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獾,俗称山地平头哥,一种无所畏忌的中小型猛兽
马尔迪在静静地等着,他在等着郭天才弹尽粮绝被迫撤走的那一天。
就算从克孜勒那边运来了补给物资,也必须经过图兰山口才能进来,那里是位居大叶尼塞河西岸,一处长约七里、宽约两里的狭窄山道。
图兰山口的东侧是悬崖峭壁,西侧则是茂密的丛林,与萨彦岭连在一起,那里,正是马特人的天堂。
马特人,俗称雪岭神鹰,就连萨彦岭最强悍的雪豹也畏避三舍。
上次在哈特呼勒战败后马尔迪从内心并不甘心,原本他是希望能在叶尼塞盆底与索伦人大战一场的,没想到就在库苏古尔湖附近便战败了,根本没有等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地形。
但进了图兰盆地就不一样了,盆地周围都是马特人擅长的地形,敌人只能在盆地驻扎,大雪过后的盆地,一举一动都在马特人的关注之下,你若是不堪其扰,上山清剿的话更不是马特人的对手,退走的话只有东面一个出口,留在当地的话又有食水补给之虞。
“看你们能熬到什么时候”
在盆地附近的大山上,马尔迪爬上了一颗巨大的雪松,仔细眺望过后冷冷地说道,如今在树上灵活地上下的他那硕大的鹰钩鼻子,深邃的眼睛,浓密的络腮胡子,紧紧抱着头部的黑色头巾,就像一个择人而噬的猛禽。
又过了三日,一大队由驯鹿拉着的爬犁从山口南面过来了,每架爬犁由两头驯鹿拉着,前面还有一人骑在驯鹿上带路,每辆爬犁上除了一些个用草席盖得严严实实的物资,还坐着三四个全副武装的索伦人。
一共二十架爬犁,一百人!
其实自从这队爬犁即将进入山口之前,马尔迪便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得知北面的郭天才大营并没有出营迎接的迹象后,马尔迪立即起了杀了这一百人,夺了爬犁上的物资的心思。
“啾啾”
这是一种常年在萨彦岭上空盘旋的鹰隼惯常的叫声,这些日子,它们在图兰盆地上空没少发出这种声音。
不过在此时,却是马尔迪召集人手,准备对进入山道的索伦人大举进攻的信号。
在山道的西侧,马尔迪埋伏了五百精壮的马特汉子,都是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山上行走如飞,让飞禽走兽退避三舍的“神鹰”,个个手里都有弯刀和弓箭,以五百对一百,北面的郭天才大营、南面的克孜勒离这里至少都有五十里,想要救援完全不可得。
此时将运送补给队伍的爬犁围住了,以马特人的战力,对地形的熟悉,对寒冷的适应,绝对是手到擒来!
就是这样!
看着一架架爬犁即将全部迈入狭窄的山道,马尔迪不禁想起若是将这一波补给缴获后,再伏击几次就能将郭天才大队人马逐出盆地,届时他到没指望以自己这区区几百人就能将索伦人的大队人马打败,不过让他们永久消失在盆地还是做得到的。
那用草席盖住的物资是什么?
粮食?烧酒?亦或是索伦人常用的煤球炉子?
那样的炉子若是在雪山上拥有一套,还真是让人向往啊。
还有索伦人擅长的熏肉、熏鱼
看着爬犁一架接一架进入山道,马尔迪嘴角嘴角不禁流出了口水。
“啾啾”
雪隼的叫声再次响起,马尔迪左手握着一面小盾,右手拎着一把弯刀,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马特人发动进攻时也是很有章法的,并不是一窝蜂地向下冲,而是有小盾的在前面,后面跟着弓箭手,两侧是弯刀手,组成一个攻守两宜的散阵。
与在哈特呼勒不同,山地、寒冷、密林,似乎让马特人找到了真正的杀敌感觉,就像雪豹在萨彦岭的雪顶上俯视万物那样。
一刹那,马尔迪似乎见到了坐在爬犁上的索伦士兵手忙脚乱的模样!
