若能解陛下万一劳累,臣妾就万分知足。。。。。。”

    有些过度的敬畏之言,皇帝陛下听得真切无比,也愈发清楚前来所谓何事。

    象征性地尝了一口清粥,就再无食欲。

    望着文贵妃谨小慎微的眼里浮现期待,也是卑微到了极点,无论如何心机和多事,终究可怜天下父母之心,皇帝陛下以丝帕擦过嘴角,难得地大度问话出声。

    “文贵妃,前来所为何事,但讲无妨。”

    听闻此言,文贵妃心中欢喜不已,感念陛下还是顾及多年情分,自己的分量就算不比曾经,也非寻常人能比!

    当即恭敬做礼,眼中泪光闪烁更显为母者的柔情。

    “陛下。。。。。。!”

    “眼看严冬将至,陛下为国事操劳,臣妾心中不忍,可震儿为了社稷远征北方,也同样身处严寒直面生死,臣妾连日来难以入睡。。。。。。臣妾不敢妄议国事,只想以人母的身份央求陛下,还望陛下念在父子之情,准许将来让震儿再返京都常伴左右。”

    “臣妾深信,震儿能痛改前非,此次北伐必定立下奇功匡扶社稷!”

    “望陛下开恩。。。。。。!”

    动容之言缓缓响起,皇帝的宽容却是消散了大半!

 第389章 这盛世背后是无数血泪

    身处严寒?

    立下奇功?

    匡扶社稷?!

    听闻着文贵妃一连串的话语,皇帝陛下眼里冷意浮现,先前的那一分难得宽容,也在刺耳的辞藻中消散无形。

    垂眸俯瞰而去,已然泪眼婆娑的文贵妃还在动情哀求。

    “还望陛下开恩呐。。。。。。!”

    这话听在耳中,皇帝陛下更是怒火升腾!

    老四随军出征,不过是做做样子的历练而已,最多也就是亲历一番战场的残酷罢了,以皇子的身份上阵,绝不会至于险地,大概率还会被诸将小心照料,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危险。

    何况此次北伐,乃是苏老道出的奇袭之策,以骑兵突袭空虚的匈奴本部,看似大胆惊人,实则风险极低!

    说难听点,只要前去,就极有可能建功立业!

    真要说奇功,当是能看清这一点的苏老才是,其余将士搏杀,此后若能建立功绩,也才配勉强担得起奇功二字!

    北伐看似凶险,实则是个美差。

    这种美差,若非地利之便,不可能落在了戍边诸将的头上,既有地利之因,也有帝王之念,皇帝对于各位将军常年的苦劳和忠诚看在眼里,欲以大功重赏,才顺道给个机会而已!

    至于四皇子秦震,也已是极大的优待。

    要不是看在父子情分,还有那一些微末的期待,皇帝陛下绝不会给这种机会。

    真要说奇功匡扶社稷的美誉,就算隐退的苏老已经不在意,也该落在真正浴血奋战的边关将士身上。

    说是气运也好,为母精明也罢,一个趁机捡得立功机会的皇子,又有何资格,在血战将士之前自表其功?

    身处严寒。

    皇子会真的身处严寒么?

    至少,会比寻常军士得到数倍的优待!

    天子秦霄曾经征战多年,深知其中之苦,也对战场惨剧历历在目,没想到轮到他的儿子,上个战场镀金历练而已,就成为了匡扶社稷之功?

    还真是敢说啊。

    这大玄江山多年来的安稳和强盛,是由无数血泪交织而成,不知多少人因此埋骨他乡,论功行赏时甚至只剩衣冠!

    听闻这番万分宠爱的浅薄之言,皇帝陛下已然怒火升腾。

    同时,脑海中浮现着曾经的血战场景,方才对于凉州的愧疚,在此刻更为浓烈了起来,复杂情绪交织心头,顿时冷声而望!

    “区区妇人之见,也敢左右圣听。。。。。。?”

    文贵妃正演得投入,差点儿连她自己都相信儿子将会是大英雄,几乎都能想象到战场的厮杀,为人母的仪态和泪眼愈发真切,却是突然被这声震喝所惊,万般情绪都在一瞬收起,眼里只剩恐慌!

    陛下,怎会突然发怒。。。。。。?

    明明一切都如预想,如今皇儿又要率军出征,大有陛下当年风采,依照常理而言,就算不心中期待,也该大为欣慰才是啊。

    怎么,反倒是大发雷霆。。。。。。

    养尊处优的文贵妃根本不明所以,茫然的神色里只有惊慌,好像有种弄巧成拙的不妙预感,在她忐忑的心中回荡。

    皇儿一定能立下大功的!

    情急之下,本着心中的信念,文贵妃连忙哀切出声再度求情。

    “陛下恕罪。。。。。。!”

    “震儿。。。。。。震儿定会奋勇杀敌,绝不会辱没陛下军威,臣妾相信震儿定会。。。。。。”

    话还未说完,皇帝陛下就冷挥龙袖!

    “你退下吧!”

    纵然有万般信心和心思,文贵妃也被那股突然的冷漠镇得不敢再言,惶恐起身离去,心里满是不甘!

    待到天枢殿恢复清静,气氛却是无比的压抑。

    久未出言的陛下神色冰冷,再无任何宽容和私人欲念,只有身为当朝天子的威严和天下之主的觉悟。

    帝王之谕沉声响起,不容任何辩驳!

