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89章

1625冰封帝国-第189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巴金德点点头,“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哈巴罗夫很快就会知晓我等迁走了,他们都是天生的林中猎手,迟早会发现我们的踪迹,我等若是沿着大湖继续迁徙,由于牲畜的拖累,动作实在太慢,肯定会被他们追上的”

    “那你等就在奥尔洪岛待着吧”

    一听阿林阿这么说,阿巴金德还以为阿林阿不愿帮自己呢,赶紧说道:“将军,不是我等不愿迁过来,而是怕贵方不肯接收,我等这许多人,实在怕空跑一趟”

    阿林阿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安慰道:“你想到哪儿去了?既然你掏了心窝子,我也不瞒你,帝国早就想对大湖西岸动手了,你等就在奥尔洪岛待着,我会派三百士兵跟着一起去”

    阿巴金德一听不禁喜出望外,“真的?就怕”

    阿林阿一把拉住他,“跟我来”

    等阿巴金德跟着阿林阿出了城,不多久便来到色棱格河边上。

    他这一看不禁大开眼界。

    只见河面上有不少士兵正在划着雪橇飞奔,还有马拉的“冰船”,每艘冰船只怕能装载二三十人,也有骑着马飞奔的。

    “这”

    布里亚特是游牧民族,自然对骑马不陌生,不过在冬日的冰面上还能疾驰如飞的,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对那“冰船”更是瞠目结舌。

    作为在贝加尔湖附近生存的部族,骑马穿越大湖、大河那也是寻常事,不过那需要在马蹄上缠裹干草,还要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干草才行,饶是如此,也不可能跑的太快。

    “钉套”,阿林阿招收叫过来一名正在骑马飞奔的骑兵,阿巴金德这才瞧清楚,他们竟然在马蹄上加了一层带钉的蹄铁,再看那些士兵,他们的马靴下面也有一层钉套,与木质的靴底钉在一起。

    “真是没有想到啊,还能如此装备起来”,阿巴金德内心甚为感叹,不过他转念一想,“我等布里亚特人,别说钉套了,钉了蹄铁的也不多,就算知晓了这个秘密也无法大规模装配”

    又想到眼前此人是大夏帝国位于西边的镇守大将,竟然丝毫不隐瞒,将他们的秘密暴露给自己,这一份坦诚可比那俄罗斯人强的不止里许。

    “这里离奥尔洪岛约莫三百里,我派出三百骑兵跟着你一起过去,龙骑兵加上马拉的给养,日夜行驶,两日便到了,你的部落还有一千户,不会连两日功夫都支撑不了吧?”

    阿巴金德赶紧摇摇头,“自然不会,若是在旷野,我等确实不是那些哥萨克的对手,不过在一处集中守卫,还是能支撑一段时日的,除非他们带了火炮”

    没多久,三百龙骑兵带着五门小炮,指挥的是以前因果达河中段三大达斡尔部落之一的卜库尔部落的次子,龙骑兵的杰出代表乌恩其,他带着三百换了钉套的骑兵,以及五艘冰船的物资与阿巴金德一起出发了。

    阿巴金德自然坐在那冰船上,一路风驰电掣,他不禁有些恍惚。

    这个部族,以前在他眼里甚是不堪的索伦蛮子竟然发达到这种程度?

    哈巴罗夫在费了一番功夫全歼了在特尔卡的那些袭击哥萨克的蒙古人后,一看那些尸体不禁有些奇怪。

    “怎地都是些老家伙?”

    随着他沿着基廉加河往北走,一路上几乎没有见到几个蒙古人,他心中的疑惑更甚,骑着马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此时,他们这些渔猎民出身的家伙自然没有从顿河大草原带来的高头大马,不过是缴获的蒙古人的马匹罢了。

    等他抵达乌尔坎附近时,他不禁傻眼了。

    阿巴金德的整个图图拉部落空无一人!

    所有的帐篷、希楞柱都拆走了,只留下了一堆粪便!

