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626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26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只要几代人下来,他们就能够重新从黑变黄。
  “这样还行,要不然咱们的将士会觉得这场仗白打了。”严仕坤笑着说道。
  严仕坤已经年近七旬,作为董书恒身边的军师,他这些年的在复兴军内部并不是非常的出彩。
  几乎从没有带兵出战过,但是每次董书恒不在的时候,他都将后方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很好地补充了董书恒的位置。
  “老严放心,咱们复兴军从来不打亏本的仗。这一次,我们有证据证明是英国人搞的鬼,正好谈判结果出来之前,敲诈他们一笔。”彭玉麟笑着说道。
  董书恒也忍不住说道:“这个是应该的,英国人还有钱去雇佣贝都因人,我回头发电给青北,让他在英国人赔偿的军费上再增加一千万英镑。”
  “我看就这么定下来吧,让赵大志那边先不急着进攻,等到援军到了,给他们一个雷霆一击,也让他们瞧瞧什么叫做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军部的命令下达需要几位高层的签署,还要内阁的附署。
  这是最新的规矩。
  军队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对外他是保护国家和百姓的盾牌,对内同样是维护内部稳定的基石。
  但是无论哪一个时代,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两面性,用的好利国利民,用不好也可能会祸国殃民。
  军队就像是被驯服的野兽,要是没有足够坚固的缰绳将其给栓住,那么它也有可能随时会反噬其主。
  董书恒要利用这五年时间给复兴军建立一套稳定的交接制度。
  在行政上以内阁为主的文官制度基本上已经建立了起来。
  法院与监察院,一个司法机关,一个监督机关,同内阁并行。
  在他卸任之后,总统将不能继续干涉司法、监督和行政工作。
  年终大会将改为全民大会,代表由各个地域各个行业选举产生。
  总理和各部部长要由大会投票产生。
  总统由前任总统提名,同时也要的经过大会的投票通过。
  总统对内阁的行政工作不满可以提请解散内阁,然后临时组织召开全民大会从新选举。
  总统兼任三军总司令,主持军部的日常工作。
  军部设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若干名,另有后勤、作训等部门。
  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各部部长组成联席会议,共同决定重大军事问题。


第八二五章 报复
  权力要想更加的安全稳定,无非是分权和制衡。
  这是近代所有国家的制度设计的根本原则。
  当然今后董书恒成为共主之后,他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
  而他的存在对大华夏圈所有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制衡。
  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影响。
  其他的藩属国,董书恒是不担心的。
  小藩属国即使出了乱子也可以迅速地平息。
  本土和几个以华人为主的大藩属国要是出了乱子,则可能会波及整个大华夏圈体系。
  所以董书恒在卸任之前必须要将本土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相对于董书恒在本土未来五年的安排。
  东非的那点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军议的决定很快就通过电报发给了印度洋战区。
  杨炳春的手中坐拥十几万大军。
  原本复兴军在次大陆的总兵力将近十五万人,一部分是杨炳春带着的南下军团。
  这十万大军从中南半岛一路杀到锡兰岛。
  还有一部分是彭玉麟带到次大陆战场上去的。
  现在彭玉麟回国,次大陆战区撤销。
  整个印度洋地区建立了印度洋战区,战区的司令部设立在锡兰岛。
  战区分成两位部分,陆军司令部和海军司令部。
  两者互不统属。
  这样对统一指挥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战区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必要的分权还是要做的。
  陆军司令部由董书恒手下大将杨炳春主持。
  这是一个非常稳重的将领。
  按照之前的安排,这个战区的常驻陆军应该有十五万人。
  但是次大陆的战事刚刚结束。
  有三分之一的将士轮换回去休息了。
  现在杨炳春的手下只有十万人出头。
  不过只是出五个师,问题并不大。
  作为一个战备性质的战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送能力。
  在接到命令的第三天,这五个师就从孟买登船出发了。
  为什么是从孟买出发?
