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像山西这样民风剽悍之地还保留了如此多的丁口,若是放到河南以及江南一带,恐怕会减少得更加厉害。
这些事情,出生于山西代县、后来逃荒到大夏的令狐有令自然清楚,他更清楚的是,逃荒的多是老实之人,留下来的多半是有些办法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王松开脱的理由,按照皇帝陛下的密旨,以及政务院的严令,在分田之前,必须要将那些为非作歹的土豪劣绅杀一批的,否则,也不可能将足够的土地收入官府囊中,再者,就算你强弄过来了,将来也是麻烦事。
而眼前这位貌似忠厚的孙传库,实际上就是孙家少有的刁滑之徒,他能在短短五年时间弄到上万亩土地,除了别人的赠送,自己也是使了不少手段的。
不过此人与王松不同,王松几代人都是阳明堡一霸,并且亲朋好友遍布忻州府以及五台、繁峙、代三县,行起事来自然嚣张跋扈,而孙传库却圆滑得多,它多半是采用暗示、威压的法子,明目张胆逼得别人家破人亡的事倒是没有多少。
饶是如此,此人若是不能主动将家里的田地交出来,整个阳明堡的分田大事时肯定完成不了的。
孙传库他自然处置不了,不过让这样一个人肉袒负荆来到阳明堡,示众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果然,一见大夏国皇帝陛下的远亲竟然也肉袒负荆跪在地上,王松的气焰便很快就下去了。
不过那王松祖送三代都是阳明堡的一霸,平素横行霸道惯了,此时一见这个状况,便知晓无论是县尊,还是乡长等人时准备要拿他来开刀了,这个架势,可不是仅仅将田地让出去就能了事了。
他很快恢复了冷静,在县尊、乡长等人将视线转向那些丫环、小厮的家属时,他突然站了起来,还用力打了一个呼哨!
阳明堡只是一个百户堡,自然规模不大,他这一唿哨,一看就是平素练过的,十分清亮激越。
作为一个退伍的老兵,孙有田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快关院门!”
说完便扑向了王松,不过他终究腿脚不便利,被王松闪了过去,王松闪过去后并没有理会孙有田。
他扑向了令狐有令!
他是看出来了,院子里的几个人,只要拿下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县令,自己至少在短时间里有逃脱阳明堡的机会,否则,若是落到这些人手里,就算不死也会扒下一层皮。
当然了,院子里还有这许多人,他一人如何能办成大事?
“哒哒哒”
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马匹疾驰的声音,没多久这声音便来到了院门外面!
而此时,王松也从靴子处掏出了一柄短刀,他离令狐有令只有一步之遥!
“砰!”
就在王松想着挟持眼前这位县官,好让自己退到自己的家里,然后在家丁的保护下跑到五台山上时,眼前这位看似文弱的县官手里突然多了一个物件儿。
一柄短铳!
短铳射中了王松的大腿,而短铳击发的声音也让院外的马匹大声嘶鸣起来。
“上墙!”
这是孙有田的声音,此时,他的身边出现了三人,手里头都提着燧发枪。
“砰!!!”
这是院外王松的家丁撞击院门的声音,实际上,像这样的事情,在大明的时候,王松也干过,不过对付的不是乡长,而是下到百户堡的县衙典史,那时的王松因为牵涉到一件命案将典史招惹过来了。
那典史是一名补缺的举人,年纪不大,刚刚做上典史时也是很想做一番事情的,当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王松,并且还有证据证明王松与五台山的盗匪有勾连,于是典史便带着十名衙役过来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百户堡便遭遇了盗匪,盗匪“攻破”了堡子,将堡子里“洗劫一空”,当然了,像典史一行人天生是盗匪的大敌,自然杀干净了事。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招惹王松了,何况王松还是大同总兵王朴的堂弟,在明末时分,武官正好又“跋扈”起来,于是那典史的事便不了了之,最后还是王松“含着热泪”出面出了一百两银子将典史、衙役等人收殓了。
“砰砰”
这次是火枪击发的声音,随着这声音的传出,至少有三骑被击落下马,不过此时院门已经被王松的家丁撞开了!
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的闯了进来!
一切都昭然若揭,王松的这些家丁自然不是普通的家丁,而都是五台山的悍匪,这些悍匪,以前都是王嘉胤的陕北“义军”流窜山西一带时留在当地的,彼等或者本就是五台山的土匪,在王嘉胤来到山西后纷纷“起事”响应,或者是义军南下河南后留在山西的。
义军进入山西后,又有不少山西官军加入到彼等行列,等彼等大队南下后,彼等或者在句注山、五台山重操旧业,或者摇身一变到了地方豪强手里做了家丁,王松手下的这十人就在此列。
战马一闯进来,院子里的人都是大惊失色,此时除了三人,所有的人都忙不迭地向对面的房舍跑。
令狐有令、孙有田都站在那里,还有一人,竟然是那李二愣,不知何时,此人的手里还多了一副弓箭。
“咻!”
