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94章

1625冰封帝国-第94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岛附近的海域结冰没有?”

    尼堪将目光重新投向了沈志祥。

    “大汗,按照以往的天气,尚有一个月才能完全冻上,末将出发时尚未结冰”

    s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s ida2

    “旅顺那边呢?本汗记得那里应该不会结冰吧”

    “大汗明见万里,旅顺港在最冷的时候离码头最近的地方也有一些冰渣子,不过并不厚实,还是可以行船的”

    “那你等从皮岛下来花了多长时间?”

    “五日,大汗,末将当时心急如焚,天黑以后还冒险行驶了一段,结果有好几艘船掉了队,至今不知所踪,若是放在平时,还是需要七八日功夫的”

    “大汗”

    尼堪正要下达命令,客厅一侧突然传来一声叫唤。

    格根塔娜。

    尼堪心中纳闷,这妮子平素很少管自己的事情,今日急匆匆地过来作甚?

    “你们在这里稍候”

    尼堪掀开珠帘,进到了侧厅。

    与阿茹娜相比,格根塔娜是一副典型的蒙古人面孔,当然了,自然是蒙古人中长得好看的那种。

    见尼堪面色不虞,格根塔娜笑道:“大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消息?”,尼堪有些漫不经心。

    “大汗,我怀上了”

    “哦,知道了”,没想到尼堪依旧浑不在意,他还沉浸在如何出兵化解眼前的厄难呢。

    格根塔娜有些失望,她刚才兴冲冲地跑过来找尼堪,就是想告诉他这个事情,当然也听到了众人的谈话。

    “大汗,你不用担心”

    格根塔娜抓住了尼堪的手,依旧笑嘻嘻地说道。

    尼堪一时有些过意不去,便轻轻拍打她的手,“塔娜,刚才是我不对,对了,你刚才说什么?”

    格根塔娜笑道:“我说你不用担心我阿布和衮布大汗的”

    “哦?”,尼堪眼睛一亮,“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道道?”

    “大汗,我是了解我阿布的,若是没有金国的崛起,我等喀尔喀蒙古人绝对是卫拉特四部的天敌,而呼图克图汗败亡之后,我阿布、衮布大汗、素巴第大汗都有一统蒙古的雄心”

    “不过,先后几次败于你手之后,他们应该知晓想要一统蒙古诸部比登天还难,对于他们来说,以你为依托来对抗金国,咳咳,现在他们应该叫清国了,以你为屏障对抗清国才是上策”

    “这也是阿布想出来的,衮布大汗、素巴第大汗两人也同意了”

    “按说此时在漠南漠北之中若是出现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在你索伦诸部的遮护下一统南北正是时候,可惜,包括呼图克图汗在内都不及祖宗万一,莫说伟大的成吉思汗了,就连达延汉、俺达汗都不如”

    “各方又势均力敌,此时你又在乌兰哈达击败了塔什海,收服了阿拉克卓特、土默特、鄂尔多斯三部,将三人最终的一点雄心也消耗殆尽”

    “在你出兵支援三部击败反叛的和托辉特、三音诺颜两部后,他们残存的最后一点幻想应该也没有了”

    “但他们还是有可能与固始汗联合起来对付本汗啊?”

    格根塔娜摇摇头,“你太不了解我等蒙古人了”

    “固始汗虽然也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不过却不是嫡支,他是哈萨尔的后代,自从达延汉一统诸部后,实际上已经在诸部形成了非黄金家族直系后裔不得担任珲台吉以上大位的法统”

    “那绰罗斯巴图尔?”

    “呵呵,他并不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在漠南漠北两部蒙古人眼里,包括固始汗的和硕特部在内的卫拉特四部都是蒙古别部,其自己篡称珲台吉自然没人理会”

    “无论是固始汗还是巴图尔,我阿布三人与彼等联合,甚至同盟都无问题,不过让别部来掌控全体蒙古人的命运绝对是不可能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的两位岳父不会与他们联合起来来对付我?”

    “没有一点可能!”

