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52章

1625冰封帝国-第52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意思?”

    “是的,大汗,不过此事尚需大汗出面,愚弟陋见,新一轮青牛白马会盟势在必行!”

 第二十九章 秋高马肥(上)

    还有一个月就要入冬了。

    秋天,对漠北来说,是最好的日子,此时经过春夏两季的喂养,草原上、林中的牲畜群都是膘肥体壮的。

    也是最差的日子。

    秋高马肥之时,也是草原、林中野心家们蠢蠢欲动的时候。

    草原、林中秋日苦短,最多一个月,若是此时进行攻击,收获之时已经是漫天冰雪的冬日了,敌人就算要反击也没有办法冬日的室外,零下几十度,兵刃根本就握不住。

    当然了,尼堪的部队在冬日里还是能作战的,部队都配备了手套,火枪部队也能轮流在城内专门的营房里练习只能带薄手套,否则无法扣动扳机。

    从石勒喀河的入口一直到精奇里江的入口,长达一千多里的黑龙江两岸,此时遍布着大量的简陋城池。

    这些城池多半只是在周围简单砌了一道土墙,墙内的建筑也多半是用木头制成,城池的规模大多在一到两里左右。

    漠河、雅克萨、额木耳、多锦、乌库尔、阿萨津、铎陈、呼玛、洞城、乌鲁苏,等等,一系列这样的土墙木城矗立在黑龙江两岸,木城周围则是大片的田地。

    乌鲁苏,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木城,方圆约莫三四里,黑龙江从西北面流到此处时,先是掉头向西,接着又继续向南,然后又折返向西北。

    河水到了此时,流淌的方向有些匪夷所思了,不过这还没完。

    折向西北后,不多时又拐向东面,接着又折向西南,最后才恢复到蜿蜒东南而去的原貌。

    于是,在河水的包围下,形成了两处周长约莫五六十里,面积约莫四五十平方公里的两个半岛。

    位于黑龙江东岸的半岛离大陆最窄处只有不到四里,而位于江水西侧的半岛离西侧的大陆只有仅仅一里不到!

    乌鲁苏城便是建在靠近西侧大陆的那处半岛上,与大陆连接的那处不到一里的地方也砌着一道土墙。

    选择这样的地方筑城,城池的主人至少具备了中原汉人的统治者那样的目光,抑或有汉人那样的雄心?

    此时天色刚刚放光,乌鲁苏城却是一片人声鼎沸的景象。

    不多时,那道宽不过一里的土墙中间的木门打开了,估计平时一般只打开半扇门就行了,此时整个大门都打开了,大门打开时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嘎吱声惊动了在两个半岛上劳作的农夫,都将头伸过来望向此处。

    “哒哒哒”,大门里出来了大量的战马,战马上的骑士一个个趾高气扬的,越过大门后便快速向前驶去。

    出来的马匹非常之多,差不多一刻的时间才驶出来最后一骑。

    不多久,在那条狭长、连接着大陆的通道上,扬起了大片的灰尘。

    “大汗此举,是福是祸?”

    就在河对面另外一个半岛上,一个老农先是摇摇头,接着又很快伏身劳作起来。

    骑兵越过通道后折向西北,行走了约莫二十多里后再折向西南,百里之后一条大河赫然出现在眼前嫩江!

