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173章

大明墨客-第173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一个人没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就不要强出头,否则会适得其反,并且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这是郑长生后来给他说的一句话,为此他对少爷的这句话奉若神旨,终生铭记心头,为此他努力的使自己强大。
    周广义是眼看着小郑和被如狼似虎的蓝府亲兵五花大绑的送进顺天府的。
    他是有功夫在身,可是也要看跟谁对抗。
    官军,那能是一般人惹的起的?
    不管谁对谁错,顺天府、大明律会给出一个答案。
    可是如果强行动手抢人,那就问题大了。
    况且单枪匹马硬抗十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在沙场里打过滚的亲兵,胜算也不会有多少。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驾着马车就往家里跑,这个时候也只有让少爷出面,小郑和方能有一线机会。
    他相信,少爷是不会看着小郑和被关进大牢不理不睬的。
    诚然,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就算这事是小郑和的错,那么打狗也得看主人啊,这个道理总没错吧。
    大家都是场面人,就为了一个戏班子而爆发冲突,很明显这不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这事还真不是小郑和的错,周广义把事情的经过原委从头到尾的讲述了一遍,郑长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蓝玉依仗军功,嚣张跋扈这是共所周知的。
    可是你一个妻侄竟然也如此明目张胆的坏法乱纪,这就有点太过分了吧。
    况且这次刚的是郑长生。
    一个管家奴才,竟然带着大将军的亲兵护卫招摇街头,竟然还欺压良善,大有逼良为娼的架势。
    小银铃是被堵住嘴架上马车拉走的,春喜班班主富春喜敢怒不敢言,哀嚎不已。
    太无法无天了!
    既然遇到了,那就不能坐视不理。
    别说郑长生了,就光是小七这一关都过不去。
    这妮子杏眼圆睁,柳眉倒竖,都要炸毛了。
    额,从没有见小七如此生气过。
    “少爷你管不管,你不管我就去宫里告御状!”
    告御状?也亏她想的出来。不过她还真有这个能力,老朱加封的琪公主的名头可不是摆设。
    状告蓝玉的多了,那么多御史弹劾他的折子,都被老朱留中不发,这就可见一斑了。
    无奈啊,大明正在对外用兵的时候,而蓝玉这员虎将可是一把打仗的好手。
    老朱虽然下旨申斥于他,但是跟不疼不痒的申斥,几乎就在蓝玉身上泛不起什么波澜。
    自己如果和蓝玉硬刚上了,还真不一定会是什么结果。
    以郑长生的预估,老朱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儿。
    老朱和稀泥的手段郑长生可是太清楚了。
    真是这样的话,蓝玉也得罪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可是怎么才能既不和蓝玉闹僵,又能让蓝玉乖乖的把人交出来呢?
    当然,交出的人是小银铃。
    对于小郑和来说,顺天府那边还是很好搞定的。
    以郑长生的能耐,把他捞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无疑是最理想的状态。
    随着小家伙朱允炆过府上课,郑长生似乎看到了希望。
    能利用者来了,蓝玉乃太子妃亲舅父,那就是小家伙朱允炆的舅爷爷。
    于是,一个“曲线救国”之妙想,闪现了出来。
    “允炆,过来,老师这有好吃的!”
    朱允炆对于老师家里的美食,向来是来者不拒的。
    尤其是糕点,好吃的要命。
    隔三差五的就要来蹭吃蹭喝。
    来到郑府,他的待遇可是顶级的。
    琪姑姑和师娘待他如亲生,好吃的可着劲的往他面前放。
    听到老师叫他,并且还有好吃的,小家伙不禁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盘儿桂花糕,软糯可口,香甜美味。
    小家伙一手抓一个,不停的往嘴里塞。
    不大功夫,一盘桂花糕消灭掉了。
    看样子没吃过瘾,葡萄一般的大眼睛忽闪着,看向郑长生。
    “桂花糕虽好,但不可多食。要记得节制,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甚为皇家子弟,当不可为外物所诱惑。
    这是今日为师给你的忠告!”
