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一个话事人,不一定还会继续这样。
在传统的观念中,这些人都应该归进工匠的范畴。
工匠的地位向前再推十年,那可都是垫底的存在。
“徐先生,他们的想法也跟你一样,你们都害怕变化,所以就要牺牲我个人的利益。这对我也是一种不公平啊。”董书恒道。
徐寿嘿嘿一笑,他很少这样舔着脸说话:“总统,您能者多劳吗?况且,以后您做了共主,岂不是可以整合大华夏圈所有国家的科研资源,我想那样的话,我们的研究进度肯定会更快。这样您的愿望也能够更早地实现。”
“好了,你们都放心吧,少数服从多数。我到时候不会拒绝的,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这样一个身份,不过你们放心,我这个位置跟历史上的那些人不一样。”
董书恒觉得跟这些搞科研的人说话,还是直接一点好,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一根筋。
“哇,那真是太棒了,总统阁下,到时候能不能给我封一个爵士做做。您知道我们舍恩拜家族一直都是工匠,要是能够从我这里改变身份,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光宗耀祖了。”老舍恩拜一脸憧憬地说到。
在欧罗巴那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大部分都有这样的贵族情节。
“没问题,其实我准备成立一个皇家科学院,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只要在再某个领域中有凸出贡献的人,都能够成为科学院的院士。同样的我也会用一些爵位来奖励你们的贡献。”
“不过,这些爵位都只是荣誉而已,可是没有封地的。”董书恒道。
“有个称号就行,以后也能够让儿孙们拿着出去炫耀。”舍恩拜非常兴奋。
他知道英国人有一个皇家科学院,只要进去了就是贵族头衔。
自己现在不缺钱,子女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但是自己在欧罗巴依然没有什么声望。
虽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舍恩拜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
现在好了,只要身边的这位加冕,那么以自己的重要性,董书恒肯定不会吝啬一个虚荣的。
“总统,这是好事情啊,要是你不喜欢外面的虚礼,没事儿的时候到我们科学院就好了。”徐寿说道。
他跟董书恒的关系已经非常的熟络。
可以随便开玩笑的那种。
“那好吧,我以后要是烦了就躲到你这里来。”
“话说回来,你的高压传输研究的怎么样了?”董书恒问道。
董书恒知道电压越高,电力在传输的时候损耗越小。
所以高压传输一直是徐寿这里的一个研究方向。
“唉!这个事情暂时很难突破。一个是传输材料的问题,我们没有合适的电缆。二是成本太高了,现在钢材的价格太贵,其他领域都还不够用,要是用来搞电力传输就太浪费了。”
“还有一个就是控制系统,电力传输必须有一套传输和控制系统。我们现在的效率太低了。要是远距离传输,整个系统的负载太大,无法做到有效控制。”
在一套电力系统中,发电和用电+损耗,应该基本上持平。
要不然多余的电力就会让电线过载。甚至会将电缆给烧毁掉。
徐寿已经研究出了测量电流和电压的仪表。
甚至做出了交流电。
但是人工监测的效率太低而成本太高。
现在复兴军也只能建立覆盖一座城市的局部电网。
这实际上会产生很大的浪费。
因为有的地方电力资源多,但是却用不掉多少电。
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但是水能和风能都比较少。
只能从其他地方运输煤炭来发电。
那么董书恒推广清洁能源的愿望就很难实现。
“徐先生,按照你自己的进度来做吧,反正要是需要什么人的配合,尽管说。”
“总统,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制作出一台能够帮人计算的机器。我有了一些想法。要是这个想法能够实现的话,那么我们的计算效率将成千上万倍地加速。”
计算机?董书恒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
徐寿竟然要制造计算机。
“计算机,你觉可行就做。”董书恒道。
“嗯,总统,我在英国的时候看到过一台计算分析机,这种分析机用刻有数字的轮子来存储数据,通过齿轮的旋转进行计算,用一组齿轮和杠杆构成的装置传送数据,用穿孔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用穿孔卡片和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
“那时候,我的研究中还用不到太多的计算,也就没有在意,但是现在我们的研究中碰到的计算越来越多了,我想抽点时间,将其改进一下。”
董书恒并不知道,徐寿所说的分析机是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在1833年构思,并在后来逐步建造的一台机器。
不过,董书恒知道这个计算机必须要研究,以后会非常有用。
哪怕是现在仅仅只是一种机械装置,而不是电子产品。但是通过研究才能够发现规律。
才能够为真正的计算机出现创造条件。
“总统,我们现在的铅锌电池研究基本上已经成熟了,而您说的锂电池。还要等舍恩拜先生那边有所突破之后才能继续研究。”
饭吃完了,大家又开始讨论研究的问题。
舍恩拜解释道:“总统,这些新元素我们的研究确实不足,我们用电解法已经可以制造出金属锂。但是提取这东西的锂盐很难获取。”
“还有,总统,很多金属离子都可以做电池,为什么一定要是锂呢?”
