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陛下的意思?”
尼堪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决策,犹豫半晌才说道:“朱克图,眼下的欧洲诸国,特别是中东欧,身为国王或者大公,亲自带领军队与敌人交战非常重要,这也是他们维系统治的关键,这才是沉迷于宗教的波兰国王在境内不受待见的原因”
“故此,我们的雅丹在莫斯科虚与委蛇,难道那阿列克谢也不是这样?”
“陛下,您的意思是雅丹在莫斯科与沙皇达成的协议做不得数?”
“做什么数?前不久沙皇承诺交出的阿斯特拉罕城现在都未交出,察里津扼控阿提拉河、顿河最要紧的地方,更不用说阿提拉河上游的萨拉托夫抑或萨马拉了,我国若是拿下了这样的地方,沙皇绝对会倾尽全力来阻拦”
“哪怕什么?就怕他们不倾尽全力”
“话不能这么说,我等想要在欧洲纵横跋扈,就算实力超群,也不能将所有的人都当成对手,拉拢一方对付另一方是既定策略,以前朕以为现在的俄罗斯还不足为虑,便想极力削弱波兰,好让他们势均力敌,现在看来,波兰人的军队虽然强大,不过内耗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战力”
“眼下,瑞典人的摄政王已经现身华沙,他们陆军的优秀将领和精锐士兵也在附近,而俄罗斯人上次在明斯克大败之后并没有溃退,而是在哈巴罗夫骑兵的遮护下继续在明斯克附近与敌人对峙,眼下若是他们与瑞典人达成了妥协,肯定是又有大军来到,朱克图,朕问你,若你是俄罗斯人,这一次会让谁来领兵?”
朱克图想了想,便说道:“刚才陛下也说过了,欧洲的国王喜欢亲自领兵,他们本来也是国度最高的军事长官,按照陛下以前跟我等说的,就是最大的诸侯,俄罗斯的沙皇一来年轻,二来已经从雅丹嘴里知晓我国有两个军团在波兰附近,故此,俄罗斯这次若是在此派遣援军来到立陶宛,肯定是沙皇亲自领军!”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大亮,他似乎有些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正好趁着几个主要势力的君主都在场,一战而胜之,并强迫他们签下城下之盟?”
“差不多”,尼堪点点头,“原本并没有料到沙皇会亲自来,不过既然在明斯克的瑞典人过来了,朕敢肯定,十有八九他们双方达成了秘密协议,这样一来倒是让我们省事了”
朱克图脸上显出一丝忧虑,“陛下,那沙皇若是亲自来了,带着的人马肯定不少,我们只有两个军团加上一个神武军”
“无妨”,尼堪摆摆手,“此时的欧洲诸国,常备军都不多,远没有超过我国,就算阿列克谢来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军队,何况上次明斯克大战时,他手下的大将格里戈里大败亏输,新军损失惨重,按照雅丹的情报,莫斯科还有一万新军,轻易调动不得,不过他们身边还有一支全部由雇佣军组成的步军,这支雇佣军,加上强征入伍的农奴长枪兵,最多不会超过三万”
“三万,其中只有一万人有战斗力,胖子,你不会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吧”
“可是”
“不用说了,人家都是国王亲自上阵,朕就不行?这样,你带着两个军团继续前往华沙,留下一个骑兵旅,朕亲自带着神武军、骑兵旅,对了,就让赵良栋旅留下”
“陛下,还是让费扬阿旅留下吧”
“你多虑了,恰尔涅茨基还有三千骑,加上神武军、赵良栋旅,九千骑,足以应付任何事项了,放心,朕这一路是奇兵,人数就不能太多,朕会让恰尔涅茨基在前面作为明面上的军队,朕的两支军队暗藏在后面,五十里范围进行强遮蔽,滚动前进,没有问题的”
所谓强遮蔽,是瀚海军里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在五十里范围里,不会让任何敌人的探子得到己方的任何消息。
最后,尼堪看了看朱克图,脸上带着神秘莫测的微笑,他说了一句让朱克图记了一辈子的话。
“胖子,记住,任何协议都是在大炮的射程里完成的,光靠谈判得来的协议,想都不用想,此战过后,估计这里就像德意志诸国三十年战争一样,能有个几十年的和平,我等就有机会腾出手里考虑克里米亚或者本土南面的战事”
