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他的脸上显出了一丝神秘之色,“这些地方的土人似乎对我等身上的疾病完全不耐受,我等身上稍微严重一些的疾病放在他们身上必定是绝症,呵呵,过不了今年,他们的人口肯定会锐减,届时,呵呵”
陈启新没有在大夏帝国的学堂里学过,哪里知晓“细菌”、“病毒”的概念,一听,还以为是某种“巫术”,赶紧说道:“万万不可!”
孙德茂知晓他的意思,赶紧说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是这样的”
第十五章 返程航线:暖流与西北风
就在陈启新他们在俄勒冈大草原奔走时,孙佳绩已经带着九艘新建造的大船、两艘本来就留在瀛洲的贝加尔级大船布拉姆号、奥拉号、除了美洲公司所有的那艘信天翁级以外的货船,从瀛洲港再次出发了。
这一次,他的船队装载了一些瀛洲特别府生产的黄金、白银、铜锭、火硝,收集的人参野生花旗参,以后简称瀛洲参,俄勒冈的特产野牛皮,一些珍贵的木材,加上按照帝国的规矩可以搭乘船只回本土探亲的人。
孙佳绩过来时带着的那一艘雨燕号、一艘游隼号、一艘金雕号、一艘信天翁号留在了瀛洲,这次过来时又带来了大量的船工,在将来的一两年里就要靠他们自己将另外一艘雨燕号、三艘游隼号、一艘信天翁号补充完毕。
将来孙秀涛就是这一支新舰队的指挥使,被孙佳绩命名为“第三舰队”。
原本第一舰队这三年在每艘船上多准备了三成的人手,这次离开时他将留下来的船只的人手倒是配齐了,不过回程的十几艘大船的人手还只有六七成的配置。
他们这么急急忙忙就往回返,除了本土空虚,急需舰队回去镇守外,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天气。
他们想要穿越浩渺无边的冥海北太平洋回到亚洲大陆,利用逆风从瀛洲直接横跨大洋也不是也可以,不过那样一来,除了变幻莫测的暴风雨,没了洋流、顺风的加持,漫长的时间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海上漂泊的时间一长,所有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除了船只的损失,人员的损失更是丁口单薄的大夏帝国不可承受的。
在西风带以北纬42度为基线,上下十度左右戗风西行,航海性能最好的一艘雨燕号试过一次,那一次雨燕号成功在逆风、逆流的情形下抵达室兰港,不过也是九死一生,花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不说,在一次长达一周的暴风雨的肆掠中,船只偏离了航向,差一点葬身于深邃的马里亚纳海沟。
这一点,参考哥伦布两次穿越大西洋所花的时间,两者相差三倍
雨燕号就是如此,其它的船只就更不消说了,于是就根据尼堪的建议,老老实实先沿着瀛洲西海岸的暖流北上北太平洋暖流来到美洲大陆后分成两支,一支北上,阿拉斯加暖流;一支南下,加利福尼亚寒流,此时西风带依旧在影响美洲大陆,于是顺流、侧风,船只能很快北上。
在北纬60度左右,常年刮着强劲的西北风阿拉斯加大陆上刮过来的,夏季这西北风会退到北纬65度左右,冬季则前进到北纬55度左右。
阿拉斯加暖流绕着阿拉斯加湾向西直到阿留申群岛。
故此,若是冬季大海不封冻的话,船只正好沿着阿拉斯加暖流以及就像珍珠一样洒在冥海上、将亚洲大陆、美洲连接起来的阿留申群岛,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回到勘察加半岛。
