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尼堪觉得有些失礼,赶紧换成了“爽朗”的大笑,没想到却惹恼了乌赫恩都里,只见他以寻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张弓搭箭对准了尼堪。
这下尼堪就尴尬了,乌赫恩都里这人他也听说过,箭无虚发,从来没有失过手。
“哈拉达”,话已出口,尼堪又有些后悔,乌赫恩都里明明是博穆博果尔任命的大兴安岭西侧的副汗之一,自己偏偏称他为哈拉达,这不是瞧不起他吗?
在漠北以北的丛林中人,男人多半善饮,一言不合便弯弓搭箭射死对方的也不在少数,这时族里的哈拉达、穆坤达便要出面调节了,无非是赔偿、补偿。
蓄意杀人的自然另当别论。
所谓“民风剽悍”就是这么来的。
一般来说,使马的部落不如使鹿的勇悍,使鹿的部落又不如使犬的勇悍,越往北越勇悍,乌赫恩都里被称为死神,麾下又都是黑骑士,以区区三百户控制额尔古纳河右岸,肯定是最为勇悍的存在了。
他带着三百骑沿着额尔古纳河一路南下,想到对方是大名鼎鼎的阿斯兰汗尼堪,便忍住了自己那火爆的脾气,没有对路过的三个部落大开杀戒,见到尼堪后也准备“以理服人”,质问对方为何吞并了了他的部落,没想到尼堪竟然如此轻视于他!
“咻!”,带着黑色粗大羽尾的重箭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带着呼啸向尼堪胸前射过来。
尼堪心里暗叹,由于双方距离得实在太近,尼堪此时已经来不出做任何动作!
“扑!”
只见一道白光闪过,那支重箭就在尼堪眼前断成了两截。
随着孙传宇收刀入鞘,尼堪终于见识到了前明边军夜不收的风采。
此时他已经恢复了平静,他可不想与眼前这人闹掰了。
“大汗,你这是为何?刚一见面便要下杀手?”
尼堪微笑着说道,刚才他还有些怒发冲冠,不过瞬间便控制住了,他自己也不禁有些佩服自己。
其实刚刚射出那箭时乌赫恩都里就有些后悔了,故此他本来对准的是尼堪的心脏部位,出手时却将手稍稍抬了一下,也就是说这箭就算射中了也只会射中尼堪的肩膀,不会伤了他的性命。
他自然知晓杀死尼堪的后果,届时自己这一部不消说肯定会被灭族,尼堪是索伦人,不会像蒙古人那样惧怕丛林,自己无论逃到哪里也逃不过尼堪手下的追杀。
刚才说了,林中之人几乎没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不过乌赫恩都里却不在其中,他是契丹王族的后裔,“恢复大辽”的梦想一直在他心中萦绕,虽然一直以憨直、鲁莽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不过那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若不是有满清的崛起,兴许崛起于漠北一带的便是他这一支达斡尔人了,在大兴安岭的东边,嫩江一带,还有一支强大的达斡尔部落,与其他的达斡尔人不同,这两支部落都自称是契丹人后裔。
乌赫恩都里打的便是先收复额尔古纳河一带,然后越过大兴安岭,收复嫩江一带,进而称霸漠北的美梦。
没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先是满清,接着又是尼堪,一个比一个强,弄得乌赫恩都里只得继续蛰伏。
听了尼堪这话,乌赫恩都里也是暗自佩服,若是寻常索伦人碰到对方要致他于死地,非得立即剑拔弩张动手不可,没想到这人年纪轻轻却有这么好的涵养。
“难怪能一统额尔古纳河西岸之地”,他心里暗想着。
“大汗,见谅,我是粗人,一时恼怒便出手了,幸亏你的人武艺高强,否则我便万死不辞了,不过”
“不过什么?不妨直说”
“是这样的,比拉尔等三部一直以来依附于我,还得到了博穆博果尔大汗的首可,彼等想要投入阿斯兰大汗麾下也无不可,与我分说一下就行了,为何不辞而别?本汗想着,是不是大汗给他们许下了偌大的好处”
“抑或对他们进行了不可告人的威胁,无论如何,他们毕竟曾经是我的部属,一日没有当面说清,我便一日不安心,故此前来向大汗讨一个说法”
“对”,尼堪大声说道,“是我让他们加入我部的,他们都是索伦人,与我等同宗,如今本汗既然是索伦人的阿斯兰汗,人往高处走,彼等自然前来投奔,至于与大汗分说一事,本汗本来打算得闲了再去牛耳河的,没想到大汗竟然亲自前来的,正好分说此事”
其实比拉尔三部都是主动投靠尼堪的,不过事到如今,尼堪只能为他们遮掩,若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到,他也枉为索伦人的大汗了。
“哦?”,乌赫恩都里心里在紧张盘算着,既然话说清楚了就好办了,刚才尼堪说“本来要去牛耳河的”,也算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不过就这样灰溜溜地走了今后他还如何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立威?
