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371章

1625冰封帝国-第371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位航海长,去年刚从海参崴海军学校毕业,却是一位在伯力高等技工学校学过机械的人,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是在芝罘岛被瀚海军收留的汉人孤儿之一,瀚海军收留他时,他才十五岁。

    似乎一场持续的高烧烧坏了他的一部分脑子,让他在抵达芝罘岛时,已经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地,姓甚名谁,不过这人显然读过书,还是一位富贵家的子弟,但就是这样的人还是跟着流亡大军来到了芝罘岛。

    像这样的人,经过大夏国官府的简单测试后便让他直接进入到伯力高等技工学校学习,别人需要花费三来才能学会的内容,他两年就行了,尼堪得知此事后也颇有兴趣,原本此人是拜兴凯湖地区湖西县金不换为义父的,并被金不换取名金孝夏的,后来被尼堪改为李孝彦。

    李姓,自然来自他母亲李秀丽,而李秀丽家族的男丁若是排到下一辈,则是“孝”字辈,李姓,孝字,不禁让尼堪想起了后唐著名的猛将李存孝,又想起了另一位猛将王彦章,于是便有了这个名字。

    “此子来历不凡”

    这是尼堪见到他,并与他交谈一番后结论,此子不禁面相俊美,还异常聪慧,若是他以前出身富贵人家,对于经史子集熟识也没什么稀奇,偏生他对于尼堪亲自参与编纂的教材的内容也一学便知。

    这样的人物,恐怕连李开富的儿子李光宗也比不上,因为李光宗虽然是连微积分也不在话下的聪慧人物,不过其言谈举止还是当下汉人模样,只有这李孝彦有些不正常。

    “举止颇有些类似当今皇上”

    这时有些人对他的评价,当然了,这样的话若是放在寻常皇帝身上,李孝彦肯定逃不过一个死字,不过放在尼堪身上就不同了,他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于青眼有加,最后干脆正式让多西珲收他为义子。

    皇后的义子,这里面的含义就很深刻了。

    按照李孝彦的情形,直接去瀚海大学就学是最好的,不过他却选择了海军学校,又是两年毕业,毕业后就分到了特弗瑞的舰队,还当上了航海长,特弗瑞自然知晓他的来历,不过此子不但聪慧异常,在人情世故方面也很熟练,倒是让船上大小人等挑不出丝毫毛病。

    皇后的义子,像他这样的人自然在大夏国众多有女儿的大户人家眼里趋之若鹜,不过李孝彦却一一婉拒了。

    当下,他正盯着十三岁的孙德昭看。

    这一幕,逃不过尼堪的眼睛。

    一刹那,他也有些恍惚了。

    “老天爷让我穿越到这个年代,又送给我一男一女捉摸不透的少年,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孝彦!”

    尼堪一声大喝,李孝彦赶紧奔了过来,他单膝跪下道:“卑职拜见陛下”

    尼堪说道:“昭儿、恩儿,你等有什么问题,大可问此人”

    说着自己闪到一边,暗地里却盯着这三人。

    半晌,只见孙德恩将李孝彦扶了起来,“李将军,本王问你,这海面上本是一大片,也没有地势的高低,为何还有洋流?”

    李孝彦一怔,随即答道:“回禀殿下,这在海军学校的教材提到过,比如眼前这洋流,是因为受到强劲的西风带形成的,西风常年吹拂,带动洋流朝着相同的方向流动”

    孙德恩又问道:“此时若是有强劲南风或北风吹过,洋流会有什么改变?”

    李孝彦答道:“回禀殿下,所谓西风带,那就是常年吹着强劲的西风,洋流由此形成,一旦形成便有强大的不可理喻的势能,不是区区某个飓风所能影响的,不过船只有船帆,有船体,乱风吹过来时当然会影响船体,故此,此时将船帆放下,减少侧风的阻力,用上蒸汽动力,蒸汽动力加上洋流,足以抵消乱风的影响了,故此船只依旧能安然无恙穿越乱风、乱流,依旧在同一纬度朝着东方行驶”

    孙德昭问道:“天气可否预测?”

