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要塞外面大雪纷飞,自己就是想撤出阿勒楚喀,回到黑水北边也不可得此时黑水多半还未彻底封冻,自己三千户,接近一万多人的部族怎么能够轻易地回到北边?
难道传承了几百年的精奇里部落就要毁之一旦?
要塞不大,方圆也就一里多路,却驻扎着巴尔达奇身边最精锐的五百骑,巴尔达奇的居所是一座三层楼的木制建筑,站在第三层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动静。
此时巴尔达奇正好站在三层楼上,不断地眺望着西侧。
或许是心有灵犀,巴尔达奇不断望向西边,终于有了感应。
一个狗爬出现在他的眼前,接着便是第二个、第三个
当乌力吉从第三个狗爬下来时,自己这心里却是很不得劲儿。
一想起尼堪在他临行前说的话更是牙痒痒的。
“阿布哈,听说建奴原本想收巴尔达奇为额附的,齐齐哈尔一战过后,他这额附估计是当不成了,不过他皇太极是大汗,我也是阿斯兰汗,做不了他爱新觉罗家族的额附,也可以与我联姻嘛”
阿布哈,岳父之意,额附,女婿、驸马之意
当时乌力吉就明白了,乌力吉膝下还有一女,年方十六,叫古古伦,乌力吉原本还想在尼堪麾下的的众将里寻摸一门亲事,没想到这厮倒好,竟然想让古古伦去和巴尔达奇联姻!
“这样,我收古古伦为义妹,封她为和硕荣宠格格”
“打住!”,当时乌力吉就毫不客气拒绝了他,“你既然想要收养,在乌扎部随便收养一个便是,何苦折腾我的古古伦?”
“阿布哈”,尼堪劝慰道,“我是古古伦的姐夫,岂能不为她考虑?我可是听说了,巴尔达奇年方三十,正妻前不久刚刚离世,嫡福晋之位空悬,他原本是精奇里江的支流托莫河卫的世袭指挥使”
“也就是说,论地位,他与以前的根特木尔相差仿佛,何况,他本来是精奇里部的哈拉达以及著名的勇士,收复精奇里江流域、牛满江流域诸部后,麾下有近四千户,在黑水一带仅次于博穆博果尔,本来就是索伦人的大汗之一,这样的人,这样的年纪,也没辱没了古古伦妹妹”
“何况,听说此人只有嫡福晋一人,对前妻一直念念不忘,用情如此之深,将来对古古伦也差不到哪儿去”
尼堪这么一说,乌力吉的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那你将来如何安置他?”
“让他留下一千户家里有十八岁左右未成亲的在阿勒楚喀,今后便是本汗的直属部落,封巴尔达奇为副汗,让他掌管三姓一带,准许他以三姓为根基,徐徐收拢黑水下游一带的索伦人部落,补足三千之数”
乌力吉这才点点头,不过依照尼堪的野心,是不会让巴尔达奇在三姓后世依兰县附近,依兰,便是三的意思一带独大的。
果然,尼堪后来又笑道:“听说三姓以东,还有一条大河,叫乌苏里江,最后从南面注入黑水,此地是东海水鞑鞑一部站着,如此好的地方我部岂能放过,只要占了此地便能徐徐经营大河以东、大海以西的广大地区”
乌力吉有些畏惧地看了尼堪一眼,内心却是震撼莫名,“此子如今才二十岁,怎地知晓这许多?他左右之人也多是在部落里打转的少年,知晓的也不可能比他更多,难道是南楚告诉他的?嗯,有可能,不过就算是南楚告诉他的,他怎会知晓黑水下游以及大海以东的事情?”
