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末冬初,河南新蔡县。
此时的河南由于连年大旱,加上流贼、官兵的连番肆掠,已经是妥妥的十室九空,如今的的中原大地,除了两种人就基本上没有其他人了。
一种是住在城里的人。
另一种就是跟着流贼队伍混的人,流贼在战斗时也要纳入序列,不过却是第一序列的“饥民”。
偌大的中原大地,主要的就是这两种人,当然了,还有一些大户人家自发修建的堡垒,勉强也有些人居住。
孟家庄便是其中之一。
孙传庭一身戎装骑在一匹从尼堪那里得来的高头大马上,那匹马浑身雪白,乃是一匹乞尔吉斯马与蒙古马的后代,尼堪一共给他送了十匹,全部安置好了甲胄也就是说,这十匹马的前半身都有牛皮甲护身,其中的两匹更是配置了锁子甲。
如今是行军的时候,自然无须将马匹配上锁子甲,不过时至秋末,给战马配上牛皮甲还是可以的。
今时不同往日,原本应该是傅宗龙带领的陕西部队进入河南追击李自成的,如今却鬼使神差提前跑到了他的头上。
与此同时,对于孙传庭来说,他这次出兵,有一些变化,也有一些与历史上一样。
首先,他还是按照皇帝的的旨意杀掉了陕西总兵贺人龙,理由嘛,皇帝担心此人与李自成、张献忠是同乡,手下的秦兵又多剽悍耐战,若是加入到这两人的队伍局势就非常不妙。
如今跟在他身边的是贺人龙的手下高杰,新任陕西总兵。
对于高杰孙传庭还是很放心的,此人可是与李自成有不共戴天之仇。
这次出兵,除了高杰的一万人马,马步各半,还有副将李国奇的五千人马,马二步三,另外,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孙传庭将临洮总兵牛成虎也调了过来,与李国奇一样,也是五千人马,马二步三。
两万秦军,加上孙传庭的直属标营三千步骑。
两万三千人马,还有大量的民夫押送着辎重。
有近万的骑兵,又是孙传庭亲自统领,对面还是新败于开封城下的李自成,虽然加强了从张献忠那里逃出来的罗汝才部,历史能改写吗?
何况,新任保定总督,历史上担任目前孙传庭这个角色的傅宗龙带着自己的标营三千、总兵虎大威的一万精锐也来到了新蔡附近。
孙传庭、傅宗龙在洪承畴被俘、卢象升死后,绝对算得上是明国的两大擎天巨擘,特别是后者,那可是参加过平定贵州安邦彦之乱的人物。
历史有了变化,新蔡县北面不远处的项城附近,李自成、罗汝才的十几万大军依旧虎视眈眈。
新项城之战不可避免了,不过,结局会改变吗?
孙传庭突然策马冲上了一处小山,其长子、标营将领孙世瑞赶紧带着亲兵跟上。
这是一处不高的小山,站在山上下面的情形一览无遗。
中原大地,在经过三年的大旱以及几年的贼祸后,原本的“天下腹心”已经真正成了魏武帝笔下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平原上,除了偶然能瞅见的树林,大地一片苍黄。
在初起的北风席卷下,空中到处都是浮起的灰尘和枯草,偶尔夹杂着一些破布片子。
今年四十八岁的孙传庭双眉紧锁,他担心的自然不是魏武帝笔下情形,而是他这支大军最后面的队伍。
那是由大约三千陕西农户,豫西两千农户组成的“夫子”大军,押送着两万余大军十日的粮草,而负责押运粮草就是牛成虎。
河南大旱、陕西也相差无几,勉强凭着渭河的灌溉收了一些粮食,这次大军出动,几乎将布政使司下面的粮库掏空了。
原本指望到了河南能补给一二,没想到河南竟然如此不堪。
最后面的那些粮车都是用牛马拉着的,幸亏大明的牛马有一把枯草加上一些水就能干活,否则这些牛马自身的需要就不是孙传庭所能负担的。
他担心的是夫子,粮食极度紧缺,自然是优先保证官军,夫子们每日只有一顿稀粥,却要赶着牛马跟上官军的步伐,看着那些歪歪倒到的夫子,孙传庭还真怕他们就这样倒在地上不起来了。
他倒不是宅心仁厚,而是担心在夫子的拖累下自己的大军不能按计划赶到项城。
谢天谢地,前不远处就是颖水了,根据探子的消息,在颖水北面某处,一个叫孟家庄的地方,贼军正在那里集结!