可惜世上事不如意往往十之,冬季美洲大陆的西北风倒是南移到阿留申群岛附近,可惜海上到处结冰不能通航,夏季倒是到处可通航,可惜西风带已经退到北纬65度左右。
故此,也只有夏秋之交的季节合适,这时从室兰港过来的船队刚刚抵达不久。
船队利用西风、阿拉斯加暖流很快抵达夏洛特皇后群岛,帝国在那里建有一个小据点后世马塞特港,不远处还有阮进一个收集鸟粪,准备炼制火硝的地方,同时向当地的因纽特人收购一些个海象、海豹皮。
在了解了这些因纽特人还能捕杀那硕大的鲸鱼后,阮进干脆也做起了收集鲸鱼脂肪的生意,也暗暗盘算着自己也订购一艘专门的船只来捕杀鲸鱼鲸鱼身上的脂肪可是制作肥皂、蜡烛的好东西啊。
在马塞特港尼堪就是这样标注的稍稍停歇后,船队继续乘着暖流、西南风北上,转向西南方向,并在第二个据点阿拉斯加南部的科迪亚克岛南部的奥尔德港又休整两日后继续出发。
抵达阿留申群岛海域后,这里的风向很乱,一会儿是西南风做主,一会儿又是西北风占了上风,此时小心翼翼越过乌尼马克岛与半岛之间的狭窄水域后进入两者之间的别乔温湾,并在海湾以静泊的方式休整一日。
别乔温湾里面有多处小海湾,几乎没有涌浪,可以静静地驻泊。
接着再次北上,此时便要格外小心一些了,西南风时有时无,而西北风却越来越强烈,他们此行的第一个重要目的地阿拉斯加西南处的大岛努尼瓦克岛还在千里之外,此时,船只又折向大陆方向,最后再次沿着阿拉斯加沿海北上,一直到努尼瓦克岛。
此时,他们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他们出发的时间是八月底,如今是九月底,到了十一月份,整个阿留申群岛以北的海域都是一片茫茫,故此,他们必须赶在十一月份之前抵达室兰!
在努尼瓦克岛设置的据点耐心的等候,没多久西北风大作且狂刮了几日西北风季到了,船队不敢耽搁,乘着西北扬帆向西南方向而去。
这一趟跨越中国古书上真正的死亡之海冥海实际上只需要二十日便到了,抵达的地点正好在帝国设在勘察加半岛北边靠近冥海的据点由于疫病人口大减的勘察加部落所在的勘察加城堡后世乌斯季堪察斯克。
眼下已经是十月下旬,此时,北半球高纬度的北风开始刮起来了,加上来自阿拉斯加大陆上西北风的加持,以及从北冰洋那里南下的千岛寒流,船队以很快的速度南下了。
顺风、顺流,船队三日后便抵达千里之外的阿瓦洽城堡后世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不过,他们在此地也不能耽搁虽然不会大面积结冰,不过沿海的港口已经开始出现碎冰了。
但他们也不得不再等一下。
自从上次孙秀涛等人在此地上演了一出“卑劣”的戏码后,阿瓦洽部的人丁大减,原本就只有千余户,经过一场“疫情”之后丁口只剩下三成,酋长巴土图心里除了畏惧还是畏惧他怕的不是瀚海军的武力,而是他们杀人于无形的“魔力”。
后世的俄罗斯人来到此地后,用裸的武力想轻易征服他们,不过花了一百年时间也没如愿,最后还是迫不得已让他们自治。
不过对于同样的黄皮肤,又通晓萨满之术,语言也接近的索伦人来说,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加上尼堪这个无耻穿越者的点拨,瀚海军收服这个部落前后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由于打心底畏惧瀚海军那“惊人的”“蛊术”,巴土图彻底投靠了索伦人,如今他们的“群体免疫”似乎生效了,户口又恢复到五百余户。
在阿瓦洽城堡的读书、医治,以及用布匹、食盐、铁器交换各类海兽皮的不可抗拒的诱惑下,驻守在这处虽然规模不大,但早已经改成水泥砖瓦的城堡的一百名瀚海军已经和阿瓦洽人成功地打成一片,不少人还娶了阿瓦洽部的女人,真正的“军民一家亲”。
