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之下,清国也只得继续在“武勇”上做文章了,在俘获楚琥尔后,也对瀚海军的一些训练方法进行了借鉴,比如体能训练、马上冲刺训练、结队冲刺的训练。
多铎虽然乖张,不过得知瀚海军骑兵的训练方法之后,倒也没有排斥,而是在军中大力推行,如今他这一万镶白旗精骑里,按照瀚海军飞龙骑、猛虎骑那样配置的约莫一半,其中有两千拿着虎枪的,有三千配置双刀、小盾的,由镶白旗名将图尔格亲自指挥。
还有五千则是按照老法子来操练的,两千拿着各式重型武器的搏杀兵,三千则是弓箭、经过皇太极改进过的加长雁翎刀的双配置。
当然了,所有的骑兵依旧配置了一些以前从靺鞨、大金那里流传下来的骨朵、短斧、标枪,用以在冲刺前抛向敌人以乱其阵型。
而栋阿赍的一千五百巴牙喇护军则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配置的武器、甲胄,这些人打小都是武艺高强之辈,又多身高力壮,披重甲、舞重器惯了,没有必要改掉。
栋阿赍自己也是虎枪、铁锏、长刀、大弓、两层甲胄的标准配置,加上他接近五尺四村的身高一米八,能力博猛虎的气力,三十岁高峰的年纪,若是放在以前,早就被皇帝赐一个“巴图鲁”的名号了。
可惜到如今,他依旧是一个巴牙喇章京,并没有巴图鲁的名号。
与关内相比,关外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些,多铎猛地吸了一口,然后闭上了眼睛。
一刹那,一股熟悉、喜欢的味道从他身体内传过来。
“那是祖先留给自己的味道啊,满洲人,终究是应该在塞外、山上、林中过活的啊”
多铎心底暗叹道。
他生于赫图阿拉,那是建造在山上的一个城堡,周边都是大山,故此他有此一叹。
半晌,他才缓过神来,见到栋阿赍一幅紧张的模样便笑道:“你也是我镶白旗有数的勇士,为何如此怯懦?这大清堡的外边都是科尔沁左翼的牧地,前面不远处便是和硕果毅郡王索纳穆的驻地,他手底下可是有五千帐的,就算那萧阿林骁勇过人,也不敢随意觊觎”
索纳穆是科尔沁左翼之主吴克善的三弟,他的牧地紧挨着原来的喀喇沁以及边墙,大致在后世阜新市附近。
吴克善自己在后世通辽附近,仍有上万帐的规模。
他的另外一个弟弟,二弟查罕也被皇太极封了一个和硕忠勇郡王的爵位,主要牧地在吴克善的北边,也就是后世通榆县附近。
除了科尔沁左翼,所有的蒙古部落全部落入到大夏国手里后,皇太极便将原本划到满洲八旗的蒙古部落全部重新划给吴克善,那以后,吴克善的左翼总算恢复了几分元气,又恢复到了总帐两万左右,自己亲领一万帐,两个弟弟各领五千帐左右的局面。
由于吴克善的姑姑、两个妹妹先后嫁给皇太极,他科尔沁左翼已经与满清深度绑牢了。
“萧阿林现在到了哪里?”
多铎下山时向栋阿赍问道,在他镶白旗里,栋阿赍还管着侦骑。
“回禀主子,还是一日前的消息,其一部在以前的喀喇沁左翼,三座塔附近,一部在奈曼部附近”
“萧阿林这厮手底下有了两万余人,本来应该可以轻松将科尔沁三部拿下的,为何一直在奈曼、喀喇沁附近逡巡?”
