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吉拱手道:“太后娘娘的想法很好,如果有了皇城绣衣卫网络天下的话,何愁不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呢。”
很显然,他是赞同的。
李宁儿看了一眼武云昭:“武大人以为如何?”
武云昭本不想发声的,可是太后李宁儿点名问到他了,这在不开口的话,就不合适了。
可是怎么说呢?
出于国家之间的考虑,他绝对不赞成。
一旦有了国家的力量组建谍报组织,那就相当于是给锦衣卫找了个对手啊。
这估计在老朱那一关都不一定能通过。
可是话又说回来,李宁儿既然敢当着他的面说起这件事情,就说明她没打算隐瞒大明,没打算隐瞒老朱。
其诚心诚意也可见一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跟郑长生是很好的朋友,两人现在是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了。
两人之间么有什么秘密可言,就包括高丽的小皇上是郑长生的种这件事,他都是从头到尾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所以,从他跟郑长生的私交来说,他又是希望李宁儿母子好,希望高丽国强大的。
这就矛盾了,他一时半会儿的,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武云昭的犹豫,李宁儿看出了端倪,她多么聪明一个人啊。
对于武云昭心中所忧虑的事情,她早就想到了的。
不过,今天她既然敢当着武云昭的面,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也正如武云昭所想的那样,她并不想瞒着大明,不想瞒着老朱。
大明有多么的强大,她心中有数。
高丽自建国几百年来,什么时候也难逃中原王朝的影响和控制。
现在更不可能躲得过去。
那既然躲不过去,与其偷偷摸摸的组建,还不如直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这还显得她的光明磊落,更能够让大明的老朱放心。
甚至她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老朱派锦衣卫秘谍人员过来,帮高丽国培训谍报人员。
她的理由都想好了,大明、高丽为父子一体,一脉相承,谍报更是一体共享。
她就不相信老朱,看到她的这个提议会不动心。
这等同于把高丽国,交给老朱的手上了。
从此之后,高丽对大明再无秘密可言,一心的只甘心情愿的做大明的藩属国。
这么一个诱惑人心的事情,老朱要是真拒绝了,那算她瞎了眼。
不过,以她的推断,老朱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的机会不用。
是以,她现在硬逼着武云昭表态。
她就是要让武云昭参与进来,让他直接给老朱发密奏。
老朱一旦知道了那什么都好说了,恐怕到时候就是她反悔也不行,老朱必定会帮她把情报系统建立起来,顺便安插大明的人进去。
这样方便老朱随时掌握高丽的一举一动啊。
这样就相当于是给大明,给老朱一个完整的高丽行省啊。
老朱从一个放牛娃起家,心机手腕自然非常人所及,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的。
不过,李宁儿之所以有持无恐的原因,并不在于此,她最大的依仗是孩子他爹郑长生。。。。。。
她就不信,孩子爹会不为儿子考虑,要知道大明的锦衣卫的创始人可是孩子他爹哦。
所有培训的教材都是他一手所编纂,那么明面上和老朱合作搞一套,自己这边,孩子爹肯定还可以在搞一套。
这样的话,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至于郑长生会不会帮她,这还用考虑吗?她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怀里的小家伙。
嗯,眉眼间跟他真的好像哦。。。。。。
第851章 英雄落幕
高丽开京朝堂风云突变,可是也并未引发什么大的乱子。
武云昭训练的龙虎军起到了震慑作用。
这支军队可是完全效忠于太后和皇上的。
俗话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支军队的定海神针的作用绝对不可抹杀。
抛开京师的事情暂且不说,郑长生此刻是在白石城留下兵力布防,他率领大军兜着李芳远的屁股就追上去了。
石门寨现在控制在杜翔的手里,你李芳远退往那里,就是自投罗网啊。
所以,他在后面也没有过分的紧逼。
别把李芳远这家伙逼急了,狗鸡跳墙,慌不择路退往别的地方,那全歼的计划可就泡汤了。
单说李芳远,他现在可是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率领着两千残兵败将一路飞奔,来到石门寨。
远远的看着寨墙上飘扬着他们李氏的大旗,他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这一路狂奔,逃窜回来,还真是够幸运的了。
三万前锋大军,损失殆尽,就连对他忠心耿耿的朴仁勇都阵亡了。
他心中的沮丧已经到了极点了。
这回去可怎么交代?
父亲面前那一关也不知道能否过的去。
他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啊。
他的几个哥哥弟弟们,恐怕绝对不会放过这一次攻讦他的机会。
他的心早就血呼刺啦的了,疼,刀绞一般的疼。。。。。。
不过眼下他能够逃得一命,也是够让他感到庆幸。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本公子还活着,总是有机会的。
~~
~~
石门寨城下,李芳远麾下一个将领高声大呼:“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李公子回来了。”
他的这一声高呼,惊动了石门寨墙上的士兵。
顿时人影晃动,张弓搭箭的,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那将领气的鼻子都快歪了:“瞎了你们的狗眼,还不快放下你们的弓箭,好好的看看,我们可是李公子的前锋营。”
他不说还好一些,一说是李芳远的前锋营。
石门寨墙上的弓箭手瞬间增多了一倍还多,而且刀出鞘、箭上弦对准了他们。
吓得那将领一缩脖子,浑身冒凉气,嘴里还犹自骂道:“你。。。。。。你们想要造反吗?”
