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33章

1625冰封帝国-第133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骑冲进大阵的大队骑兵挡在外面时,他一颗心稍稍放下了。

    而当战场的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以及大量的铜号声时,他的一颗心总算全放下来了。

    这隆隆的声音以及声势浩大的铜号声多尔衮也听到了。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还没有等他缓过神来,只见战场的北侧、西侧、南侧几乎同时出现了大团的烟尘,等大队的骑兵从烟尘里冒出来时,多尔衮一颗心顿时跌倒了谷底!

    娘的,每一面的骑兵至少有五千骑之多!

    他估计的不错。

    自从天津惨败之后,尼堪一直隐忍不发,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一旦有了机会,岂会以区区两万多兵马就敢南下与多尔衮在野外浪战?

    从南面过来的是孙传宇的五千骑兵,全部是常备军,这里面除了九原州的三千精骑,还有丰州的两千汉军骑,领头的正是甘肃杨家的佼佼者杨庭栋!

    原本丰州附近的骑兵学校只有一千骑的,不过在尼堪看到效果不错后,又将其它地方会骑马的少年一千人调入学校学习,学了一年后便全部纳入了现役。

    都是十八岁左右的年纪,练得再好也不如实战一场!

    而西边过来的骑兵却是硕垒的五千蒙古骑兵,北面来的自然是萨哈连率领的一万林中、草原部族骑兵!

    萨哈连这一路是大张旗鼓过来的,也被多尔衮的探子侦知了,不过另外两路就如同皇太极在大明一样,都是瞒天过海而来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带领五千蒙古骑兵的正是硕垒的第三子,他最中意的接班人、与尼堪同岁的巴布!

    不是一万人,而是两万大军!

    多尔衮一下傻眼了。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多尔衮最终在那两千满洲精锐、一万科尔沁左翼骑兵的拼死护卫下跑掉了,图尔格在丢掉了五千左右的骑兵后也带着准塔、佟图赖跑掉了,而汉军骑那里,张存仁兵败自杀,祖泽润被俘!

    石廷柱、马光远两部步军就惨了,除了火炮勉强放了几炮,还没怎么接战战斗便结束了。

    尼堪只安排了孙传宇那五千骑追击敌军,剩余的骑兵将两部乌真超哈步军团团围了起来。

    身为满洲人、却在汉军旗的石廷柱倒是光棍,二话没说就投降了,不过身为汉人的马光远却硬气得很,他竟想依托自己的红衣炮与瀚海军周旋,不过在张隽的十二斤尼布楚青铜炮再次响起,炮弹在马光远的步军大阵搅得血肉横飞时,马光远也被一枚铅弹当场击杀,前胸被铅弹穿了一个大洞,场景煞是可怖。

    没有悬念,马光远一死,他的这支步军也投降了。

    听说多尔衮大败后,吉林的岳托赶紧将派出去的瓦克达三千人叫了回来,如今别说收复鄂多哩敦化了,能紧守吉林就不错了。

    多尔衮这一逃便逃到了梨树城四平市,几日后,他徐徐收拢败逃回来的溃兵,竟还有一万余人。

    不过全部步军都交待在那里,骑兵也折损了一半,怎么说也是一场大败,更何况大清好不容易搜集的大量粮草都放在黄龙府,自己这一败,黄龙府、白都讷那单薄的守军肯定抵挡不住尼堪的大军。

    果然,几日后,前面便传来消息,白都讷、黄龙府相继失守!

