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家里世代经商,众所周知的是,在大明的惠商政策没有出来之前,商人是有多么的憋屈。
几年前来都是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不过现在大明皇朝,在永和伯爵大人的作用下,竟然放宽了对商贾的盘剥,反而是大力的发展商贾经济。
不但放松了对商贾的限制,而且还规定了商贾的子弟可以出仕。
就连他现在也可以为皇家效力了,这绝对是开天辟地的举措。
都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可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没有真正的对商贾放松过压迫啊。
现在的大明,做到了这一点。
余光辉打心眼里感到开心,感到痛快。
这才是人应该过得日子嘛。
对于郑长生给他的这次机会,他是倍加珍惜。
学习起来也是倍加用功。
一个人,如果铁了心的要做一件事情,全身心的去投入的话,那要是不成功,还真是老天爷没长眼。
是以,余光辉大掌柜,经过三个月的紧急培训,他很是顺利的通过了锦衣卫的结业考核。
考核的时候是永和伯爵郑长生亲自主持的。
所有参加对余光辉培训的人,心里暗暗的惊讶。
这个余光辉余大掌柜的,只不过是一介粮商而已,至于劳动永和伯爵大人亲自出面考核吗?
谁不知道,凡是经过永和伯爵大人亲自考核的人,都是锦衣卫中的锦衣卫啊。
秘谍司,这是锦衣卫中,人人向往的岗位。
但是,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现在余光辉竟然得到了这个机会,这是多么让人艳羡的哦。
当然这是锦衣卫内部人的看法,咱们的余大掌柜的,他虽然感觉到是永和伯爵郑长生亲自对他考核,但是他没有意思到这里面的意义。
考核的内容,都是余光辉学过的东西,比如对照着密码本,可以快速的书写密文;
再比如把密文快速的翻译出来。
还有各种套取情报的话术,以及一种叫做莫尔斯密码的用手敲击桌面就可以传送情报的方法。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要经过最低半年的培训的。
可是余光辉这家伙竟然在三个月内掌握了,这也足以见到他的用心和超凡的记忆能力了。
有些人天生的就适合做情报工作,就比如余光辉。
这是郑长生给他的评语。
这些东西别看是郑长生按照后世的方法鼓捣出来的,就算是让他彻底的掌握,全部背诵下来,使用的时候还不能出一点的差错,估计也不一定在三个月内完成。
可是余光辉硬生生的做到了这一点,郑长生都为之感到惊讶。
等余光辉全部通过考核之后,郑长生当着杜翔的面,亲自给他授予锦衣卫秘谍的身份标牌。
这个小木牌,看似虽小,可是这是余光辉的身份凭证,凭借着这块木牌他有权利调动一地的军队。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老朱对郑长生的信任,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亘古未有得地步。
锦衣卫可是有着侦缉、抓人、刑讯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调动当地驻军的权利的。
这也是余光辉知道锦衣卫的权利这么大之后,感到一场惊讶的地方。
他一介普通的商贾,往上数几辈人都是低贱的不能在低贱了。
可是他突然之间成为了大明锦衣卫的秘谍之一员。
又拥有如此大的权利,这怎么能不让他感慨啊!
郑长生静静的看着余光辉,面无表情的道:“余光辉,你现在是我大明锦衣卫秘谍的正式一员了。
恭喜你!
不过,你也要牢牢记住,我锦衣卫的家法。
不要以为,你是我大明天子的亲军,而且拥有无上的权利,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锦衣卫的家法你要牢记于心。
否则的话,真到了家法惩治的时候,那你的下场会非常惨。
惨到你无法想象,惨到想死都是一种奢侈。
莫把家法当儿戏,这是本伯爵对你的最后忠告!”
郑长生给余光辉上了最为严重的一课。
锦衣卫就是他搞出来的,为了让锦衣卫成为老朱的眼睛和耳朵,为了锦衣卫成为老朱的一把锋利的钢刀,他极大的提升了锦衣卫的地位和权利。
可是,一个没有权利监督的机构,如果无法无天起来,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是以,锦衣卫内部的家法,也是在锦衣卫成立之后,应运而生。
没有外部的监督,可是有内部的惩处。
而且锦衣卫的监察司,是独立于锦衣卫内部的。
有着后世经验的他,深知权利这个东西,如果不加以限制,那就是虎兕出于柙,这是会造成大问题的。
只有互相监督,这才是良性循环的好的开始。
只有把权利放进笼子里,加以限制,才是真正的权利生态循环。
做到这一步,可是着实不易的。
这也幸亏了老朱的信任,否则,他就算是两世为人,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没有最高权力拥有者的支持,想要做到这一步,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在,他尊尊教导余光辉,也是希望他能够真正的做到为国效力,培养他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大局观。
毕竟,余光辉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这跟锦衣卫培训机构批量生产出来的秘谍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801章 苦逼的粮商
三个月的时间,聚集在京师开京城的商人们几乎都要疯狂了。
初始,他们以为阔气的大明商人,真的只是在盘点,等他们盘点过后,就会在次打开粮仓收购粮食。
可是他们错了,错的很离谱。
他们不但不收粮食,反而在以极低的价格售卖给平民百姓。
这些大明的商人都他娘的不是人,他们都是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砸重金收购上来的粮食,就这么流水一般的卖出去?
