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为何要突然召见九大侯爵?恐怕又要腥风血雨了!”
说着,太子朱标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日了,郑长生惊的差点没站起来。
宫里泄密,都能传到逆匪弥勒教的耳朵里。
可凡是有嫌疑者已经被完全的控制起来了,太子是怎么知道的?
对于太子朱标的心过于仁慈,郑长生是了解的。
他痛恨父亲朱元璋的滥杀,可是你也不想想为什么即便是这样还是不能阻挡朝廷官吏的腐败?
强硬的铁腕都不能阻止的吏治问题,难道老朱听信你了仁慈之言就有效果了吗?
书呆子啊,郑长生都有点痛恨老夫子宋濂了。
这都把太子给教育的魔怔了。
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礼”法的卫道士了。
可是以为的遵从礼法,一切的讲究宽认为怀就可以治理好国家了吗?
强权和仁慈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偏一而废的。
朱标深知其父朱元璋的心思,都说知子莫若父,可是反过来说最理解父亲的也是儿子不是?
毕竟朝夕相处的时间最长,脾气秉性摸的最是清楚的。
他能够通过这一则消息就能够判断的出九大侯爵要倒霉,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现在郑长生关系的不是九大侯爵也不是诱发太子病情的仁慈之心,他关心的是太子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太子殿下,你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还烦请不要保留,全部说于臣下知晓,这事关重大。”
郑长生急切的道。
朱标张开了眼,他有点搞不懂为什么郑长生会这么紧张这件事。
“雨浓,干嘛要追问这件事情。本太子是不会告诉你的,你是不是要责怪给本太子通风报信的人?”
朱标表情有点不悦。
郑长生哑然,糊涂啊!仁慈之心都到了敌我不分的地步了。
看来太子还不知道这个计划是自己做出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处置九大侯爵。
如果不给他说明白的话,恐怕太子还真的不会告诉自己。
当然他也可以禀告老朱,让老朱去问太子,不过这明显是加剧父子矛盾的催化剂。
郑长生不打算这么做。
“太子殿下,你能够敏锐的判断出皇上的意图,这很好。作为大明的继任者,你有如此眼光,让臣下佩服。
可是你可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太子朱标一下子坐起了身,摇摇头:“为何?还望雨浓告知。”
“胡惟庸谋反篡位之事,太子殿下应该是了解的很透彻。罪证确凿,没有一点冤枉他。”
郑长生刚说到这里,太子朱标似乎明白了什么。
“难不成他们都和胡惟庸有牵连不成?”
“然也!臣下告知太子的是,不仅有牵连,而且罪证确凿,就包括已经故去的韩国公李善长都是知情人。
知情不报,持观望态度,其心可诛也!
另外这些人,经过锦衣卫密查报上来的消息,哪一个都是为祸一方的罪魁祸首,贪污钱粮,侵占民田,以至于搞的民不聊生。
想必,仁慈如太子者,定会对被他们逼迫的流离失所的百姓感到心痛的。
如果杀一人能救一城人,太子殿下你是选一人还是一城人呢?”
说到最后,郑长生抛出了一个选择题给太子。
朱标果然入彀,要是想彻底的治疗好太子的病,必须要解除他的心结。
整天之乎者也,仁义礼智信的,当然这很好,是一个人的修养,是君子风范。
可是你不要忘了,你是皇太子,你是将来大明的继承人。
你是要掌握一国人民福祉的人,亿万苍生就掌握在你的手里。
朝堂就是政治,政治就是强权,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这就是公理。
一味地软弱,一味的仁慈,这是成不了大事的。
朱标狠狠的捶了一下床榻:“雨浓,你所说这些事情可有实证?”
额,郑长生心中舒了一口气。
太子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他的选择。
“锦衣卫密报,太子殿下随时可以调阅,关于李善长、九大侯爵的证据,还在路上,杭州布政使风云海到了京师之后,太子殿下可以当面问讯。
都是铁证如山的,是以还是请太子殿下收回你的仁慈之心。
另外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最不愿意听到的事情,这份计划是我一手炮制出来的。”
啊?太子朱标不敢置信的瞪大双眼,看着郑长生久久的说不出来一句话。
第483章 人情冷暖
在太子朱标的心中,郑长生是一个跟他一样的具有仁慈之心的人。
虽然他知道郑长生在上任的第一天,就硬起手腕杀了一百多个人立威。
这是可以理解的。
那些人仗着父皇的恩典,公然抗命还要围攻朝廷的锦衣卫衙门。
这要是传说出去,那就是天大的笑话。
置朝廷脸面于何地?置父皇的面子于何地?置朝廷的法度于何地?
杀也就杀了,杀的好,杀的对。
况且事后郑长生也进行了弥补,给他们上报的阵亡,是有抚恤金的。
为此,他是佩服郑长生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他心中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感觉到脾胃相投的人,竟然亲手炮制出了一份密裁计划。
一口气要诛灭九大侯爵。
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震惊?
