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314章

大明墨客-第314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长生收回礼单,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疏递了过去。
    “皇上,这是臣知道您即将派臣去高丽调停的事情后,写的一些方略条陈,请圣上过目。”
    “哦?”
    老朱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郑长生的动作这么快,竟然连应变之法都弄出来了。
    不过,老朱眉毛一挑,对这份奏疏感上兴趣了。
    他顺手接了过来,快速的走到龙椅上坐了下来,仔细的观看。
    写的很详尽,高丽目前的局势分析,各方势力的优劣之处,势力范围,影响力等等。
    最让老朱感到满意的是,最后郑长生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稳住一派,拉住一派,打压一派的十二字方略。
    老朱顿时精神头来了。
    “雨浓,咱就知道这次派你去是对了,来来来,好好的给咱讲讲这十二字的方略。”
    老朱有些激动的忘形了,可是郑长生始终保持着冷静。
    往前一步就是丹陛台阶了,他怎么敢迈步上前,跟老朱肩膀头一般齐啊?
    这里可是奉天殿,国朝之中枢之地,是皇帝的金銮宝座。
    这跟皇极殿御书房不同,毕竟这是庄严、庄重的地方,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郑长生慌忙,躬身施礼:“皇上,臣的这个方略是稳住高丽文人士大夫,也就是金贵妃母族之人,而剩下手握重兵的李氏和崔氏,择其一拉拢,在择其一打压。”
    “拉拢哪一方?打压哪一方?”老朱稳了稳激动的情绪,开口问道。
    “相信皇上依然有了自己的想法,臣愿听皇上的教诲。”郑长生并没有直接将,而是来来个顿挫,他想先听听老朱的想法。
    “你这个小滑头,直接说,咱要听你的想法。”老朱故作嗔怒。
    额,郑长生心中暗暗的道:“还说人家是小滑头,我看你是老滑头。”
    无奈,郑长生知道是躲不过去了,嘿嘿一笑:“皇上,臣的意思是拉拢崔氏,打压李氏。”
    说完之后,他偷眼观瞧老朱。
    只见,老朱气乐了,一下子从龙椅上站起,作势要踢郑长生。
    又来这一套,郑长生一个闪身躲了开去,一溜烟的跑到朱红大梁柱的后面,嘴里嚷嚷道:“皇上,是您让臣说的,这都是人家的心里话,您干嘛又要动脚。”
    “噗呲!”老朱乐了出来。
    他被郑长生这小子的无耻给逗得实在忍不住了。
    他就喜欢揍郑长生,只要是一不顺心,就“动手动脚”的。
    不过,可不要以为这是嫌弃。
    这是实打实的没把郑长生当外人,当成晚辈子侄来看待的。
    别的大臣们,想要皇上对他们“动手动脚”的也不可得,就算是瞎了心也没用。
    王多福站在奉天殿堂的门口,心里哆哆嗦嗦的。
    毕竟还是年龄小,他毕竟不同于王德用。
    突然之间,看到皇上莫名奇妙的发火,要上去踢打永和伯爷。
    他心里慌乱的一批,神呐,郑伯爷这次恐怕是惹怒了圣上了。
    王多福心里在不断的祈祷着,天呐,地啊,神呐,佛呐,保佑保佑永和伯爵吧。
    伴君如伴虎,义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还真没当回事。
    人往往就是不经历一事,不长一智。
    年少,没经历过郑长生和老朱的“角逐”。
    如果这事情,放在王德用的眼里,这根本就叫事情。
    皇上不是一次两次的撵着揍永和伯爷了。
    话说,永和伯爷都被皇上打皮了。
    往往是能逃跑就逃跑,不能逃跑,或者看着皇上追不上了,故意停一下脚步,让皇上的龙足踢上也就完事了。
    可是王多福不知道啊,他哪里见过皇上发如此大的火气啊?
    额,这下子可坏菜了,皇上龙威震怒,看样子是要拿永和伯的命啊!
    这可如何是好?
