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墨客 >

第15章

大明墨客-第15章

小说: 大明墨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是老族长的话说的有些难听,有些严厉,那些汉子们都低下了头。
    为何他要这么说?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当年村中首富郑大郎家就是因为收留了族人,可是这些人竟然见财起意。
    杀人夺财后,上山投了张黑虎,这就是前车之鉴。
    老族长的这份心思,李秀英岂能不理解?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这些乡亲们。
    一个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是不会这么做的。
    老族长的担心是有点过头了,当年元末暴乱,人心思变,况且日子真的是过不下去去了。
    她曾经听丈夫说过这些陈年往事,郑大郎也不是个好鸟。
    他是看上了人家老婆想要跟人家圈圈叉叉,惹怒了人家丈夫,这才有此一横祸。
    她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
    自己如此的虔诚信佛,又如此的善待乡亲们,谁又会那样对自家?
    后来的事实证明母亲是对的,老族长的担心有点过了,不过他的本意是好的。
    提醒一下这些人,要安分守己,不要动歪心思。
    训完话,老族长很是不客气的吃了半碗油渣拌饭,才抹抹嘴坐下喝茶。
    郑长生此刻就坐在老族长的腿上,被他搂在怀里。
    他用小手捋着老族长的胡子,把老族长逗的开怀不已。
    老族长感慨万千,这孩子要是自己的亲孙子多好,想起自己的孙子他就有点来气。
    七八岁的孩子了,名字都写不囫囵,他每每思及此,都想一脚奔过去。。。。。。
    郑长生知道,在村子里要是想成事,必须得把老族长给弄顺溜了。
    此刻正是一个溜须拍马的好机会,岂能放过?
    果然,他的这些天真无邪的举动,惹得老族长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突然他话锋一转:“族长爷爷,村里有没有会腌制咸菜的高手啊?”
    老族长用他那豁牙子嘴,在郑长生粉嫩嫩的小脸上啜了一口:“生哥儿为何有此一问,
    老夫不敢称高手,可是幼年时曾在县里的酱菜店做过学徒。”
    郑长生可乐美了,没想到啊,就说嘛,家里老族长送来的小咸菜那么可口。
    “族长爷爷,我在书中看到。。。。。。”
    可还没等他说完,老族长脸色一变,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书中的都是大学问,都是郑家的不传之密。
    昨天县太爷愣是空口白牙的要走了滑轮图样,这让他非常的不满意。
    在他的意识里,生哥儿脑子里装的都是郑家先人的宝贝。
    岂能让别人弄走偷学了去?
    县太爷他是惹不起,也拗不过,可是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听了去那就不可以了。
    郑家大院后面的耳房中,老族长、李秀英二人相对而坐,
    他们聚精会神的听郑长生小嘴叭叭的讲述制作酱菜方法。
    老族长的嘴都乐歪了,这简直是发家致富的不二良方啊,同时也是给村中青壮们找了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
    明初,盐铁茶马都属于官卖。如果有人胆敢走私贩卖,那放牛娃老朱可是六亲不认的。
    对于打击私卖者老朱向来都是认真的。
    驸马都尉欧阳伦都给砍了脑袋,老朱宁愿女儿守寡,也不容忍私卖,这就可见一斑了吧?
    官盐的价格不算低,所以老百姓们大多都是吃酱咸菜,一块酱菜一家子人省一点,能吃上个三两天。
    有那节省之极的人家,舔一舔,嘴里有了咸味儿就能吃一碗饭,虽然有点夸张,可是这就是事实。
    另外酱菜的价格跟官盐的售价比起来还是算便宜的了,是以,酱菜在此时很是盛行。
    不光是民间,就是官宦之家,甚至是皇家,用餐也有酱菜佐食。
    不过郑长生口中的酱菜制作之法,老族长可是闻所未闻,这是开天辟地头一次听说啊。
    怎么还得用上甜面酱啊?话说甜面酱是个什么东东?
    不过光听名字里有一个甜字,就知道一定是高深至极的东西。
    郑长生看着母亲和老族长的反应,就知道自己又超越了。
    后世网上一搜随处可见的酱菜之法,在这个时候貌似高大上的一塌糊涂。
    好吧,不管了,最牛逼的六必居酱菜是明朝中叶出现的,随着自己的到来给他提前一点也未尝不可吧?
    甜面酱是用面粉二次发酵而成,这在他眼里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可是到了老族长和母亲这儿,可是如获至宝一样的。
    老族长一脸的严肃之色,
    “生哥儿,你还跟谁说过这事儿?”
