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120章

1625冰封帝国-第120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汗,在杜尔伯特的各部落里面,达赖台什最喜欢的便是这个岱青,他的领地最多,也最好,实力也最强,岱青不敌,不过撤到北边后便霸占了苏都奎绰克图的领地,苏都奎绰克图不敌,只得继续向北迁徙,于是便有了大量牧民进入我的领地一事”

    “大汗,杜尔伯特部落可是号称有十万部众的大部落,我这小小的阿钦部如何是对手?”

    “前不久苏都奎派人来传话,说我的部落要向他纳贡”

    “怎么个纳法?”

    “每年部落牛羊的一成,或者将一成牧民纳入到他的部落,以后就不用纳税了”

    “啊?!”

    尼堪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赋税可是比他阿斯兰大汗要重得多。

    不过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若是能用一成的牧民或牛羊就能化解眼前的厄难,也说得过去”

    “大汗!”,额克苏声音有些激动,“这还不止,此时,听说东边的罗斯人于阿巴坎的多拉尔大汗达成了协议,由罗斯人向阿巴坎部落提供一些火枪、火鸡、罗斯猪等物,换取他对我部的管辖权”

    尼堪见他眼里隐隐有些泪花,便安慰道:“丘雷姆部呢?他有多少帐?怎地不为你出头?”

    额克苏摇摇头,“丘雷姆部不过三千帐出头,平素也一切唯阿巴坎部落是瞻”

    尼堪点点头,心想,“这也是草原部落常见的做法,在大敌面前,一切姻亲都不算什么”

    “你说了这么多,肯定是有想法的,说吧”

    “大汗”,只见额克苏突然单膝跪下了,右手继续捧在胸前,“我是库楚姆汗的后裔,灭国之仇不能报也就算了,怎能匍匐在罗斯人脚下瑟瑟发抖?卫拉特蒙古人虽然强大,不过喀尔喀一败之后整个漠西大草原都传唱着您的威名”

    他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尼堪,“若是大汗不嫌弃,阿钦部近两千帐愿为大汗前驱”

    尼堪有些举棋不定。

    原本他是想通过与阿巴坎部落的协商,在后世阿巴坎城市的地方修建一座大城,然后徐徐进图整个阿巴坎大草原的,若是一开始便进入大草原的北部,便要直接与卫拉特蒙古人与俄罗斯接触了,届时一番征战又是少不了的。

    半晌,他又想到,“目前整个阿巴坎大草原的部落应该都是首鼠两端的的状况,若是能提前占据丘雷姆河一带,便锁住了彼等投靠蒙古人抑或俄罗斯人的心思,然后再徐徐进图整个大草原,岂不是更为妥当?”

    “何况以目前俄罗斯人以及杜尔伯特部落的实力,自己只要在阿钦,也就是后世阿钦斯克一带建下大城,牢牢锁住大草原,整个大草原便唾手可得”

    但到阿钦部去尚要经过阿巴坎部以及达斡尔斯部,人家可都是有几千骑的实力,绝对不会轻易让你进去的。

    怎么办?

 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桥硬马

    阿巴坎。

    阿巴坎位于阿巴坎河与叶尼塞河的交汇之处,也是阿巴坎大草原最大的乞尔吉斯部落阿巴坎部的旗帐所在。

    在毗邻阿巴坎河约莫三里的高地上,一顶纯白色的大帐篷位居在其中,周围环卫着众多以白色为主,分别镶着红色、黄色、蓝色等各式花边的帐篷。

    所有的帐篷的门帘都朝南开,最大的那顶纯白色的帐篷门帘上面还绣着一只母鹿。

    一位年约四十的汉子正端坐在帐篷里闭目沉思,但见他头上包着金色、白色相间的头巾,头巾的左侧插着白色的羽毛,身上穿着棉质的白色长袍,面色白皙,高鼻深目,唇上的黑色的胡须的尾端略略向上弯曲着。

