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

第168章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168章

小说: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跟随殿下这段时日,见识和经历了以前绝不曾有的奇事和辉煌,也满载荣耀与希望,此刻面临灭顶大难,更为清楚地看到了殿下的仁德。

    跟随这样的明主,此生无憾!

    震动之间,两人好像也不感到慌乱,一如曾经遇到各种危机的时刻,只是目露严峻高声应命而去!

    王府门前再度冷清,偶尔路过的百姓还如以往般崇敬远远做礼。

    秦风却是不敢再留。

    即刻回府穿上新制的军甲,银白色的软甲熠熠生辉,英武之间肃杀之气骇然,取出一把精制陌刀紧握前行,秦风的神色无比冷峻。

    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战前去,或许只是以卵击石,极有可能就此丧命,就算他日有幸归来,也会以擅离封地之罪被有心人陷害!

    现实的险恶,秦风早已见识过!

    然而,身为封地之主,他有太多的责任无法避免,就算带着苏颜霜远走高飞,将来也无颜举行大婚,一辈子活在阴影之中!

    即便军力有限,为了百姓和自己,他也只能拼尽全力去相助守军,没有其他选择可言!

    至于遥远的朝堂。。。。。。

    那份幻想早在流落邺城之时,就已经看得真切无比了,蛮夷凶残暴虐,朝堂又何尝不是凶险如虎!

    能活到今日,全靠自己。

    将来命运如何,唯有尽人事而已!

 第373章 愿你平安归来

    秦风早已看清一切。

    心中的生路险象环生,却是没有选择可言。

    大步前行于王府之中,众多下人和丫鬟目露崇敬,唯有玉儿感到不同寻常,近前做礼问询出声。

    “殿下,您要去往何处,为何。。。。。。穿着军甲?”

    秦风缓缓应声。

    “本王有军务去往外县,无需在意。稍后自有人会传来消息,你们依命行事就是。”

    淡然的话语好像如常,玉儿却是听得一头雾水。

    沉思了几息。

    这个忠心耿耿的贴身丫鬟又跟了出来,在秦风翻身上马之际呼喊问话而出!

    “殿下,您何时归来啊,奴婢可要命人准备膳食?”

    这一语,让握缰持刀的秦风心里一刺。

    何时归来。。。。。。

    他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甚至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却是在此刻对拥有的一切感到暖意十足,也知道不能在停留动摇心境。

    “就清粥和薄饼吧。”

    念起那日黄昏下吃过的晚饭,秦风转身策马离去,不敢再停留半分,眼中唯有凛然战意!

    策马一路出城。

    沿途百姓皆崇敬注目,惊叹声不绝于耳,令人心中万分不舍,也更为坚定了保护一切的决心和战意!

    就是这般严峻的情势面前,秦风策马自东城门而出,也不禁愣住了。

    “一群傻子啊。。。。。。”

    只见许朝元披甲策马,铁憨憨王勋英姿勃发,已然率众静候于门前多时,军阵威严整齐,三千守军一个不落,背负陌刀,身背连弩!

    一眼望去,那些质朴的面容都很熟悉,严峻的神色却满是坚定,最为平常的守军,战意和气度毫不逊色于当日的锦衣龙骑!

    明知此战将是以卵击石,却还尽数而来。。。。。。

    得此部下,实乃上天眷顾的殊荣!

    未出一言,也未有丝毫劝解之意,更不敢以任何的大义之言侮辱这些可敬的军士,秦风只得以沉声下令!

    三千军马就此扬尘而去,疾驰向北!

    守军疾驰而去,城门前的百姓满是疑惑,不久之后消息传开,衙役发出北亲王谕令,百姓们被慌乱所扰,一下子乱了分寸。

    而然当不少人知晓邺城守军尽出时。。。。。。

    他们却是打消了大半逃离的本能恐惧,慌乱传言间满是震动,说是痴傻也好,道是愚直也罢,老少爷们儿和衙役们也不知哪来的胆子,竟然自发守城,要护卫邺城安危,就如同曾经吐蕃铁骑来犯一般。

    在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疯狂下,众多百姓都被感染,即便依旧有人逃离,八成的平民却是死守邺城,抱着坚守殿下封地的信念。

    “城在人在!”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全城的百姓都被点燃了!

