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28章

1625冰封帝国-第128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呜”

    博敦这边队里的铜号吹响了,意思也是明显的。

    进攻!进攻!不可让敌人有喘息之机。

    一人一手拿着蒙着铁皮、铁皮上有铁钉的盾牌,一手拿着单手横刀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两个端着佛郎机铳的。

    盾牌手的右后方那人是三人中的指挥官,除了佛郎机铳,他背上还背着弓箭,那是在佛郎机铳装填时阻击敌人的备用武器。

    佛郎机铳,由于是子铳的模式,除了安放引药,寻常火铳的其它一些环节都省了,有刺刀、弓箭、横刀的阻击,完成装填还是很快的。

    一刹那,博敦的队伍虽然人数少,终究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很快就占了上风,击得达德的队伍不断后退。

    不过达德他们不愧是林中有经验的猎人,当他们退到一处水泡子众多的地方时,立即依托水泡子展开了反击。

    博敦他们还是吃了不熟悉地形的亏,随着多名士兵不幸跌入水泡子,造成了攻击阵型明显单薄起来,此时,达德带着族里最勇猛的猎手扑了上来。

    达德不愧是受过满清正经训练的,他让那些十多岁的半大小子在后面用弓箭掩护,自己带着有经验的猎手弯着腰,利用树木、灌木丛不断接近敌人,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冷不丁地给瀚海军来一下。

    一时,瀚海军这边的伤亡开始增加了。

    不过,瀚海军终究是士兵,少量的伤亡并没有让他们退却,在重新布置的三角进攻阵型等加持下,前面有盾牌遮护,后面有佛郎机铳这种可射击、可刺杀的“变态”武器,达德的猎人就算抵近了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但是架不住他们人手多,一时双方便在水泡子附近对峙起来。

    刚才达德退却时并不是慌不择道,而是有意识的往这里退,除了水泡子的因素,这附近还有他们的一个隐蔽的哨所,哨所里的人若不是瞎子的话,肯定会派人赶紧下山去通知山下的人过来支援。

    不过博敦也是有恃无恐。

    他带着一千人守着林口城寨,平日里也自然不是干守着,寨里两百猛虎军日常的巡逻范围几乎深入到刚才双方争夺野猪的地方,刚才枪炮大作,巡逻的士兵若是有心的话就一定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长官在打猎,而是在作战。

    何况,博敦队里的号手还吹响了铜号!

    不多时,一百正在山上巡逻的猛虎军比达德的人提前赶到现场,并绕到了达德的后面!

    这下达德傻眼了,饶是他一向骁勇过人,此时也不敢托大了,他立即下达了快速撤退的命令。

    但命令一旦下达,这些猎户可不是军人,还讲究什么进退有序,而是一窝蜂地四散奔逃。

    最终博敦放弃了对两侧敌人的追击,而是紧紧咬着正对面人数最多的达德这伙人,在天黑之前全歼这股敌人,达德的脑袋也被博敦一刀斩了下来,达德的队伍中只留了一个俘虏金全顺。

    此时,达德的援军终于赶到了,来了五百人,不过一来天色已晚,二来此时林口城寨的援军也赶到了,整整三百火铳手,在隧发火铳的攒射下,在猛虎军神出鬼没的打击下,这股“援军”最终还是落荒而逃。