“大汗”,想到这里他决定故意装扮憨直,“听说大汗骁勇无敌,本汗素来敬仰,可否”
尼堪哪儿能不知晓他的心思,“大汗,若是想单打独斗,本汗不是你的对手,不过我的部下里与你差不多的还有不少,你若是愿意的话”
他决定将孙传宇推出去,孙传宇比他还高,又是夜不收出身,一手功夫应该不亚于那人,若是朱克图在此的话也能与他一决高下。
“不”,没想到乌赫恩都里却一口回绝了,“我等都是一部之长,个人之勇再厉害也敌不过众人之勇”
“你的意思”
“大汗,我看了一下,你我双方人数差不多,何不来一场比试?”
“如何比法?”
乌赫恩都里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下,此时阿林阿得知此事后已经带着一千正
在训练的龙骑兵过来了,乌赫恩都里一见到那些黑乎乎的铁管子便心里一凛,“难道这就是尼堪取胜的秘诀?”
嘴里却说道:“大汗,我等不像那蒙古人,都是林中之人,何不到林中比试比试?”
尼堪点点头,“也行,不过我的部下都是对战杀人的好手,一旦打起来
手下也没个准,若是双方出现了伤亡就不好了”
乌赫恩都里却摇摇头,“打仗就是你死我活,这样,你我各出十人,生死
有命”
尼堪看向孙传宇,孙传宇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尼堪在林中实行的那甚“三三制”在他看就是戚大帅鸳鸯阵的精简版,
配合长刀、弓箭,以索伦人的悍勇,几乎无往而不胜。
于是,在呼伦贝尔附近的林中,一场十人对十人的比试开始了。
不到一刻的时间,兵器碰撞的声音、惨呼声便消失了。
由于大队人马都在外面,所有的人都伸着脖子看着丛林方向。
随着孙传宇的出现,乌赫恩都里不由大失所望,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孙传宇这边出来了十个人,一个人都没有伤到!
更令他难堪的是,这十人身上竟没有半点血迹,不过他们的兵刃上却是血迹斑斑。
一下,他的面色变得煞白。
完了,对面此人不禁有神兵利器,还有一支强大的可怕的军队。
这时,阿克墩也带着一千举着长矛的骑兵过来了,看到那闪着寒光的矛尖,乌赫恩都里的一颗心还在往下沉。
随着恩索一千双手持着长刀的骑兵也赶过来了,乌赫恩都里微黑的面色隐隐有些煞白。
他虽然是博穆博果尔的副汗,不过平素与黑龙江流域的那些部落也很少来往,他只是每年向博穆博果尔贡上一些皮子就行了,名义上臣服于他,实际上是半独立的状态。
他是契丹人的后裔,族里本来就有善冶之人,若是再给他一些时日,一统整个大兴安岭也不是难事。
真是老天不开眼啊!
这也是他自己想的,后世他这三百骑遇到了鳌拜的一百巴牙喇兵还是一败涂地,与鳌拜单挑也不是对手,最后只得向满清称臣,死于追剿叶雷的战事。
他一下从马上跳了下来,在尼堪马前跪下了。
“大汗麾下皆是精兵强将,乌赫恩都里佩服,愿率额尔古纳河三十一部附骥大汗麾下”
尼堪嘴角带着一丝嘲讽,此时乌赫恩都里正低着头也不会瞧见。
“那博穆博果尔呢?”