  因为孟买自由市此时还没有军队,这里主要由复兴军驻扎,也有一部分其他各国的联军。
  而且这里距离东非更近一些,运兵船走近海也更加的安全。
  海军的反应更快,他们在次大陆有一支常驻的运输船队。
  这支船队在平时的时候还会负责为印度洋的各个基地运送补给。
  但是都是零星的出动。
  船队的主力一直都会在战区候命。
  因此现在军部的命令一下达,船队就能够立即出发。
  从孟买到东非,船队只要十几天的时间。
  这样的反应速度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
  这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赵大志屯兵在塔朱拉的东部与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交界处。
  也不管大明城的建设了。
  海军的军舰也堵在阿萨布港外。
  赵大志的要求很简单。拉赫阿依图苏丹国必须要交出逃到其国境内的贝都因强盗。
  铁证如山,复兴军原本就是追着他们过来的,并且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贝都因骑兵逃进了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境内。
  此时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王都就在阿萨布港。
  这位苏丹陛下原本就是一个胆小的主儿,现在早就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
  当初放那些贝都因人过境,他也是迫于无奈,因为两万骑兵完全可以将他的国家给灭上两遍了。
  再加上英国人和阿里苏丹都保证会确保他们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安全。
  这样的情况下,苏丹不得不放行。
  但是现在复兴军的军舰和大军都已经压境,但是那个英国人威廉姆斯却带着剩余的贝都因人撤走了。
  现在拉赫阿依图苏丹王已经派人去联系埃及的阿里苏丹,请求他派兵援助。
  阿里苏丹的回复倒是很干脆,很快就会派遣援军过来。
  但是拉赫阿依图苏丹在开罗也有自己的眼前。
  埃及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开拔的迹象。
  亚历山大港,威廉姆斯出去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这里。
  “史密斯先生,我觉得我们还有余力继续进攻。为什么要召我回来?”威廉姆斯带着一些怨气说道。
  “够了,这样已经足够了,贝都因人伤亡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他们不会再继续战斗。而且每一个死去的贝都因人,我们要支付三倍的报酬。”
  “复兴军这支军队有仇必报,接下来就让他们去沙漠中去找贝都因人作战好了。”
  “可是,领事阁下,他们要是直接进攻拉赫阿依图苏丹国怎么办,我们当初承诺过要保护他们。”威廉姆斯问道。
  “哼,他们要是进攻拉赫阿依图苏丹国正好,我就可以说动阿里陛下出兵去跟他们作战,埃及人毕竟还有二十万军队。”
  “至于那个拉赫阿依图苏丹国,他们要是等不到我们的救援,那就是不是我们的错了。”史密斯笑着说道。
  大英帝国的外交官早就习惯于将那些小国当做自己棋子。
  既然是棋子,那么就要有随时被牺牲掉的觉悟。
  “史密斯先生,这个拉赫阿依图苏丹国估计在复兴军面前坚持不了半天时间。”威廉姆斯有些同情这个小苏丹国。
  同时在心中也对史密斯有一丝不满。
  毕竟当初是自己对拉赫阿依图苏丹做出了保护的承诺。
  现在食言的人成了他。
  这半个月赵大志等的很焦躁。
  112师的士兵要不是他的弹压,早就忍不住冲进拉赫阿依图苏丹国了。
  “他娘的,援军终于来了,让炊事班今天宰杀几头骆驼,大家吃饱了喝足了,明天去拉赫阿依图苏丹的王宫。”赵大志拿着到手的情报,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半个月,对拉赫阿依图苏丹也是巨大的煎熬。
  那位胆小的苏丹陛下,不断地在心中给自己暗示,复兴军只是来吓唬吓唬他们,只是恐吓。
  这么多天下来,复兴军除了警告、示威,似乎真的没有进攻。
  王国上下都相信了这种想法。
  苏丹甚至派人去给赵大志送了牛羊、骆驼还有大量的财物。
  试图贿赂赵大志他们退兵。
  赵大志将东西都收了,他早就将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东西当做自己的了,反正早晚也是他们的。
  10月13日,复兴军的五个师援军到达了塔朱拉城,在这个被战火几乎烧毁的大明国都城修整了两天之后。
  10月15日,复兴军正式对拉赫阿依图苏丹国发动进攻。
  其实整个进攻过程基本上都是由第112师完成的。
  112师窝在两国的边境已经憋了一肚子的气。
  这个时候就像是下山的猛虎。
  塔朱拉与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边境向东一百多公里就是苏丹国的首都阿萨布。
  马三宝的骑兵团先一步杀到了阿萨布北边的杜比火山,堵住拉赫阿依图苏丹向北逃跑的道路。
  海面上,鲍有志派出的分舰队早就已经完全将真个海峡封锁了。
  海军分舰队的目标不仅仅是拉赫阿依图苏丹国,这样的小国只要有几艘护卫舰就好了。
  这次鲍有志派出了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四艘护卫舰和八艘鱼雷艇组成的北上分舰队,就是要封锁整个红海。
  尤其是要北上威胁埃及的阿里苏丹。
  112师的陆军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杀到了阿萨布城外。
  海军的舰炮仅仅进行了一轮轰击。
  城内的守军就丧失了抵抗的意志。
  苏丹王还想推出几个亲大英和埃及的大臣出来做替罪羊,甚至答应了巨额的赔偿。
  但是赵大志才不吃他那一套,他是个武将,又不是外交官。
  军部给的战略目标已经很清楚了。
  那就是敢于挑衅复兴军,就要坚决消灭掉。
  接下来的五天,在舰队的运送配合下。
  复兴军占领了整个拉赫阿依图苏丹国全境。
