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223章

大明墨客-第223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是他答应了干爹的请求,自己就一步登天了。
    这么多年的苦楚,也算是没白受,自己要是熬出头了,家里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也有个指望了。
    紧张!期待!
    郑长生呵呵一笑:“老王,你这个干儿子收的好!我喜欢这小子,是个机灵的人,皇太孙身边还缺一个陪读太监,就他了!
    这事儿我去说!”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记强心针般,注入了小福子的心田。
    啊哈!陪读太监,他当然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皇太孙身边的伴读都是功勋权贵家的嫡出子弟,都是年龄相当的人。
    可是陪读太监,那就是在旁边磨墨铺纸递笔的身边人。
    而且可是有机会跟着皇太孙一起听课的。
    这么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摆放在他的面前,怎么能够不令他欣喜若狂?
    说句大不敬的,假如将来有一天前面两代帝王都不在了,皇太孙登基称帝后,肯定会使用自己身边的人啊。
    一个从小伴随着皇太孙长大的,又是识文断字,接受过皇家教育的太监,那身份地位立马就上去了。
    狂喜,狂喜到癫狂了,他的内心中已经开了锅了。
    不过他还是懂的节制的,尽管心中已经高兴的都要跳起来了,可是表面上还是故作平静。
    这个消息不光是小福子高兴,就连王德用都高兴的脸上乐开了花。
    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啊,他们是高兴了,可是李长发他们就头疼了。
    谁能想到,一个他只要乐意,就能随时像碾死蚂蚁一样的落魄户,竟然一朝风云际会,东山再起,成为人上人啊。
    他很想上前给王德用跪下磕头认错,哪怕是自己把自己的嘴巴打出血也在所不惜,只要是王德用能够原谅他,只要王德用不计前嫌的放过他。
    可是王德用很明显的选择了无视他,昂首挺胸的跟在郑长生的身后,扬长而去。
    李长发看着郑长生离去的身影,狠狠的在自己的脸上打了两巴掌。
    清脆响亮的别提了,白皙的面庞上,顿时显现出两个红红的巴掌印。
    他的干儿子,也就是那个公鸭嗓子的小太监,从地上爬了起来:“干。。。。。。干爹,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受着呗,只能等待王德用的雷霆之怒降临到他们的身上了。
    他们对王德用做的有多过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现在人家摇身一变又成了他们高攀不起的人了,这势必会遭到反噬的。
    是谁也不会放过曾经欺压过自己的人吧?
    这是哪里?这是皇宫,这是红果果的阴暗的不能再阴暗的地方了。
    权谋、阴险、人吃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李长发眼光呆滞,久久的没有说出一句话。
    郑长生带着王德用父子已经消失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了,他才收起沮丧的心神:“去,通知所有人这个消息。
    把他们搜刮王德用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都还回去。
    唉!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求的他的谅解啊!
    听天由命吧!”
    人生往往比戏剧更富有戏剧性,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不要看一个人落魄的时候,也不要看一个人风光的时候,风水轮流转,谁知到哪家呢?
    王德用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了,是被人人都能欺负的下等人了,谁都可以一脚踩死他。
    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了那些之前鄙视他的人,高不可攀的人了,这找谁说理去?
    王德用也是很感慨的,对于郑长生,他真的没有想到会这么不遗余力的帮衬他,说是他生命中的贵人,一点都不假。
    再造之恩,等同父母。
    他真的很想给郑长生跪下好好的磕上一个头。。。。。。
    

第489章 血溅九层塔
    大明帝都上层圈子中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消息,前来述职的杭州布政使风云海妄自揣测圣意,君前失仪,以至于顶撞圣上。
    激怒了皇上后,被殿前武士金瓜击顶正法之!
    群情哗然,一时间有点风声鹤唳的意思。
    不过大家众口一词的都说风云海该死。
    你当初跟着皇上的时候,只不过是个行军主簿。
    这么多年了,仰仗圣上隆恩,你才有了封疆大吏的好日子过。
    好死不死的,你跟皇上顶牛,这不是找死吗?