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
忙乱归忙乱,那些坐在爬犁上的索伦士兵还是将盖在爬犁上的草席揭开了!
里面露出了一架奇形怪状的东西,似乎是由多杆火铳连在一起架设在一个木架上,不过所有的“火铳”都只有铁质的铳杆,没有木制的托架,就像三眼铳一样。
木架上的铁铳分为三排,每排约莫十根铳杆,连接铳杆的引信似乎是用一根火绳连在一起的。
这便是大明版的“机枪”,俗称迅雷铳也。
当火绳被火绒点燃后,木架上的铳杆依次发射了!
作为偏隅于萨彦岭高山的马特人,自然没有这么多见识,彼等虽然见过额璘沁从俄罗斯、索伦人那里淘换过来的火枪,不过将火枪如此布置的还是头一次见,就算是在赵士祯那里,迅雷铳也是由一人拿在手里施放的。
其实,用这样的东西还不如佛郎机炮,佛郎机炮虽然射程有限,威力也不大,不过能快速装填、发射,不过瀚海国的工部尚书孙秀节接管工部所辖的各大工坊后突发奇想,他闲着无事,让工坊里的匠人按照赵士祯神器谱上所载的将那些火器全部制作了一遍。
于是便有了眼前这十架经过改装的迅雷铳,当然了,被尼堪得知后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但做好的东西也不能就这么扔了,最后还是被郭天才捡了个便宜。
作为专司山地、丛林作战的猛虎骑,郭天才营里自然也有份量只有一百多斤的佛郎机炮,不过此次却没有跟着爬犁过来。
“啪啪啪”
就像放鞭炮似的,十架迅雷铳上的三十根铳杆全部发射了,由于是先后发射的,若是从后世来的穿越者,不明就里的话,还可能真以为是一架能自动发射的机枪。
由于马尔迪的部下都是分成了几波直接扑向那十辆爬犁,在迅雷铳的攒射之下很快就伤亡惨重。
此时,爬犁上的五个索伦士兵也发动了!
与以往相比,在佛郎机铳装上刺刀后,猛虎骑的小组进攻阵型又有了改变。
只见一人双手端着上了刺刀的佛郎机铳处在最前面,其后面一左一右各跟着两名同样端着佛郎机铳的士兵有了刺刀的加持以及能快速装填的佛郎机铳,就不需要以前那样盾牌、长刀、火枪、弓箭复杂的组合了。
简单的三三制,这便是郭天才与尼堪沟通之后采取的突击形制当然了,这种形制与后世步枪的组合还是有差距的,关键就是佛郎机铳的装填速度,为了弥补这一点,尼堪最后狠下心来给猛虎骑三成的人配备了短铳,防备的就是在三杆佛郎机铳都打完的情形下,还有最后的远程武器可用。
当然了,这也只能是聊胜于无,决定胜负的还是拼刺刀的结果。
马尔迪突在最前面,幸运的是他并没有被迅雷铳扫中,不过就这么一个波次的迅雷铳射击,几乎将他突前的三成人马射倒在雪地上,这下马尔迪有些胆寒了。
更为关键的是,此时北面又传来了喊叫的声音不远处的密林里也窜出来一大堆人,那些人倒是没有乘坐爬犁,不过人手一副雪橇,正在往这里疾驰!
“撤!”
马尔迪眼里闪过一丝悲凉,用沙哑的声音大喊了一声。
“砰砰砰”
不过想从容撤走也是不容易的,他们对面以三人为一组的猛虎骑手里的佛郎机铳开始发射了,发射完毕之后又端着刺刀跟了上来。
不过一进到雪地上,双方的实力便显现出来了猛虎骑刚才都坐在爬犁上,脚上也都是普通的马靴,而熟悉此地的马尔迪等人脚上却都绑着一个简易的雪橇,每个约莫两尺长,前端翘起,与皮靴紧紧绑在一起,彼等抽出随身携带的雪橇杆就能快速移动。
虽然图兰盆地只下过一场雪,不过雪层还是盖过了脚踝以上,加上湿滑的雪面,就凭他们这些冬日穿的马靴,完全没有可能追上去。
于是,这些“诱敌”的猛虎骑只能眼睁睁瞧着马尔迪等人呼啸而去。
等埋伏在另外地方、划着雪橇的大队人马赶到,马尔迪他们已经消失在密林里了。
来人之中便有郭天才,他雪橇杆扔给亲兵,从怀里掏出一只单筒望远镜朝丛林方向仔细看了看。
“撤!”
