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便难有安稳之日,你等看”
杨庭玉见他一口一个“马贼”,这心里正气恼着呢,正欲出口反讽几句,突然看到阿卜杜拉赫等人的模样,心里不禁暗自叹服。
“以前在甘肃北面的大漠里,我与杨庭栋、赵良栋三人均为一时俊杰,武力难分高下,杨庭栋相对耿直一些,赵良栋最为狡猾,而自己居于其间耳,现在看来,杨庭栋已是大夏国带领三千骑兵的指挥使,三千精骑,若是放在大明,必定是一个总兵的位子”
“而赵良栋加入大夏国相对较晚,不过倒是符合他的性子,干起了锦衣卫的差事,现在看来,此人不单单是狡猾,简直是狠辣,且有大智慧啊”
当晚,在赵良栋带领的两百多骑的突袭下,李栖凤的家丁大败。
不过在他们逃走前,赵良栋与他们的头子进行了一番对话。
“你等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对堂堂大明国甘肃镇总兵府的亲兵动手?”
“呵呵,我等是去东边大夏国朝贡的哈密商团,原本以为你等是马贼呢,没想到,真是对不住”
“哈密商队?彼等不是与大明一向亲厚吗?为何”
“我等可是听说了,大明如今朝不保夕,自顾都不暇,何况千里之外的哈密?而那大夏国方今正是如日中天,我等自然要去联络,还准备结为秦晋之好”
“”
“也罢,看在以往你我两家曾经友好的份儿上,姑且放你等一马,晓谕尔等,速速退去,不要有任何痴心妄想,居延海附近有大夏国三千精骑候着,尔等若是冥顽不灵,大夏国的大军将踏破边墙直指甘州!”
到了这时,一直在一旁观察的杨庭玉已经完全消去了心中那一丝不满,剩下的只有佩服,他杨家的家境比赵良栋略好一些,小的时候读过私塾,身处边塞之地,自然也了解过汉代班超、陈汤等人的行径。
“这厮的所作所为,竟一点也不亚于那些人啊,不仅将哈密人完全拉到大夏国这一边,还断绝了大明的心思,真是一箭双雕啊”
至于那甚居延海的三千骑,打死他也不相信。
人家距离此地最近的丰州、白城都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区区商队而大动干戈。
与杨庭玉想的差不多,等几日后他们抵达居延海,果然没有见到大夏国的大军,不过也没见到出赛打草谷的明军。
到了此时,阿卜杜拉赫也完全明白了赵良栋的意思,不过为时已晚。
不过阿卜杜拉赫也是心下了然,“按照大汗之前的吩咐,本来就是要分出一部分商队去大夏的,如今倒是省事了,直接去大夏得了”
话虽这么说,他对赵良栋这厮的行径自然没有一丝好感。
过了居延海后,再往东就有大夏国探子三三两两出现了,此时,别说明军了,就连其夜不收都很少了,大队人马一路畅通无阻,沿着沙漠里大大小小的湖泊从容抵达贺兰山北麓。
第五章 蝴蝶效应(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
秋日,秋高马肥,正是大好行猎时分。
山海关西北,祖山,一场盛大的围猎正在进行。
“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
人家苏东坡那只是在诗词里的戏言,区区大宋,战马本来就少得很,一个地方官怎会有千骑让你挥霍?