他话音还没落,“嗖”的一声弓弦响动,一支狼牙箭,快如流星,疾如闪电直奔他的哽嗓咽喉而来。
一个躲闪不及,噗呲一声,射个正着。
那将领吭都没吭一声,就跌落马下。
这一箭射出之后,“嗖嗖嗖。。。。。。”城头上的弓箭手可是发了威了。
对准他们这两千残兵败将就是一顿好射。
猝不及防之下,无数人中箭滚落马下。
这通突如其来的箭雨直接把李芳远给射蒙逼了,这他娘的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些兵卒怎么对自己人也下起了家伙?
要不是他身边有两名亲卫用盾牌替他抵挡箭雨的话,他恐怕此刻已经被射成刺猬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后面突然涌出大队的骑兵,烟尘滚滚的杀奔过来。
李芳远心头一凉:“完犊子咯!”
他此刻看到了石门寨的城门上以及城墙的垛口上来不及擦掉,已经干涸了的血渍,这要是在不明白石门寨已经易手的话,他也是白活这二十几年了。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现在的他就是瓮中之鳖,待宰的羔羊啊。
他现在的内心,已经处于崩溃的状态。
就说嘛,郑长生的骑兵那么多,竟然没有派出来贴近了追杀他,而是放任他退往这里。
感情人家早就算到这一步了,早就把石门寨给攻下来了。
他身边的亲卫这个时候,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在他的面前。
他的眼睛一闭,两行热泪流了出来。
“没成想,本公子的结局会是这样的,也没成想本公子会死在这里。。。。。。”
英雄落幕是可悲的,
李芳远单人独骑,横刀立马于石门寨下,看了一眼城墙上张弓搭箭已经瞄准了他的士兵,又回头看了一眼越来越近的追兵,再看看已经所剩无几的士兵。
他慢慢的举起了手中的长刀,突然厉声高呼:“前锋营,接敌!随我冲啊!”
仅剩下不多的骑兵,迎着落日的余晖,在李芳远的带领下,自杀式的冲向了韩相宰的大军。。。。。。
韩相宰在白石城下没捞着仗打,郑长生亲自指挥着五千锦衣卫火枪手,击溃李芳远的三万大军。
现在追杀残敌的任务,郑长生就交给李他。
对方就剩下这点人马了,他要是搞不定的话,那他岂不成了窝囊废了吗?
所以,韩相宰看到李芳远带人自杀式的冲击过来,心中暗暗的大喜。
这是来给老子送人头来了啊,亲手斩杀敌酋这也是首功一件啊!
他不禁心中暗暗的感谢郑长生起来,这就是给了他一个立大功的机会啊!
韩相宰把手中的长刀一横,拍马就应了上去。
后面的大队骑兵看主将都冲上去了,他们自然不能示弱。
两军一下子就撞在了一起。。。。。。
只一个冲锋,李芳远以及他手下剩余的兵卒,全部被砍翻于马下。
而韩相宰此刻的手中拎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正是李芳远的。。。。。。。
眼睛都没有闭上的李芳远的人头被韩相宰高高的举在空中,殷红的血,滴滴答答的落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尘埃里。。。。。。
~~
~~
至此,李成桂的三万势不可挡的前锋营,彻底的全军覆没。
就连郑长生都没有想到,这仗打的竟然这么的顺利。
他也没有想到李芳远这家伙竟然宁死不降。
一代朝鲜王就这么的死翘翘了?怎么感觉给做梦似的啊。
历史到了现在的地步,已经被改变的血肉模糊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了。
石门寨下,郑长生跟杜翔兵合一处,稍作休整,留下一队高丽士兵镇守。
大军连夜开拔,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就杀将过去。
“李成桂啊李成桂,算你老小子倒霉,谁让你遇到老子了呢?
看来未来的朝鲜王朝也不会再出现了。。。。。。”
也不知道王大龙他们的那支海上的力量到了哪里呢?不过按照估测,现在也应该从海上登陆了吧?
第852章 舆论战
李成桂的老巢在高丽西京,也就是现而今的平壤。
高大的城墙上面旌旗招展,巡逻的士兵不断。
原来城门都是不关闭的,可是现在突然之间四门紧闭,所有人士兵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这搞的老百姓都紧张起来了。
有风言风语从大帅府里传出来说,前线的攻击受挫,战事进展不利。
朝廷的反击大军,节节胜利,把李氏的数十万大军打的据城而守,不敢随意出击了。
而且当朝太后的讨逆旨意,已经流传天下。
说李氏乃狼子野心的叛匪逆贼,趁着先皇病逝,新皇年幼,起兵作乱,是大逆不道之臣,可人人得而诛之。
这不是要了命了吗?