    郑长生摇摇头:“族长爷爷,今天是第一次说起这事,除了您和母亲,其他人并未告诉。”
    “那就好,千万不要外传,此乃我郑氏先人所著之书里记载之法,万万不可被外人掌握之。”老族长语重心长的言道。
    忽然老族长面色一凛,吸了一口凉气道:“孩子,甜面酱有老夫和你母亲二人知晓即可。可是你口中所说细盐,你自己亲自来弄。
    就连小七和大个子都不要告知,要知道如果被别人告去官府,你私下里造盐,这可是杀头之罪。”
    酱菜要想好吃,必须用无杂质的精细之盐,这个时候的粗盐杂质太多,一般售卖的酱菜都有一种苦头。
    所以郑长生想到了提纯细盐,可是没想到却把老族长吓成这副模样。
    

第36章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对于吃那是相当的讲究,五千年来风味各异的食物在各地被发明创造出来。
    就拿面粉来说,各种面食在中国北方大地广为流传。
    可是谁能想到面粉除了能做食物之外,还能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后,发酵成含有麦芽糖的甜面酱啊。
    可是这一切都在老族长和李秀英的面前,真实的上演了。
    老族长是完全按照郑长生的描述,一步一步的按照流程走的。
    当第一盆甜面酱做好之后,他眼泪都掉下来了,太好吃了,就算是不用来制作甜酱萝卜,单独拿这面酱下菜佐饭,那也是极好的。
    当郑长生拿着用过滤蒸馏后解析出的精盐和甜面酱搅拌后,腌制酱萝卜开始了。
    老族长的心都疼了,这么好的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啊,用来腌制酱菜太他娘的可惜了。
    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来郑家大院忙碌起来了。
    在新搭建的草棚下,两头健壮的毛驴,轮换着被套在了碾子架上,开始了它门蒙着眼周游世界的旅程。
    一袋袋雪花白面被磨了出来,由大个子扛着送往后院,老族长和李秀英亲自酿制甜面酱。
    小七的眼睛瞪的像个大铃铛,她紧盯着那些磨面的妇人婆子们,真是没出息的,生面粉楞是往嘴里面塞,也不怕不消化。
    有了她的监督,这些人方老老实实的磨面。
    当小七把这些告诉少爷的时候,他好像一点都不生气,只是让自己告诉妇人们,不要生食面粉,还为这些人辩解说都是饥饿惹的祸。
    少爷跟夫人就是心太软了,这都是自家的粮食,平白的管着她们吃住,还答应一个月给他们五十个铜钱,这好事上哪里找去。
    管吃管住还给五十个铜钱,五十个铜钱呐!想想小七就觉得心疼的慌。
    大个子郑根硕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他正在卸着老族长从县城里刚采购回来的大酱缸。
    要轻拿轻放,不能磕着碰着,要是不小心把酱缸给摔碎了就不好了。
    这可是拿来做酱菜的,听夫人说这一酱缸的菜能卖三十两银子呢。
    亲娘哎,他所见过的最多的钱也就十几个铜钱,这可是雪花白银啊,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可不能碰碎了酱缸,不然的话就是把自己卖了也不能弥补这么大的损失啊。
    老族长眉飞色舞的,他带去金宁县城的一小坛甜酱萝卜,成功的被悬济药铺的齐掌柜给收购了。
    三百个铜钱,听着褡裢里铜钱随着他的走动,发出的金属声音,他就心里美的慌。
    齐掌柜的说了,这种酱菜有多少他要多少。
    人家是有自己的商道的,他可不是单纯的只卖中药,山货、土产的什么都要,只要是能赚钱的营生,就没他不做的。
    这下可是要发达了,生哥儿,我的好孩子,爷爷回来了。他心里美的呀,走路都发飘了。
    可是当他看到郑长生的时候,着实的吓了一大跳。
    此刻的郑长生,双眼通红,没精打采的。
    肿么了嘛?自己走的时候,孩子还好好的,这怎么现在这副模样?
    你也不想想,一个小孩子去做过滤结晶食盐,他还要求郑长生不得把方法泄露了,这就难为人了。
    除了李秀英心疼儿子,帮着打下手,按儿子吩咐用木炭砂石过滤粗盐,继而在熬盐,别人是不能进入后院的。
    这就苦了郑长生母子了,小家伙现在坐都坐不住了,恨不得坐着就睡着了。
    就这还供应不上,食盐的使用量太大了。
    老族长一看,这哪行啊,要是把郑长生给累趴下了,这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泡影了。
    生哥儿现在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啊,可不能在这么使了。
    最后一咬牙,挑了几个嫡亲近支的青壮,过来学习制作精盐之法。
    老族长不惜开了一次怀远堂。
    这些青壮可是当着列祖列宗的面,上香、磕头,而且歃血为盟喝了血酒的,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度问题。
    就是他们死也不会露半点口风,这可关系到郑氏一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事,马虎不得。
    另外这些青壮的老婆也都被组织过来,学习制作甜面酱。
    盐的事情事关杀头大罪,是要严格的封锁口风的,所以才开怀远堂。
    而甜面酱就没那么严格了,虽然也重要,但是没有精盐的作用,就是学会了也制作不出来同样口味的酱菜。
    不过就这样,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对外讲出去。
    好了,有了大量人手的加入,郑长生和母亲李秀英总算是解放出来了。
    连日来,可把他们娘俩给累坏了,现在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觉郑长生直睡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如果不是肚子咕咕的叫,他还能再接着睡。
    小七心疼的看着张着小嘴不停的打哈欠的少爷,夫人也真是的,干嘛啥都听老族长的,把少爷给累成这个样子。
    她含着眼泪微笑着,帮郑长生洗漱干净。
    一大碗鸡蛋羹,撒了点葱花,滴了几滴胡麻油,郑长生唏哩呼噜的吃的欢畅。
    “慢些吃,小心烫着。。。。。。”小七在旁边不住的唠叨着。
    这次郑长生没让小七喂他,等最后一口吃进肚子里,他打了个饱嗝,摸着小肚皮,吃饱了。
    人活一世,终究是为了一口吃食,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粗粮杂饭,能饱腹就是好的。
    刚才初醒来的时候,那种饿的心发慌的感觉,实在是太不美妙了。
    都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这话真的不假。只有仓里有了粮食,不饿肚子才有这些规范准则。
    当一个人饿的将死的时候,哪里还会顾忌律法准则为何物?
