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429章

大明墨客-第429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后宅女眷们总共下来也就是十来桌宾客,完全是小场面,厨娘完全可以应付的来。
    厨娘就是李小牛的媳妇李氏,这些年跟着小七学了一手好菜。
    煎炒烹炸蒸煮焖炖样样俱全,一大桌子丰盛的酒席,完全不输外面酒楼的卖相,味道也是更胜一筹。
    今天这个场合完全是私人性子的,如果不是汪广洋、沐英、毛骧的到来,郑长生就放开了吃喝了。
    可是随着这三人的到来,无不透露出一个消息。
    老朱要有大动作了。
    对外,南征已经迫在眉睫;对内,朝堂变动亦是如火如荼。
    尤其是内阁的功能貌似已经不再是功勋元老的养老之地了,因为他就要入内阁行走了。
    汪广洋分析的很正确,老朱说考虑,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否则的话,直接就否决了。
    察言观色,揣摩上意,汪广洋还是很老道的。
    另外,郑长生相信如果汪广洋没有把握的话,他也不会给自己透露这件事的。
    一旦入阁就真的是要步入朝堂了,朝堂上的水还是很湍急的。
    别看老朱惩治贪官,强权铁腕之下大明风生水起的,但是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啊。
    一不小心就有万劫不复的危险。
    别的不说,当年刘伯温给老朱提的两大问题:淮西勋贵、骄兵悍将,要想解决就非一朝一夕之功。
    虽然淮西首领人物李善长和胡惟庸都不在了,而且陆仲亨、费聚等九大开国侯爵借用弥勒教之手也铲除了。
    淮西勋贵这个问题应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碍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实本分的。
    但是就一个以蓝玉为首的武将集团,就是大问题。
    现在南征北伐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武将集团是一个都不能动。
    这些人是目前大明军中的骨干力量。
    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万不能出了差错的。
    郑长生的脑海里不自觉的胡思乱想着。
    “哎,就是个操心的命!这些事情都是老朱应该想的事情,我跟着操什么心。”郑长生使劲的晃了晃脑袋。
    仿佛想要把这些甩出脑子似的。
    “雨浓喝醉了!”汪广洋出言道。
    不得不说老汪这货是个猴精,他看出自己心事重重,赶紧打圆场。
    好吧,就承他一个情。
    郑长生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没事,我今天高兴,难得诸位先长齐聚一堂,来我家道贺,我今天就舍命陪君子了。”
    说着,他端起一大杯酒:“来,我陪诸位满饮一杯。”
    一口气喝掉之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方克勤一捋胡子:“来人啊,把永和伯扶下去醒酒。这孩子,不能喝就别逞强,也没人逼你。”
    从师如父,这个场合他完全有这个话语权。
    “孝孺大哥,替我好好的陪好诸位先长!”郑长生被架出去的时候还不忘嘱咐一下方孝孺。
    在坐的都不是外人,没人会介意这些小节的。
    就是郑长生不陪他们,他们也能自得其乐好吃好喝。
    汪广洋捋着胡须暗暗点头,这小子真是机灵,不过这样是对的,皇上今天肯定要召见他。
    要是喝的一塌糊涂,耽误了面君,可是得不偿失的。
    本来他想着皇上会在酒席未开之前来提拔郑长生入阁的旨意,这样的话喜上加喜岂不是锦上添花。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迟迟的没等来皇上的旨意。
    难不成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了?汪广洋心中惴惴不安起来。
    ~~
    ~~
    郑长生喝完醒酒汤躺在床上假寐起来。
    既然是醉酒,那就要有一个醉酒的样子。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的正要入睡的时候。
    突然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蹬蹬蹬蹬。。。。。。”
    继而房门被推开,方进宝人未进声先入:“生哥儿快起床,大事不好了!宫中传来消息,太子殿下薨了!”
    

第934章 老朱召见
    太子朱标薨了,这玩笑不要开的太大好不好?
    郑长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进宝哥你胡说什么?这是要问罪的。”郑长生从床上一跃而起。
    方进宝被郑长生的突然起身吓了一大跳,不是说喝醉了吗?可是这状态哪里有半点酒醉的样子。
    “生哥儿,这等大事我怎敢胡言乱语。”
    郑长生冷汗都下来了:“消息可属实?”
    “王公公让人来通知琪公主殿下的,能会是假的吗?”
    乱了,全乱套了。
    按照历史轨迹的话,朱标不应该这么早就走的。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搞的郑长生现在是心乱如麻。
    本来前阵子他还打算让小七去宫中见马皇后,试图通过马皇后说和一下,他跟老朱不太完美的父子关系来着,没想到的是阴差阳错的就这么耽搁了。
    “怎么没的王公公可有说明?”
    方进宝摇摇头:“太子殿下不知怎么的,突然癫狂,失足落水,随行人员尽管第一时间把他救上岸,可是高烧不退,终究人力不济无法回天。”
    癫狂落水?高烧不退?
    看来朱标发生这事情时间不短了,绝不是今天刚发生的。
    好端端的怎么就癫狂了呢,还是在花园湖边的时候,这未免赶的也太巧了吧?