    他脑子里面乱成了一锅粥,灵台清明之处,他想起来皇后娘娘的谆谆嘱托。
    “小福子啊,你是常常跟在皇上身边的人,要懂得皇上的心思,照顾要周到。
    皇上不比于寻常人,说句不好听的,皇上起于微末之间,跟前朝的皇帝不一样。
    脾气性格都异于常人。
    所以啊,有你感觉处理不了的事情,就不要勉强,赶紧来通知本宫。”
    王多福的脑子嗡嗡作响,心里乱的一团乱麻。
    他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
    在危急的关头,他想起了马皇后对他的嘱咐。
    他一看情况不对,撒鸭子就跑。
    直奔马皇后的中宫大殿跑去。
    永和伯爵对他和义父有大恩,而皇上又是他的天。
    这情况貌似符合皇后娘娘的嘱托。
    这两个人无论哪一个稍有不慎,出了问题都不是他所愿意的。
    现在的情况,是他所处理不了的了,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赶紧通知皇后娘娘。
    这事情也只有皇后娘娘才能解决。
    王多福从奉天殿,一口气跑到中宫马皇后的寝宫:“报,报皇后娘娘,小子殿前值守王多福有紧急事情要面见皇后娘娘。”
    

第663章 马皇后的态度
    马皇后平时不问世事,只一心的在后宫中相夫教子。
    尤其是老朱的皇明祖训颁布施行以后。
    他更是不问前朝事,一心只做后宫典范。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虽然说马皇后贵为中宫之主。
    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简洁的生活作风。
    两口子毕竟是从苦难的岁月里过来的。
    当初有多难,别人不会了解。
    可是再苦再难,马皇后从来不抱怨一句。
    经过马皇后的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多了去了。
    一个女人抚养孩子有多难,就不是男人能够理解的了。
    马皇后抚养的不光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跟随老朱的遗孤。
    说白一点吧,大明的江山是朱元璋打下来的。
    可是,的的确确也应该有马皇后的一半。
    那么多勇猛的烈士,疆场撒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奋不顾身的为老朱拼命,这其中功劳,绝对得有马皇后的。
    众所周知,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打的就是人心向背。
    如果没有马皇后在背后的操持,老朱能否得到天下,还真未可知。
    是以,老朱别看后宫佳丽三千,可是独爱的唯有马皇后一个人。
    他对马皇后的话不说是言听计从吧,但是也得用百分之八十的因素去考虑。
    整个皇城,谁不知道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别管他在前朝如何,可是回到后宫之后,一切为马娘娘的话是从。
    ……
    ……
    马皇后在后宫之中,正跟宝贝孙子朱允炆温习功课。
    这课程,是郑长生回到京师以后,给朱允炆布置的。
    朱允炆别看年纪不大,可是非常好学,这或许是跟老朱的要求有关。
    同龄的孩子会背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都已经是够好的了。
    可是朱允炆却要学会别的孩子不会的,甚至远超同龄人的知识都得掌握。
    现在郑长生教给朱允炆的是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割,余割一系列的数学问题。
    老朱之所以看重郑长生,正是因为其身负郑家先人的绝学。
    这么高深的数学问题马皇后是理解不了。
    但是她从宝贝孙子的数学作业中,明白了一个最浅显易懂的东西。
    那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初开始她是不懂的,可是有一次宝贝所以回家做家庭作业,她感到好奇,就陪着孙子一起完成了三角形最有稳定性的实验。
    额,这下子可算是把马皇后折服了。
    她实验了无数次,最后证明确实是这样的。
    一个三脚架,在搭配一个滑轮组,这简直是无双的利器啊!
    天呐,这其实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把它总结出来。
    但是经过郑长生,哦,不,是郑家先人的智慧总结过后,这就是高深的数学问题。
    数学应用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简直是太多了。
    随手就可以找出来。
    是以,现在的马皇后,就跟后世大多数家长一样。
    老师布置给孩子的作业,家长先学会,先完成,然后在教给孩子。
    现在的马皇后,可以说学的东西比宝贝孙子朱允炆还要透彻。
    她对郑长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感激。
    雨花书院的教材,她对案头都放的有一份。
    现在宝贝孙子学的,都已经是成年人一倍的量了。
    在古代哪怕有一点本事的人,都敝帚自珍。
    都藏着掖着,恐怕人家学会了去。
    可是郑长生不是这样,他编写了教材,所有雨花书院的学子都可以学习其郑家先人的智慧。
    尤其是对宝贝孙子朱允炆,那更是小灶开的油渍麻花的。
    雨花书院有多教材,朱允炆案头放的有。
    雨花书院没有的教材朱允炆!的案头也放的有。
    马皇后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门叫做化学的科学门类。
    那种精美的食用盐,几乎是不含有杂质的存在。
    宝贝孙子朱允炆,在郑长生的指点下,竟然可以轻松的做出来。
    之前皇家专用的是青盐,可是在宝贝孙子朱允炆学会提炼精盐以后,皇宫之中再也没有用过青盐。
    这就是科学知识的能量啊!
    是以,马皇后除了小七的那一层关系之外,也是对郑长生是极度的呵护的。
    ……
    ……
    本来她正陪同着宝贝孙子朱允炆温习老师刚布置的功课呢。
    这个时候御前值守王多福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
    额,马皇后一看王多福就是一愣。
    她知道王多福是丈夫朱元璋身边的值守太监。
    这是怎么了?
    满头大汗的,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王多福,这是怎么了?是皇上有什么事情不成?”
    马皇后焦急万分的问道。
    王多福都要哭了:“皇后娘娘,您快去看看吧,皇上今日召见永和伯爵郑长生。
    本来两人说的好好的,可是皇上突然之间怒发冲冠,撵着踢打永和伯爷。
    小的一看事情不对,就赶紧来禀报皇后娘娘了。
    皇上龙体要紧啊!要是永和伯爷把皇上气出个好歹来,这是谁都承担不起的事情啊。”
    王多福是几乎带着哭腔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额,初开始马皇后还真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呢。
    可是一听说是永和伯郑长生惹皇上生气,还不依不饶的追着踢打。
    马皇后哈哈的笑了起来。
    她知道王多福刚调任皇上身边时间不长。
    有此感官不足为奇。
    自己老公跟郑长生这孩子,两个人之间早已经超出了寻常人的界限。
    哪怕皇子都不一定有郑长生的待遇。
    还有,她明白一点,要是老公真的要发火,要拿郑长生撒气,也不会是这个样子的。
    你见过哪一个帝王雷霆之怒是,追着一个后生晚辈踢打的啊?
