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骑兵的眼里并不远,还是可以互相支援的。
乌伦古湖附近,是巴图尔最亲近的弟弟楚琥尔乌巴什第五子罗布赞格林沁的地盘,他的周围聚集着绝大部分巴图尔兄弟们的后代。
当拔都带着大军沿着额尔齐斯河南岸向乌伦古湖开进时,一路上遇到的情形与南面的郝摇旗、赵良栋那那里差不多,他也没有理会,两日内便抵达了乌伦古湖的西岸!
到了西岸还是没有发现敌人正规军的踪影,而在陆上他也没发现阿拉套山附近有敌人骑兵出没的迹象,在北岸,安童的侦骑同样如此,于是安童决定带着军团继续朝东行进。
不过当他的军团完全开到阿拉套山与额尔齐斯河那处狭窄的地带时,前后都出现了敌人!
安童倒是没有惊慌,因为长期在阿尔泰山附近驻扎的他知道,他的侦骑虽然向北侦查了大约二十里,但这阿拉套山虽然只有二十里长,但山谷众多,每一道山谷都可以通往更加宏伟绵长的阿尔泰山更多的山谷,想要在短时间里将每一条山谷都打探清楚不用说是做不到的,
但是一个问题出现了,夏季的额尔齐斯河是河水最充沛的时候,河面宽达两百米以上,河水的深度普遍超过三米,何况此时额尔齐斯河可不是后世经过共和国精心治理过的河流,千百年来从来没有人管过它,任由他纵横驰骋泛滥,于是在两岸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地,由于南边地势较高,于是便形成了荒漠,沼泽地主要出现在北边!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北面的安童部还是南面的拔都部想要在短时间里将大部队转移到对面完全做不到,当然了,让少数侦骑渡过河水还是可以做到的,侦骑的战马和骑兵都受过专门训练,但大部队就做不到了,何况部队里还有一个带着大量辎重和火炮的步军旅!
一个对安童部有利的情况是,敌人出现时或许是试探,也或许是并没有下定决心,他们都是从前后中三道山谷中出现的,一开始出现的人数并不多,都在千骑左右,而根据瀚海军骑兵的操典,遇到山谷时,除了派出侦骑,还会用至少一个营的骑兵进行遮护。
而敌人从山谷里出现后,由于侦骑的存在,安童已经安排了两个营的骑兵在谷口进行遮护了。
但从东西两侧山谷出现的敌人越来越多,安童虽然也安排了各两个营的骑兵在前后守卫,不过区区两个营想要遮护宽达五里的地带终究力有未逮,最后还是被敌人突破进来了!
阿拉套战役打响了!
“想要包围我等?”
由于此时的步军旅走在大队正中间,安童自然无法在两侧布置步军阵地进行遮护,但以两个营的骑兵大致封住敌骑的进攻,然后视情况往各处派出援兵是既定的策略。
他有三个骑兵旅,二十七个骑兵营,如此多的机动兵力布置在长约二十里,宽约五里的地面上后还是绰绰有余的,没过多久他就将突入到这一地带的敌骑全部歼灭了。
不过此时天色也黯淡下来,各处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传过来了。
“将军!”
由于四周都成了战场,安童也无法寻找一处小山作为自己的指挥部进行观望、决策,他只能让步军旅在中间山谷的前面扎下大营,里面布置着一整个步军旅以及一个骑兵团,剩余的二十四个骑兵营全部撒了出去,东、中、西谷口各有八个营,每处大约两千余骑。
在大营的正中间,一座高达三丈的瞭望台终于搭好了,安童正在高台上举着望远镜瞭望。
前面说过,大夏国的望远镜最远可以看清二十里的地方,他现在大致处于东西两个谷口的中心,每一处距离这里都是十里左右,有了瞭望台后,两处战场都瞧得清清楚楚。
令他欣慰的是,两处的骑兵都阻住了敌骑的疯狂进攻,并逐渐在两侧建起了简单的阵地。
正在汇报的正是他的侦骑队长,按照瀚海军的规制,一个军团有一个营的侦骑,这个营平时作为军团级战事的侦察部队存在,当不需要他们侦查时就成了军团司令的护卫部队。
而在一个骑兵旅里,这样的部队是一个骑兵连,也就是说,在一个以骑兵为主的军团里,除了正式作战的二十七个营,还多出来两个营!