    哈巴罗夫瞬间便冷静下来,他虽然凶残,不过却不是无脑之人。

    乌尔坎附近,向北是基廉斯克,他们肯定不会朝那里走,南边是自己刚去过的特尔卡,也不会去那里。

    西边则是刚从图拉克河口一条从东边流到安加拉河的河流,后世,在布拉茨克与伊尔库茨克之间迁到图图拉一带的另一个蒙古部落图拉克部,而图图拉一带则是百夫长尤列夫的地盘,阿巴金德肯定不会迁回去。

    他给自己又点上一根卷得粗糙的旱烟,吧嗒一口后,吐出了一股浓烟。

    随即又在自己的大腿上猛拍了一下。

    “肯定是越过大湖投奔那可恶的索伦蛮子去了!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出?”

    他立即带着哥萨克追了上去,当他穿越在从大湖西岸丛林到大湖那条唯一的道路上时,瞬间就明白了阿巴金德的用意。

    他也暗暗发了狠,“这次抓住他们后一定要将这个部落全部灭了!”

    凭着天生的侦察兵本能,哈巴罗夫他们很快循着踪迹追到了奥尔洪岛。

    在大湖西岸,看着那处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的奥尔洪岛,哈巴罗夫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黑色是北边的森林,白色是南边的草原,由于冬天大雪覆盖,远远看去一片白色

    在他的望远镜里,岛上还有人影和牲畜。

    “还没走”,哈巴罗夫虽然有些诧异,不过转瞬便“明白了”,“大湖东岸的索伦人自己的牧场恐怕也不够了吧,何况,他们就算要投奔过去,也要先派人联络一二才是”

    看着跟着自己奔波了几乎一个月的近百名哥萨克,哈巴罗夫喊了一声,“图图拉部的鞑靼人都在那座岛上,兄弟们,过去,屠了他们!此后,这个冬天我等就在岛上度过!”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屠了图图拉部,杀光他们的男丁和老人、孩童,将年轻女人、牲畜留下来,女人白日喂养牲畜,晚上陪他们,一个冬天,他们这百人不用准备别的食物,光是图图拉部的牲畜就够他们吃的了。

    贝加尔湖的封冻期长达五个月

    何况,他们还有至少千匹蒙古马了,届时吃光其它牲畜,将马匹、女人带走就是了。

    哥萨克们一听,一个个眼睛大亮,嘴里也是“嗷嗷”大叫起来,不少人骑在马上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一个个恨不得马上冲到岛上去。

    在望远镜里,图图拉部的帐篷、窝棚都立在森林、草原的交界处,至于牲畜,也就是在草原上随便打了一圈栅栏圈了起来,没有任何遮护。

    他们的的住处附近没有任何防护,帐篷、窝棚都密密麻麻挤在一起。

    在哈巴罗夫眼里,那就是一个个待宰的羔羊。

    不过为了防备他们分散突围,哈巴罗夫还是准备等到入夜他们睡着后再动手。

    凌晨时分,哈巴罗夫出动了,一百骑的马蹄全部缠上了草绳,分成三拨,每一拨约莫三十多骑,分别从奥尔洪岛的东、西、南侧踏上了冰面。

    不多时,三拨人马全部上了岛屿,阿巴金德那座白色的帐篷就算在夜晚也在贝加尔湖冰面的映照下显得十分突出。

    三队人马的目标很清楚。

    阿巴金德的大帐!

    哈巴罗夫他们在出发之前宰杀了好几头海豹,他们用海豹油将自己的面部涂上了一层油脂,手上也加了一层手套,抵近白色帐篷时锃亮的马刀全部拔了出来。

    一想到帐篷里的年轻女人,哥萨克再也忍不住了。

    “哒哒哒”

    马匹的速度快速提了起来!

 第三十九章 两河流域之王

    “嘶嘶”

    意外发生了,哥萨克们刚闯进去的地方竟然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陷马坑,由于速度太快,不少马匹纷纷跌到在地,发出了一阵阵惨叫声。

    “咻!”