    郑长生心中疑虑重重。
    “小七呢?”
    “小七姐让我告诉你,赶紧收拾一下,陪她去詹士府吊丧。”
    小七是老朱的义女,为兄长守灵吊丧是应有之义。
    “宾客如何?”
    “现在都已经是申时了,宴席已散,宾客尽归。”
    郑长生拍了下脑袋,迷迷糊糊的没想到时间过的这么快,都已经下午三点过了。
    “太子薨逝,国本动摇,你们都赶紧回去,各司其职,没有诏令就老老实实的呆着。”
    方进宝面色一滞:“有这么严重吗?”
    “把吗字去掉,记住事情很严重,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方进宝只醉心于数学,他对政治一点都不感兴趣,可以说出了做学问,他什么都不懂,就是一个政治白痴。
    不过,他相信郑长生。
    郑长生给他的感觉是,现在这事情严重到已经超乎他的想象了。
    “好吧,我回书院。”
    ~~
    ~~
    一国太子薨逝,走在君王的前头。
    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真实的历史是,当年老朱颁布《皇明祖训》言之凿凿的确定了兄终弟及。
    可是随着郑长生的到来,这一切都随之改变。
    不仅《皇明祖训》中没有兄终弟及这一说辞,而且太子朱标身体孱弱多病,老朱为了巩固国本,提早就立下了皇太孙,以绝儿子们的念想。
    还有,就朱允炆来说,他本不是太子妃常氏嫡出,可是这个世界上的真实情况确是正儿八经的嫡出。
    郑长生所熟知的历史正在消亡,一切都朝着不可预知的情况在发展。
    这才是让郑长生头疼的事情。
    朱小四还会起兵靖难吗?以后还会不会有永乐大帝这都是很难说的。
    郑长生现在真的无法预判了。
    历史被彻底的玩坏了,尼玛,这叫什么事儿?
    ~~
    ~~
    小七带着孩子以妹妹之礼去詹士府给太子朱标守灵吊丧,郑长生作为妹夫也应该陪同前去的。
    可是还没等出门,王德用火急火燎的一路小跑来到府门前,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郑伯爷皇上召见!”
    郑长生看了看小七:“你先去太子府,我见了皇上就去找你。”
    小七擦了一把眼泪点点头:“见到父皇的时候,替我问候他老人家,事情已然发生了,还请他老人家节哀。”
    郑长生替小七擦掉泪珠:“嗯,知道了!”
    小七上了马车,李小牛赶着车直奔太子府方向。
    郑长生跟着王德用进宫面见老朱。
    宫里此刻的气氛有些紧张,侍卫增加了,巡逻的密度也加大了,而且全部是清一色的是锦衣三千营的火枪兵。
    往前走不多远,就看到封长空手按着绣春刀柄威风凛凛的站在宽敞的宫廷大院里。
    郑长生有点傻眼,封长空回来了,那么武云昭也应该是回国了的。
    估计是跟着大将军沐英一起回来的。
    可是沐英见自己的时候,怎么什么都没说?
    郑长生的脑子突然灵光乍现,恐怕之前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
    老朱调沐英回来,连同锦衣三千营的这些精锐之士一起回国,并不是要南征。
    而是要应变国内的情况。
    太子主标看来癫狂落水的时间要往前最少要推半个月了。
    也就是说是自己离开太子府以后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
    封长空身上一股子海腥味,不用猜也是从海路横渡回来的。
    老朱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现在老朱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用的着这么小心吗?
    几个在外面就藩的儿子,虽然手中握着兵权,但是谁敢捋老朱的龙须?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前期全国上下两百八十万军队,虽然水分很大,可是一百万是有的吧?
    要知道就算是有一百万,但是也死死的在老朱的手中掌控着的。
    徐达、汤合这样的老帅还在掌军,后起之秀沐英等也都在崛起。
    这都是老朱的死忠之人,有他们控制着军队,那老朱还担心什么?
    郑长生脚步匆匆,脑子也没闲着,几乎一瞬间这些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路过封长空身边的时候,他微微的颔首示意。
    封长空微微点头,并未跟他交谈。
    这么敏感的时候,他这么做是对的。
    ~~
    ~~
    皇极殿是老朱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只要不是大朝会他都会在这里。
    郑长生来的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从来没有一次如同今日这般让他感到心慌慌。
    皇极殿外站满了手持上了刺刀的三千营将士。
    一个个面无表情,杀气腾腾的。
    按平时三千营的训练标准来说,他们的枪里都是装了子弹的,枪机的机头张开,处于待击发的状态。
    看样子,只要是有丝毫的风吹草动的话,他们随时都可以开枪。
    这情况颇有一种大战来临前的意思哦。
    老朱到底要搞什么飞机?
    郑长生更狐疑了。
    

第935章 老朱的心
    刚一进皇极殿,郑长生就愣住了。
    搞什么哦?
    是太子朱标翘辫子了好不好,怎么搞的老朱好像要驾鹤西去了似的。
    大殿内老朱的十几个嫔妃还有在京的皇子,以及马皇后都赫然在列。
    殿内虽然人不少,可是鸦雀无声,没人敢吱声。
    这场面有点骇人哟!