栋阿赍听到主子的自言自语,便说道:“主子,还不是担心咱镶白旗的精锐,您想啊,无论他进攻那一路,都得顾忌着南边的主子您啊,何况开原城的岳讬主子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也不是白给的”
多铎白了他一眼,“咱大清国的骑兵虽然精锐,不过那是在以前老汗时代,如今到城池里过活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战力终究下降了一些,而那萧阿林,以前不过是额尔古纳河边上一个哈拉达,被尼堪收服后虽然做了大将,依旧胆敢带着寥寥数骑在野外探查,上次若不是他从中作梗,那蛮贼的细作早就被穆克谭拿下了”
“别的不说,能统领万人的精骑,在我大清也是固山额真的旗主了,这厮还经常出去巡视,就这一份豪气就是本王做不到的,推而广之,可想那瀚海军是多么强横”
“主子”,栋阿赍却有不同意见,“您时常教导我等,那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那萧阿林贵为大将却如此儿戏,恐怕不是福泽深厚之人”
“算了,不理他了,我等继续北上”
“啪”,多铎用马鞭抽打了胯下的战马,向前猛地一窜,栋阿赍赶紧跟上。
而在梨树城,尼堪的大军已经抵达城池的南面,抵达后,他将朱克图的大军分成了三个部分,他的亲卫队、七千步军在城南设防,一万八千骑兵却在城池一东一西个设置了两座大营,每座大营九千骑,西大营由朱克图亲自指挥,东大营由查克丹指挥。
步军大营这边,由陈文盛统一指挥,两个步军旅的一千炮兵统一由张隽指挥,六十门十二斤尼布楚青铜炮在大营南边布置了三十门,其它三面各十门,加上三百斤的短管炮、迅雷铳,以及后面大量的火铳手,用密不透风来形容恰如其分。
而尼堪的大纛正立在步军大营正中,若是被皇太极看到了肯定会大喜。
“竖子!如此狂悖!你若是身处骑兵大营还有一线生机,如今却在步军大营里,若是被我军团团围住,只有死路一条!”
皇太极果然是这么做的,他抵达梨树城附近后马上就了解到尼堪在梨树城下的布防,一开始还以为尼堪这厮又在故弄玄虚,最终确认了后便笃定了。
他让岳讬的镶红旗、多尔衮的正白旗骑兵警戒,在瀚海军两座骑兵大营的正对面也建了了两座大营,建好后分别让岳讬、多尔衮进驻,而在尼堪大营的东边、西边、南边,分别由佟图赖、张大猷、李率泰三支两黄旗的汉军乌真超哈部队进驻。
在步军大营的后面则是皇太极自己两黄旗清骑兵的大营,一来可以作为当前态势的生力军,二来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瀚海军进行防备他可是知道,在阳都还有一支万人的大军。
而在东边,济尔哈朗也带着镶蓝旗的七千精骑北上了,对如今已经将大帐放到了官街堡附近的恩索进行警戒。
于是,从西拉木伦河流域一直到第二松花江流域,大夏国、大清国的兵力犬牙交错,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十八章 木。野狐。禅之六:死亡阿拉善(上)
一切都很平静,丝毫也无“国战”那种剑拔弩张、千钧一发的模样。
在皇太极的大军好整以暇地建造大营时,尼堪的三座大营竟然紧闭大营未出,坐视敌人从容地建好大营。
期间,连一向镇定的皇太极也是捏了一把汗,可惜尼堪并没有趁势出击的意思,倒是让他颇有些意外。
“或许是岳讬、多尔衮的大军在一旁威慑让彼等有所忌惮罢了,不过我军修建大营之时应是彼等最好的出击时机了,错过这个时机运势便倒转了”
皇太极的大帐早已经建好了,坐在四周防卫森严的大帐里时,他这几日澎湃的、几乎要重蹈晕厥的内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说起他这主营又有讲究。
正黄旗、镶黄旗各一万人马分成四座营寨,每座大营各有五千人马,分别由镶黄旗的彻尔格、拜音图,正黄旗的图赖、济什哈分别统领,他们这四人也是镶黄旗、正黄旗的四位固山额真。