    尼堪点点头,虽然依旧有些忐忑,不过终究是踏实了一些。

    “那漠南诸部”

    “我不太熟悉,不过多罗特部势单力薄、阿拉克卓特部刚刚叛出察哈尔部,又夹在青城与上都之间,按说没有理由会反叛大汗,唯一可虑者,便是紧紧挨着大漠的土默特右翼以及孤悬于大河以南的鄂尔多斯两部了”

    此时,尼堪心里已接大定,就算土默特右翼的杭高投向卫拉特部他也不怕,从土默特右翼攻向九原,势必要经过一道狭窄的、南面是黄河、北面是阴山的道路,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孙传宇应该会牢牢守住这一道路。

    至于南边的鄂尔多斯部,彼等就算投靠卫拉特部,并加入他们前来攻打孙传宇,还要面临黄河天险的威胁,何况,以朱克图的精明,此时他应该抵达了青城,这个时候无论是谁前来挑战都得掂量掂量。

    尼堪心头大定,一把将格根塔娜拉到自己的怀里。

    “塔娜,幸亏把你带出来的,没有你这一番话,本汗还不知如何下手呢”

    格根塔娜淬了一口,一把推开他,“别,别碰了我的孩儿”

    尼堪北上了。

    他让南楚带了一千骑兵,又在李延庚队伍里抽调了一千步军,此后,济州岛还有两千骑兵、一千步军,加上随时可以抽调的汉人、朝鲜青壮,完全可护卫全岛无虞。

    加上自己的一千亲卫,一共三千人,五十艘萨哈连1、2级的三层甲板大船、十艘因果达级的船只,冒着呼呼的北风从济州港出发了。

    他们的后面还跟着两百艘挂着纵帆的龟船、板屋船,纵帆自然也能倾斜帆位逆风行驶,不过速度比起软式横帆就差了一些,只能让他们在后面慢慢跟着。

    按照后世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软式的、被风吹拂时带着弧形的横帆才能得到最大的动力。

    尼堪走之后,济州岛还有十艘萨哈连级、二十艘石勒喀级、二十艘因果达级的战船,护卫全岛还是足够的。

    北上时,尼堪让水手将所有的横帆调整成与从西北面吹过来的冷风几乎呈九十度的方向,此时反而让船速达到最大,不过乘着逆风时,就不能直直地向前航行了,必须隔一段时间调整一下航向,让船队大致呈之字形前进。

    沈志祥、张焘的船只全部留在了济州港,他们这些大沙船,遇到顺风还可以快速行驶,用硬式纵帆顶着烈风行驶实在力有未逮,何况沙船多半是方头,破浪能力实在堪虞。

    最后沈志祥、张焘两人只带着少数人跟着尼堪坐上一艘萨哈连2级的大船。

    诸民黑斤部落哈拉达瑚图礼的长孙苏纳如今已经是这艘船只的舰长了苏纳曾经跟着他阿玛用独木舟越过库页海峡抵达库页岛,在海上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在尼堪的亲卫队锻炼一年后便加入到了孙佳绩的水师队伍。

    今年二十岁的苏纳身形敦实,虽然以前只用过桦皮船、独木舟,船帆也是用大张的堪达罕皮子制成的简易形制,不过来到孙佳绩的大船后,对于如何根据风向操控这些复杂的索具还是显示出了很高的天赋。

    按照尼堪与孙佳绩两人商议过后对水师的规划,新加入的水兵一定要在操帆手、观测手、战斗兵、炮兵、桨手、火头兵等职位轮番实习一遍,最终看各人的天分、成就再相对固定在某一位置,不过操帆手、炮兵、战斗兵这三个位置还是会进行小幅的轮换。

    对于苏纳来说,操帆、接舷肉搏都不在话下,利用火炮、火铳就差了一些,不过因为他对于风向、海上的气候有着天然的敏感性,孙佳绩最终还是让从军才三年的他当上了船只的舰长,先后在因果达级、石勒喀级干过,萨哈连2级出来后,由于水师军官实在缺乏,便让他越级上了。

    苏纳对尼堪这位深处大漠内部,平素只有尼布楚河这条小河可以练手的大汗能制订出这样一套在什么风向的情况下如何操帆、摆舵的操典也是十分好奇,当然了,他肯定不敢问他。

    初冬的朝鲜西海岸,虽然风急浪高,尼堪的船队还是一路有惊无险地抵达了皮岛海域,由于充分利用了侧风,船队抵达时不过才离开济州岛四天!