    夜空里又传出来一阵声音。

    此时,所有的哥萨克都已经抵近到那座白色大帐的附近,作为一个“机警”的前农户、渔猎民,现在的哥萨克,哈巴罗夫自然不会冲在最前面,不过当他跟着大队冲进来时,他身边正好有一根长长的柱子。

    一开始,包括他在内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根柱子,还以为是一棵大树呢。

    天色一下大亮起来!

    这时,哈巴罗夫才明白了。

    白色大帐附近有四根柱子,也不知是一早就立在那里,还是专门为他们这些哥萨克准备的,柱子上架着一个硕大的火把,刚才那一阵“咻咻”的声音应该是藏在柱子外面的人射出了火箭,火箭正中那些火把,浸满油的火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冻得结实,不过在碰到火箭后还是烧了起来!

    “哒哒哒”

    这时,从大帐周围的帐篷里钻出来一大堆骑兵,当哈巴罗夫见到那些骑兵的服饰时,一颗心不禁沉到了谷底。

    索伦人!

    有着羊皮护颈的大帽,在火把的照射下,那一件件布满铜钉、不时反射着光芒的棉甲,背着的火枪,正是索伦蛮子里的龙骑兵在冬日里标准的装束!

    这时,这些龙骑兵手里拿着的不是火枪,而是木柄的震天雷!

    “哗”

    那些震天雷越过暗淡的夜色来到了哥萨克们的上空。

    “轰!!!”

    在哥萨克们错愕之时,震天雷先后炸响了,震天雷有的已经落到了地面,有的尚未落地,有的还在半空中,但都不约而同地炸响了。

    一大阵响声让奥尔洪岛上的各种动物此时都惊动了,连贝加尔湖里一只此时刚好将头部从冰窟窿里伸出冰面、正准备上岸的海豹也赶紧缩了回去,森林里正在对峙的野猪、狼獾也各自逃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丛林上空则惊飞了一大群在冬季依旧在贝加尔湖栖息的鸟儿。

    震天雷的响声过后,那些龙骑兵们手里已经多了一根火铳。

    以迅捷的速度取下插在铳眼里的木棒后,隧发火铳纷纷击发了,一时,“砰砰”的声音大作!

    等龙骑兵们抽出身上的骑刀冲上来时,哈巴罗夫再一次趁着弥漫的硝烟跑掉了。

    等到冲到西岸的丛林里时,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区区三人。

    哈巴罗夫一阵天旋地转,不过此时敌人如果追上来就不妙了,他长叹一声,大骂了一句便策马向丛林深处跑了。

    安加拉河西岸,从贝加尔河口一直往北,分别有伊尔库特河、别拉亚河、伊亚河、奥卡河等几条支流从西侧汇入。

    其中,别拉亚河、伊尔库特河原本是湖西的索伦大酋舍尔库特大汗的领地,后来在蒙古人的压迫下搬到了尼堪的领土。

    而最大的两条河流,奥卡河、伊亚河则是蒙古人的地盘,直到今天,如果你来到了这里,你会发现,“图伦”、“乌尔汗”、“萨彦”、“奎屯”等一堆别具蒙古、索伦风格的名字密布于奥卡河、伊亚河流域。

    千百年来,这两条河先后养育了丁零、契骨、拓跋、骨利干、窝朗改、兀良哈、卫拉特等部落,其中有的在后世大名鼎鼎,比如拓跋,其南下后一度占据了了中原,也比如兀良哈,后来成了大元的万户之一。

    卫拉特,如今雄立于西域之地,若是没有满清,后世的他们肯定会在西域诸囯占据一席之地。

    但如今却是由一支自称布里亚特的蒙古部落占据着。

    与安加拉河东岸的蒙古部落在哥萨克的打击下纷纷丁口大减、一蹶不振不同,这里的部落却异常繁盛。

    伊亚河流域原本由图伦部占据着,这个部落以前只有两千户左右,随着安加拉河东岸的部落在“瓦西里屠夫”出现后纷纷迁到西岸,以及一些以前依附舍尔库特的索伦部落转过来向他依附,图伦部目前已经占据了整个布拉茨克以南、安加拉河西岸之地。