其中,彻尔格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第三子,今年五十六岁,实际上是由他的长子、今年三十八岁的陈泰在具体掌兵;
拜音图是努尔哈赤幼弟巴牙喇的儿子,今年四十岁;
图赖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的第七子,今年四十三岁,其长子、今年二十三岁的惠塞也在军中;
济什哈是建州女真部落里仅次于爱新觉罗的大姓富察氏的杰出代表,今年三十八岁。
皇太极的大帐位居四大营的中间,由三千两黄旗巴牙喇护军护卫,其护卫统领是皇太极的包衣奴才、正黄旗的巴牙喇章京、来自建州女真的另一个大姓那拉氏的费扬古带领。
费扬古,今年三十三岁。
开国五大臣中,刚才已经说了额亦都、费英东,额亦都的另外两个儿子图尔格、伊尔登辅佐多铎的镶白旗,剩下的三位大臣中,安费扬古的儿子达尔岱正在盛京辅佐正蓝旗的豪格。
扈尔汉的儿子准塔在正白旗辅佐多尔衮。
何和理的儿子多积礼、都类正在辽阳辅佐代善的正红旗。
多尔衮的正白旗里,除了准塔,尚有董鄂部的鄂硕,以及建州女真的大姓伊尔根觉罗氏的阿尔津,他掌管着多尔衮的巴牙喇护军。
阿尔津,是死在宁古塔之役的阿山的弟弟。
而岳讬为旗主的镶红旗里,除了他的长子、今年二十岁的罗洛浑,尚有完颜氏的车尔布,他掌管着岳讬的巴牙喇护军。
车尔布,乃惨死在镇江堡的叶臣的儿子。
梨树城附近,几乎汇集了皇太极目前所能拿得出来的满洲八旗精锐,若是加上东边的济尔哈朗、勒克德浑,满洲太半精英咸集于此。
“或许他就是想在此地与朕决战吧,否则就说不通了”
皇太极将自己的形势又仔细思量了一番,终于理清了尼堪可能的企图。
“不过,按照我大清细作的密报,梨树城附近除了萧阿林、恩索两支人马,就只有阳都的那一万多人,萧阿林的人马由吴克善和多铎牵制,恩索的人马由勒克德浑、济尔哈朗牵制,这蛮贼的可能的奇兵就是阳都的那一支了”
“区区万余骑兵,能有何作为?难道是这厮将草原上的牧民全部动员起来了?”
一想到这一点,皇太极不禁心理一凛。
“这厮麾下的牧户至少有八万户,若是全部动员的话,最少也有五万骑!”
一想到“五万骑”的可怕规模,皇太极原本一直保持的很不错的心境一下又拧紧了。
“这是国战啊,这厮真有可能全部动员啊”
他不禁捂住了自己的心口,半晌才缓过劲儿来,“自己还是多虑了,普通牧户骑兵的战力咱满洲人也不是不知晓,若是放在以前,岳讬五千镶红旗的骑兵便能横扫科尔沁一带,这厮一向自视甚高,应该不会行此下策”
“这样的话,梨树城附近我大清光满洲精骑便有四万,加上汉军旗的乌真超哈就是五万五千大军,彼等只有两万余,这厮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至于青城的阿林阿部,应该有鄂齐尔图的军队牵制,是不大可能派到此地的。
想了许久,皇太极始终想不出尼堪这厮还有何能为,干脆不想了。
“传佟图赖、张大猷、李率泰!”
自己这么大的阵势,又全部是精锐,自然要迅速击溃尼堪大营为上策,任他有千般诡计,在强横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额济纳,译成汉文便是“黑水”的意思,乃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甘州张掖市这处河西走廊上最大的绿洲平原,后又折向北边,最终注入居延海的大河,在中原王朝的记载里,又称“弱水”。
此时的黑水流域,乃至居延海一带实际上并不像后世那样荒芜,原本是瓦剌部落的牧地,后来转进北疆后又被鄂尔多斯部占据,自从卫拉特部与达延汗的蒙古部落交恶之后,双方多次曾在额济纳、阿拉善一带大战,最后此地便荒芜下来。
如今只有少数胆子大的蒙古部落以及藏人部落在此游牧,也是明朝后期少有的几个“边荒之地”、“三不管地带”。
从后世乾隆朝时期此地能接纳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落来看,此地还是能养活不少牧户的。
鄂齐尔图的大军已经来到了额济纳!