    船队绕着皮岛、身弥岛、大和岛等一众岛屿转了一圈,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所有的岛屿都空无一人!

 第二章 镇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

    镇江堡,又名九连城,原本是大明最东段长城附近的堡寨。

    当然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辽东的明长城已经名存实亡,内外统统都在满清的管辖之下。

    不过在建州崛起之前,镇江堡与东北面的宽甸堡、西北面的凤凰堡呈三足鼎立之势,牢牢地掌控者辽东以东与朝鲜的边境地区。

    事实说明,对付异族,光有一道城墙是不行的,被动的防御永远比不上主动的进攻。

    ii咦,少了一段!ii id1

    在如今镇江堡的守将叶臣看来便更是如此。

    叶臣,全名是完颜叶臣,镶黄旗梅勒章京。

    s靠,又少了一段! ,最快更新!s ida9

    拿下皮岛后,杜度俘获了大量的东江镇士兵及其家属,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由于尼堪的强势介入,如今辽东的丁口大不如以前了,对于俘获的这些丁口按照皇太极的意思准备就近安排到镇江堡附近。

    俘虏中,原东江镇士兵中的合格者将纳入汉军旗,这也是满清能迅速“收心”的一贯做法抬旗啊,在皇太极等人眼里那可是天大的“恩典”。

    其他的则作为驻扎在镇江堡的一千“伊彻满洲”的阿哈就在镇江堡附近种地。

    这一千伊彻满洲便是鸭绿江流域的库尔咯人,与逃到海参崴的加哈禅同族。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abc id9

    多尔衮、济尔哈朗、李永芳、孙得功这些人被赎回来后,皇太极明面上是抚慰有加,实则暗地里疏远了,孙得功如今也落得发配到镇江堡带一千人。

    皮岛、身弥岛上原本有上万士兵,加上家属,也是有三万多人的,被上次楞额礼、喀克笃礼洗过一遍后锐减到不到两万人。

    除了这两千人,还有叶臣自己旗下的三百精锐。

    两千三百人,便是满清东江镇兵力的全部。

    几日前,这里还有杜度、彻尔格、萨穆什喀的万余精锐,不过杜度将俘获的皮岛千总以上的将官及其家属、大量的金银都带走了,沿着镇江堡、凤凰堡、威宁堡、沈阳的官道撤回去了。

    而给叶臣留下了几千户东江镇普通士兵及家属,这些人或是孙得功的旗丁,或是新满洲和汉军旗的阿哈,今后就长驻镇江堡一带了。

    与大明一样,满清也是重辽东中西部,轻东部,特别是在辽东东部被满清、毛文龙反复拉锯后丁口异常凋敝的情形下更是如此。

    如今在偌大的鸭绿江附近,除了镇江堡这里的两千余人,便只有宽甸的五百人、凤凰堡的一千人,威宁堡后世本溪市、凤凰堡以东的广大地区还有若干个堡寨,满清政府最多安排一个牛录300人驻守,大多数只有50100人。

    镇江堡靠近朝鲜、皮岛,皇太极几次征伐朝鲜这里都是大后方、出发地,于是这才安排了两千人驻守。

    在镇江堡附近,还有两座大营,原本是几次征伐朝鲜的大本营,人走之后也没有拆除,以备下次使用,如今倒是便宜了从皮岛等岛屿掳回来的东江镇士兵及其家属。

    虽然只有两千余人,不过在满清贵族来看,这已经是相当重视了。

    此地的镇守者,叶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被俘的东江镇士兵虽然还有五六千人,不过在叶臣看来,完全不足为虑。

    而在七八年前,辽东的满洲贵族们绝对不会这么认为。

    在毛文龙还在世的时候,他常常带领几千人便敢深入到沈阳、抚顺等辽东腹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同时将辽东东部的堡子全拔了,让身在沈阳的老奴得不到情报、摸不着头脑。

    毛文龙,实在是高悬在沈阳不可一世的大小建奴头上一柄亮闪闪的利刃!

