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家村能有如今兴旺发达的景象,自己家能有几千两银子的身价,可都是跟他交易才实现的。
齐元义看着郑长生,心里震惊的无以复加。
那么好吃的酱菜方子,就是出于这孩子的手中,这要不是亲眼所见的话,估计说破大天都不会相信。
老族长和李秀英的话言之凿凿的坦言,正是有了这孩子,才有了酱菜的问世。
他跟郑三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是个什么为人,自己摸的是一清二楚的。
郑家娘子李秀英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可是行事作风隐隐的透着大气,她也不会说谎的。
尽管他心里有了准备,可是见到郑长生还是被狠狠的惊艳到了。
“齐掌柜我儿来了,有什么话您就当面但说无妨。”李秀英微微一笑道。
齐元义放下手里的茶盏,平复了一下心情:“郑家小郎聪慧过人,所制之酱菜风靡大江南北,老夫的商船所过之处,是供不应求。
到不了帝都金陵,就销售一空,实在是令人咂舌震惊。
今日前来一是再下五千两银子的订单,二来嘛就是见一见令郎。
见一见这让我大明百姓津津乐道的郑家酱菜的创始人,今日一见,实在是令老夫心惊不已。
我那几个犬子,每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跟令小郎较之实无法比拟。
另外老夫实在是喜欢令公子,不知可曾婚配否?老夫有一外甥女年方七岁,也是聪慧伶俐的。常言道,女大三抱金砖,许之令郎简直是天作之合啊。”
我靠,郑长生差点没蹦起来,还带这样玩的啊,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吗?这不是拉郎配吗?
古代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是父母定下,媒人说合,那就算是成了。
郑长生心里慌的一批,惊慌失措的眼神看向母亲。
当他看到母亲面色冷如水的时候,心里才算是稳定下来。
看来母亲是不大同意的,就说嘛!母亲怎么能给自己的婚事这么草率的就下决断呢?
果然,母亲沉思片刻,才开口道:“齐掌柜这恐怕不行,我儿还小,婚姻大事不着急。还是等等,等我儿大些再说吧。”
她虽然不同意,但是也没有完全的把话说死。
齐掌柜这个老狐狸打的什么算盘,她心里是门儿清。
不就是怕这么赚钱的生意,自己在转手假以他人吗?就想用一门亲事儿把郑家和他齐家拴在一起。
一开口就说五千两银子订单的事情,在说儿子婚姻的事情,这手诱之以利玩的不可谓不溜。
可是我儿是神童,这是陆夫子和方先生都夸过海口的,将来是要入仕,是要跟皇上老爷子君前奏对的大人物。
谁知道你外甥女是个什么货色,瘸子、瞎子、聋子都未可知,况且还比我儿大着几岁呢,这哪里行?
这不是乱弹琴吗?
她就是宁愿意这门生意不做了,也不能胡乱的把儿子给搭进去啊。
齐元义呵呵一笑,这跟他想的也差不多,郑家娘子肯定不会就这么痛快的答应的。
可是婚事不成,这么赚钱的生意,也就没有一个保障啊。
万一郑家娘子把生意给了方有财这个算盘精,那自己可就跟这酱菜的生意无缘了。
听说他们两家合伙在杭州府开了个“全聚德烤鸭店”,那生意火爆的一塌糊涂。
可以说是日进斗金都不过分,还是怪自己太大意了,怎么么有想到早点跟郑家交好呢。
这烤鸭的生意,要是也跟自己合伙的话,那就好了。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啊,他这次来,就是无论如何也得把酱菜这门生意固定下来,怎么也不能从自己的手里放掉了。
第53章 鲁神仙
郑长生见母亲并未答应齐掌柜的撮合,心里才算是大定。
恐怖的封建婚姻啊,差点就落到他的头上,太他娘的吓人了。
一想到古代人结婚之前都没见过面,只有入了洞房掀开盖头才识得对方的庐山真面目,就有点惊悚。
奶奶的,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想退货都没地方退去。
这个该死的齐掌柜,你来谈生意就谈生意,干嘛要吓唬老子啊。
这尼玛万一母亲没有顶得住五千两银子的诱惑,一高兴拍大腿答应了这门亲事,那老子是该有多倒霉啊。
才五岁不到就有一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妻,连对方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而且不管是瘸子、哑巴、聋子哪怕是个母夜叉,都得无条件的接着,这种感觉想想就觉得后怕的慌。
他还想在古代和婉约淑雅的美娇娘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创造一段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呢。
差点没把老子的尿吓出来,后半生的幸福差点就毁到这厮的手里了。
郑长生这会儿都把齐掌柜恨不得,一脚踢倒在地,按住脑袋摩擦五分钟,在拖行四十里。
齐元义有点失望,心里想想外甥女长的如花似玉,而且聪明伶俐。
在整个金宁县都是出了名的大家闺秀,可是没想到,刚提这事儿却被人家给撅回来了。
有点丢面子的感觉,可是也无可奈何啊。