最终他这支伏击队伍也撤了,不过这一趟也不是没有收获,除了打死的几十名马特人,被迅雷铳击中受伤的还不少,郭天才有大把的时间时间进行审讯。
下午,雅丹亲自押着五十辆爬犁的补给过来了,这次是真正的补给。
当晚,在郭天才的撮罗子里,他与雅丹两人进行了长谈。
“”
“”
“郭将军,要不还是撤回克孜勒吧,此地补给不便,又要时刻提防马特人的偷袭,还不如等到开春后大举上山清剿”
“不,末将审问过俘虏了,他们在北面的大山上只有两个据点,一个在乌斯河畔,另一个在更北边的大山上,听说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他们就在山腰的雪窝子里居住,一般人很难前进到那里”
“你的意思?”
“是的,猛虎骑本来就是专司山地、丛林作战的部队,若是碰到寒冷、积雪、大山就望而却步,今后还如何在瀚海军立足?”
“何况马尔迪逃跑后根本就不会想到我等还能追上去,便能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就怕路径不熟,山高雪深,一旦又中了马尔迪的埋伏就不妙了”
“无妨,我这里有好几个去过那两个据点的图瓦人,大人,末将这支部队大多是索伦人以及山地图瓦人,汉人也多是在朝鲜附近的山上待过的,您可知道,在冬季时,朝鲜龟城附近的大山上的气温一点也不比这里暖和,能在那里活下来的人,没有一个怕冷的”
“索伦人就不说的,山地图瓦人也是能忍饥耐寒的,否则也不能在叶尼塞盆地那个鬼地方生存”
一日后,郭天才让雅丹镇守大营,在熟悉路径的图瓦人带领下,他带着两千猛虎骑划着雪橇出发了,向营地的西北方向,约莫一百里的乌斯河畔开去。
两千人的队伍中,郭天才又进行了不同的安排,一千骑是此次作战的主力,每人身上只带了十日的干粮,处在大队的最前面,而另外一千人却带了三十日的干粮,作为主力的预备队,与主力之间保持着一日的距离。
十日后,郭天才他们终于赶到了乌斯河畔,马尔迪的第一个营地,也就是后世俄罗斯的上乌新斯科耶地方,不过赶到那里时只发现了一处空营,不过大片的撮罗子倒是便宜了郭天才他们。
郭天才决定当天就在此地驻扎,等待后续的预备队赶到,他们的粮食已经快用完了。
当晚,马尔迪不出意外地对营地进行了袭扰,不过在郭天才的周密布置下,给他来了一个反伏击,最后马尔迪只得带着人马灰溜溜地撤走了。
乌斯河畔的营地异常寒冷,由于不可能携带煤球炉子,猛虎骑只能砍伐木柴烧火取暖,饶是如此也根本无法入睡,等郭天才他们在第二日上午勉强入睡时,后续的预备队赶到了。
有了预备队,郭天才立即下令让主力再休息一个时辰再说。
下午,郭天才让主力留了下来,自己带着预备队一千人继续出发了,对于这两千猛虎骑来说,其实并没有主力、非主力之分,只不过是一个行军的顺序而已,一个时辰的休息还不足以让先前抵达此地的猛虎骑面对接下来这接近六十里的奔向大雪山的路程。
但郭天才自己咬着牙继续上路了。
他是重庆附近山上的人,吃苦耐劳肯定不在话下,经过辽东、朝鲜寒冷气候的历练后这坚韧劲儿又更上了一层楼。
当夜又下起了大雪,兴许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郭天才他们能追到这里,在萨彦岭正中的大山上,一处半山腰的缓坡处,马尔迪的人全部进入了梦乡,只留下了寥寥数人在附近值守。