    可惜,这一些,都叫一个叫袁崇焕的人给毁掉了。

    袁崇焕被杀自然冤枉,不过自从毛文龙死后,他为了全盘掌控东江镇,将东江镇分成几拨,又在里面安插自己的势力,为东江镇后来的衰败居功最伟。

    毛文龙死后,此时最有声望的莫过于原名陈忠,后改名陈继盛者,袁崇焕此时若是放下私心,让陈继盛继任东江镇总兵,虽然东江镇仍然避免不了衰落下去,不过肯定没有这么快。

    大明或许也能延长国祚十余年。

    结果他在东江镇里掺杂了徐敷奏、刘兴祚兄弟,于是,东江镇不可避免分裂了。

    于是,自从毛文龙死后,刘兴治杀陈继盛,沈世奎杀刘兴治,耿仲裕杀黄龙,尚可喜杀耿仲裕,一通乱杀后,满清已经知晓以前深为畏惧的东江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切,同袁崇焕有莫大的干系!

    自此以后,东江镇军将的战斗力同样不可避免地回到普通明军的水平了,直到投降建奴后得到他们“神秘”光环的加持又大发神威。

    这也是叶臣以区区两千余军卒就敢镇守有着五六千俘虏的东江镇士兵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这也与满清计划将部分东江镇士兵划到孙得功麾下,全部纳入汉军旗也有关系,此时孙得功正带着一千汉军旗与俘虏们住在一起,有这么多旗丁,一朝失势的孙得功能不尽心尽力盯着?

    “啪啪”

    一大清早,镇江堡叶臣的府邸大门外响起了鞭炮声。

    镇江堡是一个军堡,里面住着多半是驻军的家属,听到这阵鞭炮声都过来瞧热闹。

    这阵鞭炮声自然不是没来由的。

    沈姑娘又要嫁人了。

    杜度夺占皮岛后,将从旅顺过来瞧父亲的沈姑娘也拿下了,最后他带着千总以上的军将及家属、重要缴获回沈阳时,自作主张将沈姑娘赏给了镇守镇江堡的叶臣。

    杜度前脚刚走,第二日叶臣便迫不及待地准备将沈姑娘纳入房中。

    沈世奎会不会投降我大清还是两说,依照他在东江镇的地位,一旦降了,皇上必定龙颜大悦,没准在地位上会与孔有德等人并驾齐驱,故此,叶臣一开始并没有要强,而是“正大光明”地迎娶了她。

    后院偏房里,一身红装的沈姑娘依旧明艳动人。

    沈姑娘嫁给毛文龙时才十六岁,如今年近三十,却依然保养的很好,只见她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若是后世通读过红楼梦的读者见到不禁会惊叹,“这不就是迎春与探春的合体吗?”

    长期跟着沈姑娘的丫环小梅正在给她梳头。

    沈姑娘面色沉静,眼神淡定,看不出喜乐哀愁。

    “给我磨砚”,等她梳洗妆抹完毕,对小梅轻声说了一声。

    不多时,雪白的墙壁上出现了几行字,小梅怔怔地看着,她不识字,不知晓写的是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小姐今儿个是怎么啦,好好的雪花纸不用,巴巴地在墙壁上写个甚?

    看着那些字,小梅没来由地感到身上一冷,虽然她不识字,不过依旧隐隐约约体会到了那些字身上透露出来的意味。

    什么意味?

    戏谑?嘲讽?诀别?

    小梅摇了摇头,心里头隐隐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你先出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小梅出去了。

    中午时分,沈姑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