朱克图点点头,不过还是有些不安,“陛下,早知道如此,就应该让叶布舒、岳镇邦他们也过来”
尼堪摇摇头,“人数太多,势必会引起各方的不安,何况他们两人还要应付沃罗涅日的尼基塔、克里米亚人,轻易动不得,当然了,叶布舒还在乌克兰边境,离这里应该也不远,就算有大的战事,他也能在三日内赶到”
朱克图撇撇嘴,“陛下,尼基塔是我们的手下败将,肯定不会出动,而克里米亚那里有罗继志的两个军团,也只能空看着”
“不”,尼堪却一脸严峻,“这么多年了,克里米亚人也应该积蓄一些力量了,也肯定搭上了俄罗斯这条线,他们得知朕来到了此地,难道就没什么想法?万事还是要小心为妙”
朱克图走了,将博木博果尔、赵良栋留给了恰尔涅茨基,恰尔涅茨基正在头疼呢,这下不禁大喜过望,有了这六千骑兵,足以应付前来救援的瑞典人了,当博木博果尔将俄罗斯人也有可能到来的推测说给他时,他却满不在乎。
“将军,我知道了,这样最好,我带着翼骑兵在前面探路,与你们保持五十里路的距离,双方保持紧密联系,我会给你留下一百负责往来传讯的骑兵,他们对附近的地形都很熟悉,应该没有问题”
等恰尔涅茨基走后,尼堪立即召集博木博果尔、穆占、赵良栋等人开会。
“诸位,依照瀚海军侦骑的实力,在翼骑兵的配合下,遮蔽五十里完全没有问题,这种在行军中坚壁清野的做法此时的欧洲人估计还未掌握,这样一来,传到敌人,嗯,无论是瑞典人还是俄罗斯人耳朵里的,无非是两个讯息,其一,大夏人的大军正在赶往华沙,其二,恰尔涅茨基的翼骑兵正在前往谢德尔采,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该当如何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事里捞取最大利益?”
穆占说道:“陛下,此地我军人生地不熟,虽有翼骑兵的引领,还是较为陌生,还是静等恰尔涅茨基那里传出进一步的消息再说”
博木博果尔说道:“末将同意穆占的意见,最好恰尔涅茨基的翼骑兵将敌人,最好是两股敌人都在那里,紧紧缠住,届时我军就能相机行事了”
尼堪点点头,他看向赵良栋,这位在后世的历史上河西四将之一,本来就不俗,在得到瀚海军这么多年的历练后也不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何况此人一开始还是负责河湟地区的灰衣卫。
“陛下”,今年刚好三十岁的赵良栋向尼堪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在加入到瀚海军的这近十年里,对于他这个以前宁夏卫所的军户少年来说,完全是在如梦似幻中渡过的,取代杨廷玉成为陇右灰衣卫头目,还能做的有声有色,回到瀚海军后在短时间里又当上一个骑兵旅的指挥使若是大明的序列里,手下有三千精锐骑兵,那绝对是一个总兵了,这还不止,随着大夏的国土越来越大,军队也越来越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他赵良栋肯定是军团指挥使的顺为靠前的人选。
当他听到皇上在叫自己,他便想到:“静等恰尔涅茨基的消息,不用说是风险最小、最稳妥的策略,不过刚才皇上又说要获取最大的利益,我等深入异域作战,肯定要速战速决,因为周边形势太过复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麻烦”
“而那瑞典人就算与俄罗斯人纠集在一起,肯定也是临时的,因为前不久他们之间还大打出手,以现在的状况来看,瑞典人肯定最着急,急于去华沙救援他们的摄政王,而俄罗斯完全不用那么着急”
一想到这里,他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一丝亮光,他说道:“按照灰衣卫的情报,这位俄罗斯的沙皇还是很厉害的,如果他真的来到了明斯克,并与瑞典人达成协议,聪明的话肯定会让瑞典人打头阵,而自己藏在后面,就如同我们与恰尔涅茨基一样,但又不能藏的太远,故此”
尼堪点点头,他对着穆占说道,“将艾利克斯叫过来”
艾利克斯,正是恰尔涅茨基留给他们的翼骑兵头目,他的封地正好在谢德尔采!
