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葡萄牙本土贫瘠,如今财政的大部分就是靠着巴西在支撑,若是没有巴西,小小的葡萄牙分分钟被西班牙、荷兰吞下。
故此,能担任巴西总督者,无一不是威望素著,出身世家的大贵族,眼下的路易斯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路易斯在巴西只是挂了个名头。
如今的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近几年似乎身体不大行了,随时可能驾崩,路易斯以巴西总督之尊,实际上长期待在里斯本,为的就是若昂四世一旦离世,自己就能当上王国的首席大臣,实质上的宰相。
因为若昂四世幸存的两个儿子中,长子阿方索才十二岁,从小瘫痪,又有精神病,次子佩德罗虽然比较正常,不过今年才七岁。
而若昂四世的王后则是来自西班牙十大家族之一的古斯曼家族,其弟弟就是西班牙墨西哥总督辖区的海军中将佩雷斯,那位被瀚海军俘虏过者。
与若昂四世相比,年轻、英俊、强壮的路易斯伯爵据说在国内颇受王后的青睐,但实际是两人与其说“互相欣赏”,不如说“互相佩服”,因为两人都有强烈的权力欲望。
而若昂四世即将到来的死亡,就有可能给这一男一女造成偌大的契机,当然了,若是两人都一心为了葡萄牙,顺带“两情相悦”自然最好,不过最终的事情会走到哪一步,目前还不好说。
路易斯这次突然驾临巴西,主要是来视察巴西境内荷兰人败退后,己方的接收情况的。
而他身后一位个头比他略小,长相相似,年纪却略大一些的是他的亲哥哥,平托,巴西副总督,当然了,王国是不可能让他兄弟俩都执掌巴西的大权的,平托的正式职务是巴西总督的秘书。
实际上,在西班牙抑或葡萄牙,甚至在俄罗斯,乃至在如今识字率不高的整个欧洲,能担任方面大员秘书的,无一不是出身贵族家庭,有着神学以及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学位者,平托就是其中之一。
路易斯长期不在巴西,实际执掌巴西大权的就是这位平托。
当然了,此时的葡萄牙已经在巴西设置了省域辖制,掌管每个省的也多半出自王族以及帮着若昂四世上位的重要贵族家庭,平托想要大权独揽也不可能,但如果路易斯亲自在这里,他完全有这个威望。
因为路易斯伯爵在葡萄牙独立战争中居功甚伟。
另外一位看起来似乎有些低眉顺眼,实际上他的爵位还高过这两位。
亨利维塞乌九世,葡萄牙王国历史上有名的亨利王子的后代,不过眼下的王朝与维塞乌时代完全不同了,于是,维塞乌家族继续保持着“名门望族”的身份,但想要执掌实权则不可能。
不过这一带的维塞乌公爵似乎有异军突起之势,今年三十五岁的他是王国海军驻巴西的总指挥,海军少将。
路易斯正端着望远镜向东面的海面上眺望,另外两人也是如此。
半晌,路易斯才说道:“是大夏国的船队”
如果路易斯长期待在巴西,是不可能得到大夏国的任何消息的,因为王国驻澳门的海军一年多前全军覆没于日本海域的消息在两个月以前才传到里斯本,还是荷兰人传过来的,而荷兰人则是从德川幕府那里得知的,为了激发葡萄牙人对大夏人的仇恨,其中的添油加醋自然少不了。
不过,以葡萄牙目前的国力,能保住欧洲本土以及巴西就相当不错了,还要挑战大夏?想也不用想。
因为,自从在柏林建设使馆后,尼堪有意无意间,在整个欧洲散播着一种人口决定论的论调。
其中包括大夏在内的诸国的实际人口已经慢慢被诸国所接受了,实际上,如今的欧洲诸国,与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笔下的大明有些像,一国之王想要弄清楚自己麾下的人口数目非常难,因为这些国家大部分目前还是典型的封建制,一座城堡的城主想要弄清楚自己城堡所辖农户的数目都很难,遑论国王了。