    见到前面那条大江,队伍中一个年约四十上下,身材精干,穿着一身棉袍,脑后却拖着一根粗大辫子的男子眼里顿时放出了光芒。

    博穆博果尔,黑龙江中上游三十六城鄂温克人、达斡尔人的共主,是精奇里江以西、石勒喀河以东的广大黑龙江流域六千户索伦人的大汗。

    在嫩江边上稍事休整之后,大队骑兵开始沿着嫩江向西南处的大平原驰去。

    三日后,大平原北侧靠近大兴安岭的地方,隶属于罗察巴图尔的农户是在一片腥风血雨中渡过的。

    来自北面的博穆博果尔带着两千骑兵南下,洗劫了这一带,将高过车轮的男丁杀死,将剩下来的丁口、牲畜源源不绝地迁到黑龙江一带。

    等到巴图尔反应过来,纠集军队北上时,博穆博果尔已经差不多洗劫了四百多户人家,并安然退到了黑龙江沿线。

    身在呼伦城的尼堪很快便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不禁有些犹豫。

    没想到自己自己的报复突然来了,不是蒙古人,也不是女真人,而是北边的同族博穆博果尔。

    对于博穆博果尔,尼堪自然是要对付的,可在他的眼里,那也得到了明年开春,墨尔迪勒的船只完备之后再说,从石勒喀河出发一路向东,用船上的大炮轰击沿岸的木城才是上策。

    如果从大平原向北进攻,如何越过大兴安岭那茫茫的密林就是一个问题。

    不过如今齐齐哈尔木寨已经建成,阿林阿带着三千骑兵,两千步军正在那里驻守,达斡尔、锡伯两部正在收心的时候,如果此时不能为他们讨一个说法的话,彼等估计很快就会重新投降蒙古人。

    何况,驻扎如此多的大军消耗也是极大的,也不能光看着不干正事。

    想来想去,尼堪还是给阿林阿下达了带着三千骑北上讨伐博穆博果尔的命令,齐齐哈尔木寨由那两千汉军步军驻守。

    时间到了此时,尼堪已经准备在齐齐哈尔附近正式筑城了,砖瓦、泥土、石灰、木料等物早已转备好了,原本很快就要开工的,没想到竟然出了这种事情。

    阿林阿的大军如今是一千两百飞龙骑、一千两百龙骑兵、六百猛虎骑,齐齐哈尔到大平原的北端的距离约莫六百多里,大军五日后才开始进入丛林。

    此时六百猛虎骑便排上用场了,他们在前面探路,后面紧紧跟着飞龙骑、龙骑兵。

    没想到此时又出现了意外!

    齐齐哈尔木寨的南面又出现了一支大军!

    先是约莫万余的蒙古骑兵,他们将木寨团团围了起来,木寨里只有两千步军,自然不敢出击,蒙古骑兵便好整以暇地在齐齐哈尔附近劫掠。

    接着又出现了万余八旗步军,步军里不禁有火铳兵,还携带了大量的火炮。

    两千步军的头领,唯一一个前明军投靠过来的将领冷云见了一颗心不禁沉到了谷地。

    冷云以前是蓟州边境重镇石门镇的游击将军,建奴入关后,他奉命带着几百人驰援三屯营,结果被敌人打了埋伏,全军覆没,他也做了俘虏。

    尼堪见他军官出身,又会使火铳,也能操炮,考察一段时间后便让他做了这两千步军的头领当然了,他的一家在蓟州镇被建奴杀了,他一心想报仇也是愿意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冷云这两千手下有一千五百火枪手,五百炮兵,按说寨外就算有再多的敌人也不应该害怕才是,不过他还是胆寒了他见到了敌人用四匹马拉着的沉重的火炮,一共有四门!

    另外还有不少用两匹马拉着的火炮。

    这下冷云傻眼了。

    出击的话敌人有上万的骑兵,不出击的话敌人可以用火炮好整以暇地轰击,木寨除了周围一圈围墙底部由三尺高的土墙加固,其他部分全部都是用木头制成的,火炮轰击的话无须瞄准便能造成大量杀伤。

    唯一幸运的是,木寨里也配备了大量的火炮,常备军五百斤火炮的射程竟与建奴那四匹马拉的火炮射程差不多。

    在木寨火炮的打击下,敌人的营寨、炮位稍稍后退了一些,不过这也是暂时的,一旦敌人不顾死活前出轰击的话,木寨还是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尼堪很快也知晓了木寨这边的事情,这下他明白了。

    博穆博果尔肯定是与建奴勾结起来了,在大平原北边掳掠只是一个幌子,为的就是将木寨附近的骑兵引开。

    这么来看的话,敌人恐怕不会只是这么一路兵力,自己这呼伦城也不见得保险。

    不过木寨也不能不救,阿林阿的大军已经进入到了密林,自己从呼伦城出发将他叫回来也不知要花多长时间,没准等到他回来时木寨已经被攻下了。

    若仅仅是木寨被攻下,或者两千步军全军覆没,对于尼堪来说还不是什么致命的打击,不过在大兴安岭以东的两大部族眼里问题就大了或许在整个黑龙江大平原有更多的部族正盯着,你既然不能护卫我等安全,那我要你有何用?