之前李大帅可是说,他们的大军出征是为了给小皇上助威的,因为高丽朝堂的大权被金氏和崔氏把控。
他们两家联手,控制住了太后和皇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是清君侧去的。
怎么又突然反转了呢?
这到底该相信谁呀?
不过,有消息灵通的人,得到消息,朝廷已经把金氏逆臣给处决了,还有崔氏的公子遭了天谴,也暴毙身亡了。
朝廷现在好好的在太后和小皇上的手里掌控着,哪里还有什么李氏所说的逆贼呢?
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清君侧,李氏之所以这么说,是他们自己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们李氏就是看人家太后和小皇上孤儿寡母的好欺负,想要取而代之,想要改朝换代。
高丽国自太祖王建开始,开国到如今几百年了。
其王家的统治是正统,这个观念早已经是深入高丽百姓的人心了。
要想推翻他们家的统治,那绝对是那些卫道士的读书人所不能容忍的。
这也是李成桂为什么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出征,而不敢明目张胆的起兵叛乱了。
人心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是不得人心,那狗屁都不是,早晚被人民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王家统治高丽数百年,虽然近些年高丽王大权旁落,被几个权臣把持朝堂。
但是已经深入人心的‘正统’这个玩意儿,可不是权臣能够取代的。
饶是王禑这么的胡搞,也没有把正统的人心给玩丢。
这也可见封建专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了,他们被统治了几百年,早已经是深入到骨髓里了。
皇上,那是上天的儿子,是老天爷派来统治他们的。
谁要是敢动上天的儿子,那绝对就是大逆不道,是有悖人伦纲常的。
况且,消息的散布者,还有一招更厉害的。
那就是博取百姓们对太后和小皇上的同情。
打出了一副孤儿寡母受欺负的牌,说太后和小皇上这样的天家母子,深受权臣之毒害。
之前那些祸乱百姓的法律和贪赃枉法的官员,都是那些权臣们搞的鬼。
他们欺骗先皇,欺骗现而今的太后和新皇,以至于民不聊生,这一切都是那些权臣们的阴谋诡计。
不过现在,太后和新皇上终于识破了他们的阴谋诡计,请了天朝上国大明的永和伯爵大人,率领王师,把那些祸害高丽的毒瘤全部清除,还高丽一片朗朗晴天。
现在逆贼李成桂,犹自不知悔改,要跟王师对抗到底,这就是在自取灭亡,等到王师的天兵天将到来的那一刻,将会是逆贼李成桂的死期。
诚然,李成桂老巢西京里面流传种种的消息,都是锦衣卫暗中散播的。
这是在打心理战,舆论战,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李成桂很倒霉,他成了郑长生的舆论战、心理战的实验品了。
在战场上厮杀是战争的一种,可是这种瓦解敌人斗志,争取民心的舆论战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支撑。
李成桂很是头疼啊。
这些消息铺天盖地的,在城里流传。
这对他的兵将的人心士气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啊。
他想查消息的来源,试图揪出来这个散播消息的人。
可是偌大的西京城,上哪里去找?
他的手下又没有如锦衣卫这般的谍报机构,他又是高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承受舆论战、心理战的人。
他估计连听说过什么是心理战、舆论战这个概念都没有,更不用提应对措施了。
一时之间他是焦头烂的,抓错人,杀错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西京城里顿时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起来。
针对他的这种无脑的行动。
又一个消息传了出来:“李大帅疯了,胡乱的抓人杀人,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惩罚罢了,等再过些日子,李成桂双眼会瞎掉,耳朵会聋掉,腿会瘸掉,甚至小丁丁都会疲软掉。。。。。。”
额,李成桂被郑长生的舆论战搞的是真的想发疯。
是夜,他在几个小妾的肚皮上疯狂的折腾,也消灭不了他内心的火气。。。。。。
那种想撞墙都找不到门的感觉,真的要把他快要逼疯了。。。。。。
李成桂心里在滴血:“苍天啊,大地啊,列祖列宗保佑啊!让我找到这个散播流言蜚语的家伙吧,老子保证一定不打死你,老子要一刀一刀的活活的剐了你。。。。。。”
就在李成桂苦逼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噩耗传来,他最宠爱的儿子李芳远战死在石门寨。
而且他麾下的第一猛将朴仁勇连同三万前锋营全部战死。
这个消息其实早就传回西京了。
不过他手下人没敢第一时间告诉他,就是怕他承受不住打击,一下子崩溃了。
他得知这个消息还是他的大儿子李芳雨从大明回来后,告诉他的。
李芳雨回来了,高丽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几乎是从大明逃回来的。
一路之上,他也算是幸运,躲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