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书恒的安排在刘文锦的预料之中。淮海军为了这座新城投入了这么多,是一定要掌握新城的话事权的。不过董书恒能够拿出49%的股份给北方的商人已经是大大出乎刘文锦的预料了。
董书恒也没吝啬,直接拿出了五百万两作为出资,这还不包括淮海公司输送的各种专业人才。新成立的这家公司的名字叫长城公司。
这家公司将掌控塘沽新城的管理,这座新城的主要作用就是贸易,当然也会建立一些初加工的企业。
淮海公司之前在北方经营的一些商路、货栈也将转卖给长城公司。今后淮海公司将主要向南洋、向海外发展。
北方清廷的控制区将交由长城公司经营。这是董书恒控制的第三家公司。
长城公司除了要开发北方的商贸以外,主营的业务就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实际上,董书恒就是想换层皮在北方发展。
淮海公司经过上次那件事情之后,今后在北方一定会被很多眼睛给盯着,实在是不方便大展拳脚。
三大公司,长城公司联合北方的商人集团,主营北方包括蒙古、西伯利亚、东北、远东的商贸,矿产资源的开发等。
淮海集团主要负责淮海军的技术研发,重工业、南方的商贸、出口产业的规划发展以及海外的的商贸扩张活动等。
长江集团联合南方的商人集团主要发展金融业、轻工业等。
三大公司基本上涵盖了董书恒的商业布局。
2月2日龙抬头,淮海军北上混编师终于踏上了归途。天津百姓争相到河边相送,甚至有几位廊坊的百姓都跑了上百里路过来送别自己的救命恩人——淮海军。
海淀的流民营基本上已经清空。董书恒吩咐刘文锦将他们分批地接送到塘沽安置,马上就开春了,他们将作为塘沽新城的第一批建设者,今后他们也是塘沽新城的第一批居民。
天津廊坊这些城市将逐步移交给清廷。刘文锦手下的铺军已经到了塘沽,淮海军留下了一批教官团负责训练这些团练。今后,铺军将负责塘沽新城的安全保卫。他们的名字改为“长城安保”。
就在淮海军跟朝廷达成协议的时候,休整了几天的太平军林凤祥部也采取了行动。通州城中裁汰了老弱之后,太平军还剩下六万多人其中一半是从流民以及廊坊和通州的居民中征募的。
僧格林沁对太平军的包围是西紧东松。胜保战败之后,围堵太平军的兵力少了很多。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包围。
防守太平军东面的是原来胜保的一个手下。胜保被捕后,其原来的部下都被僧格林沁辖制。
当然这些人的士气难免会受到影响,自己的老长官给抓了,那么自己的前途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士气上大不如前。这也是为什么僧格林沁把最不重要的通州城东让给了这些人防守。
那天李开芳在病床上的一通气话,倒是提醒了林凤祥。东北地势广阔、人丁稀少,而且山地林地纵横,当年野猪皮能够在那里跟大明周旋几十年,说明那里是一块宝地。
如果自己向南撤退,全部都是北方的开阔平原,而且都是清廷统治的核心地带。很容易就会被僧格林沁给围起来。
所以接下来只有向东,去东北才是他们的活路。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林凤祥东去。他总结回想了自己从扬州挥师北上到现在的这么长时间,天京的种种安排,在心中对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是心灰意冷。如果自己到了东北未必不能打下一片自己的天地,建立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天国。
因此,太平军在林凤祥的率领下,很容地就冲破了东面原胜保部清军的围堵,轻装向着滦州方向杀去。
一路上太平军分兵攻城掠寨,裹挟轻壮加入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滦州,并迅速杀向了山海关。
这个时候的滦州和山海关并没有多少兵力,之前围堵太平军的时候,这里的清军大部分都被抽调进了胜保和僧格林沁的队伍。
僧格林沁也没想到北伐军会放弃京城,往关外方向逃跑。那里是清廷的老巢,太平军在那里基本上得不到多少百姓的支持。
在清廷眼中太平军到了关外纯粹是走向一条不归路。
第一四九章 天京暗流
董书恒在咸丰四年二月五日回到了扬州,他坐的是快船,走的运河,比大部队先一步回来。
这一个月南方也发生了很多大事。
1月15日,太平军胡以晃部攻克庐州,逼死湘军的创始人,太平军的老对头江忠源。
江忠源的崛起和太平军息息相关。
太平军起义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县令。在当时来说,这江忠源的官职,那真是一步一步打下来的,可比曾国藩的名气要更大,他才是正宗的湘军创始人。
当年,太平天国刚起事之初,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镇压太平军,江忠源随军征讨,得到副都统乌兰泰的特别器重。