    又过了十日,此时东北大地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又有一个噩耗传过来。

    在重型火炮的轰击下,瀚海军攻破了宁古塔,杜度兵败,万余大军也只剩下一半逃到了吉林去投靠岳托。

    多尔衮的身体本来就不佳,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晕倒了。

    在大明崇祯十年1637年的初冬,在隐忍两年之后,尼堪在科尔沁右翼大败清军,不仅占据了白都讷松原、黄龙府农安县、宁古塔牡丹江市,还彻底驱逐了科尔沁右翼奥巴的势力,占据了奥巴最后一块领地。

    不过皇太极也不是一无所获,在他西线的战斗中,在多铎的率领下,清军势如破竹,再一次攻克义州卫城、锦州卫城,将明军彻底驱赶到山海关到宁远的狭长地带,将大凌河东西的熟地全部收入囊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一年,对于皇太极来说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第一章 毕方济来信

    第八卷北冥之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第一章毕方济来信

    “我尊敬的大汗、大将军阁下:

    我谨向您报告,1637年年末,我们接获消息,得悉日本岛原地方的农民,武装作乱,放火烧掉贵族与平民的房屋。贵族中有的被杀,余下的都被赶进城内。

    若干年前,岛原地方的领主,奉将军之命,转任至另外一处封地。这位领主赴任之时,他的部属,差不多全数都留在岛原,只有极少数人随从前去。

    这时,到岛原地方来上任的新领主,带来了几乎全部的原有部属。

    旧领主的部属们,日本人称他们为武士,失去俸禄后迫于生活,只能靠种田养活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些人虽则名为农民,实际上却是熟习武艺的战士。可是新领主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对这些新农民和其余的农民,一再加重赋税,逼迫农民缴出他们所不可能负担的高额贡米。

    他下令,将那些没有缴出钱粮的农民,穿上“蓑衣”受刑。“蓑衣”是用粗草编成的,这种草有着长而阔的叶子,日本人称之为“蓑”;船夫和农民们一般都将蓑衣用作雨衣。

    受刑时,蓑衣捆在农民的颈上与身上,另用绳索反绑双手,然后在蓑衣上点起火来。受刑的人,不仅烧伤,还有烧死的;有的人在燃烧时,狂窜乱跳碰地而死,有的人在燃烧时,跳水丧生。

    这种惨剧,叫做蓑衣舞。

    这个为人痛恨的暴君,并不就此满足于他的残酷行为;他还下令,将妇女赤裸全身,倒吊起来,百般凌辱。

    当这个暴君在世之时,人民一直忍受着这样的暴政。

    到了这暴君的儿子,亦即当前领主执政时,他自己住在江户,他也仿效他父亲的办法,逼迫农民负担起远远超过于他们所能支付的重税,以至于农民只能吃树皮草根以充饥。

    农民们终于决定,不再忍受,与其眼看折磨致死,还不如一下子拼命而死。农民中的某些领导分子,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免得家人日后遭受凌辱。

    天草岛上的农民也起来反抗当地官吏。天草岛位在长崎湾的南方,面对着岛原地方;低潮时,两地之间可以步行往来。

    天草岛农民,一听到岛原地方的作乱,立即聚集岛上人民;杀死地方官,将贵族诸人关禁在城堡里,农民们掌握了整个海岛。

    天草岛上农民的不满情绪,据说也是由于他们的领主,唐津地方的领主,对他们施行了种种压迫所引起的。

    唐津地方位在平户北方约十五里之处,那里接到叛乱的消息后,即派出若干官员和士兵,前往天草岛镇压与惩治祸首。

    他们所率领的三十七艘兵船和货船,在圣诞节经过平户,驶往天草岛。他们一到岛上,就遭到农民们的强烈攻击。士兵大多被杀,船只有的被烧掉,有的被农民掳获。只有一艘船载着两个身受重伤的贵族,在次年回到平户。

    天草岛的面积比平户岛大,土地很肥沃;据说那里的米谷等类农作物,每年产量多达四万石,这些都是唐津官吏们的收入。

    这些叛乱发生后不久,岛原地方的天主教徒就与农民相结合,农民们以友好的态度接待天主教徒。教徒们烧去所有的日本佛寺,建筑起一所新的教堂,供奉圣母玛利亚像,兵士都掮着绘有十字架的旗帜。