    也太持功而骄了吧?
    有御史上奏曰:“风云海一介布衣,蒙圣上简拔,却不思君恩,不思报效朝廷,惹的龙颜大怒,是为臣之不忠不孝也!
    人虽死,但罪不可恕,应予以抄家获罪方能彰显君威无边,方能警惕后来者!”
    不过这个折子,却没了下文,被留中不发。
    人们不禁感慨:“皇上毕竟还是顾念君臣之情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放过他的家人了。”
    京郊八十里外驿站里,吉安侯陆仲亨听着下面人的回报。
    点了点头,挥手让人把传信之人带到下面歇息吃饭。
    嗯,这下他心里面安稳了。
    原来是风云海这小子顶撞了皇上。
    这不是厕所里点灯找死吗?
    你以为还跟以前一样吗?
    现在的皇上可是我大明的国君。
    可不是以前的上位了。
    不过就算是以前你这样顶撞他,你也得吃军法的呀。
    脑子有问题啊。
    他表示对风云海很是不屑。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皇上有皇上的威严。
    这容不得半点有失。
    他在这驿站里等了两天了,那位上折子的御史言官也是他找的。
    目的就是再试探一下老朱。
    他跟风云海都是一伙的,自己做的事情最清楚。
    眼见得风云海被皇上处死,他心里也是发毛的。
    唯恐情况有变,所以找人试探一下火力。
    不过现在看来应该是无大碍的。
    皇上还是顾念往日感情的,要不然的话就不是只杀他一个人了,恐怕他的一家老小也不能幸免的。
    他匆匆的吃完饭,吩咐一声:“进京见驾!共商盛举!”
    这次皇上给他的旨意说的非常明白。
    就是要为死去的李善长商讨封号。
    因为为李善长讨封号可是他们出的主意。
    皇上这也算是看重他们这些老人吧。
    他们这边刚一开拔,锦衣卫的消息就已经传过来了。
    郑长生心里顿时紧张了起来。
    重头戏要来了。
    九大侯爵已经到了八位,就差陆仲亨了。
    这两日,报国寺被临时的征用了。
    作为皇家寺庙,报国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平常基本上没什么人来,毕竟是皇家专用的寺庙,是不对寻常百姓开放的。
    如果皇家没人来上香许愿的话,这里的僧人很是清闲。
    每日晨钟暮鼓,佛音袅袅,倒也是一片清静之地。
    这次临时的把报国寺作为进京的九大侯爵的安置地,郑长生是做了周密的安排的。
    一来这里,在京城的北面,靠近太庙,这里比较清静。
    二来嘛,这里有一座九层高塔。
    此塔顶层已经布置妥当,红毡铺地,一直延伸到塔下。
    可以说只要是一踏进这座高塔,就踩在了红毡之上。
    柔软的红毡,来自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
    光是这做工精美的红毡就所费不菲。
    也可见得皇上对此次接见他们九大侯爵的重视。
    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这下算是全部聚齐了。
    自各归封地以来,虽说不断的有书信往来,但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头一次。
    已故的营阳侯杨璟、济宁侯顾时的后人杨帆,顾宁,他们两个相比起来就是晚辈了。
    在陆仲亨他们七个面前,叔叔长叔叔短的喊个不停。
    围着七大侯爵,忙前忙后。
    看起来很是公瑾的样子。
    另外朝中文官十几个人,当然也是属于他们淮西勋贵中的人。
    也都悉数到场。
    这十几个人,是后来老朱硬加上去的。
    朝堂内外,基本上浮在明面上的淮西勋贵中的人,都在这儿了。
    这些老朱让锦衣卫查探过,都是当初胡惟庸李善长提拔安插的人。
    这些年来,内外呼应,书信往来从来没有断过。
    既然要处置淮西勋贵,那就处理得干净点,不留一点首尾。
    九大侯爵,连同一起带来的亲兵护卫。
    加在一起一两百号人呢。
    要安置他们,寻常的驿站是不太可能。
    所以选择在报国寺。
    这里依然是清静,二来嘛,房间众多。
    还有一座九层高塔,提供宴会的地方。
    站在塔顶,极目远眺,一眼望去,整个京师影影绰绰的尽收眼底。
    可谓这边风景独好。
    以陆仲亨和费聚为首,他们这些老兄弟们聚拢在一起,相谈甚欢。
    郑长生在下面指挥着几十个太监准备吃食,酒水!