“哒哒哒”
孙传庭正举着尼堪赠送给他的望远镜看着周围的环境,山下飞来了一骑,正是前出探查的夜不收。
“禀大帅,前面不远处的颖水河面有一支贼军正在渡河!”
“哦?”,孙传庭听了心里一凛,“可探知有多少人马?可是贼军主力?”
那夜不收禀道:“大约有一两万人,其中更有骑兵几千,骑兵已经渡过颖水,在对岸警戒,正在渡河的是其步军,看那模样,不像是饥民,应该是贼军里的步军”
孙传庭点点头,正欲挥手让他离去,突然又想到一事,“可遇到傅总宪?”
那人回道:“遇到了,总宪大人说,我军离渡河地点还有几十里的路程,颖水不是大河,更兼这几年水位低落,渡河容易,等我军赶到后恐怕已经迟了”
孙传庭点点头,挥手让夜不收离开了,心里却在想着,“按说这贼军横扫了豫西一带,打破了县城十几个,又打破了洛阳,这手里的兵丁应该不止这些啊,难道其主力得知官军来了先行脱逃,将其家眷辎重丢弃在后面?”
“还有,贼军准备渡过颖水,意欲何为?如今豫西、豫中皆残破不堪,勉强有些生气的也就是归德府、汝宁府了,归德府在东面,如今他们准备渡河西去,难道是准备窜到汝宁府?进而去南直隶?”
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不过又想到:“按照邸报以及探子的消息,贼军与罗贼联营之后,有众十余万,其老营多半还留在颖水北岸,先将其行动不便的老营击破,再追剿其主力也来得及”
“何况,我军不分日夜追击李贼,如今也疲倦了,就算现在上前与渡过河的贼军大战一场这胜算也不多,也罢,先在颖水附近稍事歇息吧”
孙传庭的大军很快来到了颖水南岸,那里,保定总督傅宗龙的部队早已经驻扎妥当了,孙传庭见到傅宗龙大营人员不多,便策马来到傅宗龙的大帐。
傅宗龙年纪比孙传庭大得多,当孙传庭走进他的大帐是,只见他正在案几上写着什么。
“总宪”,傅宗龙身上挂着督察院左都御史的名头,故孙传庭有此称呼,傅宗龙抬起头,如今能不打招呼直奔他的大营的也就是孙传庭了,“白谷,事情有些不妙”
“哦?”
“白谷,河对面有一处堡子,叫孟家庄,占地颇广,里面竟然还有大量的贼军家属,粮草、钱财、物品也有不少”
“难道没人守卫?”
“自然是有的,不过被虎大威一千骑一冲便四散逃走了,虎大威的手下急于抢夺财务,便没顾得上那些人,全军都进驻到孟家庄了”
“扑!”
傅宗龙尚未说完,大帐的门帘一下打开了,进来的却是孙传庭的长子孙世瑞。
“父亲,不好啦”
孙传庭双眉一皱,喝道:“成何体统!”
孙世瑞却没有理会父亲的责骂,他向傅宗龙拱了拱手,便接着说道:“父亲,高杰、李国奇两人听说对岸的孟家庄有大量的财物,便带领大军过河去了!”
“啊?!”
孙传庭大怒,若是李国奇一人也就罢了,但这高杰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如此大事,怎地不亲自前来禀报?!