帝国还这里设置了一处捕杀海兽、鲸鱼的据点,拥有两条专门捕鲸的船只,每年向位居海参崴的肥皂、香皂、蜡烛、鱼肉罐头官办作坊输送大量的鲸鱼脂肪、鱼肉。
在这里接受大约五十吨的货物后,船队继续南下了。
此时,北风大盛,加上千岛寒流,沿着宛若珍珠一般洒在勘察加半岛与北海道之间的千岛群岛直接南下,从阿瓦洽出发,日夜航行,到室兰港,不下三千里,船队五日即到,再绕过北海道与本州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抵达海参崴时又花了五日。
此时,正好是十一月份,幸好海参崴的港口只有一些浮冰,赶紧卸货,等卸完货必须马不停蹄赶往济州岛,幸好在北上的北赤道暖流的加持下,这一路上还是畅通无阻的,不过也不能侥幸,在这个小冰河期,日本海在十一月份也不是没有大面积结冰的现象。
很幸运,在日本海结冰之前他们顺利地抵达了济州岛。
这一趟航程超过两万里,路上海况复杂,还需要对北半球的风向、洋流、气候有深刻了解的人才能掌握,就算如此,一旦碰到意外,像在那处四面都是黑乎乎海面的冥海白令海,如果没有很好的测定自身方位的技术,那你就等死吧,多半是冻死的。
幸运的是,有尼堪这个无耻穿越者的存在,大的风向、洋流瀚海军都掌握,无非是把握具体的洋流、风向以及时间罢了,那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瀚海军东去瀛洲已经三年多了,堪堪掌握了这些。
在上述几万里的航程里,其中有任何一处意外就是不可原谅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若是他们在阿拉斯加时能直接沿着阿留申群岛西去,时间起码能节约两个月,不过目前看来光靠风帆是不行的,那还需要额外的动力。
因为阿留申群岛附近,西北风、西风、南风交替肆掠,光靠风帆无疑太难了。
大夏帝国,准备好了吗?
下一节,我们去瀚海大学去瞧一瞧,看帝国的高材生李光宗带着一帮徒弟进行的那项“神秘项目”进展如何。
第十六章 从蒸汽鸡到蒸汽机
时光荏苒,一晃瀚海大学屹立于世界东方已经八年了。
回到三年前,海参崴东面的乌苏里湾的北面尽头,那里有一条从山下留下来的河流,当地的东海女真库尔喀人称呼它为鹿河,盖因此河流常有鹿群出没之故,后世在俄罗斯统治下它的名字叫阿尔特莫夫卡河,此处仍以鹿河称之。
鹿河规模比西边的绥芬河略小,发源于北边的的鹿湖,就在鹿湖到乌苏里湾的中间,鹿河被一处小型瀑布分成了两截。
后来瀚海大学在此建设了堤坝,自然不是为发电,他们还没有这个技术,而是为了充分利用其水力。
三年前,这里成了附属于瀚海大学的“东方研究所”所在,利用鹿河堤坝稳定的水力,已经建成了好几个小型的的车间,这些车间全部采用全金属结构的车床,利用水力带动它们,而在车间附近也设置了三处小窑,专门用于实验新的冶炼技术。
在鹿湖上,还有一处船舶实验场所。
可以说,大夏帝国科技的精华全部在此处了,为了保护研究所,帝国专门派了一个营的步军在此看守。
三年前的某日,尼堪不辞辛苦从几千里以外的呼伦城赶到此地,并在百忙之中给研究所的师生上了一堂“课”。
首先,他利用蒸锅给师生们蒸了一只葱油鸡。
就在师生们以为这只是大汗关心、慰劳自己的寻常一例,故此也没有想太多,一个个大快朵颐时,尼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
“你等可知晓,这只鸡为何在大火蒸上十五分钟后便熟了,可以吃了?”