“大海?尼堪,如今将这岭东大平原占住,大力经营农耕才是正经,大海之事还太远了”
此时尼堪一颗心却已经飞向了遥远的大海之滨,他心里一个宏伟的计划也开始形成了。
想要大力经营岭东大平原,光靠如今的锡伯人和达斡尔人是不行的,最终还是要靠勤劳的汉人才行。
将皇太极俘获的汉人带到漠北这才是尼堪梦想的一小步,他还有一大步,不过那得有出海口才行。
皮岛,以及辽东东侧的一连串岛屿、朝鲜境内,此时尚有上百万的辽东遗民。
虽然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不过辽东的诸多岛屿包括旅顺在内还是掌握在大明手里,建奴想要彻底攻占这些地方按照历史的进程尚需几年的功夫,不过如今的建奴在先后两次遭受大败之后,势必会将目光重新放到南、东边。
故此,尼堪的步伐必须得加快了,否则,这上百万的汉人大部分会回到辽东成了“我大清”的顺民,一部分会留在朝鲜最终同化于其中。
这百万人丁,若是放在黑龙江的大平原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兴凯湖附近,将使黑龙江中下游大变样,从此以后,外兴安岭以南的区域将牢牢地掌握在汉人以及索伦人手里。
有了这百万人丁,尼堪便有足够的底气与南面的蒙古人、女真人,西边的俄罗斯人、哈萨克人、卫拉特人一争雄长了。
乌力吉的出现让巴尔达奇喜出望外,与历史上一样,他都对自己能够娶上尼堪的义妹,以及事实上成了他的连襟大喜过望,二话没说便将阿勒楚喀附近符合条件的一千户留了下来,自己带着剩余的两千户迁到了三姓附近。
巴尔达奇的倒戈让黑龙江流域的博穆博果尔左右为难,历史上他背叛满清后还能逃到赤塔一带,不过如今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广大地区都掌握在尼堪手里,他现在想要逃亡便只能越过黑水逃到外兴安岭以北的极寒之地了。
最终,博穆博果尔还是亲自带了一百人,十套狗爬,带了四色礼物来到齐齐哈尔向尼堪请罪。
尼堪趁机提出让他麾下的约莫三千户以农耕为主的达斡尔人全部迁到阿勒楚喀一带,博穆博果尔略一思考便同意了。
迁出三千户以后他麾下还有以养马、养鹿为主的三千多户以鄂温克、鄂伦春人为主的部落,这些人种地没有达斡尔人强,不过作战却有过之,他博穆博果尔依旧是黑龙江第一大部。
一月份的时候,三千户达斡尔人全部迁到了阿勒楚喀一带,在寒冷的冬日,在从楚库河迁过来的以张大根为首的一百户熟知农田水利事务的汉人农户带领下,加上以前的一千户巴尔达奇手下,在呼兰河口附近,松花江南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兴建堤坝、疏通沟渠、排干水洼子的活动。
期间,尼堪从赤塔调来了大量的粮食和肉食,一时这四千户农户的干劲更加充足了。
与此同时,尼堪也在这四千户抽掉了两千人的常备军,让齐齐哈尔的冷云带着一千人训练着,而在齐齐哈尔,将阿林阿的三千骑补偿完毕后,又在锡伯、达斡尔两部抽调了一千骑加入常备军。
这样一来,齐齐哈尔便有了五千人,阿勒楚喀要塞北边,已经被尼堪命名为哈尔滨的地方也有三千人的常备军,阿斯兰大汗掌控大平原一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雪纷飞的日子,不禁从北面来了博穆博果尔,也等来了皇太极的使者。
尼堪、范文程,两个令尼堪颇有些意外的人物。
此尼堪非彼尼堪。
第三十九章 固山贝子尼堪与参将范文程(上)
爱新觉罗尼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第三子,今年二十岁,与阿斯兰汗尼堪同岁。
此尼堪没有参加皇太极第一次南下劫掠之事,原本只是一名奉恩镇国公,为了出使齐齐哈尔,皇太极将他升为固山贝子。