“舍恩拜先生,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总统让研究这种元素,是因为它是最轻的金属。而我们的电池是越小、越轻、储电量越大越好。”徐寿解释道。
“好的,我明白了,不过我们需要派遣一个探查队出去。如果没有大量的矿石来源,即使我们的制造工艺完善了也没有用。”
董书恒知道,锂金属发现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此时的人还不知道锂在自然界中大规模存在的方式和地点。
但是他知道啊。
“好吧,就让探查队去东华吧,他们那里的矿产种类最多,最全,我觉得在哪里肯定会有所收获。”
第八一三章 奥斯曼帝国的危机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坐进了研究所中,董书恒就感到非常的安心。
有时候,他工作中焦虑的时候,都会躲到枫谷来。
他甚至在想,自己上辈子不应该学法律,而是应该学习理工科。
那样的话,他穿越过来之后就能够一路开挂。
当然,那也是想当然了,在后世的大学里,你让一个工科的毕业生去造一台蒸汽机。
他可不一定能够造得出来。
至于中的那些穿越的理工科生。
他们的的金手指实际上就是作者身后的检索系统。
就跟董书恒是学法律的,他也没有办法将自己后世的法律给背下来,放在这个时代用。
要是那样的话,说不定起不到一点点正面的作用。
因为法律这个东西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时代性。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次藩属国大会有很多波斯湾的阿拉伯人参加。
这些阿拉伯部落原本都是英国人的保护国。
按道理,复兴军击败了大英帝国,这些人改为投靠复兴军,非常的合理。
但是这件事情偏偏就让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阿齐兹十分不满。
甚至于刘青北到了尹斯坦布尔之后被冷落了好几天。
先是苏丹陛下去北边的摩尔多瓦公国视察去了。
等到人回来了,又传出苏丹陛下生病的消息。
刘青北知道,对方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不过最近几天,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一直在陪着他。
此人是一个亲东方派,对刘青北非常的热情。
刘青北跟着他逛了不少奥斯曼帝国的名胜古迹。
这里的文明最早可以追朔到古希腊甚至是古巴比伦时代。
在尹斯坦布尔有很多可以游览的古迹。
此时他们正在海峡边上的一座清真餐厅中用餐。
地上铺着精美的地毯,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美食,烤得焦黄的芝麻面包圈、堆的像小山一般的果仁蜜饼、切削好的转炉烤肉摊在薄饼上。
只不过他们不喝酒,只能以果汁代替。
刘青南手中拿着一杯番石榴汁,猩红的汁液像是葡萄酒一般。
卡尔多安举着一杯胡萝卜汁,与刘青南碰了一下杯,怀着歉意的表情说道:“非常抱歉,副宰相阁下,我们的陛下身体不适。不过我个人非常支持与贵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们奥斯曼帝国的敌人始终在北方。”
“英国人也不可靠,他们偷偷地控制了我们的埃及地区。”
“卡尔多安先生,我这次主要的目的还是去英国接受他们的投降,至于来到奥斯曼帝国一方面是祝贺新的苏丹陛下登基,另一方面也是想来看看我的老朋友。可是贵方的苏丹陛下似乎很忙。”
刘青北喝了一口杯中的果汁说道。
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地方的军阀佣兵自重,中书的文官派系林立。
大英帝国、弗兰西甚至是沙俄都有自己在奥斯曼帝国扶植的代理人。
刘青北已经得到消息,沙俄也派出了使者尹斯坦布尔。
这不是第一次,沙俄现在似乎在恢复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关系。
要是以往的话,沙俄人这样说,打死奥斯曼人也不会相信的。
他们宁愿相信黄鼠狼给鸡拜年,也不会相信沙俄会与奥斯曼帝国和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沙俄在东方被复兴军击败。
这样好战的沙俄人就有了新的目标。
那么这个时候沙俄人要来找奥斯曼人搞好关系,甚至是结盟都有可能。
刘青北对这个情报非常的关注,他担心这些西方国家之间在钩织着什么阴谋。
他今天与卡尔多安见面也是想要从对方口中得到点信息。
实在不行,传递一点信息也行。
“刘先生,我也非常珍惜与您之间的友谊。”卡尔多安说道。
刘青北看着他继续说道:“作为老朋友,有些话,原本不该出自一个外交官之口,但是我还是要讲出来。”
“刘先生,请讲。”
“卡尔多安大人,您知道我们很快就要与英国人停战。英国人的势力将会退出印度洋地区。”
刘青北拿起三个面包圈,在身前一字摆开,继续说道:“我们复兴军已经重新建立东方的秩序,英国人自然也要从新建立西方的秩序。”
卡尔多安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立刻就会意地问道:“那么刘先生觉得英国人会怎么做?”