    他们说:战斗不问胜败,一切为了上帝的光荣,为了献身于上帝,他们又在各乡村中,大声高呼:成千成万的天主教徒和传教士们,过去曾经无辜遭受惨刑,已到了复仇的时候,并宣称他们都已决心为自己的信仰而殉身。

    参加的人数,每天都有增加。有四十三个天主教徒,他们企图放火焚烧岛原城,并杀死那些多在城内的贵族。

    因此,他们故意说了些假的好话,混进了城内。可是,仍旧引起城内被围者的怀疑。四十三人中的一个,被捕受刑,说出了准备乘机放火杀死被围者的计划,于是,四十三人都被斩首,并将这些头颅用长竿挑起,放在城墙上让城外的天主教徒能够看到。

    农民们最终占据了岛原城。

    岛原地方的兵士把守着各处要道,正在等候着幕府的命令。如果展开战争,可能要演成大规模的流血。这里的各方面,对于这事的今后发展,正有着种种的推测与传说。

    幕府将军阁下已经派出亲信将领莅临九州,他集结了九州地方大约十余万正规军将岛原城团团围住,根据从岛原城拼死逃出来报信的教徒的说法,城里尚有民众四万多,其中青壮只有一万三千人,而其中的武士兼天主教徒只有一半,剩下来的都是可怜的、瘦弱的农民。

    幕府将军对光辉的天主教有着实在无法理解的排斥,据说起源来自以前的大将军丰臣秀吉,他好色无度,身边已经有了三百多美女,还看上了来自九州的一位信仰天主教的女教徒。

    上帝保佑这名教徒,她抗拒了强大的丰臣秀吉,还拿出上帝光辉笼罩下的勇气怒斥他,教徒都是一夫一妻制!,您瞧,多么伟大的人格和勇气啊,这位丰臣秀吉大将军阁下下面可是有几十万大军的!

    兴许是起源于此,从这位大将军时代开始就开始排斥天主教了。

    后来,如今的德川家上位后,由于信仰他天主教的各位领主从西班牙、葡萄牙等天主教国家那里得到了火炮、火铳、先进的造船技术,深居江户的将军顿时感到不安了,于是下令除了荷兰人以外其它所有的天主教国家的船只不得进入日本。

    这还不算,日本本国大量的天主教徒被驱逐到北海道、南洋各地。

    荷兰人,尊敬的大汗,那是一个没有信仰,一切唯利是图的国家,如今能垄断对日本的贸易,日本国所有的要求他都会答应的。

    不幸的是,岛原城的教徒在联系我的同时,也联系了荷兰人。在可怜的他们的眼里,凡是从南面过来的高鼻深目者都是虔诚的教徒。

    尊敬的大汗,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荷兰人绝对不是什么虔诚的教徒,而是离经叛教者,在欧洲大陆,人人得而诛之。

    依着贪婪的本性,他们一定会站在日本政府一边的,这样一来,岛原城的教徒危矣,百姓危矣。

    在这东方,能拯救他们的也只有大汗您了,我知晓您并不是天主教徒,不过您也并没有反对不是?

    日本人,与朝鲜人相比,更是种植水稻的好手,若是能将他们拯救出来,可为您伟大的国度增添至少一万户农户,其中的武士更是能成为为您驰骋疆场的勇士。

    大汗,作为远东地区的教监,我不忍见到教民陷入这种悲惨的境地,看在我等教士在瀚海大学倾注了一切的情形下,请你伸出援助之手。

    我,上帝的忠实信徒,您忠诚的子民,郑重承诺,一旦此事成行,将会有更多精通自然学科的教士来到瀚海国,同样会有更多的能工巧匠来到您治下的伟大国度。

    毕方济

    寄自海参崴瀚海大学”