“敌人在受到我军的顽强阻击后,便打消了突入中间狭长地带与我军战成一团的打算,眼下天色已晚,他们在三个谷口都扎下了营盘,看起来是准备将我军团包围在这里了!”
安童放下了望远镜,并没有马上回复侦察营营长的话。
安童是以前札剌亦儿部落的人,并入土谢图汗部后,作为阿茹娜的陪嫁整个部落并入到了博格拉部,并一度成为库苏古尔省的镇守使,他也是最早一批接受过大夏各级学堂培训过的喀尔喀人,十几年过去后,年过三十的他与诺尔布一起成了喀尔喀蒙古人的骄傲。
但一直以来,他只是作为镇守使在各地驻扎,大的战事几乎没有经历过,这一次对付准噶尔人倒是头一次,虽然知晓了己方已经稳住了形势,但不利的局面并没有打开,他还是皱起了眉头。
“我方牺牲了多少人?”
“回禀将军,大约一个营的骑兵丧失了战斗力……”
安童心里一惊,虽然是遭遇战,但战斗刚刚刚开始就丧失一个营,这在瀚海军的战事里还是十分罕见的。
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传我命令,步军旅分出去两个团,携带小炮分布支援三处谷口骑兵的防御阵地,这里留一个骑兵团、一个步军团就行了”
第六章 阿拉套之战(2)
这就是安童了,若是碰到像赵良栋、拔都这样久经战阵的将领,肯定会依着自己强大的实力从东、西两端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大摇大摆继续前进的。
但安童担任军团级高级将领后经历的战事毕竟太少,在夜幕降临的前提下还是小心为上,准备到了次日天明再做打算。
这里的安童准备以守待攻,已经抵达图古勒池的拔都军团在晚上同样遇到了敌人的包围。
前面说过,阿尔泰山附近是以前巴图尔众兄弟及其后代的牧场,其中又以其弟弟楚琥尔乌巴什为主,在广袤的高山草甸和山坡草场,是乌巴什的长子巴嘎班迪的领地,他拥有牧户超过两万,而在以乌伦古湖为中心的平地草场,则主要以其第五子罗布赞格林沁为主,同样有两万户左右的牧户。
这里的牧户来自绰罗斯部的大约一半,剩余的有来自札萨克图汗部的,也有来自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的,甚至还有少量乞尔吉斯部落。
从山谷里冲出来围住安童的自然就是巴嘎班迪了,他带了大约一万五千骑,从三个出口堵住了瀚海军的退路,与罗布赞格林沁相比,巴嘎班迪胆子也小得多,否则乌巴什不会将偌大的阿尔泰山附近的牧场封给罗布赞格林沁,而不是他,巴嘎班迪是辅佐罗布赞格林沁的。
与其大哥巴嘎班迪相比,在乌伦古湖附近的罗布赞格林沁就凶狠的多,他将自己部落的青壮全部动员起来了,汇聚了两万骑兵从乌伦古湖西边、北面、南面围住了拔都!
但他同样遇到了尼堪亲卫出身,在安西参加过多次大战的拔都!
拔都出身于哈萨克乃蛮部,虽然不是乃蛮部的核心部落,但他却是姓屈出律的,在哈萨克看来至少也是一个白骨头。
从尼堪亲卫队出来的将领无一例外都有勇猛坚韧的品质,因为他们要保卫皇帝陛下,当皇帝遇险后,亲卫军必须拿出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才有可能摆脱困境。
以前的亲卫队将领之一的斛律金已经为了保卫礼亲王孙德安牺牲了,虽然甚为可惜,不过他终究是没有辱没亲卫队出身将领的名头。
拔都同样如此!