    忙得不可开交。
    陆仲亨身边站着一个穿着文官服饰的中年人。
    小声的给他说:“陆候爷,看见了没?下面那个年轻人就是皇上御旨钦封的永和伯,别看他年纪不大,可是深得皇上信任。
    等会儿他忙完了上来一定要和他打好关系,喝上几杯。”
    陆仲亨看了一眼郑长生,眉头就是一皱。
    “怎么这么年轻?皇上也真是的,我大明无军功不封爵,这是先例,。
    就这一个毛头小子,他究竟有何功劳,以至于让皇上破了这个先例?”
    陆仲亨非常的不屑一顾。
    那名文官脸色顿时紧张起来:“哎哟哟,我的陆大侯爵,你可不能小看了他。
    或许您久在边陲,对他不甚了解,实话告诉你。
    他可是皇上的干女婿,大婚之际太子皇太孙还有皇上一家三口全到了。
    这份宠爱,无人能及啊!”
    “哦,是吗?”
    陆仲亨终于收起了轻视之心。
    “嗯,那是得和他喝两杯!”
    费聚走了过来:“皇上怎么还不来呀,老子都饿了,五脏庙都要造反了。”
    “老费,你还是这熊样子。
    简直就是饿死鬼脱身嘛!玩会儿开宴席那不行啊,饿不死你。
    说话以后注意点,这里是京师帝都,不是你家的后院,想怎么胡咧咧就怎么胡咧咧。”
    这些人都是当年跟随老朱起兵的老人了。
    军伍的汉子,都比较粗糙。
    多年的戎马生涯,粗俗的习气难改。
    再加上这些都是他们的自己人,所以说话比较放得开,无所顾忌的。
    “他娘的,你老陆啥时候学的这么娘娘唧唧的了?
    咱们一帮老兄弟跟皇上是什么关系,当年逼急了,我还骂过皇上呢。
    皇上不也没责怪我吗?”
    陆仲亨看了他一眼:“此一时,彼一时也!
    风云海是怎么死的,你不会不知道吧?
    上位现在可不是以前的上位了,现在是我大明帝国的皇上,上下尊卑,礼仪王法总得顾及的。”
    费聚沉默无语,脸色急转直变。
    郑长生看着最后一个在名单上的文官上楼之后,脸色凝重了起来。
    禅堂后院中,九大侯爵带来的亲卫们聚集在一起用餐。
    酒肉管够,可以说是酒山肉海,随便造。
    一路风尘仆仆的跟着自家主子,不远千里的赶到京师。
    这一路上没少遭罪。
    这下可以放松了,一个个现在都已经喝的东倒西歪的。
    封长空脸色阴沉的出现在了当场,随着他而来的五百手持弩箭的锦衣卫。
    呼啦一下子就包围了起来。
    有反应快的,可是大部分是没反应过来的。
    只见封长空高高举起的手,往下一挥。
    耳轮中只听见咔咔的机阔声,随即就是铺天盖地的箭雨。
    躲没地方躲,避没地方避。
    这一轮箭雨过后,几乎无人生还。
    有那几个别的反应的快的,一把掀翻了桌子,抵挡弩箭。
    可是喝的晕头转向的,武器都不知道放哪里去了。
    被随后赶上的第二轮箭雨点名杀。
    现场顿时血腥气扑鼻,两百多人东倒西歪的在地上躺着。
    犹如修罗场一般。
    封长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上前查探一番,全部死透了。
    有那没死透的,被随即赶上前的锦衣卫拔出绣春刀捅了一遍。
    “打扫现场!”