眼下却大不同。
平西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一身银盔银甲却真是一千骑在祖山行猎。
吴三桂,今年也三十岁了,不过他皮肤白皙,英俊潇洒,兼之身材挺拔,三缕长须的衬托下更显得英姿勃发。
原本的山海关总兵、他父亲吴襄,武事平平,却是一个经商的高手,中原的布匹、茶叶、瓷器以及一些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辽东的人参、皮毛都在山海关附近汇聚,加上朝廷每年拨下来的大量的饷银、粮食,如今的吴三桂的家底那叫一个厚实。
四万劲旅,驻扎在西至永平府、东到宁远这一狭窄的地带,不过眼下从来没有传出因为饷粮缺乏而闹事的。
四万劲旅中,更有吴三桂倾心打造的两千家丁。
他实际上有三千家丁,不过是为了避免引起朝廷的“非议”而谎报了一千而已。
三千家丁,那是以前的辽东之王李成梁才有的盛况,就是那三千家丁将蒙古人、女真人压得服服帖帖。
而如今,在大量的辽饷以及自家家底的喂养下,他这三千家丁与以前李成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眼下,吴三桂的身边正跟着两人,年纪轻轻,都是二十左右,都是身形剽悍、骑射过人之辈,一人叫做王屏藩,十岁,身材修长挺拔,另一人名唤高得杰,年岁与王屏藩相仿,身形粗壮结实。
吴三桂身边还有一人,约莫十四五岁,虎头虎脑,正是他的的侄子,其大哥吴三凤的长子吴应琪,吴三桂一家,也就是他在武事上颇有天分,大哥吴三凤、他弟弟吴三辅都是经商好过武事,唯独这吴应琪也颇好武事,一直跟在吴三桂身边历练。
一千精锐骑兵,还都是家丁,出现在祖山一带,莫说以前的喀喇沁,就算是满清八旗来了也能一战,放到以前吴三桂更加年轻之时,出宁远与八旗骑兵大战一场也使得。
除了三千家丁,吴三桂旗下还有七千骑兵,另有三万实打实精锐的步军,这可是一点也没有虚报瞒报的。
当然了,山海关总兵向上报的自然是有“胜兵五万”,那都是账面上的,实际上能够拉出来作战的也就是这四万人。
四万人,还是他头上挂着“平奴将军”、“平西伯”的名头才有的,当然了,一旦得知他手下有三千家丁后,如同左良玉一样,朝廷就更不敢拿他怎么样了,虽然如今满清已经自去国号,自称“清王”,向大明俯首称臣,不过双方打了几十年,岂是一个“自去尊号”所能化解的?
何况,山海关以北,又出现一个强大的大夏国,故此,自从皇太极向朱由检臣服以来,朝廷并没有丝毫减少辽饷的供给,对于吴三桂依旧优渥有加。
混乱的形势,给了像吴三桂这样的人更多的想法,准确说来,比历史上更甚。
这不,自从与满清“和解”以来,吴三桂居然与满清镇守锦州的大将、豫亲王多铎达成了结为姻亲的承诺。
吴三桂孀居在家的妹妹嫁给多铎,而多铎则将他从范文程那里抢来的小妾、他的侧福晋送给吴三桂。
眼下,自从旅顺港被大夏国夺走,博和讬兄弟三人先后命丧长白山之后,皇太极急火攻心之下已经多次晕倒在大殿里,满清上下明眼人都看得出,他的时间不多了,撒手而去也就在这一两年了。
皇太极身边,有资格、有能力继承大位的人不多。
代善太老,多尔衮屡次败于瀚海军,更有被俘的耻辱经历,皇长子豪格又刚厉耿直无比,其余诸子,不是年幼便是母亲的身份不高。
而皇太极的幼弟,以前老汗最为喜欢的儿子,今年才二十八岁的正白旗旗主多铎突然炙手可热起来。
多铎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带着一万五千八旗精锐镇守锦州、广宁一带,原本是以鲁莽、处处与皇太极作对、一副狂悖不羁的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如今却开始小心翼翼,处处示人以弱起来。
与强大的吴三桂结盟,便是多铎的选择之一。
当然了,像这样的“结盟”,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满清,都是一件大事,非得皇帝做主决定才可。
不过时过境迁,吴三桂、多铎两人竟然偷偷地将事情定下来了。
日后有人查起来,吴三桂也可以用“都是大明的藩属”遮掩过去。
后日,便是多铎迎娶吴三桂妹妹的日子,吴三桂突发奇想,准备送自己的“妹夫”一件大礼。
对于武人来说,有一件虎皮那是无上的光荣,退而求其次,一件熊皮也不错。
作为,多铎自然不缺乏虎皮、熊皮,不过那都是别人的,作为武将的吴三桂想送,自然要自己猎获的才行。
如此,才不负“白皙通候最少年”的名头!