作为瀚海大学的师生,已经从可恶的剽窃者尼堪那里学到了如今还没出生的牛顿、莱布尼茨的三大定理、微积分,还学到了将笛卡尔发明的解析几何可恶地按到自己名下的全部内容。
至于什么勾股定理、几何原理,那是帝国中小学学生要学的,在瀚海大学的学生中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这些定理、公理、原理,统统被无耻者尼堪命名为“尼堪定理原理公理”,其无耻程度估计是史上最甚。
“回禀大汗”,一个学生抹了抹嘴上的油水站起来开始回答了,“按照尼堪之宇宙终极定理能量守恒定理,当我等用煤块加热铁锅时,煤块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了铁锅上,再从铁锅传到水里,再从水里传递到蒸笼上,最后传递到鸡上”
“途中自然有热能损失,不过最终传递到鸡身上的热能足以破坏这只鸡用于链接自身的各种分子,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时,这只鸡便成熟了,可以下口了”
一个烹熟鸡的过程被此人以这些堂而皇之的名词说出来,实在令人有些忍俊不禁,不少人还“噗嗤”一声将嘴里的鸡骨头吐了出来。
不过当时贵为瀚海国大汗的尼堪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那这只鸡叫什么名字较为合适?”
这下就五花八门了,有说“葱油鸡”的,也有说“清蒸鸡”的,还有的说“能量衰减鸡的”。
“蒸汽鸡”
这时半天没有说话,当时二十五岁,已经是东方研究所的所长、二等伯的李光宗说话了。
“啪啪啪”,尼堪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一锤定音,“就叫蒸汽鸡!”
接着他又做了一个实验,用铁壶烧水。
等水烧开后,铁壶里的蒸汽将壶盖不断冲起,当他将壶盖拼命按住时,开水便从壶嘴里喷了出来。
“谁来解释这个现象?”
还是那个学生站了起来,“大汗,还是一样,当水烧开时,这热能便转换成机械能,于是就将壶盖顶起,这跟我等在鹿河上利用水力带动机床是一个道理”
尼堪点点头,他又问道:“如果是一个很大的水壶,那里面产生的蒸汽膨胀到足以带动机床的地步,将会产生什么效果?”
那名学生眼睛一亮,“那我等就无须到处找河流了,若是形成一套完整的装置,那就可以恒定地带动车床作业了,包括在河水封冻的冬日也能作业”
“很好”,尼堪面带激赏地看着此人,一名来自原辽东的汉人后代,名叫刘文献的二十岁少年,如今瀚海大学继李光宗后又一位天才式的人物。
与李光宗一样,他也是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颇为精通的“百科全书式”人物,论真实水平,也就是达到了后世普通理科毕业生的水平,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们研究所享受仅次于部一级的编制,各种预算还优先安排,连讨媳妇也由官府优先考虑,本汗对你等的器重不可谓不重,今后”
众人知晓尼堪要布置未来的研究任务了,赶紧扔掉手里的鸡肉,擦洗干净后后一个个正襟危坐起来。
“就是要利用这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做出一种机器,姑且名之为蒸汽机,注意,是机器的机,不是公鸡母鸡的鸡,这种机器除了能带动机床,还能用在挖矿、带动船只,在将来,甚至可以驱动车辆行驶”
“不过眼下,你等的重点便是放在驱动机床和船舶上,特别是后者,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不能太大以至于根本无法搬动,也不能太小,那样的话产生的能量不足以推动船只前行”
“还要考虑从热能转化到机械能之间的损耗问题,你们想啊,若是安装在船只上,肯定是需要用煤炭来燃烧的,船只的空间有限,能堆放的煤炭也有限,加上机器本身的大小,空间也是受限的”
“如此一来,就必须将这蒸汽机做小,可做小之后又面临机器的铁壁无法撑住蒸汽强大热能的问题,若是热能冲破铁壁发生爆炸就糟了,故此,既要考虑到机器的尺寸,又要考虑机器材料的质量”
会后,尼堪又将李光宗、刘文献叫到一起,与他俩一起继续对着蒸汽机进行了研讨,此时,就不光是一个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问题了,冷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