    多拉尔维齐尔,阿巴坎部落首领,自封为叶尼塞汗。

    前几日,他先后送走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督军彼得戈洛文的使者博雅尔科夫、杜尔伯特部落台吉苏都奎的使者乌巴什,后两者都代表俄罗斯人、蒙古人对他表达了“真诚的”问候。

    所谓“真诚的”问候,蒙古人提出了由杜尔伯特部落与阿巴坎部落共同成为阿尔塔特山南北的阿钦部、丘雷姆部的主人,蒙古人介入时希望伟大的叶尼塞汗不要插手。

    作为交换,蒙古人给他提供一百匹“河中马”来自两河流域的高头大马,这些可都是种马。

    而俄罗斯人的意思差不多,不过他们给出的承诺是火器一批、呢绒一批。

    多拉尔当时就同意了,看什么玩笑,为了区区阿钦部、丘雷姆部自己就要大动干戈?

    自己的祖先当时与达斡尔斯部落商议的不过是让这两部挡在北边以抵御东边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埃文基人,以及可能从西边过来的蒙古人以及哈萨克人,根本就没有为他们出头的意思。

    但是,萨彦岭那边新的主人,如今已经蜚声漠北一带的阿斯兰大汗该如何回应?

    多拉尔许久没有考虑清楚,他心里清楚得很,若是这位大汗的战力确实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的话,自己肯定不是对手,一旦战事发生,无论是蒙古人还是俄罗斯人都不会为自己火中取栗。

    但自己好不容易脱离了和托辉特部的管辖,还没轻松多少时间就巴巴地贴到阿斯兰大汗的麾下自然也不会太乐意。

    最后他打定了注意,若是阿斯兰大汗大军过来,他就就坡下驴,向他宣誓效忠,若是他依旧在图瓦盆地稳固势力,那自己就多过几日清闲日子。

    得过且过,这便是黠嘠斯以后的继承者一贯的心态,以至于一个伟大的部落如今四分五裂,东奔西逃。

    何况,如今正是大雪封山、封路的时候,这样的情形至少还有五个月,索伦人即使想有所动作,那也得在五个月以后才有可能。

    又想到,林中的索伦蛮子竟然也能崛起,自己这黠嘠斯嫡系的继承者却偏隅于阿巴坎一带不能动弹,自己是不是太过小心了?

    想当初,黠嘠斯帝国可是占据整个漠北、林中之地的伟大帝国。

    “算了”,多拉尔最终跌坐在地毯上,还重重地叹了口气,“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一个比一个更加凶残,黠嘠斯部落能保持传统没有被别的部落吞并已经很不容易了”

    眼前又浮现出乌热斯那期盼的眼神,心里隐隐有些后悔。

    “此人以前虽然只是阿巴坎一带的小部落,不过终究是那阿斯兰大汗的舅舅,自己前不久对他是否太过冷淡”

    “大汗!”

    里面是两张鹿皮,外面是白棉布的厚厚的门帘一下被掀开了,他在十年前从托木斯克奴隶市场买过来的塔塔尔奴隶图巴闯了进来,如今他也是多拉尔最贴心的亲卫。

    “大汗,大河对面的驿道上来了大队的骑兵!”

    “骑兵?大队?”

    多拉尔一时有些恍惚,这样的天气,厚达两尺以上的积雪,骑兵,还是大队的实在难以想象,何况,既然是大队的骑兵,怎么到了自己大帐的跟前才发现?

    “出去看看”

    多拉尔心中恼怒,他坐上了一张狗拉的爬犁,他们乞尔吉斯部落虽然不是使狗或使鹿的部落,不过在冬日作为阿巴坎的大汗,他身边还是随时备着十架爬犁。

    每架爬犁有以前萨莫耶德人养的大犬十只,可乘坐士兵五人,这便是五十个亲卫,万一哪一天老天不开眼,敌人在冬季杀到眼前,有这十架爬犁以方便逃脱。

    有了爬犁,多拉尔一行很快来到叶尼塞河的西岸。

    这一看,多拉尔不禁目瞪口呆。

    只见对岸确实有一大堆骑兵,看那装束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索伦人了,那打着的红底、黄色飞龙火枪猛虎的四方旗帜早就传遍漠北一带了。