其实他的侦骑一早便侦察到附近有大量敌骑围上来的动静,但他并没有惊慌,而是感到欣喜——在草原上与部族之间的战争怕的不是尽快战斗,而是找不到对方的主力,若是在以往,己方还可以通过大肆杀戮、劫掠普通牧户将敌人的主力逼出来,但瀚海军的军纪却让这样的作战方式成为泡影。
而在阿尔泰山附近作战,别的不说,单单阿尔泰山山体就有千里长、百里宽,里面到处是各种类型的草场,高山草甸、山坡草场,山下灌木草场,比比皆是,能够进入的山谷更是数不胜数,在牧草丰盛的夏季,敌人若是诚心要隐藏起来,你必须一个个山谷去探查,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在阿尔泰山以南,也是同样长达千里,宽达两百里的以灌木草场为主,杂以荒漠草场的广袤地带,再往南就是茫茫大沙漠,敌人一旦作战不利,凭着对沙漠的熟悉,完全可以遁入大沙漠,让你摸不着头脑,这里的沙漠便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而他以前的名字叫沙陀碛,正是五代沙陀族的起源地。
这里的沙漠不像南疆的大沙漠,里面依旧有一些灌木、野草、胡杨木,不是完全无法生存,熟悉水源、路径的话,完全是一处绝佳的藏身之所。
故此,当夜幕降临之际罗布赞格林沁的大军围上来后拔都不惊反喜,他一气将自己手下三个步军旅全部撒了出去,自己身边只留了一个步军旅和一个侦骑营,他知道,依着瀚海军骑兵旅的威力,挡住敌人三面进攻完全没有问题。
果然,他的大胆收到了奇效,三个骑兵旅撒出去后,进入乌伦古湖西岸的敌人寥寥无几,到了最后,完全看不到窜到里面的敌骑了,此时,步军旅的大营已经依托偏厢车建好了,而拔都的身边也聚起了两个骑兵营,因为当战斗发生后,三个骑兵旅所属的侦察连是不用参加战斗的。
此时的拔都已经得到了额尔齐斯河北岸的安童部同样受到围攻的讯息,他的面色变了几变,最后让大营里的号手、鼓手奏响了连续战斗,一举打垮敌人的讯号。
这样的讯号是有讲究的,要想正在酣战的士兵,特别是骑兵听到这些讯号,讯号就不能太过复杂。
“呜……呜……呜……”
铜号吹响后拖长声音然后不停歇连续吹响两次,然后是同样节奏的鼓声。
“咚……咚……咚……”
连续三次,瀚海军的步军旅有两个班专门携带了大铜号和大鼓,当它们一起奏响时,声音可以传到五里之外。
夏日的乌伦古湖,上空月朗星稀,夏夜的气温在十五度左右,是一个非常宜人的夜晚,不过在已经搭好的瞭望台上眺望许久后,拔都决定亲自出击了。
“今日的敌人非常顽强,在以往瀚海军骑兵的战斗中,无论是哈萨克还是准噶尔,很少有坚持半个小时以上的,眼下他们却依旧死战不退,看来是准备拼着牺牲掉大量人马也要大量消耗我军,若不能在今晚给他们以致命打击,恐怕来日再战时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他突然想到一事,瞬间便有些明白这里的敌人为何如此顽强了。
“这里是准噶尔人的夏季牧场,除了罗布赞格林沁兄弟,恐怕还有不少从天山附近迁到这里的牧户,这么说来敌人恐怕远不止这些!”
他将视线投向南面,在乌伦古湖南面,那是广袤的荒漠地带,虽然荒凉寂寥,但里面养活一万户牧户还是不成问题的。
何况,自己在这里遇到的如果是罗布赞格林沁,他还有援兵的话那就肯定藏在荒漠里了,荒漠里白日炎热无比,但在晚上却是凉爽无比!
“必须尽快击败当面之敌!”