第三十四章 中东欧纪行之四:奇葩国度(4)
艾利克斯过来了,一个三十五岁的老骑士,他正好是谢德尔采人,听了尼
堪博木博果尔说尼堪是朱克图留下来统领两个骑兵旅的大将的话便说道:“将军,从明斯克地区到波兰来,若是在谢德尔采附近,肯定是从布雷斯特过来的,因为只有那里有路,而敌人的步军带着的火炮的话,更是只能从这条路走”
“布雷斯特是明斯克人的边境城堡,过了此地,便到了波兰境内,前面不远处就是谢德尔采,而在谢德尔采与布雷斯特之间又有一座城堡,叫缅济热茨堡,是立陶宛拉齐维乌家族的城堡”
“拉齐维乌家族?”
“是的,将军,拉齐维乌家族家族的城堡遍布整个欧洲,不禁在立陶宛有,明斯克、波兰、乌克兰、利沃尼亚、德意志诸国,甚至热那亚都有他们的产业”
“布雷斯特也是他们的?”
“不错,是属于伯爵博古斯瓦夫的,他是明斯克高官”
“那缅济热茨离谢德尔采有多远?”
“不到八十里”
尼堪与博木博果尔、穆占对望一眼,都点了点头。
“从这里出发,不走经布雷斯特缅济热茨华沙的大道,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
艾利克斯点点头,“自然有的,这里虽然森林密布,不过都是大平原,在每一处森林附近都有农田,有农田的地方就有道路,不过并不是贯通的大道罢了,我们可以先往回走,然后从缅济热茨的南边越过维斯瓦河,路程大约有两百里,不过骑兵的快的话,一日也就到了”
“好!”
尼堪突然站了起来,让艾利克斯吓了一跳,尼堪却笑道:“艾利克斯,瑞典人到了你的家乡谢德尔采,你想报仇吗?”
艾利克斯两眼都是怒火,拳头也握得紧紧的,“自然想,无论是瑞典人还是罗斯人,都是波兰人的大敌,若是被我碰到了,会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波兰语里面自然没有这样的词语,不过是汉语如今非常娴熟的安德烈翻译过来的,尼堪听了笑道:“那好,如果我说瑞典人后面还有俄罗斯人,而俄罗斯人就在缅济热茨,你会做什么?”
“这两个强盗!”,艾利克斯大怒,恶狠狠地骂道,尼堪心里却不以为然,“以前你们波兰强大时,可是攻进了莫斯科,烧杀掳掠一周,将莫斯科烧成了白地,如今人家强大了,自然有样学样,什么宗教信仰、部族都是假的,强权才是公理”
想到这里,突然又记起一事:“以前留里克王朝伊凡雷帝在位时实力强大,将周围压得死死的,不过雷帝一死,后面的沙皇便羸弱不堪,不禁让波兰人、瑞典人得逞,克里米亚人也屡屡得手”
“假如大夏在欧洲站稳脚跟,我在的时候自然没有问题,不过若是不在了呢?他们会以信仰、民族为理由不断渗透,最终能不能站住脚还是一个问题,故此,必须得找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才行”
半晌,他对博木博果尔、艾利克斯说道:“留下少数人马在此地等候恰尔涅茨基的消息,剩下的人立即南下,然后从缅济热茨南面渡过维斯瓦河,悄悄接近该城,主意,放出足够的侦骑,必须保证缅济热茨南面的强遮蔽!”