    到底老朱怎么了?
    随着郑长生的进入,大殿才算是有了点动静。
    马皇后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雨浓,你可来了,皇上在等你。”
    “皇后娘娘,皇上怎么了?”郑长生有些动容,眼圈一红就要掉眼泪。
    “标儿走了,皇上很伤心,突然晕倒,醒来后就第一时间找你,你好好的劝劝他,本宫知道皇上器重你,你的话他会听的。
    真的很担心他一病不起。”
    这句话也只有马皇后敢说了,这要是换一个人这么说,非乱棍打死不可。
    诅咒皇上起不来还是咋地?
    一代君王,可终究也是凡人,也少不了七情六欲,也少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
    朱标在怎么跟他不对脾气,可那终究是他的嫡长子,潜心培养了那么多年,期间虽然矛盾不断,但还是割舍不断的父子亲情。
    郑长生说实话真的很担心,老朱就这么撒手人寰了。
    他要是要倒下起不来了,大明非乱套不可。
    南征、北伐大业尚未完成,祖国尚未统一,老朱雄心勃勃的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他这么一走,所有的计划全乱。
    计划乱、搁置也不可怕,怕的是皇上、太子同去,只留下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这怎么能撑的起来场面?
    祸起萧墙,内部之乱才是最可怕的。
    “皇后娘娘多虑了,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只是感伤太子殿下忽然薨逝而已,会无碍的。”
    郑长生安慰道。
    “是雨浓来了吗?快叫他进来。”
    老朱的声音传了过来。
    老朱的声音略显疲惫,有些苍老的感觉。
    郑长生不敢怠慢,穿过人群,走入皇极殿的内室。
    这里是老朱平时休息之所在,平时忙的累了就在这里睡觉。
    可以说,他去后宫的时间,也没有在这里待的时间多。
    一股子浓浓中药的药香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黄罗帐已经拉开,老朱高卧在床上。
    脑袋上缠着一圈白色的麻布,隐隐的还有血迹渗出。
    日,又是该死的放血疗法。
    朱标是这样,老朱也是这样。
    这父子还真是一脉相承,都是相信中医。
    当然这也不怪他们,现在雨花书院的伤科也算是有了小小的发展,尤其是青霉素的发明后,动手术存活的几率大大增加。
    但是他们患的病不适合开膛破肚大张旗鼓的看伤科。
    “皇上,您节哀。”郑长生紧走几步,在老朱床前跪下,颤抖着嗓音声泪俱下的道。
    他这并不是装的,十几年相处下来,虽然老朱有点小心眼,手腕有些铁血狠辣,但是对郑长生还是很好的。
    一直拿他当晚辈子侄来对待。
    这一点还别不服,从两人相识到现在,除了在李宁儿的事情上老朱大发雷霆之外,没有对郑长生动过怒。
    虽然偶尔会踢他几脚,可那毕竟不是真的动怒。
    现在老朱痛失爱子,伤心不已。
    是人,孰能无情?
    此刻,在郑长生的眼里,他就是一个长者,一个失去了心爱的儿子的老人。
    他在太子朱标身上下的功夫是最多的,野史流传四皇子朱棣才是老朱最心仪的皇位继承人,因为朱棣的长相最像老朱之类。
    都是一派胡言,这里面未免没有朱小四靖难成功之后,给自己洗白的嫌疑。
    “起来吧,别跪着了,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老朱的嗓音有些沙哑,看样子他独自一人躲起来不知道哭的多伤心呢,嗓子都哑了能说没哭?
    郑长生擦掉眼角的泪水,起身,恭恭敬敬的站在老朱面前。
    老朱的手一指床头的锦墩:“坐!”
    郑长生楞了一下,跟皇上平起平坐,这咋感觉那么怪怪的呢。
    “犹豫什么,让你坐你就坐。”
    好吧,郑长生没敢坐实,屁股挨着锦墩的边缘,意思意思就得了。
    “雨浓,你对太子薨逝之事怎么看?”
    郑长生脑子嗡了一下,心里就是猛的一翻个。
    老朱不会是怀疑太子之死有异常吧?
    说实话,他对太子朱标的死也是颇感意外。
    年富力强的,虽然有心病,气郁而结导致头痛耳鸣之类的,要知道这并不致命。
    可是突然之间就突发癫狂,失足落水,这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
    万事必有因,他可不相信,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就会发疯。
    但是没有凭据,猜测是不能成为支撑的。
    尤其是这事关太子,皇家的事情,能用一个臆测就敷衍了事的吗?
    要知道,这是会引起血光之灾的。
    “臣上次见太子之时,他虽然身体略显疲惫,可是大体上无恙,只需精心调理,化去内心的积郁,痊愈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至于现在太子殿下突然薨逝,臣也是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子?”
    老朱沉默了好半天,两眼空洞的望着天花板的龙形穹顶:“咱知道,他心中有积郁,他抱怨咱太过于残暴,不仁慈。
    手段太过于血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