    李孝彦摇摇头,“不能,只能提前发现,有时候还只能提前半个小时发现,那时,只来得及降下船帆,而蒸汽机完成点火、蓄热、发动需要一个小时,若是飓风在半小时内来临,只能暗自祈祷了,这便是天有不测风云的来历”

    他见孙德昭的面色变了,便微笑道:“公主殿下,我大夏国瀚海军的船只沉重的龙骨下摆能对抗五米的巨浪,我等虽然只能在一小时发动蒸汽机,不过当我等感受到飓风来临时,还不是其风力最强的时候,其最强的时候最少还有两个小时以上,故此,一般情形下,我大夏国的船只可保安然无恙”

    孙德昭点点头,“这么说,来自海上的飓风还是可以预料到的,可若是来自大陆上的强劲阵风呢?”

    李孝彦一愣,半晌才回道:“公主殿下果然目光如炬,我等在大海上倒是不怕,就怕在临近大陆突然吹过来的阵风,有时候瞬间的阵风比海上的飓风还要猛烈,不过那样的阵风一般在返程时、靠近高纬度海域的大陆附近时才有,特别是在秋冬之交时才有,纯粹冬季反而可以预计到,不过”

    孙德昭问道:“不过什么?”

    李孝彦突然笑道:“公主不妨猜上一猜”

    “大胆!”,一旁的孙德恩正憋着劲思考问题,见李孝彦竟然不顾尊卑他虽然是皇后的义子,不过皇后却从来没有见过他,无非是皇上考虑到姓孙的实在太多而改姓李罢了,细究起来,他与查克丹、孙德茂等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李孝彦赶紧跪下了,“公主恕罪”

    孙德昭没有看他,依旧眺望着远处的海面,“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高纬度地区,虽然来自大陆上的阵风强劲,不过西风带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否则也不能形成洋流,在两种风力的抵消下,就算再大的阵风也不可能持久,而我国战舰战舰的设计足以抵消最终风力带来的影响,故此,依旧可保无虞”

    “好了”

    尼堪终于转过身来,此时,他的心里已经笃定了,“这两人都是聪慧异常之人,孙德昭长期跟着自己,思维方式自然带着自己的特色,而这李孝彦在长时间发烧之后突然不记得了自己的过往,但大大激发了脑海里的某种东西让其变得异常聪慧,经过大夏国各级学校学习后,自然也带了我的思维,并不是穿越人士”

    他亲自将李孝彦扶了起来,“孝彦,原本朕给你起这个名字,是指望你能成为李存孝、王彦章那样的猛将的,没想到你倒成了一个航海长”

    “陛下”,在尼堪面前,李孝彦可不敢造次,“就算十个李存孝、王彦章在此,在火枪、火炮的攒射下也抵挡不住几个呼吸,时代变了,猛将时代也过去了”

    “那你认为瀚海军战舰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李孝彦想了想才说道:“倒是有几个”

    “说来听听”

    此时,蒸汽机的轰鸣声传出来了,甲板也抖动着,李孝彦不禁将声调提高了几分。

    “陛下,职部认为,越是多用科技,依赖性便越大,别的不说,这蒸汽船什么都好,就怕几事,一是机器故障,现在虽然机器爆炸的几率减小,不过出故障趴窝的几率还是存在的,为了防备这一点,大一点的船上都有两台机器,一台运转,一台休息,一旦正在运转的一台发生故障,另一台还能用上”

    “这样就大大挤占了船舱的空间”

    “另外,必须时时让煤炭的储备保持在正常状态,又要挤占不少空间”

    “再就是螺旋桨极易被海兽、礁石破坏,还极易缠上水草等杂物,需要时时清理,也需要储备,又要挤占空间”

    “那你的建议是”

    “自然不是不用蒸汽机,而是要提高这机器的效率,以职部愚见,提高煤炭的热效率是重中之重,那样的话,就能用更少的煤炭带动船只行驶更长的时间”

    “呼”

    此时,一阵强劲的大风从南边吹来。

    飓风来了!