    “哦!弟子记住了。”小家伙朱允炆使劲的点点头。
    对于郑长生的话,现在小家伙是言听计从。
    小家伙学乖了,不听老师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他可是领教过了。
    郑长生偷眼瞄了一眼小家伙,故作不快的长叹一声,负手而立看向窗外。
    朱允炆别看才三岁多四岁不到的样子,可毕竟是老朱一手调教出来的孩子,察言观色这基本功还是有的。
    “老师似有不快,何事哀叹?”朱允炆扯着小奶腔问之曰。
    郑长生总感觉有大灰狼骗小白兔一样的“罪恶感”,可是要想达到目的,还非得这么做不可。
    “允炆,你有多久没有看过你母妃了?年节将至,身为人子者,应堂前尽孝,以慰人伦。”
    小家伙是有很久没有见到母亲了,看老师一副认真的表情,他知道这是师傅在教授自己道理。
    郑长生的教育方式可跟这个时代的人大不相同。
    通常都是言传身教,寓教于乐,或者用具体的事情来阐述要教授的内容。
    小家伙可以理解到,今日老师教授的内容必定是孝之一道。
    果不其然,郑长生把一部孝经,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
    小孩子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一时间听的入了迷。
    可是突然之间老师不讲了,眼眶湿润,似要流泪的样子。
    咩?这是为何?
    小家伙可有点摸不着头脑,可老师一转身走了出去,临出门前说,今日的课业讲授完毕,他可以自行归家。
    很是好奇呢,为何老师这个样子呢?
    很明显老师就是不想让人家看到他哭泣,可出门的时候擦眼泪的动作,人家都看到了呢。
    好奇心爆棚的小家伙,拉住琪姑姑追根问底,这才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老师想要给母亲请一戏班,哄母亲开心。
    可是中途却出了问题,被永昌候府的管家横插一杠子,把人给抢走了,还把琪姑姑身边的小厮郑和给送进顺天府关押了起来。
    老师不想和永昌候发生冲突,可是答应了母亲的事情,现在又食言了,身为人子者,不能侍奉高堂之母,是以羞愧涕零之。
    刚才郑长生把孝之一道很好的贯彻给了朱允炆,现在小家伙满脑子都是郑长生洗脑之言。
    老师欲孝顺母亲,此乃人伦之大道也!
    可是永昌候府的管家仗势欺人,横加阻挠,这是陷老师于不孝之境地也。
    尊师从父,亦为孝也!
    作为弟子,有人欲陷老师于此不孝之境地,实在是不可忍受之。
    小七擦了一下眼泪,爱抚的摸着朱允炆的小脑袋:“姑姑也不留你了,按你姑丈所言,回家看望你母妃吧。
    尽孝乃为人子之纲常,不可忽略之。”
    小七送走朱允炆,狠狠的捶了郑长生一拳头:“连小孩子你都利用,这世上还有你不利用的人吗?”
    很明显小七对郑长生是有抱怨的。
    “你以为少爷我想这样做啊,蓝玉能是谁都能招惹的吗?皇上面前弹劾他的奏折都有一人多高,可是又有谁能动的了他?
    皇上对他宠信,无人能动之。
    你总不希望咱们家跟永昌候干上吧?蓝玉军中人脉威望甚高,不是咱们家所能匹敌的。
    与其弄一身骚,两败俱伤的,还不如借力之。”
    好吧,小七权衡利弊,似乎少爷这样做真的是最好的办法了。
    “可是,允炆这孩子能行吗?”小七有点担忧。
    郑长生微微一笑:“你就放心吧,他要不行,就没人行了。”
    朱允炆出府的时候,小脸阴沉的颇有老朱之像,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小家伙愤怒之极。
    永昌候府门前,皇太孙朱允炆的马车稳稳的停了下来。
    还没等朱允炆的马车停稳当,管家蓝福一溜烟的从门房里就跑过来了。
    皇太孙殿下的马车他岂能不认识?