只有真正的庄园主才弄得清楚,当然了,他们是不会将领实情汇报给城主的,而城主也不会将实情报给国王。
尼堪放的风在欧洲传开后,诸国国王以及各大贵族这才重视起自己旗下的人丁,最后一盘算,实际数目竟然与尼堪暗中传播的差不多,具体来说,便是大夏人有近六千万,其中牧户近百万,按照一般传统,那就是百万骑兵。
当然了,如今的大夏不会如此穷兵黩武,但三十万常备骑兵还是拿得出的。
至于步军,想想这个人口规模就知道了,五十万最少,一百万也有可能。
而欧洲诸国,法国人口最多,也不到两千万,剩余的都不到一千万。
作为葡萄牙首屈一指的大贵族,路易斯自然也听过这个传闻,一想到那悬殊的实力对比,以及葡萄牙在欧洲的现状,在巴西沿海突然见到大夏国的舰队后,他也只能摇头叹息。
不过那位海军少将,维塞乌年轻的维塞乌公爵却是一个有心人。
“总督阁下,既然是大夏人的船队,他们是从何而来?又准备去往何处?眼下往北都是我葡萄牙王国的领土,他们难道不需要停靠补给,而要停靠补给,按照惯例,是需要提前知会对方的”
听了这话,路易斯眼里闪过一丝不快。
眼下的葡萄牙由于势单力薄,与荷兰、英国人都签订类似于后世大清与列强签订的“最惠国待遇”,允许他们自由往来巴西海湾,连好不容易击败的荷兰人也是如此,因为葡萄牙人知道,自己也就是趁着英国人封锁荷兰人的当口侥幸击败了他们,单以国力论,葡萄牙远不是荷兰人的对手。
“据我所知”
作为巴西辖区的是掌权者,名义上的“秘书”平托开口了,眼下的整个南美洲,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都有所染指,不过绝大部分地方还是葡萄牙、西班牙两强争霸,双方都会在对方那里派遣密探,西班牙人的消息首先会传到葡萄牙人耳里也不是奇事。
“大夏国在北美洲的发展非常迅烈,听说几乎就要与西班牙在墨西哥的领地接壤了”
“大夏人估计从西班牙人那里得知在北美洲的东海岸还有广袤的土地,若是经大陆横穿到东海岸,就算大夏国实力强横估计也很难做到,于是便想到绕过南美洲南端去东海岸”
“哦?”
路易斯不禁点了点头,这一节他已经想到了,不过从自己的亲哥哥嘴里说出来又不一样,毕竟他这里的消息最多。
他突然想到,“目前王国能保住整个巴西就不错了,完全没有心思考虑什么北美洲,那是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的天下,呵呵,加上一个大夏,北美东海岸倒是有好戏看了”
“总督阁下”
维塞乌依旧在提醒他,“西班牙占据的阿根廷地方广袤,很多地方都是无人之地,大夏国肯定在那里某个地方秘密建立了据点”
平托却摇摇头,“阿根廷除了乌拉圭河河口一带,越往南都是高寒地带,大夏人实力强横,岂有占据这些地方的?乌拉圭河以东的广袤地区,一直到库里提巴以南,都是无人区,从乌拉圭河河口算起,到库里提巴,大约有两百多里”
注,葡萄牙刚从西班牙独立出来不久,距离单位沿用西班牙制,一里约等于中国里十里,两百多里就是两千多里,葡萄牙也拥有快马,沿海城堡遇到敌情,若是从陆地上骑马报讯,途中有驿站的话,还是要比海上快得多
“如此长的距离,途中怎会没有补给?”
路易斯心中一凛。
“沿途港口,虽屡遭荷兰人、法国人破坏,不过还算完整,前面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城堡都没有警讯报过来,再往后面就是累西腓、纳塔尔”
“不好!”