    其户数更是达到了五千户之多,这在目前整个安加拉河流域都被哥萨克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布里亚特部落来说不啻是一个奇迹。

    你要知道,没了继续向东拓殖的机会后,俄罗斯人便在精力放到了安加拉河流域,布拉茨克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与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并驾齐驱的督军区,还是武力最强大的督军区。

    这个督军区,统管整个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总督放了一千哥萨克,加上射击兵、渔猎民,加起来有两千之巨,于是,与历史上他们在这一区域面对人数众多的蒙古人无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沿着勒拿河东去不同,面对任何一个部落,他们都能一次性出动五百以上的哥萨克。

    五百哥萨克,足以对付任何一个部落,何况,这里最大的部落,以前在安加拉河东岸奥萨河河口驻牧的安加拉部也只有五千户,五千户已经是整个贝加尔湖西岸地区最强大的实力。

    这个安加拉部才是真正的安加拉部,大湖西岸蒙古人的大汗所在。

    不过在在像“屠夫瓦西里”、“狼獾哈巴罗夫”等人锲而不舍地打击下,安加拉部已经由五千户锐减到了三千户左右,部落也迁到了安加拉河上游东岸的奥罗依盆地。

    故此,如今图伦部的珲台吉曼杰雅克才是真正的蒙古大汗虽然他也只是一个济农而已。

    难道说哥萨克人对曼杰雅克情有独钟或者网开一面?

    自然不是。

    一方面,曼杰雅克本人确实对俄罗斯人毕恭毕敬,该交的税收一分也没少,另外,由于除了他原本的两千户,剩下来的三千户大多是零散的蒙古、索伦部落,单挑出来根本无法与哥萨克作对。

    于是,整个安加拉河现似乎成了布拉茨克督军区的模范区,负责这一区域的百夫长,今年三十五岁的伊凡鲍哈波夫也颇受督军的器重。

    对于督军马特维格列波夫来说,他既需要“屠夫瓦西里”、“狼獾巴哈罗夫”那样凶狠、果敢、敢于开拓之人,也需要鲍哈波夫这样“善于管理”之人,两者都不可偏废、不可或缺。

    鲍哈波夫在曼杰雅克的大帐附近建了一座木制的城寨,命名为图伦斯克,图伦斯克与曼杰雅克的大帐只有一里之遥,两人经常互相串门,看起来关系颇佳。

    真实情况如何?

    鲍哈波夫正是一个仁慈的人吗?而曼杰雅克也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鞑靼人”吗?

    鲍哈波夫是一个哥萨克小贵族,如今他隐隐有了“两河流域之王”的称号,两河自然是指伊亚河、奥卡河了。

    有这个称号的人,自然不是仁慈之人,何况是鲍哈波夫。

    鲍哈波夫,父系来自留里克王朝的远亲,也就是来自北欧那一系,那一系,不是海上的海盗,就是丛林里的马贼。

    母系则是蒙古人。

    这两系都不是善茬,鲍哈波夫自然也不例外,否则以他一个留里克城市小贵族之尊,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遥远的西伯利亚来“淘金”。

    鲍哈波夫最大的倚仗就是如今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担任骑兵总管的久加诺夫,那个有八百顿河哥萨克骑兵的骑兵总管。

    鲍哈波夫以前在俄罗斯国内当地主时,久加诺夫是他底下的一名农户,鲍哈波夫一直看好久加诺夫,并没有因为久加诺夫地位低微而看低他,反而撮合自己寡居的姐姐嫁给了他。

    他没有看错久加诺夫,那人做农民实在是委屈了。

    久加诺夫娶了鲍哈波夫的姐姐后便没有做农夫了,而是加入到帝国的骑兵队伍,最后竟然做到了八百骑的长官,按照哥萨克的军制,那便是一个千夫长,而按照射击兵的标准,那可是妥妥的“上校团长”。

    大夏帝国崛起后,俄罗斯人加大了各大城堡之间的联系,目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图伦的陆上道路已经打通了,再从图伦可方便地抵达布拉茨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交通全部依赖安加拉河的船只。

    故此,若是图伦有问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