范文程,万历年间的沈阳秀才,今年三十三岁,他倒是跟着皇太极南下参与了劫掠之事,还亲自出马劝降了多路明军或堡寨,战斗时也能披甲持剑与人格斗,倒是比寻常大明的秀才高明许多。
皇太极北上之后,他跟着阿敏镇守永平,侥幸逃过一劫,这一次他却是自告奋勇跟着尼堪来到齐齐哈尔,准备劝降索伦人的尼堪以立下惊天的功勋。
在齐齐哈尔城寨的衙门,尼堪高坐主位,接受了爱新觉罗尼堪和范文程的叩拜。
进到自己的房屋,两人自然将帽子摘了下来,看到两人光溜溜的脑袋以及脑后拖着的那丑陋滑稽的小辫子,尼堪内心十分复杂。
等两人抬起头来,六目相对,三人都是有些震撼。
由于此时有后金的尼堪到来,为行文方便,此处将乌扎部的尼堪称为孙秀荣。
孙秀荣首先看向那个跟自己一样姓名的人。
果然生得一表人才,难得的一双大眼睛,鼻梁也是高挺着,唯独面部宽大,倒是一如既往的稳定,面色稚嫩,不过与与后世二十岁的人相比就成熟多了。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女真人还是索伦人,男儿到了十五岁已经算是成丁,建州女真皇族的子弟更是必须拿起武器冲锋陷阵,这也是像他们这样一个单薄的部族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孙秀荣观察到尼堪的右手骨节粗大,虎口上的老茧赫然在目,显见得平素也没少操练武艺。
而另一人,历史上耳熟能详的范文程更是令孙秀荣吃惊不已。
此人倒是一副大明人士的模样,国字脸,一脸浩然正气,三缕长须,若不是知晓他的底细,孙秀荣乍一看之下绝对会认为他是妥妥的男一号,忠臣志士的杰出代表当然了,对于大金来说,他却是当得起。
尼堪见到孙秀荣后也是暗暗吃惊。
此人倒是一副俊秀的模样,眼中闪出的精光在不断提醒诸位这可是索伦人实打实的大汗。
“我与他同岁,又同姓,不过他在二十岁的年纪几乎达到了老汗的高度,而自己”
范文程却丝毫波澜不惊,见过孙秀荣的相貌之后也只是在心里点了点头,“果然是汉人之后,如此便有把握了”
见敌国使臣,孙秀荣自然不可能一个人,身负礼部重任的雅丹、齐齐哈尔守将阿林阿、亲卫队长孙传宇都在座。
“金国使者所为何来?”
虽然想直来直去,赶紧进入正题,不过贵为索伦人的大汗,如今漠北之北实际上的统治者,孙秀荣也不能免俗。
只见范文程双手抱拳,稍稍伏低了身体,“大金国正使固山贝子尼堪、副使世袭参将范文程回禀,此番冒雪北上,自是来与阿斯兰汗议和的”
孙秀荣暗暗吃惊。
范文程敢抢尼堪的话头,肯定不是临时性起,多半是临行前皇太极有所交代,再看向那尼堪,他也是泰然自若,并没有恼怒的样子。
不过孙秀荣还是发现他的面颊隐隐有些许红晕。
“哦?所议何事?”
尼堪、范文程两人此时都是心中暗骂,不过面上都没有表现出来,这次倒是尼堪上前一步。
“大汗,索伦人与我建州女真几百年前就是一家,习俗类似,话语相同,这两年肯定有一些误会,导致双方兵戎相见、骨肉相残,我等此来,是奉了大金国大汗之命,前来与您议和的”
“哦?具体说来”
尼堪与范文程对望一眼,这次是范文程出马,“大汗,主要有两事”
“其一,此次在科尔沁境内交战,我方有一些军将被大汗所俘,还望大汗看在同宗的份上放他们一马,大汗有什么要求,都好商量”
“其二,既然大汗的兵威已经来到岭东之地,便与大金国接壤了,双方似乎有必要明确一下疆界,以防再起刀兵”
“愿闻其详”
孙秀荣还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此时连范文程也有些感叹,不过如今人家阿斯兰汗势大,也只得由他作态。
“大汗,我方有哪些军将在贵方手里,还请大汗明示”
孙秀荣点点头,这个东西至关重要,关乎第二个条件的达成,他早就做了准备。
多尔衮、济尔哈朗以及衮布、阿都齐、俄木布都在他的手里,这便是他最大的筹码。
“呵呵,两位难道不想知晓战事的具体结果?”