维塞乌也是大惊失色,“阁下,纳塔尔刚从荷兰人手里接收过来,在前几年的争夺战里,被海盗、荷兰商船的舰炮将城堡轰得支离破碎,眼下财政困难,只是用木头简单修补了一下,如果大夏人起了歹心,纳塔尔绝对不保!”
第八十九章 世纪谋划之八 最终幻想(10)纳塔尔①
尼堪想的确实是纳塔尔,不过对纳塔尔的现状一无所知,想要拿下此地,无非是其正好在瀚海军蒸汽船队的补给点上而已。
路易斯沉吟半晌,最后说道:“纳塔尔虽然重要,不过也并不是丢失不得,这样,我亲自带着城里一百骑兵北上,沿途抽调步军,估计到纳塔尔时能有一千五百正规军,三百骑兵,若是加上土人军队,三千人也是有的,不过这样一来,萨尔瓦多以北的军力就空了”
“嗯,土人军队就暂时不要抽调了,一个团的军力,还有一百骑兵,多半够用了,维塞乌”
“总督阁下”
“眼下我等的舰队能够作战的还有八艘,加上武装商船,一共十六艘,从刚才大夏人的船队规模来说,自然远远不如,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等他们走远后便悄悄跟上,在若昂佩索阿附近停下,等着我的命令”
若昂佩索阿,纳塔尔以南三百里的城堡,船只一昼夜即到。
……
在萨尔瓦多以北约莫五百里的大西洋西岸,有一条叫做塞尔日皮河的河流,后世是有名的大西洋沿岸城市阿拉卡茹所在,此时却还是荒芜一片,原本也有一些土人的,不过自从欧洲殖民者到来后,靠海的土人非常危险,故此,眼下这里荒无一人。
五百里的距离,又是东南信风依旧肆虐的地方,就算是欧洲纯粹的盖伦帆船也能在一日一夜抵达,对于眼下的欧洲人来说,十日,在顺风的情形下,航行四五千里最好补给一下,但像阿拉卡茹这种地方,在殖民初期自然看不上眼。
当然了,阿拉卡茹河口的水深只有三四米,大型海船无法深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阿拉卡茹至今还是原始状态。
阿拉卡茹附近,除了塞尔日皮河,尚有好几条河流汇入,眼下,在塞尔日皮河的东岸,就有一条后世叫做博翁加河的河流汇入,在博翁加河的河口附近,赫然停靠着陈牧之的那两艘雨燕号!
此地,距离海岸线不到十里,沿岸是一片巴西桉树林。
与之前一直担当开路先锋不同,这一次,陈牧之的船只却拖在最后,等大队船只驶过之后,他带着两艘船突然从塞尔日皮河驶了进去。
林来福总算没有说谎,此河河口三十里附近可通行像雨燕号这样吃水三米左右(依照装载的东西不同而不同)的船只。
陈牧之等人在这里等候了大约两日,才从桉树林的缝隙里发现了葡萄牙人的船队。
“嗯,欧洲人眼里的战列舰只有两艘,专门的战舰也只有三艘,剩下的十艘全部是他们嘴里的武装商船”
陈牧之端着望远镜正在观察离海岸约莫五里的大海上航行的葡萄牙船队,他能确定这是葡萄牙的船队而不是西班牙,自然是从林来福嘴里得知了此时的葡萄牙船队悬挂的旗帜模样以及船尾的浮雕图案模样。
他能判断是战舰还是武装商船,自然是从船腹而得知的,此时的欧洲,武装商船船腹普遍呈圆形,为的就是装载更多的货物,而战舰已经逐步向椭圆形甚至更尖锐的方向转变,为的就是机动性。
等葡萄牙船队行驶一日后,陈牧之才率领两艘雨燕号重新驶进了大海。
在跟随该船队一日后,他们驶到外海,离海岸线约莫五十里的地方,然后蒸汽动力和全帆装均开,在接近纳塔尔的地方追上了大队。
……
波滕日河,下游,靠近入海口南岸,纳塔尔。
到了纳塔尔,东南信风的影响已经很微弱了,此时想要继续利用信风航行那需要碰运气。
运气好的话,一阵突然加强的东南信风能维持大约一到两日的时间,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将幸运地穿过赤道无风带,否则的话,就只能不停地停靠,不停地等待下一次阵风的刮起。