这种事情可不像是做生意,这得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可不是他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老族长看场面有点尴尬,连忙打圆场道:“齐掌柜,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就不谈孩子的事情了,咱们还是谈谈生意上的事情吧。”
郑长生真的很想给齐元义这家伙一个教训,真的想拒绝与他合作,但是想想还是算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整个金宁县能一口吃下他们家酱菜生意的也只有齐元义了。
他们家世代经商,商路畅通的很,就算是想要把生意给方进宝他们家,可是就怕他们没有这么成熟的商路,吃不下这么多的酱菜。
为了郑、方两村的未来计,还是忍耐一下吧。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郑家村和方家村几千口子人,就指着他们家的酱菜作坊活着呢。
齐元义虽然想要用婚姻作为纽带,维系这门生意没成,但是郑家娘子李秀英还是一口答应了只与他一家合作的要求。
这也算是有收获的吧,交割了五千两的银子,拉走了三千两银子的货,剩下的约定一个月后交货。
他志得意满的离开了,不过临走前还是回头看了看郑长生,有点叹息的摇摇头:“可惜了,多好的天作之合啊。”
他有点不死心,还想在跟李秀英说道说道。
郑长生一看情况不对,“娘,我肚子疼。”
说着,就蹲在地上,装作痛苦状。
额,这可把李秀英吓坏了,冷汗都从鼻尖上冒出来了。
好端端的,怎么儿子一下子就肚子疼起来了。
她一把搂过儿子,抱起来就往院子里跑,边跑边吩咐小七去方家村请大夫。
说实话,要不是齐掌柜突然来这一出,他真不想装病吓唬母亲。
躺在床上,他挣扎着坐起来:“娘,没事了,不用请大夫了,突然间我感觉又好了。”
李秀英哪里肯听他的话,“别胡闹,有病没病的等鲁先生来了就知道了。”
鲁先生名叫鲁青山,是方圆十几里的名医。
尤其擅长针灸之法,平常村里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经过他的诊治很快的就恢复身体。
人们送他一个绰号“鲁神仙”。
而且他通常都是义诊,穷苦百姓之家请他看病,都是不收钱的。
如此高义之人,很是受百姓们的爱戴。
按说他如此之高的医术,到哪一个药铺坐诊的话,都会生活的很好的。
但是他却在如此偏僻的山村,修筑草堂一座,过着粗茶淡饭的隐居的生活;扎根在乡间为穷苦百姓免费义诊,这种品格就不得不让人交口称赞了。
好吧,郑长生知道自己这次有点过分,着实是吓到母亲了。
不过母亲还是很好哄的,他搂着母亲的脖子撒了会儿娇,果然奏效。
李秀英刚才被吓得煞白的脸上,见了笑模样了。
等小七气喘吁吁的背着鲁神仙的医药箱跑进房间的时候,看到少爷屁事没有的正跟夫人撒娇呢。
她心里总算是长出一口气,可吓死个人了。
少爷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夫人该怎么活呀,自己以后该怎么办呀?
谢天谢地,佛祖保佑哦!
鲁青山是被大个子给扛回来的,这家伙身高体壮,跑起来跟飞似的。
这一路上差点没把他这身老骨头给颠散架了。
大个子是有点着急,郑长生在他的心中那是不能在重要了,少爷有了病,那还得了?
之前鲁神仙还没来他们这里的时候,村里的孩子没少夭折,都是生病没得治才死的。
所以他跟着小七是一路小跑来到鲁青山的草堂,拿起医药箱递给小七,让她先回去等待。
他是扶着鲁神仙往家就赶,可是鲁青山岁数大了,走路不快,这可急死他了。
一把抓过老爷子就抗在肩膀上,撒丫子就往家跑。
好家伙,这一路,真差点要了鲁老头的小命。
等鲁青山被大个子放下来,喘匀了气,气的他胡子都撅起来了:“你这厮,差点要了老夫的半条命。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这榆木脑袋都不能开开窍,你就不能背着老夫,你那肩膀顶到老夫的胸口,气都穿不过来。”
说着,他拎起拐棍,在大个子的屁股上抽了两下。
大个子挠着脑门,有点纳闷,老神仙就是矫情,背着哪有扛着跑的快。
不过为了少爷,他莫说挨老神仙两棍子,就是打断他两条腿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鲁青山看似很生气,可是抽了大个子两拐棍也就气消了,毕竟人命关天啊。
再说了又是远近闻名的郑家娘子的宝贝儿子病了,这里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孩子尤其是脆弱,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真的是可以夺走生命的。
郑家的生哥儿,心底善良,听说郑家娘子的善举,都是他从中说合的。
这孩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单从那天他骗方家的小子肉饼吃,就可见一斑了。。。。。。
第54章 收徒
郑长生不识得鲁青山,可是鲁青山却识得他。
那日里,他跟狗蛋、老三一帮孩子去骗方进宝的肉饼,鲁老爷子可是一点不落的看在眼里。
鲁神仙甚至一看到郑长生,就想起当日他骗方进宝之时,奶声奶气又充满戏谑的言语:“好吃啥呀,我看都长毛了,一点都不好吃。”
如此年幼就有着如此的智慧心机,岂是一般寻常孩童所具有的?