缅济热茨。
一支大军也在南下。
大队的正前面,是一支约莫一千骑的骑兵队伍,正中的则是一支大约万人的长枪兵队伍,之后又是一支骑兵队伍,人数在四千上下,其中有两千人服饰整齐,都是红色的呢绒大衣,白色的紧身裤,戴着高筒皮帽,挎着马刀,别着短铳,另外两千人则是服色驳杂。
骑兵的后面则是人数大约一万的步军,这一支步军的服色与那支整齐的骑兵差不多,红色的呢绒大衣,黑色的高筒皮帽,背着火枪和长柄战斧,腰间挂满了用于发射火铳的坛坛罐罐。
这支队伍自然就是俄罗斯人的大军了,为首的正是沙皇阿列克谢!
自从雅丹等人走之后,阿列克谢立即在莫斯科周围抽调了一万新军、三千由哥萨克、渔民、贵族子弟组成的新骑兵,所谓新骑兵,无非是采用了哥萨克人惯用的马刀以及战术,加上此时欧洲流行的轮簧短铳,当然了,作为森林民族,阿列克谢在听取了他的御医兼卫队长柯林斯的意见后,在轮簧短铳的基础上又给每位新骑兵增加了一把短斧,作为短铳的补充。
这才是年轻沙皇有别于他父亲以及以前伊凡雷帝不同的武备,这样的新骑兵花费了他大量的钱财,几乎将西伯利亚地区一年上缴过来的貂皮全部用到了那上面,簧轮短铳是从法国进口的。
前面的长枪兵则是在莫斯科附近大约十个城堡服役的农奴兵里抽调的。
阿列克谢抵达明斯克后,正准备同瑞典人大战一场,瑞典人的将军,来自皇室的卡尔古斯塔夫弗兰格尔却派人找上了他此时的弗兰格尔已经得到了大夏国的援军正开向华沙的消息,在摄政王的授意下准备与俄罗斯人谈和。
“整个明斯克让给你们,你们也可以到立陶宛去劫掠,不过在击退大夏援兵后,不要进入波兰地区,那是我们的地盘”,这是弗兰格尔使者的话,话说当时一听到此话阿列克谢就不准备同意。
看什么玩笑?在上一次的明斯克大战中,格里戈里的一万多人马在弗兰格尔的打击下成功逃脱的士兵不到一半,其中更有帝国辛辛苦苦装备起来的新军三千人,俄罗斯人在明斯克境内抢劫得来的财物也被瑞典人夺走了,阿列克谢这次带着大军前来就是准备报仇的。
何况,按照与大夏人尚未最终签订的“协议”,大夏人可是要协助自己驱逐瑞典人的,如此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不过使者的另一番话还是打动了他。
“陛下,我们欧洲人关起门来打死打活,又关鞑靼人什么事?陛下难道忘了蒙古人的祸患?”
阿列克谢顿时想起了自己父皇时代俄罗斯大军在西伯利亚的惨败,不过他还是说道:“人家可是有两个正规军团!”
使者笑道:“鞑靼人的使者刚从贵国出来,肯定没有防备,我们合兵一处,瑞典军队在前面,你们在后面,若是不幸碰到了鞑靼人的军队,就说是前来帮助他们的,趁其不备发动攻击,必定打败他们”
又说道:“陛下,此事若是成功,陛下便兼任立陶宛的大公,完全占有立陶宛和明斯克地区,而瑞典人的国王兼任波兰国王,至于我们两家将来如何,可在事后慢慢协商”
阿列克谢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不是他对立陶宛领土的渴望,而是对一直芒刺在背的大夏国实在忍受不了了,大夏人在波兰虽然只有两个军团,不过他们自从来到欧洲后还没有打过败仗,若是在此地击败他们一次,并俘获大量的将领和士兵的话,在后面的正式协议上便可从容讨价还价了。
不过,他的陆军指挥长,皇室亲戚伊凡切尔卡斯基提醒道:“陛下,若是我们打败了,大夏人必定大举报复,届时不光是明斯克,恐怕整个西伯利亚都保不住了”
不过战胜大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