    此役,博敦这边损失了二十多人,而达德带的猎户至少有两百人死在山上,达德的“援军”抵达时又留下了几十具尸体,这一战应该说是大获全胜才是。

    不过博敦很不高兴。

    他的小腿被一只猎狗咬伤了,如今肿得老高,往回走的时候还是一瘸一拐的。

    七日后,博敦死了,死于那被猎狗咬伤的伤口。

    一时,整个林口县都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

    林口城寨的副手是一个辽东汉人,以前在东江镇做过把总,叫李乘风,他一方面将博敦的死讯传给穆棱的冷云,一方面也起了给博敦报仇的心思。

    不过在这之前想要安安全全抵达乌斯浑,首先得要清除乌力吉布置在密林南侧的哨所。

    于是,在博敦死后的那一个月里,林口城寨的猛虎骑都是在那一侧渡过的,在又牺牲了十余人的情形下,终于将所有的哨所拔出了。

    某日,在没有得到冷云许可的情形下,李乘风带着五百人出动了。

    在夜幕降临前,他们抵达了离乌斯浑城寨只有一里的密林中。

    半夜时分,一个抱着装满黑火药的木头箱子的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出发了。

    不多时,一声巨响刺破了苍穹,打破了静谧的的夜晚,乌斯浑城寨靠近丛林的地方被火药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李乘风带着五百人端着上了刺刀的隧发火铳一拥而入。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按照一般的剧本,自然应该是李乘风大杀四方,一举拿下乌斯浑城寨了。

    不过世上事不如意往往十之八九。

    李乘风抵达此地时,并没有对城寨里面以及附近的情况进行周密的探查,而是看到城寨漆黑一片便以为敌人都在睡梦中便很快发动了攻击。

    等他们全部冲到城寨里面时,才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与此同时,城寨的附近出现了大片的火把,还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

    “上当了”

    李乘风倒是很快醒悟过来,不过此时想要逃走已经来不及了。

    “你,你,趁着敌人尚未抵达,赶紧拼死跑到密林里去,抵达后不要去林口,直接从山上绕到穆棱去,向冷云将军汇报”

    “你,你,赶紧堵住缺口!”

    一场新的战斗即将上演,这一场林口内外的围猎与反围猎依旧没有最终落幕。

    或许,双方在不经意间已经拉开了另一场大幕。

 第二十八章 宁古塔风云(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

    珠河县,位居乌珠河畔,群山之中,正好处于以前尼堪与皇太极划定的疆界松花江的重要支流拉林河北面,属于瀚海国的辖地。

    珠河县,后世有一个响亮得多的名字尚志市。

    牧仁带着呼伦城的五千步骑晓行夜宿,躲过了建奴侦骑的视线,已经来到离建奴的宁古塔只隔着一座宽度超过一百二十里的大山了的珠河县境内了。

    与林口、乌斯浑一样,像珠河县这样的山中平地,肯定是历史上游牧、渔猎民族的宝地,珠河县也不例外,如今这个名字是尼堪新起的,原本只有一个乌珠河的部落,就像乌斯浑部一样,这个鄂伦春、黑斤、女真混杂的部落也叫乌珠部。

    瀚海国与金国划定疆界后,这个部落不像其它一些部落,都跟随皇太极去拉林河、宁古塔以南去吃铁杆庄稼去了,他们竟然留了下来。

    对于这样的部落,尼堪自然不会亏待,他将这个部落五百多户全部纳入到自己的本部里面,然后一切规制比照乌扎部来办理,这个部落倒是没有异议。

    就算没有发生博敦的事情,在这个秋日,尼堪也在策划一场大的战役。

    是时候为自己在天津的那一场惨败找回场子了,关键是时机、实力眼下都允许了。

    秋高马肥,建奴也不例外,辽东刚刚入秋,粮食刚刚入仓,皇太极便发动了秋日的一场大战跨过大凌河,直指大凌河以西的义州、锦州。

    他打的主意也很清楚,自从上次在大运河附近掳掠了大量的丁口,虽说是增强了自己的力量,毕竟也多了几十万张嘴要吃饭,如今辽东境内的田地已经几乎开发完毕了,而吉林附近的田地又不敢大规模开垦,只能沿着靠近辽东的边境多少开垦一些。

    而在广宁、义州、锦州附近,虽然地势不如沈阳附近,不过却是明国开发了几百年的成熟地区。

    广宁如今已经在清国手里,不过是以前暂时闲置没有大力开发而已,如今有了这么多丁口,自然将大凌河以东的地方充分利用起来,而要将此地真正充分利用起来,那紧贴着大凌河东岸的义州、锦州就不得不拿下。