    就连太子殿下夫妇两个都经常来永昌候府给老夫人请安,皇太孙也是时不时的在太子妃的带领下来永昌候府。
    “奴婢蓝福见过皇太孙殿下!”这家伙点头哈腰的谄媚之极。
    朱允炆看到蓝福气就不打一处来,就是你这个该死的奴才,害的老师不能全了孝母之心。
    实在是可恶至极。
    朱允炆也不搭理他,小手从腰里解下马鞭子。
    这把鞭子可谓精致之极,握柄上光是各色宝石都镶嵌了几十个,这是老朱心疼孙子,特意着大内制作的,送给孙子当玩具的。
    虽然是个玩具,但是质量那是刚刚的。
    上好的头层牛皮,经过浸泡桐油,晾晒干后,切细丝,然后编织而成。
    鞭长三尺三寸,拿起来正顺手,这是根据小家伙的身高臂展量身定做的。
    另外鞭稍处还裹着一颗鹌鹑蛋大小的东珠,看起来是珠光宝气奢华至极。
    蓝福有点纳闷,皇太孙殿下为何一脸的怒意?
    貌似自己也没有得罪于他啊。
    再说了,这小爷谁敢得罪啊?
    就在他纳闷的时候,朱允炆动了,小手高高的扬起,劈头盖脸就是一鞭子。
    这一鞭子抽的不可谓不狠,小家伙都使出吃奶的劲儿了。
    别看朱允炆是个孩子,但是这一鞭子下去,直接把蓝福给抽的“嗷”的一嗓子,惨叫连连。
    其后赶来迎接的永昌候府的下人们也都吓傻眼了,蓝管家这是怎么得罪皇太孙殿下了啊,以至于皇太孙殿下恼怒成这个样子。
    上去就是一顿鞭子,抽的蓝管家倒在地上来回的翻滚。
    额,皇太孙殿下手里金鞭上面的东珠都给抽碎了。
    娘哎,他们都替蓝福疼的慌。
    朱允炆抽累了,把手里的鞭子递给跟随在身边的太监小福子:“抽,抽死这个目中无人的奴才,抽死这个仗势欺人的玩意!”
    啊?蓝福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到现在都一脸蒙圈,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皇太孙殿下。
    本想着给皇太孙殿下抽几下子,解解气就完了。
    一个小孩子能有多大的力气啊?
    可是他还真是低估了朱允炆要抽他的决心,小家伙朱允炆是抽累了,可是让手下的人接着抽。
    这可要了亲命了。
    看样子非得把他抽死不可啊。
    皇太孙朱允炆发飙的事情,很快传进永昌候蓝玉的耳朵里。
    他最近刚从边塞赶回来参加四皇子的婚礼,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老朱开恩,赏了他一个年假,就留下来过了年再走。
    连日来,他的永昌候府是宾客盈门,酒席不断。
    从日出到夜半三更,厨房的人都不带歇着的。
    蓝玉正跟人喝酒开怀的时候,小盏换上了大碗,刚斟满了酒还没喝呢。
    下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还喊着侯爷大事不好了,进屋的时候,脚下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个够吃屎。
    当着一众宾客的面,这让永昌候蓝玉很是没有面子。
    这个时候他已经喝的醉醺醺的了,恼羞成怒的蓝玉上去就是一脚:“你这杀才,胡叫唤什么呢?
    什么大事不好,出了何事,以至于连规矩都不懂了。”
    下人一边承受着永昌候的大脚施展无影脚,一边哀嚎连连的讲说根由。
    皇太孙在侯府门前发飙,怒抽管家蓝福?
    这怎么可能呢?允炆这孩子向来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对自己是恭敬有加的,哪里是这种混不吝的性子呢?