李二愣手中捏着的三支箭连珠般地射出,全部命中目标。
“砰砰”
此时,火铳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的火铳声响起后,只听得大约有两三匹战马奔向远处的声音。
李二愣拎着弓箭还想冲出去追赶,孙有田一把抓住他,“人家有马,算了”,接着又笑着对他说道:“不愧是军户子弟,使得一手好箭”
李二愣摸着自己的脑袋嘿嘿地傻笑着。
令狐有令将孙传库、王松都羁押在县府,不多时,便从北京传来了尼堪的命令。
“王松等人,斩首示众!孙传库,全家发配安西!”
远在北京的尼堪得知此事后,内心冷哼一声,“孙传库?我的亲戚?哼!”
“若是能利用此人给全天下的人一个下马威,效果肯定会更好,若是一味地施恩,效果肯定没有预想的好,恩威并施,威字可是落脚点啊”
至于若是有人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六亲不认,刻薄寡恩”,那也由得彼等,老子本就不是这个世上之人。
于是,在秋收后的一个日子里,在阳明堡关公庙前,王松等七八人一字排开,随着孙德铭宣读完毕之后,孙有田手下那些老卒挥动手中的大刀,刀光之后,八个人头滚了一地。
第二十九章 暴风骤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
在镇压“土豪劣绅”的活动结束后,大夏国立即同时展开了分田和剿匪的行动。
分田的前奏是秋收。
听说每户人家按照每人四石的粮食进行发放,全堡子都轰动了,男女老少一体出动,在短短五日便完成了收割、脱粒、选种。
每人四石,也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吃到下一个收获季节,当然了,这里面自然包含了种粮。
接下来就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分田开始了!
又是整整五日过去了,阳明堡周围的田地全部分了下去,这附近的田地实际上是大致按照离滹沱河的远近以及地势平整与否分成了上田、中田、下田。
李二愣的妹妹回来后,他家便是七口人,一共分到了四十九亩,这四十九亩有离堡子近的,也有不近不远的,还有靠近句注山的,不一而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想要将这几万亩土地完全公平地分下去,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后世也做不到,只能将现有所有的田地分成三类后揉在一起,当你选到上田时,下一次就只能选择中田,再下一次自然是下田,以此类推。
就是这样,以孙有田为首的乡署“班子”也是忙乎了整整五日才分配完毕,这还是在堡子里几个读过书、会算数的人协助之下才完成的。
李二愣家。
他瘸腿的老爹似乎又活泛起来了。
以往,堡子里的人都叫他李瘸子,他终究是军户出身,一开始还是很不乐意的,碰到情况比他还差的,肯定是一瘸一拐地追着打的,碰到像王松这样的恶霸,他自然只能忍气吞声。
不过这次在见识了孙有田的风采后,他也将自己的心思放下了。
“那人也是一个瘸子,还是一个乡官,可他自己都叫自己孙瘸子,还让别人也这么叫他,与他相比,自己还真是落了下乘”
家里面有了整整二十八袋粮食后,坐在家里唯一一把椅子上的李瘸子带着亮光的脸色突然又严肃起来。
他的家人,除了李二愣两个年幼的儿女,全部站在下面。
“刚才乡署的人已经挨家挨户说了,家里头需要粮食柜、锄头、风斗、犁等东西,需要去乡署贷”
“贷?”
一听这个字,李二愣他娘亲不禁面色大变。
“啐”
没想到李瘸子啐了一口,“你想哪儿去了?人家能给你分粮食、分田地,还能害你不成?”
“孙瘸子,咳咳,孙乡长说了,新朝发行了新的银币、铜钱,为了满足贫苦人家各种需要,可以向他们贷款,这头一年不需要利息,第二年还清,第二年贷的话就需要利息了,一年一成的利息,可以分三年还清,不过每一年都是一成的利息”
“那银币和铜钱我仔细瞧过,应该不错”
“除了这些,需要修缮房屋的,购买小鸡仔、小猪仔的,也可以向彼等贷款购买,另外”
说到这里,李瘸子自己也是有些不满。
“彼等规定了,除了粟米,我等还需要至少种植三亩麻田、三亩菜田,这还不算,还需要贷款种上那甚土豆和玉米,还说那东西种在沙地和旱地最是有用”
“我也有些纳闷,我等在此地种植粟米已经几百年了,你说若是让我等试着种稻子也行,可种这些从来有听说过的东西算怎么回事?!”
“可那孙乡长却说这两种东西最是耐旱,非得要我等种,看那模样,县里应该是该他下了死命令的,他若是完不成任务便要吃瘪,还有这贷款的事,似乎也跟这有关”
“我盘算过,人家也不容易,没日没夜地帮我等收割、分粮食、分田地,古往今来,何曾见过如此的官府?这样,我是这样想的,我家这四十九亩田地,抛去菜田和麻田,以及那甚土豆和玉米,我准备至少种上四十亩粟米”
“四十亩,若是老天爷保佑,那便是八十石的收获,两成的田赋就是十六石,那还剩六十四石,留下种子,至少还有五十石,五十石啊”
一听这个数字,全家人都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哇”,李二愣他媳妇还大哭起来。
“作甚?作甚?”