这哪里是人干的事情哦。。。。。。
老天爷也是不作美,民谚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这该死的老天一连阴雨绵绵了半个多月。
堆积在仓库里的粮食眼见着受潮,在不想办法,要是发霉变质了,那可是全完了啊。
粮商们,一个个哭丧着脸,已经跟来的时候神采飞扬的样子大相径庭了。
当初都抱着一倒手,狠狠的赚一笔钱走人的想法,可是现在呢。
能够把粮食出手,不砸在手里就不错了。
可是,该死的大明商人,竟然一点都不收。
本来他们打听的好好的,除了大明的商人之外,还有一个高丽本地的商人。
但是现在这个本地的商人,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似的,店铺紧闭,就没有开过门。
更不用提收购粮食的事情了。
这不是要了命了吗?
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都是轻的,自从有一个从南方来的粮商架不住心里的落差,悬梁自尽以后更是增添了一丝悲观的气氛。
要说为什么要自杀?
那个商人可是借了高利贷收购的一批粮食来投机的。
本来算着那么高的粮食价格,一倒手就能轻易的赚下大笔的钱财,很容易就能还轻借贷。
可是谁料想,一耽搁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这利滚利的,已经把他最后的一点念想给榨干了。
回去也是个死,还不如早死早托生来的痛快。
一壶美酒下肚后,三尺白凌一悬了结了自己。
郑长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为之动容。
一个投机倒把的家伙而已,想要乱中取栗,从老子手里赚钱?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样的人,死上一百个都不为过。
不但不为本国民众考虑,眼看着老百姓粮食都吃不上了,还想着自己赚钱。
不想着帮忙稳定粮食价格,总想着从中渔利。
就算是他不死,郑长生都想弄死他们,这些人着实可恨至极。
他能够看淡这些,不过高雄他们就未必可以了。
高雄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
心里着实是难过了好长时间。
他几次三番的找郑长生提议,结束目前的这种状态。
现在所有的商人,已经是忍着赔钱,只要有人要粮食,他们宁愿意以现在的售价,乃至更低都要把自己手里的粮食甩出去。
这种悲观的情绪,就像是瘟疫一般的是会传染的。
好吧,郑长生架不住高雄阿弥陀佛的在他面前唠叨,算了,惩罚这些心中无家国,只有私利的高丽商人就暂告一段落吧。
“从明日开始,以低于售价一厘的价格收购。要告诉他们,收购的数量有限,欲售从速。
过了这个村,课就没有这个店了。”
高雄这才欢天喜地的去张罗收购粮食的事宜去了。
郑长生摇摇头:“高雄高掌柜的雄心是有,可是心肠不够硬,妇人之仁,怎成大器?看来让他当一个听吆喝跑腿办事的还行,要是独自掌控一方,独当一面的话还是欠缺点火候的。”
自从大明商人开始收购粮食以来,十天的时间,聚集在京师的粮商们手中的粮食售卖一空。
一个个痛哭流涕的踏上了回程的路。
卖掉就比没人要糜烂在仓库里要好啊。
好在赔钱的数额,还能够接受。
也就是租赁仓库的费用,和来时候的人工运输、保镖的费用。
要知道,他们要是不卖的话,赔的更多。
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这一日,杜翔来报:“李芳远的代理人找上了高雄高掌柜的,要求把他们的粮食全部卖了。
高雄不敢做主,特意送来消息,请示如何做?”
郑长生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世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当初招惹老子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下场。
现在想要认怂,想要抽身,做梦去吧?”
“他们的底价是多少?”