郑长生趁热打铁的又给太子朱标下了一剂猛药:“太子殿下恐怕还不知道,皇上要召见九大侯爵共同商议给已故的韩国公李善长拟封,这个消息却被弥勒教逆匪所知悉。
并且逆匪还围绕着此事要大做文章。”
朱标听到郑长生的话,蹭的一下子就从床上站起来了。
刚才的病恹恹的样子完全消失无踪。
一把抓住了郑长生的手,一脸紧张的问道:“那父皇的安危可有保证?”
好吧,父子情深,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子请放心,皇上已经任命臣下接手这件事情,臣有防范和措施的,可保皇上万无一失。
不过还请太子殿下把从何处得知的这个消息,告知臣下。
想必能够告知太子殿下这个消息的人,应该跟太子很熟悉才是。
要不然的话,太子也不会如此刻意的为他隐瞒遮掩了。”
果然,太子朱标无力的一屁股坐在床上,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开口道:“钦天监监正袁为正!”
。。。。。。
。。。。。。
大太监王德用很是苦闷,他的殿前值守太监的职位被皇上给撸了。
这对于一个从底层一路爬上高位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是当头一棒。
半生的辛苦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可是他到现在还搞不清是受谁的牵连。
皇宫泄密,奶奶个腿儿的,要是老子知道是谁嘴欠的话,一定第一个上去宰了他。
太监这个群体,自从诞生以来,传承已久。
从人性上来说,把一个好端端的男人,搞的不人不鬼,可以说是极为不人道的。
但是从封建社会宫廷的制度上来说,这也是很合乎逻辑的。
又没人逼你割去子孙根,你是自愿入宫的。
皇宫中除了皇上这一个真正的男人之外,是不允许别的带着“家伙”的男人常年待在宫里的。
就算是皇子也不行,未成年的就算了,一旦成年,就要开府建衙迁出宫去。
宫里的女人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上等姿色的女子,这些女子也未必全部能够得到皇上的宠幸。
那么时间长了的话,秽乱宫廷的事情就要发生。
太监这一个群体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太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像王德用这类人,是属于顶尖的存在了。
常年伺候在皇帝的身边,就连后宫的娘娘们也给他三分薄面,时有赏赐,可以说他是整个皇城的大红人。
可是一朝被撸,身份骤降。
那些平时眼红他的人,嫉妒他的人,可算是逮着机会了。
平时你高高在上的,谁敢呲牙?
但是现在可不同了,你的殿前值守太监的职位已经别皇上给撸了,你他娘的就是一个被遗弃的人了。
谁还会在乎你的死活,你的感受?
是以,风光了这么多年的大太监王德用很是体验了一把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的悲凉和恓惶。
马厩里,王德用总算是喂好了马。
揉着酸痛的老腰,背靠着拴马桩慢慢的坐了下来。
从草垛里掏出一个酒葫芦来,这还是当初皇上在国宴上赏赐他的。
一直不舍得喝,也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喝上一口,品味着御赐美酒的甘冽,想着皇恩浩荡,心中美滋滋。
可是现在则不然了,他的东西被那些平时被他管制着的狼心狗肺之徒瓜分的干干净净。
唯独就剩下这壶御赐的美酒了。
这还是他藏起来的,要不然的话,连这壶酒也不会给他留下。
痛苦的一批的王德用,慢慢的打开了葫芦塞。
一股浓浓的酒香味道飘来,他闭上眼睛闻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喝了一小口。
砸吧砸吧嘴,享受啊。
人在失意的时候,心情是极为的郁闷的。
而酒这个东西,是麻痹人的神经,让人陷入幻想中不可自拔的一个东西。
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一口、两口、三口。。。。。。
王德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有些醉意了。
人生在世,恍若大梦一场啊。
前半辈子的风光已经不复存在,只因为他娘的一个泄密案的牵累。
自己在皇上的面前已经不值得信任了。
尽管小郑大人相信自己,可是奈何皇上疑心病犯了呢?
苦心积虑的经营了半辈子的财富,眨眼之间被那些势力的小人搜刮分赃一空。
这找谁说理去?