  苏丹王因为投降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钟思明划出了一个府邸专门安置这个苏丹王。
  但是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苏丹国贵族的财产全部都要没收的。
  钟思明已经接到命令,将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百姓全部迁移到大明国境内安置。
  而那些原本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沿海土地将空出来。等待华人移民的到来。
  普利茅斯,大英和复兴军之间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时间。
  谈判时断时续,有好几次王韬都要带着自己的助手离开这里。
  刘青北很快就要到了,王韬为自己这段时间谈判的毫无进展而感到羞愧。
  “罗素先生,我没有想到你们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是不是说你们依然想在武力上挑战复兴军,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们根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我看我们还是战场上见吧。”
  王韬眼看着就要挥袖而去。
  罗素自然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谈判没有结束,大英帝国不得不在加拿大省和开普敦地区屯驻大量的兵力。
  这严重影响了大英帝国在非洲的扩张。
  也影响到英国人将兵力回归本土。
  “王先生,我想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误会。您要知道我们的大英帝国在那里并没有殖民地。”罗素一脸无辜地说道。
  “罗素先生,我这里已经得到了确切的证据,正是你们的埃及领事雇佣了贝都因人,攻击了我们的藩属国大明国。”
  “两万贝都因骑兵,还真是大手笔,这雇佣的费用想必不低吧。”
  面对王韬的质问,罗素泰然自若。
  “王先生,您这么说就更不可能了,一个驻扎在埃及的领事可没有这样的权限,就是我这样的外交大臣也没有能力做到这样。”罗素依然在矢口否认。
  事实上,他虽然是外交大臣,但是很多领事都兼任情报机关的职务,不是他能够完全左右的。
  也许人家利用的大英帝国军情机构的资源。
  单单一个领事自然没有这样大的权力。
  “好吧,既然罗素先生说那里与你们大英帝国没有关系,那么我们复兴军就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处理。”
  罗素一阵哑然,他没想到王韬刚才的话就是一个陷阱。
  你不是说那里不是你英国的殖民地,你管不到那里嘛,那么我现在在那里动武就不算是越界喽。
  原本复兴军准备跟英国重新划定势力范围的。
  现在好了,英国人自己说东北非不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不是自己口头上做出让步吗?
  罗素自然不能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先生,非洲的势力均衡已经形成。如果你们复兴军要是继续在哪里动武的话,那么我想整个欧罗巴都会认为你们复兴军想要将触手伸到欧罗巴来。难道你们复兴军想要与整个欧罗巴在北非开战?”罗素刚才一直非常平和,似是为了平息王韬的怒火。
  但是刚才听王韬那么一说,他整个人就变得犀利起来。
  似乎是被碰触了逆鳞。
  王韬明白,英国人是不会让复兴军涉足到地中海的。
  不仅仅是英国人,就连弗兰西人,甚至是与复兴军关系还不错的意大利和普鲁士都不愿意与复兴军在地中海做邻居。
  这似乎就是他们的底线。
  “罗素先生,我们复兴军是守规矩的,原本我们只是在东非占据一个落脚点,以更加方便地维护印度洋的航行安全。但是就是有宵小之辈,主动站出来破坏这种平衡。你说该怎么办?”
  “我相信要是你们的大英帝国也会做出相同的决定,对于以武力做出的挑衅,自然要还之以武力。”王韬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王先生,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我们大英帝国愿意替你们惩戒凶手。”罗素只能退而求其次,他真不想让复兴军插手埃及阿里苏丹国的事情。
  现在正是大英帝国掌控埃及阿里苏丹国的关键时刻。
  复兴军要是插手进来,很可能出现不确定的变数。
  “哈哈哈,罗素赵先生,您比我大几岁,我很尊重您,但是不得不说您这话有些可笑。我们复兴军要惩治什么人,哪里需要大英来帮忙。”王韬带着嘲讽的语气笑道。
  “说实话,罗素先生,我只是一个外交官,根本就决定不了军队的事情。我们复兴军以军立国,我也是为他们服务的,现在是军方让我来告知先生一下。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诚意。”


第八二六章 加不列山之战
  史密斯一定没有想到,他在东非的行动会让大英帝国再次陷入到被动之中。
  说白了,在与大英帝国的对抗中,复兴军变得越来越强,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多。
  而英国人则是越打越弱,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少。
  对抗的主动与否,说白了还是实力之间的对比。
  开罗城的王宫,史密斯正在秘密会见阿里苏丹。
  “苏丹陛下,对于华人在南边的挑衅,王国一定要予以坚决的还击,那个复兴军的外交大臣刚刚访问了伊斯坦布尔,我想这次他们在南部的行动必然是跟奥斯曼帝国商量好的,兴许他们就是要从南北两个方向将苏丹国给瓜分了呢?”
  史密斯的话让阿里苏丹陷入了沉思。
  阿里王朝就是靠着英国人的支持,在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了好几次战争之后才在事实上从奥斯曼帝国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