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招了,不过有个条件就是这帮人要干掉黄老爷。
娄志刚看着那装满了石室的大银锭,口水差点没流出来。一瞬间,他甚至生出了带着弟兄们把钱分了的想法,可是马上就给自己否决了。有那么多钱自己有命花吗?跟着少爷,自己以后也一定会飞黄腾达。
来不及清点,娄志刚带着手下先把黄家的人料理了,他果真留了黄家大公子的命,并且干掉了黄老爷。事实上,那个黄老爷已经吓得只剩下半条命了。所有黄家的人都被捆好关进地窖。
把所有金银搬出地窖,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么多金银怎么搬走。还好当初董书恒带着他们做了详细的预案。娄志刚命人,把黄家所有的马车套上,所有金银装车,转移到城中的一处秘密据点。又将车子装上准备好的铁定。第二天一早大摇大摆地出门向北而去。
等到一天后,黄家有人从外面回去,发现异常,并且将黄家被困的人救出来,再去寻找线索,也只会认为金银被运到北边。
这件事后,留在家中的黄大公子一方面去县衙报案,只说是盐匪上门杀人抢财,至于逼供一块自然略过。另一方面没等三公子回来,就帮黄老爷把后事办了,并且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家主之位。
重点中的重点是这次行动,董书恒共得白银95万两,黄金10万两。还有50余件珠宝字画。可谓收获颇丰。真是古有曹操摸金校尉,今有董家抢劫特战队。
第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身在高邮的董书恒还不知道自己发了一笔大财。
当初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黄家在东台存了这么大一笔钱。
一般的大家族是不会把家族所有财富放在一个地方的,毕竟狡兔三窟的道理大家都懂。也许这笔钱只是黄家的一部分,但绝对是大部分。
第二天一早,董书恒刚刚洗漱好,蔡树森就走了进来,给他递了一张纸条。董书恒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日出雾散盐河畔,凤凰台边与君言。”下面署名为魏玉。
看着这张纸条,董书恒笑了,他不怀好意地想起了昨天屏风后的一幕。他甚至想起了前世高中时,下课铃响起,女生跑步去厕所抢位置的场面。
……
本来他准备同蔡树森一起去抓“老鼠”,可现在有一只美丽的小白猫等着自己,本喵只能去赴约了。至于抓老鼠,在自己的面授机宜之下,小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着镜子好好整理了一下自己,顺便花了五分钟欣赏了一下自己帅气的脸庞。董书恒反复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同步发展的大美青年。
凤凰台位于高邮城东盐河中间的一个沙洲上,距离卸甲镇不远。小蔡要去抓老鼠,今天只有副班长张大彪带着五名团丁跟着他。张大彪跟蔡宇森刚好相反是个粗人,不光人长得粗放,心也很粗。
要到凤凰台,就要先过河。此处常有游人,因此董书恒很容易就雇到了一条渡船。
船行河上,晓风渐渐吹散浓雾,透过雾气,已经可以看到太阳的轮廓。此时,董书恒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董事长,你听,好像有人喊救命。”一旁的张大彪小声提醒道。
董书恒仔细听了一下,好像真的有女子的喊叫声。但是隔着老远,有些听不大清楚。
“船家,往那边划。”董书恒指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说道。
声音好像越来越清晰了,“船家加快速度。”说着,董书恒随手扔出一锭银子。
“好嘞,客官。”那船家使出了全力。
董书恒隐约看到一个穿着绿裙子的女孩在向这边招手。这会儿雾气又散去了些。他已经能看清楚了女孩的样貌。