第十六章 贝尔湖以南
乌赫恩都里一颗做梦的心死了,不过他终究不是常人,心里想着,“既然尼堪远胜于我,瞧这架势还远远强过博穆博果尔,不如加入他们,若是能立下不朽的功业,封妻荫子也算是一桩好事”
随着乌赫恩都里的加入,尼堪又收到了两千余户,尼堪可不是博穆博果尔,按照规矩,将其中符合条件的五百户人家都迁到了呼伦贝尔一带,乌赫恩都里也在其中。
乌赫恩都里还加入到了孙传宇的亲卫骑。
这一年的风雪似乎来得很晚,到十二月份的时候才刚刚下过一场小雪。
十二月初,尼堪在呼伦贝尔正在训练的三千骑中挑选了九百人。这三千人从七月份开始训练,至今快六个月了,九百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三百飞龙骑、三百猛虎骑、三百龙骑兵,加上尼堪的三百亲卫,三十炮兵,一行一千二百余人浩浩荡荡向南开去。
在呼伦贝尔训练的这三千骑与以往颇有些不同,以往的千人队中,龙骑兵是四百,飞龙骑与猛虎骑都是三百,加上一百人的炮兵队伍。
这三千骑却是飞龙骑、猛虎骑、龙骑兵各千骑,不过到此时时尼堪对各自佩带的武器又有些更改。
飞龙骑由于要带着长枪、骑刀,还要披挂甲胄,就不能携带更多的东西了,龙骑兵相差仿佛,一支隧发火铳需要随身携带的通条、布条、弹药等物实在太多,光是弹药便是坛坛罐罐一大堆,加上一把骑刀,也不能携带更多的东西了。
于是携带尼堪常备军利器震天雷的任务便放到了猛虎骑身上。
其实猛虎骑的骑兵有长刀、骑刀两把刀,还有弓箭,东西也不算少,不过与前两者相比还是少一些,或者说利索一些,于是猛虎骑便成了事实上的辎重大队,一旦出征,一人双骑的也就是猛虎骑,一些个粮草、震天雷、备用的弹药都在猛虎骑携带的另一匹战马上。
飞龙骑、龙骑兵利于快速打击敌人,龙骑兵远程打击后飞龙骑快速切入,这一招尼堪屡试不爽。
于是,炮兵队伍自然而然与猛虎骑编在一起,呼伦贝尔常备军的炮兵与其它地方又有些不同。
每千人一百炮兵、十门五百斤火炮的队伍继续保留,等呼伦城修好之后城墙上还会配置千斤的大炮,可发射十五斤的铁弹,这一百炮兵出征时便携带五百斤的火炮,守城时便操弄那千斤的火炮。
快速突袭时则携带两百斤的火炮,由两匹马拉着火炮、弹药跑得飞快。
进入阵地后,两百斤的火炮,无论是上山还是平地上,四人抬着便可以很快布置。
尼堪这次也带了三十个炮兵,三门两百斤的火炮,由四辆马车拉着,还有一辆马车则拉着备用的车轮、车轴、轮辐等物。
三百猛虎骑也是一人三骑,除了自己的战马,另外一匹战马上还驮着震天雷、龙骑兵的备用弹药、备用的武器等,第三匹战马则驮着粮草。
尼堪在希洛克河谷收获五千石黑麦后,将其中一千石磨成了面粉,将黑麦的秸秆和叶子切成了碎料,加上一部分磨得粗糙的黑麦,这便是马匹在特殊情形下的食物比如积雪很厚的时候。
每匹马驮了一百斤这样的马料,还有五十斤炒熟的面粉特殊情况下就着积雪吃炒面便是常备军的做法。
当然了,这些都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的,一般情况下,大量的腌肉则会排上用场,进入敌境时缴获敌人的牛羊则是另外的补充。
这一次,尼堪便想小规模地试上一试那就是在紧急情况下。