    此时,在宽城子堡,后世长春市的地方,一座巨城正在拔地而起。

    为了防备满清可能的袭击,陈文盛的喀达喇库旅、查克丹的新骑兵、杨庭栋的汉军骑、朱克图的三千精骑全部留了下来。

    在自己的大帐里,尼堪看着这份从海参崴发出来的信件,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岛原事变,他自然知晓一些,不过对于细节并不清楚,毕方济的信件过来之后,有关事情倒是涌上了他的心头。

    这次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后一次打着天主教的名义反抗幕府统治的行动,最终自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按照原本的历史,幕府攻破岛原城后立即对城池展开了大屠杀,四万多人几乎被屠杀殆尽。此后,岛原城所在的岛原半岛以及南面隔海相望的天草岛几乎没有人烟了,幕府只得从其它地方迁移一些民户过来。

    这件事后,身为幕府将军的德川家光彻底下定了禁绝天主教的决心,并在长崎修建出岛,将繁荣的平户贸易转到出岛这一隅受到严格监管之地。

    自此事起,德川幕府的“锁国”之策便正式开始了。

    “锁国,吾之愿也”

    尼堪不禁一声冷哼,自己若是听从毕方济的撺掇,出兵救出岛原城的起义军,没准会成为日本国的大敌。

    此时的日本国人口至少在一千五百万以上,可动员五十万大军,何况日本以武士为核心的神道教立国,正规军还是颇有战斗力的。

    何况基督教在此地传授了接近一百年,火炮、火铳、航海技术大量传入,在某种层面,在东亚,他的工业技术一点也不差。

    就连徐光启、孙元化也对日本铳赞誉有加,加上稳定的、善战的武士阶层,还是颇有些实力的。

    后世尼堪在看穿越时,见很多人战胜满清、统一明国后,都将目光投向了近在咫尺的日本,多半不费吹灰之力便灭了该国,但看到这些情节时他不禁哑言失笑。

    海战还好说,以工业革命的代差进行碾压还是有可能的,不过陆战,想要征服这么一个两个广东省大小的海岛,有这么简单吗?

    你以为你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武力、智谋、统御、人气,你一个穿越的屌丝,哪一样比得上上述诸位?

    话虽这么说,原本早已忘了此事的尼堪却在思考:“如何在这件事中为瀚海国争取最大的利益?”

 第二章 总攻前夕(一)天草四郎

    尼堪逐渐恢复了冷静。

    首先,目前瀚海国的第一大敌还是紧邻的清国,在自己总人口还没有过百万的情形下再树一个大敌肯定不划算。

    其次,济州岛立足之基便是朝日贸易,若是少了这一环,单凭瀚海国、朝鲜、大明的贸易,完全无法弥补缺少日本的损失。

    最后,就算要帮助岛原城的起义军,还得以济州岛为据点,而自从兵败天津后,济州岛的兵力虽然慢慢恢复了,但还是只有五千之数,济州的水师依然是最强大的地方,不过单凭水师是无法击败日本人的。

    此时,在德川家光小的时候就在他身边的伺候、后来成为六人众之一的老中松平信纲的领导下,攻破岛原城并屠城是迟早的事。

    具体时间倒是很清楚。

    1638年2月28日,尼堪能记得这个,还得归功于这个岛原城版的“228事件”。

    二月份的最后一日。

    松平信纲总攻的时间。

    不过,眼巴巴看着德川家光平定岛原、天草的起义,顺利进入锁国时代也不是一个事。

    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肯定得做点什么。

    二月二十七日。

    云仙岳东麓,岛原城。

    在两艘荷兰武装商船“佩登号”、“德波尔”号连续向城池发射了几百枚炮弹后,总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围城大将松平信纲打的主意也很贼。

    你等不是信奉天主教吗?让同为天主教徒在日本人眼里,什么天主教、新教都差不多,他们哪里分得清这个,何况荷兰人向他们投诚做的承诺也是“永不传教”,而不是其它的攻击你,这个“上帝”还可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