    还不如像从前一样投入科尔沁蒙古人的怀抱。

    于是木寨不禁成了阿斯兰汗军事上的重镇,还成了政治上的象征。

    必须救木寨!

    不过眼下尼堪身边除了刚刚练成的五千步军,剩下来的就只有海拉尔河北岸的那一千前女真骑兵了。

    考虑到嫩江流域、西拉木伦河流域还有庞大的蒙古骑兵,彼等也有可能偷袭呼伦城,尼堪便给驻扎在杜尔加城的苏哈下达了命令,让他带着杜尔加以及尼布楚的三千骑立即东进,接管呼伦城的防守。

    又在呼伦城附近的部族进行动员,纠集了三千骑后,尼堪带走了一千骑,加上南楚那一千女真骑兵,以及三千步军,一共五千人马,还带了十门两百斤重的小炮,沿着横贯大兴安岭的北大河、阿伦河出发了。

    沿着河谷、横贯大兴安岭的道路大约四百里,尼堪带着大队走了约莫一半的时候后面又传来了惊天的噩耗!

    杜尔加城的守将,尼堪最为器重的三大将之一的苏哈死了!

 第三十章 秋高马肥(中)

    时间倒退到几日前。

    杜尔加城此时也是一座扼控着鄂嫩河北岸以及前元古驿道的重镇,也已经由木寨改成了一座周长约四里的正式城堡。

    接到尼堪的命令后,苏哈立即给镇守尼布楚的岳讬下了命了在尼布楚的那一千常备军尼堪最后想来想去还是让岳讬管着了。

    岳讬接到命令后倒没推辞,立即带着千骑南下了,没几日便到了杜尔加。

    此时苏哈已经将在周围的达斡尔三部中抽调了两千部族骑兵,准备在自己离开时由他们镇守杜尔加,并让额尔特部哈拉达巴根负责。

    在杜尔加城的兵营里,苏哈亲自在营门口迎接了岳讬他毕竟在名义上是尼堪的弟弟。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岳讬突然出示了一道用薄绢写就的命令,说是尼堪写的,说什么“兹有杜尔加城守将苏哈心怀不轨、里通外敌,着大汗亲弟岳讬带人拿下,并接管守将一职”云云。

    苏哈一下傻眼了,前几日大汗还派人来让自己带兵去呼伦城,怎么会没头脑的出具这样一道命令?

    “假的,这是假的!”

    苏哈愤愤地喊道,兴许他自认为一直以来对尼堪忠心耿耿,突然遭受这样的待遇实在是太不公平,言辞、举动上便有些不受控制,结果被岳讬当场击杀!

    苏哈的脑袋被岳讬一刀斩断了,骨碌碌的脑袋滚到了地上,双目圆睁,一副不甘的模样。

    按说以苏哈之勇,身边又有亲卫,是不大可能让岳讬得手的。

    不过苏哈终究是牧奴出身,骨子里对岳讬还是有些畏惧的,同时也没有做什么防备,便让岳讬轻易得手了。

    苏哈身边的亲卫都惊呆了,一边是大汗的弟弟,一边是大汗信赖的大将,这叫他们如何是好?

    最终“大汗弟弟”的名头还是占了上风,亲卫们最终还是屈从于岳讬了。

    岳讬击杀苏哈后,继续打着尼堪的幌子,又在这三千骑进行了大量的军将更换,将玛尔吉部哈拉达之子谢博勒、达斡尔三部之一的鄂嫩部哈拉达阿尔丹提拔为军队的重要将领,各领一千骑。

    由于岳讬毕竟是尼堪的弟弟,而苏哈以前不过是依附于乌扎部的一个达斡尔牧奴,岳讬这一出虽然在营伍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最终还是平息下来了。

    于是岳讬便带着这三千骑浩浩荡荡东去了,一直开到了呼伦城下。

    尼堪走后,呼伦城的部族骑兵是由额腾翼率领着,而剩下的两千步军则是由原来的女真阿哈吴应龙暂时打理。

    见是大汗的弟弟亲自带着大军前来协助守城,额腾翼想都没想便准备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慢!”