“低于市场价格的三成,这是高掌柜的费了好大的劲,才摸到的情况。”
“才三成?不,这远远没有到李芳远的底价。现在是什么情况?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李成桂的几个儿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现在李芳远把他老爹的差事办砸了,恐怕在他老爹的面前失分很严重。
在加上他的几个哥哥弟弟在下面给他上眼药,他的日子又多难过,恐怕就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了。
你告诉高雄掌柜的,让他压到五成。
想搞乱粮食价格,想要从中牟利,哼,现在抽身也不能让他太舒服了。”
杜翔一皱眉:“老师,低于市场价格的五成,恐怕李芳远应该不会接受啊。”
“价码我是开出来了,接不接受那就是他的事情了。你就这么跟高掌柜说,就说是我的意思。
告诉李芳远的代理人,爱卖不卖。”
“好嘞,我这就去通知高掌柜。。。。。。”
郑长生招手叫过午牛,如此这般的耳语了一番。
午牛频频点头,眼里露出一抹杀机。。。。。。
李芳远诚然如郑长生推测的那般,很是痛苦不堪。
现在的局面对他来说太不利了,京师的差事办砸了,办的是一塌糊涂。
不但没有掌控京畿的粮食价格,反而赔的是连裤衩子都要没了。
本来这趟差事他老爹是没打算派他来的,但是为了增加在老爹李成桂面前的印象。
他极力的争取到了这次的差事。
原本是一个绝好的加分项,可是事到如今倒成了扣分的了。
传回来的消息说,他老爹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是大发雷霆,连桌子都掀翻了。
可以想到,他有多么的愤怒。
天呐!老天爷真的要亡我不成?。。。。。。
第802章 喜当爹?(求票票)
郑长生稳坐成均馆,运筹帷幄之间,于无形之中化解了一场高丽的粮食危急。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但是却也瞒不过明眼人。
谁不知道在高丽经商的大明商人,是他的座上客?
当日他大张旗鼓的宴请明商会馆的商人,所有高丽的两班贵族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小小的李氏胆敢跟大明的永和伯爵掰手腕,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是以,那些跟李成桂有些关系的人,也是作壁上观,没有一个敢伸手帮忙的。
这也是李芳远找了那么多的他老爹李成桂的老关系,却没有一个出手相助的根本原因。
大明永和伯爵的身份在那摆着呢,跟他过不去就就是跟大明的皇帝陛下过不去啊。
这要是惹怒了洪武大帝,雷霆之怒下,他们岂能独善其身?
是以,他们宁愿意眼睁睁的看着李芳远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渊,也没有一个人敢伸手搭救的。
人就是这么现实,他们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理解的真是透彻至极啊。
李芳远就像是一只斗败了的鹌鹑,打败了的鸡,垂头丧气的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出京师。
跟李氏有关系的所有人都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裹挟进去,否则自己也将要万劫不复啊。
李氏手握边军几十万,他们可以一走了之,在没有十足的把握的情况下,永和伯爵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毕竟是一方枭雄军阀啊,手里握着那么多的军队,是有话语权的。
可是他们就不同了,要是裹挟进去的话,随着李氏的败退京师,永和伯爵大人,反手掉过头来就能收拾他们。
他们可不像李氏那么有底气,他们手里可没有掌握那么多的军队。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就是一个渣渣,郑长生要收拾他们简直如同是易如反掌一般。
在李芳远夹着尾巴逃离京师的那一天,一个消息在京畿数道流传开来。
李氏暗藏祸心,企图掌控高丽京畿数道的粮食,从中牟利。
这完全就是不顾百姓的生死啊!
那么多的贫苦人家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可是李氏却行次卑劣之事。
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还好,有大明永和伯爵大人慧眼如炬,明察秋毫。
及时的发现了李氏的阴谋诡计,暗中指示大明的商贾打了一场漂亮的粮食保卫战。
把李氏以及那些企图投机倒把的商人,杀的个干干净净,一个个赔的连裤衩子都没了,结果是一个个的都灰溜溜的滚出了京师。
还有,永和伯爵大人指示大明商人的粮铺以极低的价格,售卖粮食给普通的民众。
甚至把从李氏哪里弄来的粮食,以接近于无偿赠送的价格“卖”给吃不起饭的穷苦人家。
这个消息一出,京畿数道,乃至更远地方的穷苦百姓纷至沓来,拥挤在李氏的粮仓周围。
当他们领取到粮食之后,一个个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对永和伯爵郑长生感激涕零。。。。。。
郑长生很满意目前的这个局面。
这正是他想要的民心。。。。。。
有了老百姓对他的支持,这就等于是为将来彻底的掌控高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啊。
说实话,这一场未见硝烟的战争,郑长生比较得意。
用不到三箱大明宝钞,换来了高丽的民心,这比买卖绝对的划算。
这才是大生意呢。
他想起来一句话:小商谋财,大商谋国。
经国之道,跟经商之道,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关于郑长生跟李氏的这场暗中的较量,金元应和崔恒两个人都选择了作壁上观。
他们可以说是第一个得到准确消息的,当他们得知永和伯爵暗中跟李氏在粮食上面干上了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的内心无疑是欢喜的。
该死的李氏,这么多年一直是在外面发展的顺风顺水,单独说到军事实力的话,崔氏也是多有不如的。
金氏就更不用提了。
现在李氏跟永和伯爵开干,他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