    马皇后看御前值守王多福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心生不忍:“王多福,你做的很好。
    本宫嘱托你的事情你做的很到位。
    本宫甚慰,赏你十两文银。
    下去领赏去吧。”
    啊?
    王多福傻眼了,他来及时的通报可不是为了赏银来的,他是担心永和伯爷啊。
    义父常教导他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永和伯爷给了他和义父那么大的恩典,现在正是向永和伯爷报恩的时候啊!
    说实话他有点失望,可以说是失望透顶。
    马皇后那么和蔼可亲的一个人,可以说后宫之中有求必应的一个活菩萨。
    可是她听说到永和伯爷遭受如此磨难的时候,怎么就无动于衷呢?……
    

第664章 豪赌一把
    惹怒皇上,使得皇上追打永和伯爵郑长生,这可以说是龙威震怒了吧?
    都说天子一怒流血漂橹,虽然这不是数万乃至数十万将士征战的沙场,但是至少也得是人头滚滚了吧?
    永和伯爵一家恐怕性命休矣!
    王多福怀里揣着十两纹银,如丧考妣的重回奉天殿外。
    他都不敢想象接下来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他甚至能够幻想到永和伯爵郑长生被按在地上砍头的画面。
    嗯?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劲啊。
    刚才殿外值守的甲士连人都没换,这绝对不正常啊。
    要说皇上下旨带走永和伯爵郑长生的话,殿门外的甲士押走郑伯爷的话,应该有轮换的啊。
    可是,还是刚才的甲士,金盔金甲,受持斧钺,站在那里纹丝不动。
    额,难道是已经完活了?
    王多福悄悄的凑近奉天殿外他的值守位置,侧耳倾听。
    郑长生和皇上郑谈笑风声,哪里还有刚才剑拔弩张的样子?
    神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表示脑子有点不够用了,郑伯爷难道给皇上施展了什么魔法不成?
    要不然的话,怎么刚才皇上还盛怒难当的,现在却两个人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谈笑风生?
    他决定下了值,回到住处咨询一下干爹王德用。
    毕竟他老人家跟随皇上的时间长,又跟郑伯爷比较熟悉,他应该能给自己解惑的。
    不管怎么样吧,现在郑伯爷平安无事,他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郑长生是给老朱施展了“魔法”,而且是非同寻常的“魔法”。
    这个“魔法”一经施展,老朱立马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拉着郑长生坐在丹遲陛阶前,席地而坐。
    松软的波斯大红色的地毡,坐在上面一点都感觉不到凉。
    老朱和郑长生两个人面对面的,促膝而谈。
    ~~
    “皇上,刚才臣说的绝对是心里话。打压李氏,拉拢崔氏。”
    “臭小子,咱还以为你收了李氏如此重金礼品,会给李家说话呢。你刚才说打压李氏,咱都被你气昏头了。
    还以为你小子跟咱耍心眼来者,当初咱咨询李善长,他退隐之后谁可接任相国,他明明中意胡惟庸,可是却极力的给咱推荐汪广洋。
    唉!。。。。。。”
    老朱长叹一声,深情有些落寞。
    身居高位,可真实曲高和寡,别看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可是却要时时刻刻的跟大臣玩弄心眼,一不小心还就上了大臣的套。
    这种被欺骗的感觉可真不咋地。
    尽管这事情早已经是时过境迁,可是老朱每每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心里余恨不消。
    刚才郑长生开口就是拉拢崔氏,打压李氏,他真的是以为李善长的那一幕又要重演了。
    “皇上,崔氏并不足惧,顶多也就是个小军阀而已。
    可是李氏则不然,李成桂对高丽王都是虎视眈眈,早有不臣之心。
    这样的一个白眼狼的狠角色,我大明无论如何是不能容忍的。
    他能够对高丽王的位置觊觎,谁敢保证他对我大明的疆土不会有二心?
    是以,为大明长远计,目前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李氏。
    现在我大明南北两面皆用兵,残元小朝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个鲤鱼打挺翻过身来了。
    他们也就是看我们两面用兵,又在国内大搞恢复民生的建设无暇他顾,这才瞅准时机在高丽国内兴风作浪。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这个时候不把他们收拾妥贴了,实在是有失我大明的天威。
    不要以为给臣送点些许金银,就可以收买我,李氏这次是真的想错了。”
    老朱满意的点点头:“好小子,咱没看错你。
    你的分析很合咱的脾胃,说说具体怎么个章程。“
    “皇上,臣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话就说,给咱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皇上是想要一个稳定的高丽,还是为我大明增加一行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