    不过却被吴应龙制止了。

    “这是为何?”,额腾翼可是以前博格拉部的日常负责人,见自己被一个以前的阿哈止住了,说这内心没有火是不可能的。

    “哈拉达你看”,吴应龙向岳讬的身边指了指。

    额腾翼向下看了看也没有什么不妥。

    吴应龙却是一脸严肃地说道:“哈拉达,苏哈将军一直以来对大汗忠心耿耿,怎么会图谋不轨?何况就算让二爷接管苏哈的队伍,我等怎么没有接到大汗的讯息?按说大汗离我们更近,我们应该比岳讬更早知道这个讯息才是”

    “何况大汗临行前还说,等苏哈来到后,我等一切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如今苏哈没有来到却来了岳讬,难道哈拉达就不觉得奇怪吗?”

    额腾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赶紧问道:“你的意思是说”

    “哈拉达,你看”,说着向城下岳讬附近一指,“岳讬前后有好几人,都是索伦人的打扮,不过我来到此地已经好几个月了,对于索伦人还是有些了解的,林中之人与南面的女真人相比,无论相貌还是言语都很像,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不过林中人大多并不剃发,最多将脑门的头发剃掉,而将周围的头发保留下来”

    “而那几个人帽檐下面并没有露出头发,不过我也见过有剃发的索伦人,这一节到做不得准,哈拉达,我问你,乌扎部都是剃发的吗?”

    额腾翼摇摇头,“漠北使马的索伦部落,几乎没有剃发的习惯,老一辈的可能还会将头顶一圈头发剃掉,不过自从大汗上位后这种情形便几乎消失了,因为大汗自己都不剃发,下面的人自然有样学样”

    他突然有些醒悟过来,“你的意思是?”

    吴应龙点点头,“若是这样的话,这些人的身份就很可疑了,很可能是女真人,不过也有可能是黑龙江一带的索伦人,他们的装束倒是与女真人很像”

    城下的岳讬见额腾翼与吴应龙两人磨磨蹭蹭了许久也没开门,不禁大怒。

    “城上的狗奴才,见到大汗的亲弟弟还不打开城门,难道想造反吗?”

    额腾翼此时已经有了计较,他向下面大喊着:“二爷,本人没有接到大汗的命令,不敢擅自打开城门,不过刚刚已经从北门派出了快马,二爷在城外稍后,最快半日,最多一日大汗那里便有消息”

    岳讬大怒,“狗日的额腾翼,你不过是被根特木尔驱逐到林中的野人,侥幸被大汗收留,若是依照从前,你就是我家的牧奴,竟敢对你家主子如此不敬,赶紧打开城门,看在大汗的面上我会放你一马,若是再耽搁片刻,等老子进了城,便是你的死期!”

    额腾翼、吴应龙两人却依旧不理不睬,岳讬正欲继续骂下去,他身边一人却止住了他。

    不多时,城下三千骑里分出来百骑朝北边去了,城上的额腾翼、吴应龙一见顿时又明白了几分,这时,无论岳讬怎么叫骂,他们都没理会。

    岳讬无奈,只得在城池南门附近扎营。

    大兴安岭上,尼堪接到苏哈的信息后当即便惊呆了,天旋地转之下几乎从马上摔了下去。

    半晌,他才对那南楚说道:“兄弟,你带着两千骑加上三千步军继续向东开进,记住,抵达齐齐哈尔附近时千万不可莽撞,在嫩江西岸扎营,与木寨遥遥相对,有你这么一支劲旅存在,敌人肯定不会全力进攻木寨,若是敌人骑兵来攻,你等紧守大营即可,若是步军来攻,你等骑兵立即出击”

    南楚心里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