    若是如愿以偿的话,就能将明军全部压缩在从宁远到山海关的狭长地段上,这个地方,驻军尚可,种地也行,不过想要依靠这个狭长地段种地的收获来养活山海关总兵麾下的几万大军是不可能的。

    于是就不得不继续向关内讨要,在这个狭长地段上,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就多了,北面便是喀喇沁大酋、如今被满清封了亲王的苏布地的辖区,南面是大海,一旦在正中形成突破,便可轻易攻到山海关下面。

    当然了,将明军困在这个狭长地段来消耗明国的金银粮草也是大有可为的。

    说白了,在这个狭长地段,死守可以,完全不利于大军团展开,也无法遮蔽行踪,明军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大清侦骑的眼皮底下。

    届时,到底是坐困,还是攻击,对于大清来说,都是两可。

    因为皇太极知晓,明国如今已经被流贼弄得焦头烂额,如今刚刚有了一些起色,暂时将流贼的嚣张气焰打压了下去擒杀高迎祥,迫降张献忠,李自成十八骑逃入商洛山,这些都发生在过去的一年。

    怎能让明国缓过劲儿来?

    何况自从从朝鲜、明国掳来大量的青壮丁口后,清国无论是种地,还是兵源都有了保障。

    就在这一两年,汉军旗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与历史上在孔有德等人进关前手下兵丁不多的情形不同,如今的三王仓促投降的尚可喜依旧被皇太极封了王手下的汉军精锐都有上万的规模。

    当然了,最精锐的乌真超哈部队依旧控制在马光远与石廷柱手里。

    三王全体出动,加上多铎的一万真满洲骑兵、苏布地的一万蒙古骑兵,这便是皇太极拿下义州、锦州的全部兵力。

    马光远、石廷柱的重装火器部队、张存仁的汉军骑、刘之源的汉军,以及剩余的满蒙骑兵依旧没动,防的就是北边的尼堪。

    说到尼堪,尼堪确实来了。

    他带着已经在赤塔训练成军的那一万新兵到了白城,与此同时,朱克图手下的五千步骑、阿林阿手下的五千步骑全部整装待发,加上已经去宁古塔的牧仁五千步骑,已经从双城出发的阿克墩三千骑兵,他这一次的企图心看来还不小。

    他原本的战略是,以阿克墩、牧仁部佯攻宁古塔,自己在白城一线等待战机,若是白都讷、吉林两地的清军去救援宁古塔,自己便就势端了白都讷和吉林两地,然后以这两地为依托,再与从辽东过来的清兵大战一场。

    那时,应该已经是冬季了,清兵的战线太长了,而自己有白城、哈尔滨、齐齐哈尔三城的储备作为依托,可在吉林与白都讷之间狠狠消耗一下满清的有生力量。

    至于宁古塔,其在尼堪眼里自始至终不过是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随时都可以拿下。

    没想到博敦的出击让满清顿时防备起来,皇太极提前向吉林、宁古塔方向投入了相当的兵力。

    对于博敦、李乘风两人的行径尼堪气的要命,虽然如今博敦已死、李乘风的部队还被围在乌斯浑城寨,不过他依旧怒气未消。

    回到乌斯浑。

    乌力吉到底是老狐狸,得知自己儿子身死乌斯浑丛林后,他立即做出了相应的布置。

    于是便有了李乘风遇到的那一幕。

    幸亏乌力吉还是部族哈拉达出身,对于好不容易建好的城寨并没有毁掉的心思,只是将里面的粮草、水缸全部搬走了城寨里面并没有挖掘水井,吃水需要从外面挑进来。

    如果乌力吉是久战宿将,提前在城寨里布置好引火的东西,等李乘风等人进到里面时一把火烧了绝对会让李乘风栽一个大跟头。

    不过,李乘风他们依旧面临困境。

    被围之后除了随身携带的五日干粮以及部分弹药,其它一概皆无,特别是水,按照瀚海军的规制,士兵每人会携带一个皮制的水囊,可惜他们在路上便喝掉了一半。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非他们突围出去,否则就要面临只有四日干粮、半囊水的困境!