这女孩长得小巧可人,看起来有些面熟。哦,对了,好像是魏玉后面跟着的小书童。
“怎么回事?”远远的,董书恒大声问道。
“小姐……小姐被人抓走了。”那侍女大声回应道。
“往那儿跑了?”董书恒又问道。
“划着船,往南面跑了。”小侍女边说边指着南边。
同样是划船,肯定追不上,况且附近的水匪基本上都是划船的老手。
“船家到西岸的驿馆旁靠岸。”董书恒对船夫说道。
那船夫不敢怠慢,赶紧划了过去。
靠岸之后,董书恒带着张大彪他们就向驿馆跑去。到了驿馆,董书恒来不及解释,丢了一大锭银子给驿卒,然后说道:“知州大人千金被匪人抓了,借马一用,我们去救人。”
那驿卒盯着手中的银子,还没反应过来呢!董书恒已经带着张大彪骑马呼啸而去。
盐河往南在州城南门外,汇入运河。董书恒猜想水匪一定是往南从盐河入运河,再从运河进入高邮湖。他的目的地就是南门外的河口。他希望在那里能截住水匪。
此时,董书恒不断的催促着胯下的驿马。终于到达了南门外。他又找了一艘渡船,带着张大彪他们上了船。此时,河面北边一艘乌篷船划了过来,那船船速极快。
董书恒让船家赶紧划过去。那艘乌篷船好像看出了董书恒他们的意图。船夫操着船准备绕开董书恒的船。
就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那船夫的大腿中枪,跪倒在地。原来是董书恒拔出了藏在腰间的柯尔特转轮枪。
乌篷船失去了控制,慢了下来。这时董书恒他们雇佣的船夫已经吓傻了,呆愣在原地。
“赶紧靠上去!”董书恒一声大吼。那船夫才机械地操起船来。
“不要过来,否则老子宰了她!”这时乌篷船的船篷内,传来了一声大和。只见一个黑脸壮汉,押着一个姑娘从船篷内爬了出来。
“放我们走,否则小心爷爷我的手抖了。”那汉子将贴在姑娘脖子上的刀紧了紧说道。
这时被挟持的魏玉珍也看到了董书恒。此刻,她竟然忘记害怕,就这么直直地看着他。他一身青衫,身材高挑,脸上的轮廓分明,整个人显得干净利落。
他手上的火枪高高抬起,对准自己的方向。魏玉珍甚至看到了枪口还有稀疏的轻烟冒出。
“你已经开过一枪了,别当老子不知道,火枪都是开一枪就要装药换子弹的。”那黑脸大汉得意地说道。
“哦,是吗?”趁着黑脸大汉得意的关口。董书恒给魏玉珍使了一个眼色。魏玉珍一直盯着董书恒看,因此对他的小动作,很快就会意了。她眨了两下眼睛,看着董书恒的嘴巴。
只见董书恒用嘴形表述出:“3……2……”当董书恒数到“1”时,魏玉珍迅速下蹲。只听又是“砰”的一声,那壮汉的额头喷出一缕血剑。一枪爆头,这个黑脸壮汉仰头应声倒地。
“没文化,真可怕!”董书恒在心中暗道。
没有想象中的尖叫声,魏玉珍此时双手抱着膝盖,呆呆地蹲坐在那儿。她的脸上染上了一块鲜红的血渍,这是那个壮汉脑门上喷出来的。
看到她呆坐当场,董书恒知道,她这是惊吓过度了。董书恒收起枪一个跨步跳到了乌篷船上,来到了魏玉珍的面前蹲了下来。董书恒从怀中掏出一个洁白的手帕,轻轻地帮魏玉珍擦去脸上的血渍。
这时魏玉珍的眼神终于有了反应。她看向董书恒,猛然间扑进董书恒的怀中。毫无准备的董书恒,被这一下子撞得一个踉跄,差点没掉下河去。还好他反映快,用右手向后撑了一下。
“好了,没事了!”董书恒轻声地安慰道。
“珍儿……珍儿,你没事吧?”此时岸上传来一个老头歇斯底里的声音。
魏玉珍赶紧从董书恒的怀中挣脱出来,向岸边看去,喊了一声:“爹!”接着就哭了起来。
董书恒也向岸边的老头看了过去。
投去了幽怨的眼神……
“你丫的,就不能晚来个个把分钟吗?小爷我这儿刚抱上,还没来得及感受一下呢,现在脑子里连点回味都没有!”董书恒在心中暗骂道。
现在董书恒才有时间去看一眼那个操船的水匪,他腿上的伤口依然在冒血,人已经因为失血而昏厥过去。
董书恒赶紧对张大彪使了个眼色。张大彪从腰间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在那个船夫的伤口上倒了点金疮药,然后用一个绷带勒紧止了血。
这时两艘小船都已经靠了岸。自然有丫鬟婆子过来接魏玉珍上了轿子。小姑娘还没有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只是回过头向董书恒看了一眼。