    “城在人在!”

    “城在人在!”

    “城在人在!”

    明明是一场浩劫将要降下,曾经边远的邺城竟是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混乱,反而在这种关键时刻上下齐心,爆发出了离谱的凝聚力!

    外人做买卖的商贾,直接都看呆了。

    可当他们置身其中,也觉得热血沸腾,哪怕不是邺城人,都被这种大义感染,保护美好生活的愿望,从一个个最普通的人身上激发出来!

    就是老弱妇孺,也同样坚定无比!

    震动传遍个整个邺城,仅仅留下些许卫士的北王府也被不少青年尽力守护,未见丝毫敌军身影,已然护得水泄不通!

    听闻着府外骚动渐渐沉寂,而后变为了齐心的呼喊,王府下人们满眼震撼,更为坚定了固守之心。

    静坐在院落里,喝着美酒的罗季满眼唏嘘。

    难以置信的氛围笼罩着王府,连静立在后院阁楼的苏颜霜,都好像安定了几分,即便满心惊忧,也望着北方出神。

    倒是身边的屏儿感慨不已,有些心疼地埋怨出声。

    “小姐。。。。。。”

    “您说北亲王殿下怎么这般死脑筋呢,有敌袭前来,咱们可以跑啊,他倒好,竟然丢下您去打仗,哪有这样做人家未婚夫的。。。。。。”

    苏颜霜闻声忧色更深,却是严肃望向了小丫鬟。

    “我知道殿下一定会去的。。。。。。”

    “寻常人能一走了之,殿下却是不能,他要是真的只顾自身安危,那就不是北亲王了,也不会让百姓们这般爱戴。”

    “我相信,殿下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听闻这般话语,小丫鬟也无法反驳。

    就算嘴上不满,她心里却是明白,殿下英武非凡,这一次率军而去,自然是个真正的大英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让小姐如此牵挂。

    可看着小姐不自觉紧握的青葱十指,小丫鬟也是急切满心担忧,一同望向北方出神,暗暗地为殿下和凉州祈祷。

    “殿下一定要平安归来啊,屏儿还等着见证您和小姐的大婚啊。。。。。。”

    。。。。。。

    秦风率军沿北河一路疾驰,不出半个时辰就踏出了邺城地界!

    全程静默策马狂奔,无人出一言。

    第一次远征,已然用尽了所有的家底,守军尽数出动,能带着的军备都没丝毫保留,能用的马都带了出来,甚至还买了不少商户马匹。

    而将要面对的敌人,也远超想象!

    在这般严峻的情势下,出发的豪情不过是一时热血,生死的考验却是直指人心!

    无论如何严峻,许朝元和王勋紧随眼前银甲白马身影,身后的三千军士亦是如此,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所有人都对那道身影充满了向往和敬畏。

    哪怕此战凶险无比,他们也一如往日坚定!

    全力疾驰之下,沿途几乎没有停歇,不出三个时辰就行军将近两百里,眼看踏出南域,广阔的官道路口已在眼前!

    就在此时,率军转过河谷山口的秦风突然望见大队人马!

    急令停军,方才看清是大玄守军。

    几位将领策马而来,近前俱是熟悉面容,清一色的各县守军统领!

    “启禀殿下,我等率军在此恭候,愿与殿下同征敌寇!”

    “愿与殿下同征敌寇!”

    “愿与殿下同征敌寇!”

    。。。。。。

    望着不算太过熟识的诸将下马近前做礼,数千军士齐齐随同高呼,秦风说不出的意外,也为之感到动容。

    “你们这是。。。。。。?”

    身后的邺城守军士气大涨,眼中满是激动,粗略望去起码也有六七千人,就算不是六县守军全部赶来,也已经是极大的助力了!