    封长空说完回去给郑长生复命。
    “雨浓,后面已经全部打扫干净,你看什么时候动手?”
    “在等等!”
    郑长生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太阳已经落下山了。
    夜幕降临的三月初春时节,繁闹的京师街头人潮涌动,始终不见减少。
    各大饭庄酒肆,青楼妓馆,十里秦淮依旧是灯火通明。
    尤其是那些装饰豪华的画舫,彩灯高悬,莺歌燕舞,丝竹袅袅不绝于耳,引人入胜。
    这就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一一南京的夜景。
    不知谁家在放烟火,五彩缤纷,在夜空中绽放着。
    郑长生终于等到要等的了。
    他一挥手:“把人放进来,不要打草惊蛇。”
    命令随之下达,暗夜中无数的黑影在闪动。
    。。。。。。
    。。。。。。
    陆仲亨有点纳闷,都天都到了这般十分了,皇上怎么还不来啊,马上这些人都已经控制不住,有了醉意了。
    万一等会儿皇上来了,要是失态了可就不好了。
    “老费,你他娘的能不能别跟没见过酒似的,少喝点猫尿。等会儿皇上来了,你要是君前失仪,别怪老子没提醒你。”
    费聚打了个酒嗝:“切,老陆,瞧你那娘们唧唧的样子,老子。。。。。。”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面一阵的喊杀声。
    靠,搞什么呢?咋听着不对劲呢?
    不光是他感觉不对劲,所有人都察觉到了。
    “杀掉朱元璋这个妖孽,弥勒佛祖降临吾身,改天换地的时刻到了,弥勒圣教万岁!”
    “尼玛?弥勒教!”陆仲亨一把扔掉手里的酒盏,从靴子筒里就把短刀拔出来了。
    这些人也真是的,面见皇上都敢随身带兵刃,这要是按照大明律就是一个图谋不轨的罪过。
    郑长生是眼睁睁的看着弥勒教三百多人杀进九层高塔的。
    “围住了,弥勒教阴谋刺杀皇上和诸位侯爵勋贵,务必要杀光他们!”
    说完之后,郑长生转过身向旁边的偏殿走了过去。
    封长空紧跟其后。
    “雨浓,干嘛不直接杀进去,歼灭这些逆匪?”
    “然他们狗咬狗一会儿,我们的弟兄能少死一个最好!”
    郑长生拉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拿起茶壶倒了一杯凉茶,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忙活了一下午了,担惊受怕了一下午了。
    就怕白忙活,要是弥勒教这些人不来的话,一切的布置都白费劲了。
    还是老朱狠啊,借刀杀人,随即在出来收拾乱局。
    那天他跟老朱商议了好久,本来是想着用流传的野史“火烧庆功楼”,把这些人一网打尽的。
    可是好死不死的弥勒教站出来挡枪。
    也真得感谢袁为正这狗日的,要不是他给弥勒教通风报信,说老朱会在报国寺接见宴请九大侯爵,还要编造一个借口和理由公之于众。
    毕竟这么多的功勋侯爵,一下子被连锅端了,这影响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现在好了,有了弥勒教重逢在前,完全可以甩锅给他们。
    可以这样告知天下,弥勒教逆匪图谋不轨,意图再次刺杀皇上。
    可是九大侯爵和诸位勋贵们,奋勇的为皇上断后。
    以肉胎凡身,硬抗弥勒教的钢刀青锋,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护得皇上的周全。
    可惜的是,全部壮烈的以身殉国。
    这个借口真他娘的太好了。
    一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