    打头的是大约二十匹空马,以三匹为一组在雪地里拼命向前趟,每过一段距离,就换另外三匹马,就这样,随着马匹的不断前行,就会在雪地上留下一道被马匹趟过的“道路”,而在这二十匹空马的后面则是驱赶空马的骑兵。

    骑兵大约有一千骑,一水儿的的鹿皮帽子、鹿皮大衣、鹿皮马靴以及矮壮、多毛的蒙古马,这一千骑身后都背着火枪,腰间挂着骑刀,脸上除了眼睛之外都藏在帽子里。

    多拉尔有从俄罗斯人那里得来的一架单筒望远镜,那些骑兵的形制在望远镜里瞧得清清楚楚。

    在这一千骑兵后面跟着的却是大队的爬犁,都是两头驯鹿拉着的大型爬犁,每张爬犁上有两个士兵以及盖着草席的不知是何物的大包。

    乖乖。

    这一看之下多拉尔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至少有五百架大型爬犁!

    而在爬犁后面则又是大约一千的骑兵,这些骑兵身后却斜背着长枪。

    若是还是隋唐时期,占据鄂尔浑河流域的黠嘠斯人在冬日时没准也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不过如今在这宽阔的、肥沃的、四周都有大山遮蔽的叶尼塞河两岸,若是有部族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一定会石破天惊的。

    “扑!”

    多拉尔手中的望远镜掉到了雪堆里。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多拉尔才看完这长长的队伍,按照驿道的进程,在前面不远处就要越过宽阔的叶尼塞河回到西岸来。

    多拉尔的脸色变得煞白,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愤怒!

    他愤怒的不是索伦人不请自来,而是守卫在萨彦岭附近的部落竟然没有及时通知他这个大汗!

    他也不想想,平日里他对这些小部落除了利用还是利用,事当临头又要彼等为他做事,谈何容易?

    果然,大队在前面不远处来到了叶尼塞河的西岸,此时有一架爬犁越众而出,直直地朝多拉尔这边驶过来。

    这架爬犁上面倒是没有堆着物资,而是坐了五个人。

    当有两个人下了爬犁向他走来时,他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其中一人竟然是偏隅于阿巴坎草原的最北部、从遥远的鄂毕河中游迁过来的塔塔尔人后代额克苏!

    另外一人则是典型的索伦士兵打扮,身材中等,也不甚雄健,约莫二十出头,脸上却是满满的自信和坚毅。

    “大汗,这位是阿斯兰大汗麾下大将查克丹”

    看着多拉尔一脸惊奇,间或夹杂着些许愤怒的模样,额克苏顿了一下,却被查克丹接过了话头,他说的也是突厥语,不过很是生硬。

    “大汗放心,我等都是去丘雷姆河的”

    半晌,额克苏也说道:“大汗,我实在没有办法,东边有罗斯人,西边有蒙古人,哪一个都不好惹,只得向名震天下的阿斯兰大汗投靠”

    多拉尔脸色变了几下,最后轻咳一声,用一种只有在那阿巴坎大草原呆久了的人才听得懂的突厥语对额克苏说道:“很好,你好自为之!”

    额克苏一愣,正想说什么,却被查克丹一把拉住,查克丹向多拉尔略拱了拱手,便拉着额克苏上了爬犁,不多时,爬犁便消失在大队中。

    多拉尔看着远去的爬犁、骑兵,脸上的神色异常复杂,等大队人马全部消失在他眼前后才长叹一声。

    “回去吧”

    这便是尼堪的风格。

    冬日,大雪封山、封路,自己不好走,敌人也同样如此,而漫长的冬季,留在图瓦盆地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五千人马,这么多人马白白地待在盆地,虽然也不缺操练,不过眼看着对萨姆科勒物资的消耗以明显的速度在进行着,尼堪心中还是不得劲。

    干!既然自己瞌睡了,又有人送来了枕头,若是按照常规的套路,等到开春以后再出牌,那就晚了,于是他干脆让查克丹带上两千新兵,一千飞龙骑、一千龙骑兵,加上二十门两百斤的小炮,以及大约三成储备在克孜勒的物资,在额克苏的引领下直接开拔了。