他正欲出去,傅宗龙拉住了他。
“白谷,算了,你我都是带兵之人,如今兵荒马乱,官军的薪饷一拖就是半年,好不容易找到贼军的老巢,这些人都是穷惯了的,岂有不扒拉一番的”
孙传庭却摇摇头,“不妥,本官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那李贼纵横大半个河南,难道就那一点人马?”
又问道:“总宪,您先到一步,可探查过河对岸的形势?”
傅宗龙点点头,“除了一处大堡子,四下都是村庄,住的都是贼军的人,眼下恐怕都有我等的官军在那里了,堡子的北面约莫五六里地有一处山丘,长满了树木”
“树木?”
孙传庭一听就有些蹊跷,这光景还有树木存活?
嗯,可能此地靠近南直隶,又靠着颖水,光景好一些也说不准。
“走,过河,将高杰他们叫回来”
“扑!”,门帘再此被粗暴地打开了,惹得傅宗龙十分不满,进来的还是孙传庭的亲兵,只见他后面还跟着一个人,孙传庭一见这内心不禁一下揪了起来。
那人是牛成虎的家丁头目!
只见他满脸大汗,浑身灰扑扑的,眼见得是快马飞奔过来的。
“扑通”
那人竟然跪下了。
“大帅,不好了,我家总兵遇到流贼的袭击,猝不及防之下不敌败走,如今正收拾人马准备夺回辎重,请大帅派兵支援!”
孙传庭一听不禁天旋地转。
这一路,他最怕的就是粮草,若是这一点粮草丢了,还能到何处去搜寻?河对岸贼军既然能留下粮草,肯定也不多。
正想着,突然感觉到大地一阵颤动,孙传庭、傅宗龙两人都是大惊,联袂走出账外,两人策马来到河边,这一看,不禁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河对岸,孟家庄堡子的身影依稀可见,不过首先跃入他俩眼睛的不是那处庄子,而是大量的骑兵!
铺天盖地的骑兵!正到处追杀四散奔逃的高杰、虎大威、李国奇三人的士兵!
“拆浮桥!紧守大营!”
孙传庭、傅宗龙不约而同喊了出来。
第十九章 天下大乱(中)侯景现
孟家庄之战的结果几天后传到了京城。
似乎是命中注定,傅宗龙依旧死于非命,孙传庭在奔逃到项城的牛成虎的接应下勉强逃脱了。
虎大威、高杰、李国奇、牛成虎四人的骑兵基本还在,不过步军却几乎全军覆没。
又过了十日,朝廷一道旨意来了,孙传庭被押送到京,他的位子被汪乔年代替,历史,以他强大的惯性强行回到了正轨。
最终,看在北边强大的大夏帝国的面子上,这一次孙传庭没有进诏狱,不过为了防备孙传庭与孙秀荣勾结,皇帝将他调到了南京担任兵部尚书。
不过,命运似乎并不想放过他。
在襄阳的张献忠转进河南,再一次被左良玉打败,最后只得逃入英霍山区大别山与革左五营合营。
此时,在大别山周围,东边、北边有黄得功、周遇吉、刘良佐三路大军,西边有队伍已经膨胀到到十万大军的左良玉大军,南面就是长江,
原本张献忠在凤阳府、长江北岸也讨不了好去,先后大败于黄得功、刘良佐手下,损失惨重后最后只得重新回到湖北,不过如今又有了变数。
周遇吉。
此时周遇吉的麾下除了以前从京营拣拔的两千精骑,还有苏布地喀喇沁骑兵三千人,统领这支骑兵的正是苏布地的次子万丹伟征,由于上次在与死神萧阿林的战斗中他的喀喇沁左翼损失惨重,迁到关内后也不能独立成军了,最后还是苏布地将自己的牧户拨了一些给他,加上明国让逃入关内的所有蒙古牧户全部加入到他的旗下,最后才勉强恢复了元气。
得到明国拨给他的牧户后,万丹伟征一时有些感激涕零,发誓要效忠大明,皇帝也是开心得很,封他为怀义王,赐姓朱,改名朱伟征。
朱伟征的牧户就是安置在太原左近的那一支,占据着岢岚一带最好的牧场。