    不过想要突围也不容易,乌力吉已经将他这个甲喇章京麾下整整一千骑兵全部动员起来了,将城寨围得水泄不通,打的主意便是将李乘风一行饿死、渴死。

    硬桥硬马地进攻?他还不想这么干,他可舍不得好不容易建好的城寨。

    乌力吉在城寨附近好整以暇地等了五日,这一日,他已经从守城瀚海军的面孔上发现了他们缺水的状况。

    当天下午,他就安排人马进行了攻打。

    此时的李乘风等人已经是摇摇欲坠了,一个个头昏眼花,能将铅子从铳里施放出去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余力站起来与乌力吉的骑兵战斗。

    千钧一发之时,牧仁的骑兵到了。

    牧仁也是阴差阳错,他本来是准备绕到宁古塔的北面,与从东面过来的阿克墩对宁古塔的守军进行夹击的,半路上却碰到了冷云的信使。

    话说李乘风的人跑到穆棱后,冷云也是大怒若狂,让他救援?怎么救援?手底下都是步军,只有区区一百骑兵,人家乌力吉那里可是有一千精骑的,步军过去了也不顶事。

    幸亏他是林口、穆棱、绥芬三地的最高长官,知晓尼堪的谋划,便赶紧派人从山上穿过去通知牧仁。

    乌力吉一见那三千骑的威势,立即撤退了,他这一撤便将尼堪的计划暴露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乌力吉一撤,便将乌斯浑偌大的地盘让了出来。

    但这些地盘也不是这么好拿的经过了丛林之战后,乌斯浑部落的家庭或多或少有人死在瀚海军手里,那这心里的仇恨自然是杠杠的。

    牧仁也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个部落,只得静等尼堪的指令。

    多日后,尼堪的信使到了,信使给他带来了一封信,信中的主要内容有两条。

    “将乌斯浑部迁到三姓附近,已通知巴尔达奇前来接应,路上不服从管教者杀无赦”

    “等巴尔达奇一到,你部立即南下,按照原计划行事”

    十日后,已经是初冬时分了,巴尔达奇带着一千骑到了,不过此时挂念族人的乌力吉也带着加强一千镶黄旗精锐的宁古塔骑兵到了!

 第二十九章 宁古塔风云(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发展

    “试探地攻击,稍有不敌的迹象立即撤退!”

    事情发展到现在,身处满清偏远之地的宁古塔的统领已经换成正白旗的大将、老奴长子褚英的长子杜度了。

    原本的历史上,杜度一直不受皇太极待见,不过在北境崛起尼堪这个大敌后,皇太极就不能像以往那样按照心中所想随心所欲地安排诸贝勒了。

    眼下皇族里,单以能力论,阿巴泰、多尔衮、多铎都能独当一面,次一辈中,年富力强的褚英儿子杜度、代善儿子岳托、萨哈遴、阿巴泰儿子博洛、皇太极长子豪格算是不错的,豪格身为皇帝长子,自然不能轻动,

    得知宁古塔附近瀚海军的动态后,皇太极立即做出了反应。

    他让沉寂多年的多尔衮立即北上,还带了一万满洲八旗精锐、张存仁的一万汉军骑,科尔沁左翼乌克善一万蒙古骑兵,以及马光远、石廷柱的一万汉军步军,以不亚于老奴时代的迅猛行军速度,在尼堪还没反应过来时,已经抵达吉林的左近的农安城,并在农安城扎下大营。

    农安城,前金国的黄龙府,在明末是科尔沁部落的城池,如今是清国的在科尔沁大草原的重要城池。

    该城北距白都讷、西南离吉林都在两百里左右,皇太极让多尔衮在此地驻扎,隐隐有在此地与瀚海国决一死战的意思。

    此时,白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