特意命令他回湖南老家组织一支军队,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湘军的雏形班底,一开始只500人就奔赴广西剿匪。
当时,太平军兵锋极盛,屡破清军正规部队,把提督向荣、都统乌兰泰等率领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溃不成军,一直由广西杀向湖南。
1852年,太平军突围北上,进犯桂林,其时,都统乌兰泰战死,向荣也只能对太平军尾追。
江忠源闻讯后,在家乡再次招募1000多士卒,独领一军扼守鸬鹚洲,三次大败太平军,解除桂林之围,咸丰皇帝大喜,认为所谓的正规部队还不如人家的乌合之众,因此,把他被擢升为知府。
后来他又率军赢得了长沙保卫战的胜利,被授予二品顶戴。就这样江忠源一年时间从县令成为了一方巡抚。后来太平军东入江宁建都之后,派兵进攻江西南昌。
江忠源帅军支援南昌,保住了南昌城,逼的太平军退兵北上。
石达开到达安庆之后,改变策略,让胡以晃北上攻打安徽的临时省会庐州。庐州再次告急。
清廷遂命令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坚守庐州,并且派遣援军支援。
一路援军是淮海军,淮海军根本就没有把清廷的要求放在心上。董书恒还想借太平军的手把湘军的势力彻底赶出安徽呢。
另外一路是陕甘总督舒兴阿的五千清军。可是舒兴阿速度太慢,直到庐州城破都没有赶到。
太平军攻打庐州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开始的进攻并不顺利。东王杨秀清和淮海军秘密停战之后,天京又为安徽派出了援军,胡以晃才占了优势。
胡以晃以城外民房为掩护,挖掘地道。江忠源督军从城内对挖,先后将太平军攻城地道破坏九处。
太平军虽曾两次炸塌城墙,但均未能攻入。其后,太平军改用新法,“于南门月城之旁,另掘数处,形如曲突,又叠为上下层。戒曰:初发时,闻声不必相应,俾其用力堵之;堵而后发,则无及矣。”
1月14日夜,大雾迷漫,咫尺不辨,上层地雷轰发,毁城墙五六丈,守城清军连忙抢堵,不久,下层地雷又发,乡勇争相下城,投奔太平军,清军惊恐大乱。
太平军攻击部队乘势由缺口冲入,守军纷纷溃退。与此同时,小南门、小东门方向的太平军也缘梯而上,攻入城内,与清军展开巷战。
至15日晨,守城清军全部被歼,知府胡元炜降,庐州城为太平军占领。江忠源不愿意投降太平军,投水自尽。
当太平军攻进庐州城时。刘青南率领教导师也占领了滁州和和州,两地的清军之前都被调去支援庐州,并且已经被太平军消灭。
王从志率领的第一师一部也成功地拿下了凤阳府、泗州和颍州。将部队推进到了定远、凤台、颖上一线。
太平军攻破庐州以后,没有东进和北上,而是乘胜进军庐江、六安、潜山无为等州县。
这样庐州东至长江为线,以北为淮海军的地盘,以南全部被太平军占领。
在南边,太平军也终于打下了碰了几次钉子的南昌,南城城内的一帮江西官员除了少数投降,其他全部被杀。
淮海军第二师也占领了广德、宁国和徽州以及江西的广信府,并且收复了之前在太平军手中的饶州、景德镇。但是江西以及安徽南部的其他地方全部为太平军占领。
这样太平军自江宁往西往南全部连为一体。并且占据着安徽、江苏、江西三省的省会。
淮海军在董书恒的命令下,也停止在了当前的战线上没有动弹。
太平军也十分默契地没有主动挑衅淮海军,就连之前淮海军趁着太平军全力进攻南昌的时机占了饶州、景德镇这件事情都没有发动反击。
因为天京城中现在正在酝酿一件大事。
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
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自从跟淮海军牵上线以后,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更加雄厚,不仅天京城的守卫力量都是他的手下,而且还通过金钱拉拢了一些西征的将领。
这些人有石达开的部下,又有韦昌辉的部下,甚至还有天王洪秀全的人。
这件事情让诸王站到了一个相同的立场上。
在天京城欢度春节期间,诸王相聚天津城。宴席之上,天王提起了金田起事的时候,大家兄弟齐心,同甘共苦的艰难日子。还提起了,天国最早的传教者南王冯云山。
并且洪秀全隐晦地提到冯云山的死颇为蹊跷。
这实际上是一桩历史迷案,后世很多人认为是杨秀清设计害死了冯云山。
这件事情让杨秀清离开宴席的时候心中颇为不快。
是夜,一个瘦削的年轻人悄悄地来到了北王韦昌辉的后门。
北王府的长史段泉亲自过来打开了们。
“黄丞相,请进!王爷正在等您。”
来人正是天王洪秀全的铁杆心腹黄浩。自从确认了自己不可能娶得到杨兮妹之后,黄浩就把杨秀清当成了自己得头号敌人。
如果能够帮助天王除掉东王这个内部大敌。那么他黄浩很可能就会因此而一举封王。所以在除去东王这件事上黄浩非常的上心。
北王府今天晚上把下人们都以各种理由给支开了。因此,黄浩一路到了韦昌辉的会客室,除了带路的长史没有一个外人。
进得房内,段泉留在了会客室外面。
“嘎吱”一声,段泉顺手把门儿给关上了。