只是这一眼,董书恒的心中顿时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就像一句歌词——“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董书恒突然感觉自己贱贱的。
魏源赶了过来,身边自然是跟随者一班衙差。
“老师,赶紧找个郎中,一定要保住这个水匪的性命。”董书恒指着晕倒在船上的船夫说道。
魏源显然是理解了董书恒的意思,赶紧让差役押找来一个门板,抬着那个腿部中枪的水匪去找郎中。
董书恒则随着魏源一起回知州衙门。
“书恒,你我既然已经定下了师徒名分,我就不跟你多客气了,今天珍儿的事多亏了你。”魏源感激地说道。
“师傅,保护师妹,本就是徒儿的分内之事。”董书恒道,他知道魏源是真心感谢,按照魏源的年纪,也算是老来得女,再看魏玉平时的作风,必然是在家中极受宠爱。
“师傅,今天这事不简单啊,水匪冒这么大风险在盐河畔抢人。那么他们的意图怕不是针对小师妹那么简单,而是……”说着董书恒用眼睛瞟了瞟城门。
“哼!竟然敢图谋我高邮城。”说完他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城中那帮大户士绅,前番我让他们捐资募集乡勇,一个个推诿应付我。哼,现在我等着他们来找我。”
说着,魏源喊来了自己的师爷,吩咐道:“你去放出消息,就说抓到了长毛探子,长毛将在五天内攻打高邮。”
“师傅,不需要审问一下口供再做定夺吗?”董书恒不解地问道。
“这重要吗?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匪人挟持小女,就是为了攻城的时候,威胁老夫打开城门。难道老夫会拿闺女开玩笑吗?”魏源看了他一眼,说道。同时在心中想:“这娃子还是嫩了些啊!”
“姜还是老的辣啊!如此,城中士绅还不主动把小钱钱送过来吗?毕竟他们的身家可都在这高邮城里。”
回到府衙,董书恒跟着魏源直接去了后院。这时,魏玉珍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简单的梳洗过。只是脸色还有一些微微发白。
她上前微微一礼道:“感谢,师兄救命之恩!”这样子跟平时判若两人。
董书恒这才有空好好打量女装的魏玉珍。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连衣裙,梳着发髻,上插一根鹊首玉钗。椭圆的小脸有些微微的婴儿肥。她的身材高挑,昂起头,瘦削的下巴上扬,让她看起来气质十足。
“咳……”一声老头的清咳打断了董书恒。同时也让魏玉珍俏脸通红。
第十五章 保护费收到手软
“父亲你们谈正事,孩儿告退了。”在一老一少两个不正经的面前,魏玉珍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师妹,你慢走哦。”董书恒也不敢多说啥,要是让老魏知道女儿是跟自己约会的时候被人掳走,这老头说不定会拿刀砍自己。
“书恒,这事你怎么看?”魏源问道。
“我想,这个事应该不是太平军所为。目前扬州的太平军,防守尚且不足,根本没有能力出击,而且高邮也不在扬州和天京的必经之路上,太平军也没有必要把兵力耗在高邮。”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伙水匪的自发行为。太平军的节节胜利,让很多盗匪看到了清军的虚弱,想出来浑水摸鱼,也说不定。”董书恒分析道。
其实董书恒也想到了这些人可能本来就是针对自己人而来。只是恰巧碰到了知州小姐,临时起意发生了今天这件事情。
“报告知州大人,人犯已经醒了,郎中做过处理,现在没有生命危险。”这时一个问题30出头的差役来报。
“哦,张捕头,那人犯可曾招供?”魏源问道。
“人犯醒后,不肯开口说话,因为他现在身体虚弱,我们暂时还不敢用大刑。”张捕头回道。
魏源偏过头看了董书恒一眼道:“书恒,随老夫一起去看一下吧!”