郑家能以如此速度崛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巨富之家,据说也是这孩子的功劳。
现在郑、方两村之民众受益良多,也出自这孩子的主意。
当他听说是郑长生病了的时候,心中是担忧的,也不光是医者父母心在作怪,大多数的原因是他对郑长生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
可是等他来到内室看到郑长生正屁事没有的样子,心里的那种忧虑放下了。
红光满面的,哪里像是生命垂危的样子,该死的大个子吓死老夫也,等他回头想在抽大个子几下解解气的时候,郑长生开口了。
“神医爷爷,小子莽撞了,劳烦您老走这一遭,实在是抱歉的很。”说着一揖到底。
鲁青山手捻须髯,微微一笑,“罢了,是个识礼数的小猴崽子,见你如此活蹦乱跳的,也不枉老夫走这一遭。
不过,老夫既然来了,还是搭一下脉的好,有病治病,无病也图个心安。”
李秀英闻听鲁青山如此负责任,心下感激不已。
刚才儿子胡闹的原因,已经告诉她了,现在人家老先生本着治病救人之心赶来,总不能让人家白来一趟啊。
她知道给钱的话,鲁青山肯定是不会收的,于是她吩咐小七下厨备饭。
鲁青山的手搭上了郑长生的手腕,微笑着沉吟片刻:“果真是胡闹,这强劲的脉搏哪里有一丝的病意。”
说着他枯枝一般的手掌,在郑长生的脑门上拍了一下。
然后他转头笑着对李秀英道:“老夫早就听闻,郑府庖厨之艺甚为惊奇,今日就厚颜留下,品鉴一下贵府美食。”
“老神仙肯赏脸,那是我们家天大的荣幸,平时恐怕请都请不来您老呢。”李秀英陪着笑脸道。
小七手脚很是麻利,凉拌了几个小菜,荤素搭配,滴了几滴胡麻油很是可口。
让大个子先端上桌,让老族长陪着老神医先喝上两盅,郑家来了客人老族长作陪这是必然的。
她开始着手处理热菜,她要做一道少爷最喜欢吃的红烧肉。
也不知道少爷的小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这烹调之法,让如此低贱难吃的猪肉做的美味可口。
少爷只不过是从药铺里买来八角茴香入锅炖煮,就让人们厌恶的味道,变成美食。
这在她眼里简直是神乎其神。
郑家村人现在谁不念想着他们家的大肥肉片子?
在就是这道红烧肉的做法,上好的五花肉入锅煎至金黄,糖霜抹其上,跟葱姜蒜一起放入瓦罐蒸煮,直至烂熟。
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这滋味想想都流口水呢。
这个年头人们一般都是以食羊肉为荣,富人、士大夫阶层们谁都不愿意吃肮脏的猪肉。
唐宋以来人们都以羊肉为贵,猪肉为贱,到元朝时期更是达到顶峰。
蒙古族人更是喜欢吃牛羊肉,所以,尽管现在元亡,明起,可是人们的观念一下子想要扭转过来,还真不那么容易。
其实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有钱人都去吃羊肉去了,穷苦老百姓哪里懂得烹煮之法啊?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那些流传的经典美食,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文人雅士权贵阶层流传下来的。
当这些阶层的人们不屑于烹煮的时候,猪肉当然要没落了。
客厅餐桌上,鲁青山在老族长的做陪下,吧嗒一口菜,滋溜一口酒,吃的老怀大慰。
他们二人边喝酒,边品尝美食,郑长生则在旁边不停的给他们斟酒布菜,忙的不亦乐乎。
直到小七的这道红烧肉端上桌来的时候,两位老人都已经有些醉眼朦胧了。
初次尝到如此美味的老族长和鲁青山,自从吃到第一口开始,筷子就没停下来过。
满满一盘红烧肉,被二人分而食之,郑长生只吃了一块,盘子就见底了。
小七本来还想给少爷留下一盘吃个独食呢,这下好,留不成了,只得忍痛又端了出来。
鲁青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本来想着就尝尝味道就可以了,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能老没羞呢。
可是竟然手不听使唤,一直的吃,脑子里有一个声音不停的召唤,吃吧,吃吧,这可太好吃了。
小七有点生气,吃的真干净,一点都没给少爷留。
这可是自己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亲手做出来的呢。
酒足饭饱,老族长陪着鲁青山在客厅用茶,郑长生作为男主人,虽然很小,但是母亲不方便出面,他当然得作陪。
醉意阑珊的鲁青山看着坐在椅子上,腿都够不着地的郑长生,两只小腿不停的晃悠着,模样是可爱至极。
他凝视良久,突然开口道:“郑家小郎,老夫有意传你岐黄之术,治病救人之道,不知你可感兴趣否?”
还没等郑长生表态呢,老族长蹭的一下子从椅子上就站起来了,“鲁老哥此言当真?生哥儿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过鲁爷爷。”
啊?还带这样玩的啊,都不问问人家感不感兴趣,就这么草率的替我做出决定了?
李秀英推门而入,手里拎着一个荷叶包,这里面是一只烤好的肥鸭。
这是给鲁青山准备的,人家老爷子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