在李瘸子的嘲讽下,李二愣的媳妇赶紧止住了大哭。
“按照孙啬夫的说法,这粮食有多余的可以直接卖给乡署,按照品级一个银币到三个银币不等,我们家如今丁口多了,这一年上头可是要二三十石来粮食,可这一年的人家已经分给我们了,故此,我决定最多留十石,剩下的全部卖出去!”
“啊?!”,他老婆子当即不干了,“老头子,这如何使得?若是又遇到大旱,又如何熬过恓惶?还是多存一点吧”
“不”,李瘸子却一锤定音,“就是四十石,那也是丰收之后才有的,不过眼下我等急需使钱,一来这些粮食光用草袋子装着着实不好,最好用大柜盛着,还至少要两个大柜,家里头有娃娃,光吃粮食也不行,还得喂鸡喂猪”
“耕地也需要牛,王松、孙传库家里能耕地的牛、马、骡就算是老的,也要五个银币一头,我准备买一头好的,这至少需要十个银币,家里头的盐巴快没了,两个娃儿也需要布匹做新衣服,加上置办一些农具、购买土豆玉米种子,估计又得花上十个银币”
“二十个银币,这就是我家的贷款数目”
说到这里,他的内心也隐隐有些颤抖,“按照那孙瘸子的说法,二十个银币,大致相当过去的十两银子,这若是放在过去,可不敢想象啊”
不过作为一家之主,他还是强忍住了,“孙乡长也说了,若是遇到大旱,这本息就押后一年支付,依旧不需要利息,何况”
他这时的心情才稍稍平复了一些,“这滹沱河,就算是在最干旱的年份也没有彻底断绝过,我们家有十亩地都挨着这河流,就算别的土地都歉收了,这十亩地绝对不会,就算没有水渠,我们就是从河里挑水也要将这十亩地灌溉好!”
众人都是眼睛一亮,这十亩都是上田,伺候好的话,收获三十石都是有可能的,届时,自己留下十石食用,还有二十石可以卖,可以还债!
“就这么办”,这下连李二愣也算过来了,他将自己的右手捏成拳头,狠狠地打击了一下左手的掌心。
李二愣很快在乡署办好了贷款手续,在买到耕牛、农具、粮食柜后他又去了一趟县里,那里有官府开设的铺头,铺头里有各种“平价”货,像代县的粟米、上好的细盐、麻布、棉布、铁器等物都有,算起来都比以前王松家里的铺子便宜许多,而质量却好上许多。
“看来这官府没有说谎,还真是一个体贴百姓的好官府”
买好东西之后,李二愣与同堡子里的人一起乘着县里同样是官府开设的大车行的大车回到了阳明堡,车费很便宜,每人也就是十个铜钱。
其实,按照李二愣等人寻常的做法,买来东西之后,那肯定是要自己背着走回阳明堡的,可那大车行的人非得让彼等坐车,为了“体验”官府的做派,也为了省事,在提前谈好价钱之后,彼等还是坐车回来了。
很快,官府贷下去的银钱大多又回到了衙门手里。
在这次贷款过程中,大多数小户人家肯定不敢贷太多,生怕碰到王松当铺那样的情形,不过依旧有胆子大的,彼等会算计,除了日用之外,还多贷了一些,买了小猪、小鸡仔等物,等小猪长大卖到城里后,其他人才后悔不迭。
猪羊鸡鸭无一都卖出了好价钱,这样的人,不仅一次性将贷款全部还清了,还能将余钱用来购买其它的物品。
这下,在有些人的眼里,实在是羡慕不已,因为按照官府的规制,这银钱,头一年是无息的,从第二年开始便有一成的年息,随后几年会根据贷款的多少上下浮动。
不过,胆子大的依然瞧见了这里的机会,有的大起胆子贷款专门养起了母猪,专门卖起小猪仔,几年下来,依旧是包赚不赔。
有了示范效应,这银钱的流通便加快了,尼堪铸造东晓币、大夏通宝的初衷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半年下来后,整个黄河以北三省之地,在一场轰轰烈烈,既施恩又立威,迅疾如暴风骤雨的活动中完成了土地的重新分配。
与此同时,喀克笃礼麾下一个步军旅专门来到五台山进行剿匪,那里,不剿匪还真是不行,至少五台县里的分田运动便无法进行,在瀚海军的打击下,藏在太行山的土匪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很快被席卷一空。
听说在那一年,整个太行山、吕梁山、句注山便剿灭了大小土匪一百多股,人数上万,这些人,为首的全部被当场斩杀,剩余的则一律送到安西去开矿。
一辈子在矿场里劳作,就是他们的命运。
在这一年,在镇压土豪劣绅的运动中,大夏国官府也诛杀了几千人,一时间闹得三省腥风血雨,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