    金雕号的船身突然向北倾斜,一刹那,尼堪同时抓住了孙德昭和孙德恩,在他余光里,李孝彦这厮一只手也抓住了孙德昭!

    “大胆!”

    这时尼堪也不禁有些恼怒了,不过他并没有下一步的举动,而是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了船舱。

    在远处,正在用余光打量这边的王慧、特弗瑞、孙德盛也纷纷转过头来。

    “飓风来了”

    孙德盛喃喃说道。

    一旁的特弗瑞笑道:“德盛,你今年三十岁了吧,为何还不成家?”

    孙德盛白了他一眼,拉起王慧便向船首舱走去。

    看着他俩人远去的背影,特弗瑞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全帆降下!”

    特弗瑞在下达命令的同时也吹响了胸前的铜哨。

 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农民

    东方玉,那位以前在菲律宾卡兰巴种地的少年,八年过去后,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壮丁了。

    是的,一个二十四岁的壮丁,还是一个农民,一个老农民。

    按说像他这样挑起对西班牙人的争斗,最终让大夏国得了利的人,大夏国应该重视才是,何况当时的他才十六岁,完全可以进入各级学堂学习,最终是进入工坊,还是进入瀚海军都使得。

    最终他选择了继续当农民。

    现在是东晓七年秋季,算起来他已经在瀛洲当了八年的农民了。

    他们这些来自菲律宾的汉人农户,原本都安置在瀛洲,不过当孙德茂占据俄勒冈波特兰以后,东方玉又主动请缨迁到了俄勒冈,对了,就是在那片夹在俄勒冈河哥伦比亚河与维拉米特河之间的那片陆地,如今已经开辟出来了三十万亩良田,有三千户来自菲律宾、明国、大夏国的农户安居在此。

    作为最先来到瀛洲的农户,东方玉自然能分到靠近俄勒冈城最好的田地,来到此地后不久他便娶了一名当地的土人女子为妻,八年过去之后,他膝下已经有两儿一女了。

    算起来,他做的唯一正确的是就是将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嫁了一个好人家了。

    他的妹妹,东方灵自来到瀛洲后,与东方玉不同,先后经过了瀛洲城小中学堂以及高等师范学校的学习,最后嫁给了同东方玉一家一起来到瀛洲的原甲米地船坊大匠麦阿水的儿子麦维明。

    麦维明,眼下是大夏国设在瀛洲城船坊的总监,还是包括整个瀛洲在内,涵盖了西雅图、俄勒冈三处船坊的总监,按照大夏国制订的行政级别,那至少与执掌西雅图这样的县城的县令平齐了。

    “你呀,若是一早进入学堂学习,毕业后不是加入工坊,便是进入瀚海军,以你的身板加入瀚海军后肯定是一路高升,如今不一定比龙天庭、李成功他们差多少,如今可好,走了几万里路还是一个农民”

    这是他妹夫麦维明就像苍蝇一样萦绕在他耳边的唠叨,一开始,东方玉也有些动心,不过在成家后,他已经开始享受现在的农民生活。

    他分到了五十亩上好的田地,这么多田地,一来是因为亩产低,种少了自己都不够吃,何来缴税,二来嘛,地广人稀,自然要多分一些,何况这五十亩土地也不是里一个人种,真正农忙时,一个村的村民会在村长的召集下集中耕作、收获,中间这一段才是自己要忙碌的。

    说东方玉是一个老农民,自有他的独到之处。

    按照大夏国的要求,这五十亩田地考虑歇田的因素,是按照三十亩的总数来缴纳税赋的,而这五十亩中,需要至少有一半种上主粮,所谓主粮,那就是水稻、小麦、大麦、黑麦、粟米,另外的,你可以自己安排,不外乎美洲当地盛产的棉花、玉米、烟草、辣椒、西红柿。