钱呐!那可是八千多量银子的身家,还有无数的珍玩股东以及字画。
里面还包括着小郑伯爷给自己打赏的几百两银子呢。
那都是我的钱,是老子的钱。
妈的,就这么跟老子拜拜了,改了姓了,成了别人的囊中物了。
我好可怜,好可怜。
王德用想到伤心处,动情之下,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这些都是在他喝醉酒之后才表露出来的。
他要不是喝醉了,打死他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表现出来。
宫里的这些太监们,他娘的,这些人都不是人造的。
一个个别看表面上笑呵呵的,可是心里面都他娘的狠毒着呢。
要是被他们知道,自己在诅咒他们的话,弄死自己就像是碾死一只蚂蚁一样。
这就是权势,这就是地位。
偌大的皇城,老子风光的时候,一个个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恨不得都要叫他亲爹了。
可是现在他倒霉了,一个个的离他都远远的。
他们生恐怕沾染上一丢丢的晦气,就像是丢垃圾一样的把他丢到马厩里,伺候马匹。
奶奶个熊的,娘希匹,黄天在上,厚土在下,最好是保佑老子不要东山再起,否则的话,老子一旦得势,你们一个个的都给老子等着。
老子要报复,要疯狂的报复。
所有欺负我的人,所有抢我东西的人,你们等着,老子不把你们一个个的都碾碎,都踩在脚底下老子就不叫王德用。
。。。。。。
。。。。。。
王德用不知不觉之间,一葫芦酒喝的精光,可是也醉的都要走不动道了。
就在他心里惆怅满腹,愁肠百结的时候。
一个瘦小的身影,颤颤巍巍的,从草垛里站了起来。
鹅考,可把王德用给吓坏了。
日了个鬼了,怎么会从草垛里钻出一个人来。
那不是意味着,刚才老子的那些牢骚满腹的话,那些诅咒的话语被他听的个清清楚楚。
王德用,浑身一激灵,酒意立马就消散下去。
这是能要他老命的事情啊,他怎么能不心惊胆战?
那个从草垛里钻出来的人,瘦瘦弱弱的,看样子也就有个十五六岁。
可是衣衫褴褛,浑身脏兮兮的,还满脸的痛苦之色。
看服饰是一个小黄门。
也就是专门传话的小太监。
古人习惯性的把小太监称做小黄门。
因为宫门之内,凡是禁门,皆用黄色,故称黄门。
《通典》:“其官给事于黄闼之内,故曰黄门。”
《汉书》说:“罢黄门乘舆。”
汉时黄门官参用士人及宦者,晋以后始专用士人,建为门下省。
唐人张说的《玄武门侍射·序》说:“乃命紫微、黄门、九卿、六事。”
紫微指中书,黄门指太监。
又后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宦者任之。
世因称宦者为黄门。
王德用看到小黄门差点没有吓尿咯!
可是那小黄门看到他之后,明显也是胆战心惊的作势要跑掉状。
这王德用哪里肯?
上前一把就把那小黄门给拉住了。
那小黄门一看王德用拉住了他,当时就给王德用跪下了。
不停的磕头:“前辈,前辈,小子无心偷懒,只不过是身上有伤,倒在草垛里,一不小心睡着了。
请前辈开恩,开恩啊,不要告诉管事太监。
否则小子的狗命不保啊!
我上有高堂老母,下有两个弟弟妹妹,他们都指望着我这一份月例银子活着呢。
我出事了不要紧,可是我一家三口的命可怎么活啊?”
说着,呜呜的哭泣着。
额,王德用傻眼了。
日,还以为这小子着急跑路,要去向上面告他的刁状呢。
这要是告他一状,说他痛骂诅咒上官,那些太监们还不得把他生吃了啊?
听其言,观其行,这是王德用多年太监生涯练出来的本事。
小黄门不像是在说谎。
或许他就是睡着了,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的牢骚话。
“你叫什么名字,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
王德用放开了拉着的手,很是伤感的问道。
“回禀前辈,小子叫王多福。是传事太监,可是不小心惹的皇上龙心不悦,就打了三十鞭子发配到此喂马。”
额,王德用心里不禁一阵的酸楚。
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啊,跟自己的遭遇何其之像?
同样都是为皇上所不喜,而被人发配到这里喂马。
要说喂马的太监,在皇城里的地位也算是最低贱的了。
就连那些倒夜香的都不如。
最起码人家挨个宫去拉夜香,也是有跟贵人们接触的机会的,说不定被哪个贵人看入了眼,哪怕是贵人身边的伺候人喜欢,随便说句话,就有可能被提拔重用的。
但是马夫呢?
属于杂役之流,根本就没有可能接触到贵人的。
想要混出头,下辈子吧。
或许一辈子就在马厩里混吃等死了。
实在是让人感伤的很啊。
相同遭遇,同属于最低贱的一员。
王德用哪里还有别的心思?
一把拉起了小黄门:“王。。。。。。多福是吧?说来也是有缘的,跟咱家是同姓。孩子,起来说话。
放心吧,咱家是不会把你的情况给上面的人说的。”
小黄门王多福楞了一下“咱家”?
这可是大人物,大太监才会有如此的自称的,一般的小太监低贱的不能在低贱了,咱家这个称呼怎么也不会落到他们的头上啊。
在古代,太监都自称“咱家”
“咱”字是很常见的字,但是个多音字念zan,又念za。
“咱家“在明朝以前的一些朝代,最早是和尚或者道士对自己的称呼。
这一词意味着清平,寡欢,淡泊世事的一生。
后来太监们也用这一词,顾名思义也是指自己已经没有性能力,清平地过一生,故称“咱家“。
可是这也不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