这个名头还是当今有名的文人吴梅村见到吴三桂后,顿时就惊为天人,挥毫写就的,一方面赞赏吴三桂的相貌突出,一方面则是敬仰他武力、勇气过人,可以在战场上凭军功封侯。
这时的燕山山脉,仍有虎熊活动的踪迹,就这祖山前几日便出现过虎啸。
果然,没多久,那头曾经虎啸泉林的吊睛白额大虎终于出现了。
在如此多的勇士注视下,这头山林之王也胆寒了,不停地往山顶跑,终于,在山顶上一块大石头上这头猛虎无路可退了。
俗话说得好,狗急还跳墙呢,何况林中之王的猛虎。
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下了马,手中不是刀剑便是弓箭。
或许吴三桂身上的那件衣服太过晃眼,猛虎咆哮一声后突然从石头上一跃,猛地向他扑来!
不过,在这丛林之王面前,没有一个人胆敢掉以轻心,能够跟着这头猛虎来到此地,无一不是家丁队里的佼佼者,像王屏藩、高得杰也在此中,三千家丁里最勇猛的三百人也到了。
对于像吴三桂这样的能在大队八旗骑兵里将自己的父亲救回来的猛将,自然是身先士卒不甘落后的。
但猛虎扑向他时,他手上一石力的大弓上正搭着两只重箭,见猛虎竟超他扑了过来,只见吴三桂一身冷笑,两只重箭离弦而去。
与此同时,他的身形朝后快速一闪。
“扑!”
那头重达三百多斤的大虎扑了个空,加上喉咙上的两只重箭,一下翻倒在地上。
当它落地时,喉咙上的重箭也继续往里戳,不多时,带着血迹的箭头竟从另一侧露了出来。
“好好好!”
周遭倏地传来一大阵叫好的声音。
“唉!”,吴三桂自己却是一声长叹,他身边的侄子见状便问道:“二叔,莫非是因为箭只穿过破坏了整张虎皮?”
吴三桂却摇摇头,“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按照施耐庵的文章,人家无论是武松还是李逵,都是一人面对猛虎,那武松更甚,赤手空拳竟将那猛虎降服,我等这许多人,还多是豪杰之士,围住一头猛虎,还得依靠弓箭将其拿下”
“人生如此,岂不嗟叹?”
又悠悠地说道:“大好男儿,二十左右时最勇猛、无所畏惧,之后,随着年纪渐长,或有了官身,或有了儿女,总是有了牵绊,这勇猛劲儿便渐渐弱了,若是在十年前,莫说一头猛虎,就是两头、三头,我也应付得来”
吴应琪虽然年少,不过却很会说话,他赶紧安慰他的二叔,“二叔,武松等都是家言,如何能轻信?何况,二叔贵为平西伯、平奴将军、一镇总兵,镇守大国藩篱,国之干城,岂可像那寻常人家逞匹夫之勇?”
又说道:“楚汉相争之时,那楚霸王倒是力能扛鼎,十面埋伏时十荡十决,可惜还是败在汉王手下”
“哈哈哈”,听着那尚未最终成型的童声,以及那幅振振有词的模样,吴三桂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欣慰,“真不愧我吴家男儿,真有你的”
又想到此子年仅十四岁,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刚才猛虎恶扑之时,他并没有丝毫惧怕,也算是不可小觑了。
“好好好”,吴三桂拍着吴应琪的肩膀,“此番围猎,吾不喜得获猛虎,而喜得佳侄,也罢,这张虎皮既然破了,就赏给你吧,也不枉跟着行猎一场”
“多谢二叔!”