这时雅丹开口了,他说的也是女真语。
尼堪、范文程听了都是一震,呼伦城、齐齐哈尔两地的战事他们只是知晓己方败了,也有一些士卒、军将千里迢迢跑回沈阳,向皇太极禀告了战事的经过,不过有些事情,比如多尔衮等人的下落,巴林、扎鲁特两部的下落他们至今尚不知晓,这也是尼堪、范文程两人前来的原因之一。
“愿闻其详”
只见雅丹从那怀里掏出一张纸片大声念道:“呼伦城一战,计有围城敌军翁牛特部蒙古骑兵五千余,统兵者大酋逊杜棱、栋岱青兄弟,战后包括逊杜棱、栋岱青在内的五千骑全军覆没”
“巴林、扎鲁特两部蒙古骑兵共计六千人,分别由其大酋色特尔、色本带领,本在伊敏河以西驻扎,其部抵达之后大肆劫掠阿斯兰汗所属的牧民,导致呼伦湖附近满目疮痍”
“后两部见势不妙,使出悬羊击鼓的伎俩星夜远遁,被我部侦知,紧追不舍,在原察哈尔所属的乌珠穆沁部落的牧场追上,大破之,击杀包括色特尔、色本在内的两部骑兵”
说到此处时,尼堪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在金国贵族的眼里,蒙古人能结成同盟自然好,结不成的也不希望身边有一个强大部落的存在,按照雅丹此时的说法,翁牛特、巴林、扎鲁特三部包括大台吉在内的精锐骑兵几乎丧失殆尽,三部元气大伤之后肯定很难再有所作为。
这是孙秀荣希望看到的,也是尼堪、范文程希望看到的,何况此战后,三部与索伦人便成了不共戴天的大敌,彼等为了自保,也只有向东彻底投入金国的怀抱。
“金国十四贝勒多尔衮及其兄弟阿济格率领的两千余巴牙喇护军,被大汗亲自率领的大军击败,阿济格战死,多尔衮被俘”
听到这个消息,尼堪的身子不禁摇晃了一下,他的手也在巍巍地颤抖。
爱新觉罗家族最为悍勇的阿济格竟然战死了!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率领的五千精骑也在此役战败,济尔哈朗被俘”
这时,连范文程也站不住了,孙秀荣见到他的右脸颊的肌肉明显地跳了一下。
“齐齐哈尔城寨方面,科尔沁三部骑兵被歼,三部大酋衮布、俄木布、阿都齐被俘,李永芳所率汉军旗全军覆没,李永芳、李率泰、孙得功三人被俘,李延庚战死”
李延庚战死自然是一个幌子。
尼堪终究年轻,此时再也站不住了,竟不小心打了个踉跄,孙秀荣笑道:“贝子爷这是怎么了,哦,也是本汗疏忽了,看座!”
等尼堪、范文程两人坐下了,脸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虽然在来之前大概知晓了己方军卒的结局,不过从对方嘴里说出来终究还是不一样,何况,此战过后,镶蓝旗的精锐几乎没了,两白旗最精锐的力量也席卷一空,这可是罕见的大败除了上次的青城老河之战。
简直是在大金的伤口上又撒了一大把盐。
范文程脸上变了几变,不多时便恢复了正常,他站起来向孙秀荣行了一礼。
“多谢大汗仁义,留下了本国几员大将的性命,不过学生有一事不解,还请大汗为我解惑”
“请说”
“大汗,贵方战损如何?能否示下,哦,大汗若是不方便的话就算了”
“呵呵”,孙秀荣此时也在揣摩范文程的用意,心想,无非是在了解了本方战损后为接下来的谈判拿捏而已。
“告诉你等也无妨,两战下来我方也是损失颇大,常备军竟有近三千的战损,部族骑兵相差仿佛,加起来接近六千之数,与你等说吧,本汗麾下,向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是有人执意犯我,我必加倍敬之!”
说出此话时,孙秀荣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