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88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88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地主士绅,他们也能够有更多的生财之道。”
  “这样皆大欢喜,不是很好吗!”
  “呵呵,大人,在您的嘴里,还真成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刘锦文这次是真的服了,董书恒几句话就把天津的未来规划清楚了。
  “行了,你回吧,天津我就不去了,不过我会让部队搞一个入城仪式。你手上不是有3000铺兵吗?回头去组织起来,我会派人去帮你训练一下,这3000人以后就是天津的守备军。”
  刘锦文知道董书恒这是在帮他搭台子呢,这样一来,即使管委会中大家都有权发言,但是自己将始终掌握话语权。
  “多谢大人栽培!”刘锦文这是真心感谢董书恒,铺兵经过淮海军教官的训练,战斗力肯定会提升。虽然这样以来,这支部队以后不会完全听自己的了,但是在这天津城中,铺兵还是跟自己最亲近。
  加上天津自由商港的地位,以后这里必然会快速发展起来,可以预见,未来天津会成为北方的商业中心。
  在大清,商人身上的枷锁实在太多了,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自由,是一块能够保护他们安全的自由经商之地。
  董书恒这次是不准备露脸的,要是让咸丰知道自己到了天津,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
  “什么,你说淮海军到了天津?”乾清宫中,咸丰接到了淮海军北上的消息。
  “赫敏,你不是说,淮海军都在南边没有北上,怎么会突然间就到了天津,难道他们飞过来的?”
  本来僧格林沁击退了发匪,胜保又北上,重新把发匪围在了通州,这件事情让咸丰心中安慰了许多。
  这下子听到了淮海军到天津了,一下子又让他的心提了上来。
  “禀报陛下,淮海军是乘坐南洋水师的战船北上的,我们没有在海上的监视力量,所以漏掉了,都是奴才的错。”
  “不过,陛下,淮海军应该是在您下旨之前就出发了,他们应该是不知道圣旨。只要您派人去说明一下,我想他们会退回去的。”
  赫敏这次难得也给咸丰提了一个建议,他觉得这个事情再解决不好,那么他的这颗脑袋就真的保不住了。
  “赶紧去召军机大臣前来议事,赫敏,你好好下去反思一下,看看自己这个奴才还做不做得了。”
  天津城中,淮海军排着整齐的四列纵队,正在有序地入城。
  刘锦文的办事效率很高,回到城内的之后,立刻把城内的士绅富商巨贾都组织了起来。
  大家本来都没了主心骨,淮军要是进城了,把他们全都给抄了都有可能。现在刘锦文竟然和淮海军牵上了线,这让大家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刘锦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凑银子,这些人记吃不记打,不让他们出点血,便宜他们了。
  于是很快刘锦文就凑齐了一百万两白银,这个数目对于天津这么多富商士绅来说真的不算太多。
  银子送上去了,刘锦文才告诉他们要成立管委会,由天津人管理天津的消息。大家都以为这是刘锦文用银子争取到的。所以,很快这个管委会就被组织起来。
  刘锦文的铺兵也被拉了出来,配合着淮海军进城的先头部队维持城内的治安。
  管委会的安民告示也贴了出去,从今天开始他刘锦文就是这个天津城的话事人了。
  接下来的入城仪式,就是让天津百姓还有那些士绅富商看看淮海军的军容、军威。
  首先进城的是三个步兵团,步兵团的骑兵连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带路,后面的步兵扛着步枪,踏着整齐的步伐,跟在后面。
  淮海军的士兵雄赳赳、气昂昂,让天津的士绅百姓眼前一亮。大家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军容整齐的军队。无论是朝廷的官兵还是长毛的匪兵,看起来都是跟叫花子一样。
  除了皇城的守卫,没人愿意花钱给士兵整一身帅气的行头,有这钱还不如去买火枪、火炮呢。
  淮海军的装备也跟别人的不一样,全部都是一样的步枪,上面套着明晃晃的刺刀。
  从前往后看去,如林一般。
  最后进城的是炮兵,短管的50毫米榴弹炮,长管的75毫米加农炮,大炮都安装在两个轮子的炮车上,每门大炮都由两匹驮马拉着前进,炮兵则跟在炮车的两侧,排成两列纵队前进。
  城内的士绅商人看了之后,无不为之镇服。再想想刚才李知府在城楼上那一番大放厥词是多么的可笑。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装备就是有十万清军或者十万长毛也打不过。
  淮海军进城之后直接穿城而过,在天津城北扎营,并没有留在天津城内。
  天津的士绅商人都颇为意外。百姓都是竞相称好,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军队,真真切切地是秋毫无犯啊!