下山时,高得杰一人扛着那猛虎,竟丝毫不费力,等走到山下平地时,他将猛虎扔向王屏藩,嘴里还说道:“该你了”
实际上,以高得杰、王屏藩两人家丁头目的身份,原本是无须亲自扛虎的,不过高得杰为了在伯爷面前显摆,还是亲自将那虎扛了起来。
他这一扔一般人还真接不住,不过王屏藩可以,只见他使了一个千斤坠,稳稳地接住那虎,饶是如此,他高大的身材也是一沉,不过就在大家以为他肯定接不住时,他竟一下站了起来,还稳稳地将那虎扛在身后。
吴三桂也是眼睛一亮,半晌才大笑道:“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不仅猎得猛虎,喜得佳侄,还收获两员猛将”
说着,大踏步地朝前走去,众人赶紧跟上。
第六章 蝴蝶效应(二)北境三少之胆大包天豫亲王
吴三桂带着一千骑席卷而下,约莫小半个时辰便到了山海关关城。
此时的山海关,是一座依托燕山、长城、渤海、石河修建的复合型关城,一共有城池七座,北面从东到西,分别是威远城、东罗城、关城、北翼城,南面从西到东则是宁海城、南翼城、威海城。
从山海关到宁远城,是一处长约两百里,宽约三十里的的狭长地带,原本那里有一连串的堡垒,如今只有宁远城有三千步军镇守,剩下来的堡垒均只剩下少量兵力,主要作为军事驿站使用。
此处就不废话了。
吴三桂很幸运,年纪轻轻就从无数前辈苦心经营留下来的规制严整、规模庞大,立体防御的山海关城池,何况,自从他上台后,凭着一股锐气,加上祖家、吴家在东到宁远城、西到滦河一线的深厚实力,很快完成了裁汰老弱,编练精锐的大事。
自那以后,山海关总兵名下名义上有五万大军,其中骑兵一万五千、步军三万五千,实际上就是刚才笔者所叙述的,骑兵一万、步军三万,不过一万骑兵中可是有三千家丁的。
可以说,吴三桂是用五千骑兵、五千步军的空额,加上自己补贴一点,养活了三千家丁。
有了这三千家丁,加上国势如此艰危,他吴三桂已经与南边霸占武昌一带的左良玉一样,成了“不可罢黜”的大将。
吴三桂一行意气风发,越过石河之后便往正中的关城赶。
接近关城城门时,吴三桂一双眉毛不禁拧了起来。
他看到了吴琛,他在北京城家里的老管家。
吴琛在关城下走来走去,一边走着还一边用右手拍打左拳。
吴三桂心里一凛,按照日子,今日应该是吴琛将自己的妹妹吴四娘送到山海关的时候,作为吴家忠心耿耿的家生管家,他从来没有见到吴琛作难的时候,就算自己的父亲以前在战场上不战而逃被下了大狱时他也没有这样为难过。
“难道”
那吴琛年约五十,一见到吴三桂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二少爷,老奴”
吴三桂跳下马将他扶了起来,和颜悦色地说道:“能有什么事?天塌不下来,走,屋里说”
等进了总兵府,听吴琛一说,吴三桂不禁没有恼怒,还“哈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自己那唯一的妹妹,孀居在家的吴四娘听说父亲和二哥要将自己嫁给“胡虏”,打死也不同意,前几日趁着看管自己的家人不注意,竟然带了一个丫环跑掉了,如今家人正在心焦火燎的找寻中。
“真不愧是咱吴家的女人!”
吴三桂站了起来,其实,当他得知多铎没有将皇家的女人送过来,而是将他从范文程哪里抢过来的小妾给自己时,这心里便有了芥蒂,原本还对自家妹妹有些惋惜呢,如今倒好了,就在山海关总兵府随便挑一个小妾送给多铎罢了,这样才“门当户对”。
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同吴琛一说,那老管家也是吃了一惊,对面可是以前将大明打得死去活来的“大清”啊,这样不会得罪他们吗?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