    另外,他已经通知还在赤塔训练的另外两千五百新骑兵也朝克孜勒这边来了,同时还押着大批的物资。

    冬天,长达半年,不好好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就这样硬趟着,在一个月后,头一批两千骑成功抵达阿钦,抵达后,查克丹的首要任务便是在丘雷姆河南岸,如今阿钦部的驻地择一处要地建设城寨,当然了,此时自然只能建设木城。

    而查克丹抵达阿钦时,巴图率领的另外两千五百人押着大批的物资也抵达了克孜勒。

    由于查克丹等人已经趟出来一条“要道”,巴图这一波人马北上就要迅速许多。

    这一次,尼堪为了将这四千五百骑兵送到七百里开外的阿钦,他几乎将图瓦盆地的爬犁抽调一空,不过他也没白用牧民的东西,每家一把小刀、一小袋食盐便是报酬。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硬桥硬马,这才是尼堪的本色!

 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顿河骑兵

    两个月以后,位于丘雷姆河南岸的阿钦城寨修好了。

    与往常的城寨不同,查克丹此次修建的城寨虽然依旧是木质的,不过寨墙却是木头、沙袋、石块加上部分水泥混合垒成的,高达一丈,上面可以站着施放火炮、火铳,就算有敌人攻过来,想要攻破此寨也是不容易的。

    为了修建这座城寨,除了查克丹率领的两千骑兵,额克苏也将自己部落里的人动员起来,第一个月里,几乎将阿尔塔特山靠近阿钦地方的树木砍伐一空。

    从阿钦径直向东,穿越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带后,便是如今沙俄帝国设在叶尼塞河上游最大的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与尼堪一样,俄罗斯人走到一地,也是先后经历了过冬营地窝棚木寨城池三个阶段,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于1628年,至今也有近十年了,早已经是一座方园五里,典型俄罗斯风格的砖石城堡了。

    城堡建在叶尼塞河北岸,城中的最高建筑,那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风格洋葱头尖顶教堂在远处都可以瞧见。

    城堡周围遍布着大量的农田,不过眼下却有些新情况。

    在城堡的对面,叶尼塞河东岸,原本是一片荒地,不过如今场地却平整起来,在原地建起了一处简易的木寨。

    木寨上空,飘扬着沙俄帝国那有名的头顶洋葱头、下设双头鹰图案的旗帜。

    寨子里不时传来马匹嘶叫声,一匹马叫响后随即便有大量的马匹呼应,显见得这里养着大量的战马。

    此时已经是阿钦城寨建好后两个月的时间了,看这处城寨的形制,多半也是最近几个月建起来的。

    木寨对面,大教堂里,有三人刚刚在那里做完了礼拜,然后一起钻上了一辆黑色的四轮马车,马车车身蒙着天鹅绒布,镶嵌着玻璃,可见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

    城堡不大,不多时马车便来到一座府邸面前。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督军府。

    督军府门口还等着一人,只见那人身材高大、健硕,穿着一身呢绒大衣,带着貂鼠帽子,腰间一把长刀和短铳分外惹眼。

    那三人中的一位约莫四十上下的胖子见到此人便伸出了右手,“哦,我亲爱的久加诺夫,顿河的勇士,让你久等了”

    那人略微弯了一下腰,将头上的貂鼠帽子也摘了下来,露出一头黄褐色的卷发在寒风中迎风飘扬,加上同样黄褐色的胡须、白中带红布满斑点的面孔,就好像一篷干草长在雪地上。

    “尊敬的大人,耐心的等待是我们顿河哥萨克的美德,等待基洛夫的侯爵大人更是我的荣幸”

    原来这位中年胖子便是此时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督军,基洛夫的侯爵彼得戈洛文此时俄罗斯任命的西伯利亚各城池的督军,多半是有贵族身份的,而站在戈洛文一左一右的两人,一人大家都很熟悉,原本在叶尼塞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