  这支淮海军对城内唯一的影响就是抓走了知府和县令,另外就是穿城而过,让打家大开了眼界。
  那些用驮马拉着的火炮,虽然看起来没有朝廷的火炮大,但是那表面光滑的炮管一看就比朝廷那种表面坑坑洼洼,笨重无比的火炮好用。
  商人们在幻想要是有这样一只军队保护天津城,既然让自己的多交一倍的税,那也愿意啊。
  随着大军通过,刘锦文才算是见识到了淮海军的实力。
  他的那三千铺兵,也许人家有个几百人就灭了。刘锦文看得比较仔细,那些士兵身上背着的步枪,自己以前从未见过。那些轻巧的火炮也是见所未见。
  这说明董书恒的有自己的武器来源渠道。想起董书恒提过要派人帮助自己训练那三千铺兵。
  刘锦文在心中盘算着怎么着也要找董书恒买一批装备。要是能够按照淮海军这样把自己那三千人武装起来,那么即使没有淮海军照着他,他也不怕朝廷来找自己秋后算帐了。


第一四一章 冲突
  咸丰不得不跟军机大臣商讨应对淮海军的策略。
  “陛下,据探子回报,淮海军一万兵马已经进了天津城。甚至用战舰上的大炮轰击了天津城门。”瑞麟禀报道。
  陆陆续续地有消息从天津那边传了回来。
  “淮海军没有人上报这件事情吗?不报而动大军那就是要造反了?”咸丰愤怒地说道。
  “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咸丰骂道。
  “陛下,淮海军刚派人上了一个条陈到军机处。”瑞麟刚才还没有说完就被咸丰打断了,现在他见咸丰已经发泄的差不多了,于是继续说道。
  “淮海军上报说,本次出兵是因为发匪围了京城,所以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进京勤王。”
  “之所以会炮轰天津城门,是因为天津知府李光藻拒绝淮海军通过天津城,所以淮海军怀疑李光藻与发匪有所勾结。此事得到了天津士绅的联名作保。”瑞麟继续说道。
  “淮军进天津后没有在城内逗留驻扎,而是在天津北扎营休整,上书准备进京勤王。”
  听了瑞麟的介绍,咸丰总算是稍稍放了点心。他最怕的就是淮海军直接向京城杀来,他现在可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对付淮海军。胜保和僧格林沁联手才勉强把发匪给堵住。
  “恭亲王,你怎么看待淮海军这事?”
  “臣弟以为,淮海军应无造反之意,不然就不会多次一举,为今之计,应该派兵远远监视,同时派人前去接洽。若其真心剿匪,也未必不可。”恭亲王小心地答道。他这些天办差不利,整顿旗丁一点进展都没有,还弄得人心惶惶。
  “恭亲王所言甚是,这样,传令胜保调集一部分兵力南下监视淮海军,但不要起冲突。”
  “另外,麻烦臣弟走一趟淮海军,看看淮海军到底是什么目的。告诉他们去管好南边的发匪就好,京城无恙,无需支援。”咸丰想来想去还是不敢放淮海军到京城来,到时候要是他们一不高兴反了,自己连逃到承德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不知道淮海军的战力到底如何,但是从淮海军的战绩来看应该是不弱的。可惜他现在也不敢冒险让胜保去试一试淮海军的分量,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门口。
  奕?心中又骂起来了,每次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都让自己去,这周围还有好几个军机大臣在呢。
  “陛下,不是臣弟不想为陛下分忧,臣弟毕竟年纪尚轻,经验不足,臣弟担心办不好这差事。依臣看,还是派一位老成持重的老臣比较好。”奕?推脱到。
  不过,他这么一说让身边的几位军机大臣都中枪了,立时有几道寒光向奕?看了过来,看得奕?直起鸡皮疙瘩。
  “哎!六弟就不要推脱了,其他几位老大臣哪里经受得住舟车劳顿啊,六弟贵为亲王,身份尊重,代表朝廷去慰问一下淮海军再好不过了。”咸丰自然是看出了奕訢的小心思,又如何能够遂了他的意。
  “臣遵旨!”奕訢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了旨意。哎!谁叫这个皇帝哥哥看不惯他呢?