一行人来到了知州府的牢房之中,远远的,董书恒就闻到了一股骚臭之味。
这名水匪被关在单独的一间牢房,门外有两个差役看守。进入牢房,就看到那名水匪闭着眼睛躺在一张草席之上,连有人进来了都不为所动。
“看样子,这个匪徒还有些骨气。小子有个温柔点的办法,保准让他开口。”监房内,董书恒对魏源说道。听到董书恒的话,那水匪的眼角明显不屑地抽了两下。
董书恒请张捕头带人搞了一张木床进来,把人犯移到木床之上,把他的四肢、腰部、脖子都用绳子固定在木床上,又让人准备了几张黄纸和一盆水。
张捕头久在官衙做事,却也看得摸不着头脑。不过看在董书恒是知州大人学生的份上,嘴上也不敢多说什么。
“张大哥,谢了啊,改天请你喝酒!”董书恒客气地对张捕头说道。张捕头也很识趣,嘴上连说不敢。
“张大哥,还请带兄弟们下去休息一会儿,我陪老师在这儿就成了。”董书恒又道。
张捕头带人离开后,董书恒先是在那名水匪的脸上盖上了一张黄纸,然后慢慢往上面滴水,水浸湿了黄纸,那水匪的呼吸逐渐困难,不一会儿就把黄纸给吸破了,董书恒又放了一张上去,如此循环往复。
水匪心中暗道:“就给爷贴张黄纸,就想让爷招供,还真把自己当大仙啊。”可是很快他就后悔了,随着黄纸一层层地增厚,那水匪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恐惧在他的心底慢慢滋生,这比被人装上了绞刑架还要恐惧。这时候水匪宁愿董书恒直接把自己杀了。此时,水匪心中想的是:“莫不是黄纸上有什么符咒,为啥我不能呼吸,卧槽,这家伙在给爷施法!”现在大部分还是很迷信的,有些人不怕死,但怕鬼神,因为他们害怕死后还受折磨。
按着床上的水匪挣扎的力度越来越弱董书恒坏笑一下,差不多了。
魏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他知道董书恒这小子坏点子很多。
黄纸渐渐揭开,那水匪像是匿了水的鱼一样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安静瞪得大大地,像看恶鬼一样地看着董书恒。
“姓名?”
“赵水狗。”
“籍贯?”
“安徽泗州。”
……
……
水匪赵水狗再也不敢装大尾巴狼了。一股脑地把知道的事情都招了。他和另外一名水匪奉乔家尖水匪赖大当家的命令,过来探查董家团练什么时候到高邮。没想到跟踪董书恒的时候,意外发现了知州小姐。想着如果能虏回去定时大功一件……
果然如此……董书恒心中一阵了然。
“哼!一帮水匪野心不小,你们有多少人马?”魏源对着那水匪问道。
“回大人,有老营人马一千多,另外有新加入的青壮三四千人。我们赖大当家计划是拿下高邮城,顺便再把那队团练干掉。大当家的说那群团练都是没见过血的泥土子,不足为惧。到时候就可以以此加入太平军,到时候大家都能够做大官。”
董书恒笑了,魏源看着董书恒也笑了。
“书恒,你来写好口供,叫他画押。要写上长毛水军携五千之众欲攻打高邮城。”
董书恒立即会意,这个事情最后要是能够坐实,那可是一件大功。到时候自己和老师都能够更进一步。
拿到口供,董书恒赶紧跟着魏源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