    东方玉果然不负老农民的称号,他是第一个在俄勒冈成功种植水稻的人,最后选来选去,还是明国江淮一带的水稻种子在此地最合适。

    俄勒冈此地,也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潮湿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由于有两条大河的灌溉,春季种上水稻,秋季收获完全无虞,种冬小麦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整个俄勒冈县就是夹在两河之间的区域都已经是一季稻、一季麦的标准的耕作模式了,加上喂养牲畜的玉米,肥田用的黑麦,当地土人都种上了的棉花,便是最主要的作物了。

    当东方玉尝过辣椒、西红柿、土豆的味道后,与其他人拼命种主粮不同,除了上述几样,剩下的田地他全部种上这些作物,一开始还是受到了众人的嘲笑,结果由于这几样东西在市面上热销得很,最终所有的农户都按照东方玉的种作模式进行耕种。

    想要高产,除了勤劳,还得拼命攒粪,除了人拉的那一点,还有两个途径,一是从温哥华岛那里弄过来的鸟粪,鸟粪除了炼硝,就是种地用了,不过这可是要花钱购买的,在此时,一石鸟粪的价格已经相当惊人了。

    再就是自己喂养牲畜了。

    东方玉就是这么干的。

    当大夏国家银行瀛洲分行在瀛洲各州县开办起来后,东方玉一咬牙买了耕牛一头还是母牛,猪仔几只,鸡仔十几只,后来他的母牛成功诞下小牛好几头,让他又不得不贷款扩大了自己住处的面积。

    不过现在看来,他这一步走对了,先一步贷款的,由于免息,只要没有大的疫病,绝对是有赚不赔。

    眼下,他的牲口房已经扩大到四间,几头耕牛、几头猪产生的粪便掺杂从维拉米特河里捞上来的腐烂的水草、臭泥后完全能够满足他家一半粮田的施肥,特别是播种时的需要,再加上掏钱买一些鸟粪用于追肥,最后他东方玉的亩产依旧在一众农户里时最高的。

    这还不算,精力旺盛的东方玉得知城里药铺需要的几味药在附近的山上俄勒冈河北岸,以及俄勒冈县东边的大山都有后,他便趁着农闲的时分上山采药,这里要插一句,此时的花旗参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山上到处都是,同时野生的价格远远高过人工培育的。

    就这样,几年下来后,东方玉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将自家小院扩大了一倍,还在市面上花大价钱买了一匹从部队淘汰下来的骟马,用于自己放养牛群、猪群时骑乘,以及去肯纳维克等地闲逛时乘用。

    今日,是秋收后大忙几日晾晒谷物等,包装入库后难得的闲暇日子,东方玉在逗自己儿女玩了一会儿,便赶着牛群、猪群上山了。

    这里又要插一句了,由于俄勒冈河与维拉米特河之间的地方大多都开辟成了农田,东方玉想要放养牲畜,不是走几十里到东边的山上,就是要跨过俄勒冈河去北岸,或者跨过维拉米特河去西岸。

    俄勒冈河宽阔无比,又深达几十米,大夏国目前没有实力在上面建桥,往来交通全靠轮渡,不过维拉米特河却有一座大型拱桥,一座长度约莫三百米的以混凝土为桥墩,以砖石为桥基的大型石拱桥,就是这座石拱桥,也花了身在瀛洲的工匠三年时间才建成。

    建设此桥时,由于疲累、事故而死的工匠、土人不下百人,最后被孙德茂命名为永宁桥。

    为何要在此建桥,因为在维拉米特河的对岸,除了可以放牧牛羊,越过一大片树林就是另一处镇域,后世比弗顿所在。

    此时,大夏国在瀛洲广义上设置府域三处:

    瀛洲,下辖温哥华温哥华岛、西雅图、瀛洲、坎卢普斯四县;

    俄勒冈,下辖俄勒冈、维拉米特、卡拉普雅三县;

    肯纳维克,下辖肯纳维克、亚基马、斯波坎三县。

    以上县域的名字绝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