  从小奕訢就比咸丰聪明,大家都喜欢他。就连嘉庆皇帝都更喜欢奕訢一些。
  要知道清朝采用的是秘密立储的方式,可是没有什么长幼之分的。
  咸丰以藏拙的方式在他的老师杜受田的帮助下最终才继位,也是历尽了波折,因此他才会对恭亲王如此忌惮。
  ……
  胜宝一路追着李开芳从廊坊一路追到通州,打的脑浆子都要出来了。
  虽然是击败了李开芳部。但是自身的伤亡也非常大。如果不是最后派人潜入城中,解救了被太平军挟持的家属,让城上的青壮反水,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将李开芳打败。
  胜宝的心中很憋屈,这次功劳都让僧格林沁那个蒙古胖子给得去了,罪过全是自己的。
  自己碰到的全是硬骨头,僧格林沁碰到全是软柿子。僧格林沁去保定,连仗都没打就白捡了一个大功劳。
  遇到林凤祥的主力,打的也是野战。换做自己,野战也不会害怕发匪。胜保在心中就纳闷了,难道是老天爷在故意捉弄他吗?他太难了!
  胜保追到了通州,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这圣旨又下来了,让他抽人去南边监视淮海军。
  这次胜保真的是要骂娘了。淮海军他是知道的,当初他在北大营的时候,淮海军就打了一个胜仗,后来自己就被调到北方,而淮海军则投靠了他的老对头琦善。
  听说这个淮海军是从无败绩,对于这样一个地方团练,胜保并不放在心上。至于说战绩,要是淮海军真的厉害的话,发匪为什么还盘踞在江宁?
  地方上的汉人最喜欢好大喜功、虚报战绩。
  胜保手中的兵马还有将近两万人,听说淮海军这次北上还不到一万人。
  朝廷之前要对付淮海军,胜保这个层级是知道内幕的,所以胜保觉得要是自己能够帮助皇上修理一下淮海军,岂不是能够重新获得圣眷。
  虽然圣旨上让自己只要监视,不要发生冲突。但是要是淮海军主动招惹他,那么就没关系了吧。
  于是胜保带着一万人马先行南下廊坊,准备在廊坊以南拦住淮海军。
  恭亲王接旨后,并没有立即动身,而是在家中推说整顿旗丁的事情,拖延了两天。
  他不知道,正是他拖延的这两天,又闹出了大事情。要是他及时赶到淮海军中的话就不会有这个事情了。
  胜保这个人性子过于刚直暴烈,所以他只能做一员大将而不适合做一个统帅。
  僧格林沁跟他比起来没那么勇猛,但是僧格林沁圆滑一些,善于变通,最后成了清末有名的军事统帅。
  可以说咸丰让胜保去监视淮海军,绝对是选错了人。董书恒这次到京城就是来找事的,现在胜保的兵碰到了淮海军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干柴遇烈火。
  胜保在廊坊南边遇到了淮海军,胜保这边摆了一个极具进攻性的阵型,这让淮海军极为警惕。
  淮军是有些瞧不起这些旧式军队,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小心谨慎。因为总统现在就在大营之中。
  这四个团被编成了一个临时的混编师。董书恒亲自指挥这支队伍,本来准备让抽掉回来的原守备102团团长王啸担任师长的。
  现在董书恒在,王啸只能做副师长了。因为董书恒好久没有亲自指挥部队了,也是有些手痒痒了。