    自己呼噜呼噜吃蛋羹的时候,哪里还有平日里的悠闲情调?这就是他最大的感悟。
    万事都以填饱肚子为要,其他什么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在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前提下,全他娘的扯淡。肚子都吃不饱,谁还跟你讲什么之乎者也。
    所以啊,要想保证他们家不遭受老族长口中的,郑大郎的惨祸,必须要带动村民们都发家致富,这才是王道啊。
    不能自己肚子饱了,就不管别人了,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只有把所有人都绑到自己的战车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37章 利益共同体
    人是有着独自思维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符号,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没有一个纽带,把他们链接在一起,那永远是一盘散沙,是成不了事的。
    这个纽带有多种,比如信仰、比如利益、比如亲情等等,不一而足。
    郑家大院热火朝天的制作酱菜,村里人不可能没有耳闻。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别的不担心,主要是制作精盐这一事情,要是流传出去,那就是掉脑袋的事儿。
    你说你没有贩卖私盐,可是到了官府那里你就说不清楚了。
    官字两张口,你一介布衣百姓,怎么能辩的清?
    虽然他们家的粗盐是从官府盐仓里购买的,你说你用以腌制酱菜,可是你平白里用粗盐制作大量的精盐,这怎么解释?
    精盐在这个时候的价格有多高,利润有多大是很难想象的。
    寻常的粗盐还一钱银子上下一斤呢,精盐就不用说了吧?
    市场是讲究供求关系的,现在精盐的市场可以说远远的供不应求,完全是供方市场,只要不是很离谱,价格你说了算。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郑长生制作的精盐远比官府,甚至是供应皇家的青盐都要好,这更是怀璧其罪。
    所以,现在郑长生考虑的是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封口,要守口如瓶,但是怎么做到这些,那是需要把整个郑家村人的利益捆绑到一起。
    与其自己家单干,不如拉着大家伙儿一起干,大家都赚了钱那么就无形中被捆绑到郑长生的战车上了。
    就算是有人得知了精盐的事情,也不会说出去的。
    这事儿非同小可,虽然他是下定决心,打定主意了,但是事情的具体操作实施,还是得找母亲和老族长商议一下。
    这里面的利益有多大,利润有多高是个人就会眼红。一缸寻常酱菜还能卖三十两银子呢,他们用的可是甜面酱和精盐,这一缸要是不卖到一百两银子那就见鬼了。
    一百两银子在洪武元年那是什么概念?那可是一笔天大的巨款了。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对待官员有多抠门,有多苛刻这史书都有记载。
    就他们家酱菜这口感,这味道,只要一出现在市场上,肯定被有钱人哄抢,甚至直供大内都有可能。
    老族长听完郑长生的分析后,沉吟良久。
    他是有点被利益熏晕了头脑了,根本就没考虑那么多。
    看来要跟郑家村的村民利益共享,这是势在必行了。可是怎么共享,这得有个章程啊。
    于是郑长生的“股份制”就新鲜出炉了。
    凡郑家村村民,按户计,每户青壮可顶一股,青壮之家妇人们也可参加制作酱菜之大军,不过没有股份,每月只拿五十铜钱的薪俸。
    消息一出,郑家村都轰动了。
    早在消息没出之前,郑家大院里制作酱菜之事,早已经传的满村妇孺皆知了。
    都羡慕的不要不要的,他们也想做,可是哪里有本钱,只能望洋兴叹。
    可是他们打破脑袋都没想到,郑长生会把他们拉进这赚钱的营生里去。
    一个个感激涕零,恨不得倒地跪下就磕头。
    现在的郑家村可以说是完全的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胆敢阻止他们赚钱的大计,他们都敢拿命出来拼。
    这正是郑长生所需要的,只有把所有人团结起来,凝聚成一个整体,那才能做大做强。
    就比如押车去金宁县城齐掌柜那里交货,满村青壮尽起,手拿菜刀、木棒护卫。
    五百多人的队伍,就是马匪张黑虎也得掂量掂量吧?
    如果张黑虎这个时候出来抢劫他们的话,这些青壮定会拼出老命去,临行前老族长在誓师大会上都说了。
    这些腌制好的酱菜交易完后,就可以给大家第一次分红,每股一两银子是没跑的。
    乖乖来,一两银子啊,老子什么时候想过手里会拥有一两银子,就算是做梦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