镜头里,双方的战斗依旧在继续,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不时传来,拔都根据距离自己的远近判断着三个步军旅的战况,又仔细瞧了一会儿后,通过夜色里依旧显眼的瀚海军军旗,他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南面的步军旅距离我处最远,看来那里的战况最为顺利,但由于我军是从额尔齐斯河下游过来的,西面过来的敌人不可能是主力,北面有额尔齐斯河的阻隔,敌人的主力也不可能在那里,否则若是被我军击退后慌不择道退入河里就不妙了,如此说来南面才是敌人的主力”
“但南面的我军骑兵旅并不是自己兼领的那支战力最强大的骑兵旅,反而将可能的敌人主力击得节节败退,这意味着什么?如此多的骑兵从三面围上来,敌人的主将罗布赞格林沁肯定在其中,他向南撤退是为了什么,多半有诈!”
一想到这里,他生怕南面的骑兵旅跟着敌人退入那处由荒漠、草场、山地交织的地带,他走下了瞭望台,带着两个骑兵营向南面跑去。
一路上,他在紧张地思索对策。
“若是不跟上去,就会失去敌人主力的踪迹,若是让他们沿着乌伦古湖西岸遁入大沙漠,想要再找出他们就困难了,我那里有一个骑兵旅,九个营,加上我这两个营,一共十一个营,三千多骑,就算敌人有另外的埋伏,也有一战之力,干脆跟上去算了,前面好走的道路都是沿着湖岸的,他们若是窜入山地或森林那就算了,若是继续朝南跑就跟上去”
于是他对身边的录事参军说道:“老伙计,我估摸着,西边、北面两个步军旅击败敌人没有问题,但南面有一些蹊跷,我不亲自去看看终究有些不安,这样,你留在此地督促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军旅尽快打败敌人,我跟着第三旅南下瞧一瞧”
在陆上,拔都跟录事参军说过这里的地形以及寻找敌人主力困难的事情,但在夜晚任由军团司令带着十一个骑兵营南下追敌,万一有何不测,这样的责任录事参军是承担不起的,他赶紧说道:“司令,还是让我南下吧,您留在这里主持大局”
拔都却摇摇头,“这里并无大局要主持,在夜里战斗,放眼这个世界,也就是我瀚海军有操典并时常常练不辍,敌人至少有一半部族骑兵,人数看似很多,实际上战力并不强,不出一个小时,这里的敌人必败,之后,分出一半人马追击,留下一半人马打扫战场,等到天明时再择地渡过额尔齐斯河支援安童才是正经”
录事参军说道:“准噶人在阿尔泰山、天山驻牧许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岂能寄望一战而定,不如放弃南面的敌人,让这个骑兵旅去支援西边、北面,尽快击败这两面的敌人,这四周除了大湖,并无遮掩之地,大战过后,我军就算猛追也很难追得上,陛下以及大将军并没有规定我等何时击败这里之敌,细水长流也就是了……”
拔都的面色闪烁不定,录事参军的话也有道理,如果自己冒冒失失追上去,在大沙漠里遭遇敌人大军就不好了,何况,在前面还有大山、森林、荒漠的交织地带,非常利于埋伏。
半晌,他还是决定追上去,不过他对录事参军说道:“我沿着湖岸追一段,遇到大山便停止追击,放心吧,这个世界上想要一次性歼灭我军一个旅的军队尚不存在”
第七章 阿拉套之战(3)
对于拔都来说,对于乌伦古湖附近的地形还是十分了解的,在湖泊的西北岸,紧贴着湖水的是一段山体,但在山体的北麓则是一段长约三十多里的荒漠草原,尽头又是一段山体,其中有小道可以穿行到山体以南,而在湖泊西北,也就是拔都他们过来的方向,贴着额尔齐斯河的方向也是一段海拔不高的山体。
也就是说,在乌伦古湖的西北面是一处一面靠着额尔齐斯河,其他几面都有山体遮护的荒原,荒原里丘陵纵横,面积约莫五百平方公里,不算上山体背后可能埋伏的敌人,这样的地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