这一日,鄂齐尔图带着自己的亲卫沿着居延海以及黑水跑了一圈,这一跑下来心里便有数了。
“此地虽不如天山北境牧场,不过安置三千帐牧户还是可以的,而东边的阿拉善荒原虽也很荒芜,不过其中湖泊众多,加起来也能放置几千牧户,更兼可以煮盐,也算是一处好地”
阿拉善,蒙古语“五彩斑斓之地”,说的就是蓝色、青绿、泛白的各色湖泊广布于荒漠之中,加上黄色的沙漠,青色的绿洲,故有此名。
跟着鄂齐尔图一起巡视黑水、居延海一带的辉特部大济农阿勒达尔见他看着自己,脸色很是不善,心中有些凛然,“这厮难道是想让我辉特部迁徙到此?这里虽好,不过与天山以北比较起来完全不够看”
鄂齐尔图见阿勒达尔面色变了,知道吓到他了,便柔声说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此处如此荒芜,本汗怎舍得让辉特部迁过来,本汗的意思是,以后若是有小部落依附于我等,不妨全数迁到此处,一来可遮蔽我等左翼,二来嘛,也可以迁徙一些汉民至此煮盐、打铁”
阿勒达尔这才放下心来。
一夜无话,不过在天将要放光时,大营受到袭击!
鄂齐尔图昨晚刚刚收了一个当地的藏人女子为妾,胡天胡地了一夜,还想多睡一会儿呢,没想到很早就被叫醒了。
叫醒他的正是他的次子噶勒达玛。
“阿布”
鄂齐尔图一见他这个一向勇猛的儿子眼神里饱含着慌乱便气不打一处来,他一把推开他,口里也骂道:“亏你还是和硕特部的勇士,你可知晓,我等卫拉特卫人原本就是北海附近的林中人,自大元兴起,走出大山已经几百年了,以前,索伦人都是我等的奴隶,就算彼等现在来了,又有何惧!”
噶勒达玛被他阿布这么一骂,脸上也是红一阵白一阵,半晌才嗫嚅道:“阿布,您出去看看”
鄂齐尔图的大营就在以前大元设置的黑城的遗址上,虽是断垣残壁,不过方圆也有好几里,残壁也有好几尺高,终究是比现搭建大营强。
原来的黑城也有四门,在噶勒达玛的带领下,鄂齐尔图带着自己的亲卫队来到东门附近,这一看先是一惊,接着又有些暗喜。
大约三千骑正在绿洲与荒漠之间,服饰、甲胄、武器整齐,一看就是夏国的正规军。
“按照那西域商人的说法,夏国在河套一带也就一个军团,区区万人,除了要弹压境内的土默特牧民,还要遮蔽与明国的边境,而在贺兰山附近却只有一个三千人的旅团,多半是彼等在居延海附近也设有探子,探知我大军抵达后前来威慑”
“只要消灭了这三千骑,控制住贺兰山,便可以大举进攻河套一带了”
“噶勒达玛!”
“阿布”
“你带领五千人马出战,记住,要以最快的速度击溃之”
“阿勒达尔!”
“大汗”
“你带五千骑跟在噶勒达玛后面,与他保持一日的距离即可”
前面的阿拉善大荒原一带,作为天山北麓的和硕特部以前也很熟悉,鄂齐尔图知晓,若是将一万人马堆在一起,荒原里的湖泊附近的绿洲面积狭小,牧户稀少,肯定无法得到有效的补给,也载不下这许多人人马。
一日的距离,骑兵快速的话半日即到,就算前面有瀚海军的埋伏,以噶勒达玛的实力,支撑一日总可以吧,何况,如今大夏国的军力全都去了辽东,这里不可能有太多的兵马。
不过这样一来,大军里几千头骆驼驼载的军资就需要自己来打理了。
“也罢”
鄂齐尔图看了看周围,眼下除了呼啸着的西北风,以及满目的土黄色、绿色,并没有任何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