而郭天才他们这一千人赶到此地时也是强弩之末,此地的气温比乌斯河畔更低,按照后世的标准,乌斯河畔若是零下二十度的话,这里恐怕在零下三十度左右,鬼知道这些马特人是如何能常年待在这些地方的。
又冻又饿又累,在雪山的脚下,四周是一片白茫茫,半山腰那处不时发出火光的营地分外惹眼,不过那处营地离下面还有约莫百丈,想要爬上去谈何容易,何况是在眼下这种情形下。
不过,如果等到白日,马尔迪他们居高临下,猛虎骑想要轻松愉快地攻上去难度实在太大。
郭天才此时也有些熬不住了,在北境,身材高大肥壮之人自然会占一些便宜,像他这种来自四川的身材瘦小之人,饶是在辽东、朝鲜、乌兰乌德一带经历过,身上又穿着厚厚的皮衣,来到萨彦岭的上面还是觉得寒气刺骨。
此时,就算呼吸时,那进入身体的温度极低的空气也会让大脑暂时性晕眩。
但就这样算了也不是郭天才所想的。
怎么办?
“砰”
此时,不只是谁的佛郎机铳突然鸣响了,半晌一名士兵跑过来耷拉着脸,“将军,刚才不小心碰到了扳机,天气实在太冷,手都僵硬了,于是”
这人还是一个跟着郭天才一路从朝鲜过来的汉民,不过瀚海军的军纪异常严苛,若是犯了军纪,那是没有任何理由可讲的,何况,这一声铳响,将静谧的雪山唤醒了,半山腰的马尔迪绝对知晓敌人已经来了。
此时再想趁着夜色、严寒摸上去已经不可能了,郭天才已经看到上面营地的上空完全亮了起来。
“娘的”,郭天才大怒,正欲让负责军纪的士兵将那人押下去,突然想到一事,那是尼堪亲自告诉他的,便问那命带路的图瓦人:“这山上的雪层真是终年不化?”
“是的,大人,夏季会稍微融化一些,不过也是在山腰以下的部位,山上的雪层确实终年不化”
郭天才眼睛一亮,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山脚下一处低矮的山丘下面。
“全部爬上那矮山!”
等所有人一个个气喘吁吁爬上那只有几十米的低矮山丘后,郭天才突然下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命令。
“所有人,举起手中的火铳,朝那座雪山射击!”
“嗡”
这下所有的士兵都有些不解了,此处离那座营地至少有两里多里,这么远的距离,莫说佛郎机铳了,就算是将五百斤的火炮搬到此地也是耐活不得。
“准备!发射!”
随着一声激越的铜哨响起,一千杆佛郎机铳几乎同时打响了。
硝烟散尽后,一切还是如常,并没有任何动静,不过郭天才却举着望远镜仔细盯着远方。
换上一个子铳,接着再发射。
连续发射三轮过后,
“轰”
一大阵剧烈的轰鸣声从对面山上传了过来。
大片的积雪从那座大山的山顶冲了下来,大块的雪堆急喷而下,就算在夜里也清晰可见!
发生了大面积的雪崩!
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剑河省
随着马尔迪这个萨彦岭上最强大的马特部落的消失,在峡谷叶尼塞河附近、大叶尼塞河附近,以及整个萨彦岭,乃至南面的唐努乌拉山上的各个部族,一个月后都已经知晓了一个事实。
那可怕的索伦人竟然拥有召唤山神的实力,引导山神对不服从他们的部族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太可怕了,已经大大超出这些山地部族的想象。
没有悬念,在隆冬季节,所有的山地部族的头人都下山了,坐着驯鹿拉的、狗拉的、马拉的爬犁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