    许朝元翻身下马做礼,眼里有几分违抗军命的愧疚。

    “禀殿下,末将斗胆,将北征之事私下飞鸽传书了诸位统领,还好各县接壤相距不远,及时赶上了。”

    “末将私传军令,望殿下恕罪,但此战危机,末将以为我等人臣不可枉顾忠义,南域守军当与殿下共进退!”

    “还望殿下恕罪,待此战结束,末将愿受军法处置!”

    王勋也随同做礼,一脸尬色。

    “殿下恕罪,属下也是同伙,愿受军法处置。。。。。。”

    秦风闻声皱眉,难以接受这份忠义,也无法以北亲王之位,要求各县守军随同赶赴庆关。

    然而,诸位统领和眼前路口的数千军士都齐齐躬身做礼,感染之下就连邺城本部守军也高声相求!

    “我等愿与殿下同征敌寇,望殿下成全!”

    “我等愿与殿下同征敌寇,望殿下成全!”

    “我等愿与殿下同征敌寇,望殿下成全!”

    。。。。。。

    振奋呼声回荡河谷,近万军士战意昂扬令人热血激涌!

    家国危机,才见男儿热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此场景,注定终身难忘,亲身经历其中,已是极大殊荣!

    面对这般未曾想象的场面,秦风也无法再以北亲王身份拒绝,闭目轻舒长气,军令震响天地!

    “众军士,随我北征敌寇誓保家国!”

    万余将士齐齐高声应命,长军扬尘,战意滔天!

    面对着空前的大难,曾经穷困的南域各县凝结在了一起,上下齐心保家卫国,即便文人得见此景,也当热血沸腾!

    然而将要先抵达的凉州城,在此刻已然大乱,满城笼罩在惶恐之中。。。。。。

 第374章 庆关告破

    凉州城。

    刺史府里一片忙乱,屋内的刺史薛青云来回踱步,满眼凝重,时不时望向门外院落,焦急可见眉眼。

    从未见过父亲这般的慌乱,薛奉年更是心中恐慌,知晓庆关危情的他,以如此年纪根本无法应对,只能尽力稳住府中下人,以免再生事端。

    就在父子两急切不已之时,知府大人慌乱前来,气喘吁吁冲进大厅!

    “禀。。。。。禀大人!”

    “城中突然流言四起,庆关告破之事传遍了各处,百姓们恐慌不断,城门已经乱做一团,还请大人示下。。。。。。!”

    咯噔!

    糟糕的局面终究还是发生了,瞬间就让薛青云脸色阴沉!

    这位刺史大人冷着面容紧握双拳,罕见地流露出威势,根本不像是文官般的威严,更有几分武将的煞气!

    “混账!”

    “本官从未收到张都督急报,何人胆敢谣传庆关告破?如此恶贼,其心可诛!”

    知府大人也非寻常角色,就算被这危机局面惊得神色慌乱,急切的言语里也满是赞同之意。

    “大人所言甚是!”

    “这谣言在短短半日传遍了凉州城,绝非恐慌民众所致,必是有投机歹人故意为之!”

    “只是。。。。。。如今守军尽数驰援庆关,将近两日还未回,城中人手不足,只有衙役和官员,守城尚且勉强,遭逢这等恐慌,城门已是一团乱象,逃难百姓难以计数!”

    “还望大人示下,我等该如何行事。。。。。!”

    薛青云听得眼中怒火升腾,深知遭遇了前所未有之变。

    奈何,事实确如知县所言,就算明知城中有人趁乱做贼,他们也无力顾及,当务之急是稳住百姓。

    面对着这等危情,薛青云来回踱步几息就立刻下令!

    “危情重大,民众已然慌乱,仅凭衙役难以管控,安抚也无济于事,堵不如疏,就此传令下去,命城中所有衙役和官员指挥城门出入,以免伤及无辜!”

    说着,薛青云神色愈发凝重,戴上乌沙一同前行!

    “且慢!”