目的地定在一千多里外的原察哈尔苏尼特部的牧场,也就是后世二连浩特附近。
尼堪这样做自有他的考虑。
如今靠着喀尔喀的原属察哈尔的乌珠穆沁、浩齐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苏尼特五部在虎墩兔的打击下纷纷举部逃亡喀尔喀,投靠了车臣汗。
也有少量牧民向东投靠了满清,皇太极将他们安置在了原本属于巴林、扎鲁特以及喀喇沁的牧地。
于是,后世偌大的锡林郭勒盟便空了下来,在此时的草原上,没有所谓少数人胆敢独自留下来,只能依附部族生活,留下来的牧民下场都很惨,不是被别的部族吞并了,就是被马贼残杀。
当然了,靠近山林的地方还是有少量部族敢于留下来,一旦事有不济还可以向山林里跑。
不过也很少有部族这样干山林里同时也是马贼藏身的地方,草原上的马贼动辄一百多骑,强大的还有几百骑,可不是人少的部族可以抗衡的。
于是,按照常理,东西长达一千四百里、南北宽达三百多里的锡林郭勒盟应该是空无一人才是除了马贼,不过如今牧民都走了,他们也活不下去,应该也只有迁走一途。
如此好的条件不进行长途拉练简直是暴殄天物。
呼伦湖以南约两百里的地方是贝尔湖,也就是明初大将蓝玉大破元军的捕鱼儿海,二者之间通过乌尔逊河相连,贝尔湖再向南便是车臣汗的领地了,后世蒙古国东方省所在,一个东西长约五百里,南北宽约两百多里的地方。
如今则是由退到此地的茂明安部以及留在喀尔喀的科尔沁部落占据着,他们原本在呼伦湖附近,尼堪接管呼伦贝尔一带后对牧场进行了调整,贝尔湖一带是茂明安部、科尔沁部的牧场,呼伦湖一带则是自己新迁徙过来的三千户牧民的牧场。
呼伦湖以南的领地,原本还盘踞着不少喀尔喀蒙古人,不过在乌尔赫特一战后车臣汗实力大减,克鲁伦河流域顿时有些空虚了,车臣汗便将东边的牧民迁到了克鲁伦河流域,将偌大的东边草场全部让给了尼堪。
他这也是做两手打算,一来这一块草场可算是格根塔娜的嫁妆,二来嘛,呼伦湖一带东边隔着大兴安岭与嫩江科尔沁相望,南边又是车臣汗的领地,硕垒成了尼堪的岳父之后,索伦人占着呼伦湖附近的草场简直是得天独厚。
但喀尔喀东边就不行了,其南边原本是乌珠穆沁部落的牧场,而乌珠穆沁部落的东边便是科尔沁右翼以及扎赍特部落!
如今满清已经与科尔沁诸部会盟,并互为姻亲,虽说满清一向与科尔沁左翼,也就是靠近辽东一带的科尔沁部落更为亲善,不过嫩江科尔沁毕竟也与努尔哈赤进行过会盟,两部最近也开始结亲,眼见着就要像左翼一样了。
若是建州女真人通过嫩江科尔沁进入乌珠穆沁,车臣汗便要直面这一大敌!
不过将喀尔喀东部划给尼堪就不一样了,届时尼堪便可能会与建州女真抑或嫩江科尔沁直接碰面!
两部都很强势,碰面后发生什么?
硕垒也有些神往。
这也是尼堪所担心的,他记得后来投靠硕垒的察哈尔诸部又纷纷回到了原来的牧地,这样看来他们原本的牧地并没有被其它部落占领,不过依照皇太极的手段,放着这么好的草场不运作一番实在是不可想象。
于是便有了这一处“长途拉练”。
对于尼堪的到来,乌力图和达尔汉都有些忐忑。
两人都是尼堪的手下败将,来到东喀尔喀后两人都带着厚礼去了嫩江一带,他们同时见到了如今两翼科尔沁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