    肯定是蓝福这狗奴才不开眼,哪里得罪了皇太孙殿下。
    不过他也不敢怠慢啊,虽然从辈分上来论,他是朱允炆的长辈,但是别忘了人家可是皇太孙。
    这上下尊卑,君臣纲常还是不能不顾的。
    蓝玉这会儿也不在喝酒了,一把推开哀嚎的下人,撒腿就往府门外走去。
    

第406章 老朱很郁闷
    蓝玉最大的仰仗不是他有多能打,也不是他有多大的军功,而是太子一家。
    只要太子不倒台,只要老朱还想把大明的江山社稷传给太子,那他蓝玉就不可能有人敢动。
    可是他最大的依仗外甥女的儿子,今日里莫名奇妙的在他府门前发飙,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如果传出去之后,人们还不一定会怎么想呢。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这唾沫星子能杀人啊。
    永昌候和太子殿下不和这个消息可足以使的大明的朝堂震动了。
    蓝玉心慌慌的一批,他到现在还是摸不着头脑啊。
    再怎么是长辈,可是朱允炆毕竟是皇太孙的身份,那是大明将来的储君啊,是要执掌这大明万里河山的人。
    永昌候蓝玉恭恭敬敬的给朱允炆见礼,一丝一毫都不敢马虎。
    “殿下,为何发怒,是不是这该死的奴才得罪了你?来人啊,军法从事,把这奴才拉下去重责三十军棍。”
    蓝玉治家跟治军是一个套路,家中的规矩就以军律来约束。
    虽然他的脾气是暴躁了点,是有点行性如烈火,一点就着的,但是他心里还是清楚的。
    为人跋扈可以,但是不要太过于招摇,老朱的申斥他并非一点都不在意。
    再怎么受宠爱的臣子,毕竟还是一个臣子不是?
    一旦主人真的怒了,那下场会很凄惨的,胡惟庸就是前车之鉴。
    自从胡惟庸出事之后,他是尽力的约束下人,也控制自己的脾气。
    就像这次回京,他几乎就是足不出户,只是待在家里整日跟门生故旧们开怀畅饮。
    可是还是出了事儿,这简直就是祸从天上来啊。
    一不小心,皇太孙朱允炆打上门来。
    “永昌候,你可知罪?”朱允炆仰着小脸怒目而视。
    “额,臣惶恐,不知道皇太孙殿下因何罪之。”
    “你指示府中下人,都欺负到我老师永和伯头上了,害我老师不能尽孝母亲,还把琪姑姑身边小厮给送进顺天府大牢。
    这难道不是你干的好事吗?”
    咩?蓝玉一头雾水啊,这无端的指责从何而来?只在是想不明白啊。
    永和伯?郑长生?蓝玉的脑袋有点大。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啊。
    郑长生他可是太知道了,之前他镇守边关,征讨北元余孽的时候就听说过郑长生的名字。
    皇上新组建了一个部门,锦衣卫指挥使司,提拔重用了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担任指挥使。
    这小子手腕强硬之极,上任的第一天就大开杀戒,宰了一百多人。
    整个锦衣卫衙门的院里是血流成河的。
    当时他听到之后惊得连连倒吸冷气。
    这并不是关键的因素,关键的是他杀了这么多人,皇上竟然一点都没有动怒的样子,还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受皇恩浩荡至此,就连他们这些战功赫赫的人,也未必在皇上面前有这样的待遇吧?
    那个时候,他就想要结交之。
    这样的人一定要拉拢到太子殿下的身边啊,将来这必定是太子的左膀右臂啊。
    作为太子妃的亲舅舅,怎么能不为外甥女将来皇后的位置着想呢。
    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子常遇春不在了,否则的话恐怕他也是这个心思的。
    他这些年上蹿下跳的结交人,拉拢军中将官,还不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放着郑长生这么一个年轻有位,冉冉升起的一颗大明朝堂的新星不去拉拢,这简直就是罪过啊。
    可是一直是没有得到机会,这就耽搁了下来。
    还有呢,郑长生救驾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世上在大的功劳,能大的过救驾之功吗?有了这个因缘际会的天大的功劳,郑长生的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