    “急令下去,北伐军无比全速奔袭,力求兵贵神速!另,不可优待四皇子秦政,务必于军士同行同战!”

    常礼眼中肃穆应声,不敢违逆。

    就此应命传令而去。

    待到殿中再无他人,皇帝陛下的目光不自觉投向了西北凉州之地,只是望着疆域图纸,他就能想象到凉州军士浴血搏杀的绝望和悲壮,心底愧疚涌现。

    寒夜渐深,人心更冷。

    无数鲜血染红大地,也恐难温暖凉州焦土。。。。。。

    。。。。。。

    子时已过

    庆关以南八里处,河谷满是血色,尸积如山!

    海量的骑兵不断冲击,大玄军阵纵然上下齐心,枪阵终究还是被冲开,寡不敌众陷入了苦战之中,弓弩手早就用完了箭矢,也手持陌刀拼杀后退!

    仅仅退了不到百丈之地,就算早就伏兵在两侧相助放箭,仅剩的残兵还是伤亡了数千人,喊杀声和哀嚎声充斥着战场!

    “呜~~~~~~~!”

    随着再度吹响的蛮族号角,匈奴们还在冲锋而来!

    “哒哒哒!哒哒哒!”

    无穷无尽的骑兵身影才远处不断涌来,伤亡不断的大玄军士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尽头,就算先前接连小胜,奇迹般地拖住了敌军,在绝对的人数优势面前,也难改颓势!

    纵然如此!

    大玄军也没有自乱阵脚,后撤迎敌的溃散景象没有发生,而是在有序地撤退,后阵和前阵不断交替,凭着地形和陌刀的近战威力相互掩护撤离!

    哪怕已经伤亡过半,这种还能看出雏形的撤退,也是让屠顿目露震动!

    他难以理解。。。。。。

    这群大玄军士并未同城守军,甚至不是由一位将领操练而成,却在此刻的绝境之下,明知生机渺茫的大局之下,仍然咬牙坚持奋战,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死战之志!

    没有箭矢,就挥刀杀敌!

    身负重伤,竟也要力战阻拦,将一切生路留给身后!

    更难以置信的,是这群全无援军和希望的大玄人,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敌军,竟然从未出现过军心溃散的逃逸场面!

    眼前的战场,唯有一片片的血色和积尸,经历了四五次的万人冲击,大玄人已经伤亡过了七成,紧靠着战意在拼杀!

    到底是有什么,在支撑着大玄人?!

    为什么这些人能做到如此地步!

    从攻打庆关到现在,整整几日下来,眼望着无法想象的惨烈战况,连引以为傲的骑兵都陷入了血战,屠顿的神色变得极为复杂。

    这一刻,他明明胜券在握,却好像面对了极为难缠的对手,想起了曾经大玄战无不胜的岁月。

    一片血色之中,那策马杀敌的矫健身影自戳心底!

    长刀所向,绝无一合之敌!

    寒芒所至,便是亡魂哀嚎!

    冰冷的杀意自那鬼面逸散而出,震慑得周边骑兵战意涣散,从未见过的长刀寒芒闪动,挥舞着从未见闻的刀芒!

    更离奇的是,那作战方式闻所未闻,一如呼赤台被擒时的卑鄙!

    无数大玄人效仿,难以计数的军马被斩断了前腿,骑兵的威势失去了倚仗,竟在这河谷之地难以发挥,数万大军难以近前!

    大玄人,硬是凭着血肉之躯,挡住了谷口,全都如同疯子一般,紧随鬼面将军搏杀,眼中毫无惧意,只有悍不畏死的战意!

    疯了!

    这些人,全都疯了!

 第390章 难道真有援军

    “杀。。。。。。!”

    “狗日的匈奴,我干你祖宗!!”

    “二哥。。。。。。二哥!”

    “呃啊!”

    “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血赚,爷爷今天就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这。。。。。。这些两脚羊疯了!”

    。。。。。。

    经历数次冲击,大玄残军仅剩不到三千人,此刻已经杀红了眼,战场中随处可见残肢断臂,黑夜都被血色染红!

    “噗。。。。。。!”

    手起刀落,闪烁着寒芒的陌刀还在挥舞,秦风已经身中四刀,仍奋力搏杀,化身血色修罗,鬼面震慑蛮夷来敌!

    生平第一次遭遇如此血战,就算他武艺非凡,也无法做到万军从中毫发无伤,撕裂的刺痛随着动作揪扯心神,却远比不上眼望着大玄将士一个个倒下让人揪心和悲愤!

    即便血战至此,眼前还有海量的匈奴人冲击而来!

    “杀。。。。。。!”

    野兽般的嘶吼响起,马蹄踩踏着尸首奔腾而来,让早就濒临极限的大玄军士们感到绝望,悲壮的情绪蔓延着战场的每个角落!

    这一次,恐怕真的撑不过去了。

    弩箭早就用尽,邺城守军也死伤惨重,就算多次以前后梯队交替,以枪兵和陌刀阵抵御骑兵冲击死扛到了此刻,如今也是有种大局将定的绝望!

    匈奴大军人数太多了。。。。。。。

    将近十万之众!

    哪怕有着地形之利,骑兵难以发挥全部优势,在这种庞大的数量面前,大玄万余人根本不可能完全抵挡,能守住全无工事的河谷将近一个时辰,已然是奇迹!

    这短短一个时辰,每一刻都是用血肉之躯去染红的!

    眼望着匈奴骑兵再度冲锋,好不容易顶住攻势的众将士都感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