厅中坐着一人身材矮小,显得有些文弱,身穿明黄对襟袍服的男子。正是北王韦昌辉。
了解韦昌辉的人都知道不能被这个人的外表所蒙蔽。韦昌辉指挥作战异常骁勇,而且此人心机深沉、阴险狡诈,花花肠子特别多。
“黄丞相,天王陛下有什么旨意?”韦昌辉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他此刻心中激动不已。积累在心中的对杨秀清的仇恨几乎要决堤而出。
韦昌辉还记得自己派部下张子朋乘船上犯湖北。张子朋建功心切,与友军争船只。杨秀清即以失责罪杖打韦昌辉。韦昌辉被打得皮开肉绽,旬日不能起床。
最过分的是杨秀清的一个小妾的哥哥与韦昌辉的哥哥争夺房产,杨秀清要杀死韦昌辉的哥哥,却不亲自动手,转交韦昌辉处理。韦昌辉无可奈何,被迫将自己的哥哥五马分尸。
可以说韦昌辉心中对杨秀清的恨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让韦昌辉自己心理上都要扭曲变形。
黄浩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明黄卷轴。韦昌辉刚要起身下跪,就被黄浩扶住。
“北王不必如此,即是密旨,天王陛下说了,让北王自己看就好。”黄浩略带谄媚地说道。
韦昌辉接过密旨之后认真地看了起来。越看下去越激动,以至于他的拿着圣旨的手都有些微微的抖动。
“臣接旨,陛下万岁万万岁!”韦昌辉对着天王府的方向行了一个大礼。
……
董书恒还不知道自己的小翅膀一扇,把原来的天京事变提前了两年。
江南大营的提前覆灭,以及太平军在安徽江西取得的胜利,都让洪秀全自信心爆棚。加上北伐军在北方也传回了攻到北京的喜讯。
更是让洪秀全觉得清廷气数已尽,太平军的胜利指日可望。
在取得最后的胜利之前,洪秀全必须要出去自己帝位最强的潜在敌人,一个在自己内部的敌人。
自从江南大营覆灭之后,东王也日渐骄纵。先是让天王封其位万岁,又要求封他的儿子为万岁。
加上黄浩等身边近臣,一直在天王面前罗织东王谋反的事实,让洪秀全信以为真。
比如黄浩声称,杨秀清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董书恒,以换取和淮海军合作共谋天国大权。这件事说得就有理有据。
杨兮妹第一次被淮海军俘虏后又被放回来,这件事情可以证实。
杨秀清跟淮海军之间有合作,这也是有据可查的。不然东王哪来的那么多的粮食物资。收来的丝绸瓷器又是卖给谁呢?
之前跟淮海军谈判,那个烧炭工为何偏偏让他的妹妹去扬州谈,而且淮海军还那么容易就答应了帮助太平军运送物资。为此还被清妖给整治了一番。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洪秀全越来越相信杨秀清一定在与淮海军商量着什么阴谋。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淮海军可以先放一放,必须先把杨秀清给解决了,否则两者里应外合,自己一手建立的天国可能就要葬送了。
第一五零章 双头鹰
洪秀全要动杨秀清不可能一蹴而就。杨秀清毕竟现在还是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最大掌权着,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压过天王洪秀全一头。
所以从咸丰三年灭掉江南大营之后开始,洪秀全就开始思考并且着手布局除掉杨秀清。
利用杨秀清要跟淮海军达成协议,将杨秀清安插在天京城的军队调到天京的外围去防御淮海军,这只是第一步。
全力西征给自己打下一个稳定的后方,同时也是将自己的退路留好,这是第二部 。
联络其他诸王一致对付杨秀清,并且利用好掌握一部分天京内卫力量的韦昌辉,让其负责动手这是第三部 。
接下来就是等待时机了,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处理好西边的事情,能够腾出手来了,在天京外围做好策应工作,那时才是动手的好机会。
天京城至少目前来说还是很平静的,就连负责天京情报工作的张东旭都没有发现端倪。不得不说洪秀全这次是认真了,把事情做的非常隐蔽。
所以董书恒目前还不知道天京的异动。淮海军也要花费时间去消化新占领的安徽和江西部分州府。
这些新占领区,要先建立起淮海军的军政府机构,另外还要打击一部分地方势力,再拉拢一部分地方势力。
泗州的地方豪强势力自古以来就比较强势。所谓的淮西豪强指的就是泗州的豪强。
当淮海军第一师第二团进入到泗州之后,没有受到地方官府的抵抗,却遭到了地方豪强的抵制。
泗州的周、王、李、薛、石、冯六大家族联起手来抵制淮海军。让淮海军的政令出不了泗州城。
这六大家族为何非要跟淮海军过不去呢?原来淮海军修建灌溉总渠,治理洪泽湖,使得洪泽湖周边许多原来的洪泛区变成了良田。
每次洪水过后都会在这些湖边土地上留下大量的淤泥,因此这些新出现的田地非常的肥沃。
泗州就在洪泽湖西侧,当地的地方势力当然也想染指这些土地。但是被淮海军非常不留情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