若阵风能断断续续肆虐两日的话,你有可能直接从南纬5度驶抵赤道,然后再等待下一轮阵风,可能是东南方,可能是西北风、东北风,也有可能是从大陆刮过来的西风,更有可能是从大洋上刮过来的东风,无论哪种风你都必须把握住。
当然了,到了南美洲东部之角,从东边过来的南赤道暖流就可以利用上了,加上阵风,还是可以航行的。
但既然是无风带,就意味着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风力微弱的时候(因为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平衡),阵风的出现并不多,一旦里抓不住就只能等待下一次了,谁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这样的气候,既是纳塔尔的优势,也是劣势,不过对于拥有蒸汽船的大夏国来说就无所谓优劣势了。
但对于眼下的纳塔尔伯爵,皇族成员罗德里戈阿方索(以下简称罗德里戈)来说,这样的地方简直是天赐之地,因为这样的地方是一个允许你稍微打个盹的地方,对于如今正在重新修葺的纳塔尔城来说更是如此。
纳塔尔城建在靠近海口的波滕日河南岸,靠近大海的地方是一座小山,小山长满了桉树、红木,在最高处,修建有有着尖顶的碉堡兼灯塔一座,罗德里戈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班的士兵驻守。
如此靠近赤道的地方,又干燥无比,自然是如今欧洲很是稀缺的棉花、甘蔗、烟草的上好产地,加上纳塔尔出产海盐,四大宗货物,先后引来了荷兰人、法国人的觊觎。
幸好,此地距离非洲最近,还是乘着南赤道暖流过来的非洲捕奴船的重要基地,城里除了驻扎的白人与土人的混血种卡波克罗人,还有白人与黑人的混血种穆拉托人,加上少量纯种白人,便构成了城防的主力。
眼下,纳塔尔伯爵手下的兵力在经历了与荷兰人的大战后,还有一个团的编制,当然了,以当下王国以及纳塔尔的窘境,明面上是有一个团的编制,实际上常备军只有一个营。
罗德里戈亲自担任营长的步军营,在波滕日河上,还行驶着五艘大小不一的武装商船,原本是有一艘战列舰以及两艘战舰的,不过在大战后,并与荷兰人签订停战协定后这三艘船只都回到了萨尔瓦多。
葡萄牙人在如今的欧洲保持了一定水准的铸造枪炮的能力,否则也不会在澳门成立有名的卜加劳铸炮厂,并一度向大明提供支援。
在如今的巴西,只有萨尔瓦多城拥有铸炮权,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工匠。
五艘武装商船,实际上是罗德里戈的私人船队,每艘船只有十门左右重型火炮,若是单单守护纳塔尔,在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够了,比如对付海盗。
在另外,在纳塔尔残缺不全的城墙上,还设有多门火炮,对付一般的海盗也是够了,但如果碰上装备了战列舰的荷兰人或者英国人,那肯定不够看了。
这也是以前荷兰人轻易占据此地的原因。
在靠近海口附近,有一处长期淤积形成的沙丘,葡萄牙人在那里也设置了一处小城堡,并安置了一个连的兵力在那里守卫。
一个连,守卫城堡自然力有未逮,不过该城堡却拥有火炮多门,原本葡萄牙人想的很美妙,入侵的敌人必然来自海上,虽然纳塔尔附近的河道水深普遍在十米左右,可以行驶最大的战列舰,不过当船只一旦驶入,便要近距离面临大小城堡上的火炮疯狂的打击,按说应该是万无一失才是。
不过在以前的作战中,荷兰人派来了他们最优秀的海军将领,德鲁伊特,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