    “本官率府中家丁同去,所有官员也要尽力维稳,在此大难之际,我等无法相助战事,只能同心协力稳住百姓!”

    知府即刻深躬应命而随,薛奉年见事态紧急,也顾不得许多,带着家丁们一同赶赴南城门!

    待到他们赶至门前,一眼望去已是乱象横生。

    拥挤的人潮满是惊慌,哭嚷叫喊声不断,争执和恐惧随处可见,宛如匈奴已在眼前,极大的恐慌人人都身同感受。

    就算是在场的官员和衙役,都不自觉地目露惊慌。

    还好刺史薛青云出面调停,官威在这种时刻作用不大,但刺史大人还是能镇住场面,诸多官员和衙役应声协同,才让混乱的场面稍稍有了改变。

    百姓鱼贯而出,曾经最为繁华的一州都城在此刻好像炼狱,人人恨不得远离千里,就算是首富唐家,也在人群中乱作一团。

    往日的排场再也不见,父女两人只是同乘马车随人潮前行,还有诸多仆人赶车载货小车紧随,好似寻常商户,毫无首富气派。

    坐于马车中,眼望着逐渐有了秩序的南城门,唐映蓉不见丝毫喜色,只是满眼的不甘和唏嘘。

    “没想到,事情竟会变成如此模样,我们还是离开了凉州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此地。。。。。。”

    唐运德闻声点头,听着四周稍稍安定的哭喊声,也好像有些失落,隔窗一撇,就心烦意乱地闭目叹息。

    “哎,这就是命啊。”

    无数车马就此驶出凉州城,将近七成的凉州百姓直向南而逃,沿途皆是人影,更多的则是徒步的平民,一生心血不过半袋米粮,抗在肩头满目怅然。

    远远遥望北方城池,纵有万般不舍,耳旁满是哭声,也被惶恐惊得不敢停步,长长的人群洒满了官道,悲痛和愤恨处处可见。

    大玄的子民,此刻已无荣耀可言。

    没人知晓,前路会是如何,也没人敢想,明日将是怎样。

    然而无论如何痛苦,凉州城四周还算安稳,仅仅在数十里外的庆关已是人间炼狱,残垣断壁般的城墙再无人影,唯有满地可见的尸首!

    庆关,终究是告破了!

    在死死坚持了两日过后,号称塞北第一险关的重城,还是没有抵挡得住匈奴潮水般的波波攻势,以血肉阻挡的缺口涌入了海量的骑兵,城门也被彻底破开!

    “桀桀~~~~~~”

    “杀光两脚羊!”

    “该死的大玄羊,胆敢抵挡单于大军,今天就要屠灭这庆关,让大玄的两脚羊长长记性!”

    “杀!”

    。。。。。。

    满目狰狞的匈奴骑兵们冲杀而入,久未攻下城池的羞愤令他们恼羞成怒,已是满眼血色,灭绝人性的杀戮将要展开!

    仅凭着万余军民,竟是抵挡了足足两日之久,此事实乃羞辱,为了挽回他们北漠苍鹰的尊严,所有的匈奴人便要以鲜血来洗刷!

    无论所见是平民,还是军士,甚至老弱妇孺,皆不放过!

    这就是匈奴的一贯作风!

    凶蛮的喊杀声震响北城门,几个重伤倒地的大玄军士满是不甘,却是无力再抵抗,用尽气力想要起身,却是命丧铁蹄之下!

    哪怕视线渐渐模糊,那不甘的眼眸也不愿闭上,怒火和屈辱,停留在了记忆的最后一刻!

    眼望着兄弟们阵亡。。。。。。

    后退的军士万分不甘,明明已经远去了半条长街,不少人却有再度回冲,已然杀红了眼,挥舞着手中刀剑冲杀而去!

    “不要。。。。。。!”

    情急的副将急切制止,却是为时已晚!

    一合而过,年轻的生命停留在了最后一刻,热血洒向了满是守军的故土,副将和诸位军士看得双目涨红,也只能咬牙继续回退!

    整整近万军民,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