  “报告总统,副师长,刚才胜保的清军跟我们的侦察连发生了冲突,我们的士兵在河中饮马,他们在上游撒尿,刚开始骂了几句,后来就抄家伙干起来了。
  由于距离比较近,我们的人伤了两个,对方死了十个人,剩下的都跑了。”一个参谋急忙跑进来报告道。
  董书恒早有预料,胜保要对自己发难。当初就是自己献计将胜保挤出北大营。胜保跟琦善一直不和,而自己当初又投靠了琦善,还帮着北大营打了几场胜仗。要说胜保不记恨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命令全军准备战斗!炮兵寻找有力阵地,其他各团集结待命。这次不挖战壕了,我们直接跟胜保决战。”董书恒命令道。
  之所以这样,不是董书恒骄傲自满了,而是根据胜保的人数计算,淮海军的火力完全能够保证对方的骑兵接近不了自己。
  龙河在廊坊城南20公里处,自西北向东南流去,汇入永定河。
  胜保正在自己的中军处大发雷霆,几个逃回来的斥候被他抽得半死。
  “没用的东西,敢跟人家干,干输了竟然还好意思逃跑。”胜保一边抽一边骂道。
  “大人,实在是淮海军的火枪犀利,射速极快,兄弟们打完一枪都来不及装弹……哎呦……”胜保又是一鞭子,打的那个斥候哭爹喊娘,连得到的情报都来不及讲出来。
  胜保觉得火枪强又能强到哪里去,打仗还是要靠骑兵,还有骑兵胯下的战马和手中的马刀。
  “来人呀,命令大军集结到龙河南岸,咱们去把这帮南方来的小崽子们给收拾了。”龙河南岸与永定河之间是一片宽阔的平原,非常适合骑兵作战。而淮海军的主力现在恰恰就在这一区域。
  “真是天助我也,今天就让你们这帮子南方人尝尝骑兵冲击的威力。”胜保在心中想道。
  胜保这次南下带过来全是骑兵,留在通州外围防守的是军中的步兵。
  上万的骑兵摆在平原之上,那阵势真如排山倒海一般。
  “报告将军,对面的淮海军也已经列阵。”一个斥候前来报告道。
  “他们是什么阵型?”胜保问道。
  “是火枪兵的横阵。两翼只有不多的骑兵游弋。”斥候报告道。
  “哼,他们这是找死,这就怪不得我了。”胜保眯着眼睛,冷哼道。
  “等一会儿,骑兵给我直接冲击淮海军的中军,我们直接从这里突破后,回头向两翼掩杀过去。”胜保向身边的几个参将统领下令道。
  淮海军那边,董书恒没有多说什么战前鼓励的话。只是告诉炮兵团长,等一下不要节约炮弹,要用最快的速度把炮弹倾泻出去。
  那整齐排列的火枪兵,并不是这一战的主角,躲在火枪兵阵列后方的炮兵才是这一战的主角。
  火炮战争之神的地位通过这一战在华夏崭露出来。


第一四二章 对战胜保
  恭亲王赶往廊坊的路上首先碰到的是零星的溃兵,他们一个个目光呆滞,只知道机械地往北跑。
  战马没有了,他们就用双腿往前跑,有的伤兵拄着一根木棍还在坚持移动。
  奕訢喊来一名亲卫前去打听一下到底怎么回事?他有种预感,出了大事了。
  奕訢的亲卫走到一名赶路的溃兵面前,拦住了他,这名溃兵却好像没有看到一般,还在继续往前走。
  直到撞到了这名亲位,他才停了下来。
  那名兵丁被吓得一个哆嗦,仿佛大梦初醒一般。
  “怎么回事,你们在南边跟谁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