张献忠、李自成“重出江湖”后,黄得功、周遇吉两人都调到了江南,朱伟征的那三千蒙古骑兵被拨到了周遇吉的名下。
朱伟征这三千蒙古骑兵在加强了明国的兵器、甲胄后战力顿时又大长了一块儿,故此,张献忠比历史上更难过,最后一次被打进大别山时,身边除了几个亲信将领带领的老营人马,原本在湖北复起时折腾起来的五万人马几乎烟消云散了。
特别是朱伟征这三千骑兵与周遇吉本部两千骑兵配合作战时更加锐不可当,朱伟征的骑兵擅长骑射,周遇吉训练的汉军骑擅长突破,一时,周遇吉的风头还在黄得功之上,不少原本在历史上是黄得功的功劳也大部分落到了周遇吉头上。
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逆天改命之人。
你想篡改历史,历史就会对你惩罚。
北边的尼堪哆嗦了一下
朱伟征以及他的手下以前都是在苦寒无比的边墙之外苟延残喘,最好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轮不到他们,关内的花花世界也轮不到他们,虽然号称朵颜三十六家,端地狼狈不已。
进入京畿一带后,他们的眼睛不禁亮了。
虽然在大旱、大寒、鼠疫的打击下,京畿一带也是萧瑟凄凉得很,不过在更加苦逼的喀喇沁部众来看,不啻于是“天堂”。
迁到太原附近后,按说此地的牧场条件比边墙外好得多,何况包括岢岚州、永宁州在内的大片农户也划给他,更是锦上添花,这样的条件,比以前曹操安排匈奴五部进入并州时还好。
一开始,朱伟征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当他被征调到周遇吉手下转战南直隶一带后不禁傻眼了。
其实,这几年,凤阳、庐州一带情况也不太好,前几年还受到流贼的肆掠,不过这些地方一旦安定下来就很快能恢复起来。
朱伟征见到的庐州一带正是恢复过的庐州府合肥,一开始他还拼命作战,,还准备立下大功,以加重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份量。
不过在一次自己的骑兵抢劫一个集市,并没有受到官府的任何责罚后,这胆子便大了起来。
他根据周遇吉的安排,带兵进军霍山县以封住张献忠、革左五营东逃的线路,令大明官府没有没有想到的是,朱伟征进入霍山县后突然狂性大发,放纵手下的骑兵将霍山县城洗劫一空,最后还一把火烧了此城。
这下官府可遮掩不住了,勒令周遇吉交出朱伟征。
周遇吉也是大怒,如果此时他能冷静下来,求助于黄得功、刘良佐,用大军将朱伟征包围,朱伟征肯定会屈服的,以他怀义王的名头,以及当前风雨飘摇的局势,朝廷最终还是会赦免他。
但周遇吉没有这么做,他认为这些蒙古骑兵一直由自己带着,出了这么大的事,自己难辞其咎,便留下一千骑镇守六安州,自己就带了一千骑奔赴霍山。
此时,在霍山县城外驻扎的朱伟征已经清醒过来了,知晓自己已经铸成大错,不过他一个蒙古人,放眼周围,竟没有一个合适的去处。
这时,张献忠的人找上门来了。
这里边要说一下了,以前张献忠转战陕北一带时,手底下也收容了不少蒙古牧民,其中有一人还是从喀喇沁过来的,当然了,那人也就是喀喇沁的一个马贼,叫黑沙,实际上就是哈萨尔,最后不知怎的来到了张献忠的麾下。
由于黑沙骁勇善战,很快便成了张献忠手下的首席大将,位置还在他几个义子之上,渐渐地,黑沙也变成了沙黑。
不过很不幸,沙黑在河南与左良玉交战中被击杀。
沙黑虽然战死了,不过他身边仍然有一支人数约莫百人的蒙古骑兵队伍还是跟着张献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