刘青北拿起中间的那个面包圈道:“英国人的反应其实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我想卡尔多安先生应该知道他们在埃及地区的动作,我知道贵帝国已经无法掌控这个地方,但是现在英国人甚至想让这个地方在名义上都隶属于大英帝国。”
他咬了一口那个香酥诱人的芝麻面包圈继续说道:“他们准备从埃及到开普敦,建立一个纵贯非洲南北的殖民地。他们这是要干嘛,这是要将奥斯曼帝国吃掉啊。”
卡尔多安被刘青北的话吓了一跳:“刘先生,我们可是朋友,还希望您不要危言耸听。奥斯曼帝国可不是英国人想要吃下来就能去做到的。”
卡尔多安显然不大相信刘青北的话。他觉得刘青北只是想要挑拨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
“卡尔多安先生,一个英国肯定不够,他们毕竟刚刚被我们击败。但是要是他们联合弗兰西人、奥地利人和沙俄人一起呢。”
“不知道奥斯曼帝国还能撑得住吗?”刘青北的表情非常的真诚,似乎真的是在为奥斯曼帝国担心一般。
“刘先生,这应该不会吧,欧罗巴人也不是铁板一块。”
“不不不,卡尔多安先生,这种事情可不是没有过先例的。”
整个欧罗巴联合起来进攻奥斯曼帝国,或者是奥斯曼帝国的前身。
“你是说是十字军?”卡尔多安不傻,知道刘青北指的是什么。
不过随即他在心中讥笑刘青北对欧罗巴的宗教不够了解。
现在欧罗巴的宗教早就已经分裂成为好几个不同的派系了。
因为宗教而联合在一起的因素已经没有了。
何况,苏丹已经被教皇授予骑士的称号。
两者在宗教上早就已经和解。
“卡尔多安,我说的是他们联合起来的原因不是宗教。而是一种比宗教还有号召力的东西。”
“还请刘先生明示。”
“是利益,卡尔多安先生,利益的驱动力可是比宗教还要强。”
卡尔多安又问道:“那么是什么样的利益能够让这么多欧罗巴国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奥斯曼帝国呢?”
“为了抵抗我们复兴军啊,沙俄被我们打败了,英国人也被我们打败了。”
“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从海上进攻我们复兴军,他们不可能取得胜利,他们需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刘青北举了举手中咬了一半的芝麻面包圈说道:“那么还有什么地方奥斯曼帝国更适合做与复兴军决战的战场呢?”
“我再问卡尔多安先生,您觉得英国人与你们结盟一起对付我们复兴军,贵国的苏丹会答应吗?”
卡尔多安摇头道:“当然不会,这根本不符合我们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战火必将烧到我们的本土,即使是击败了你们,也顶多让你们撤走而已。但是我们奥斯曼帝国却是要经受战火的荼毒。”
卡尔多安一点都不会轻视复兴军,毕竟复兴军击败了沙俄,而沙俄曾经击败过奥斯曼帝国。
他们更是击败了曾经战胜了沙俄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
这样一个国家,说他是新的全球霸主也不为过。
也就只有那些保守的老贵族,依然还在做着夜郎自大的梦。
还有苏丹被欧罗巴的思想洗脑,还在觉得欧罗巴是地球的中心。
刘青北接着卡尔多安的话说道:“既然如此,英国人为什么不联合各国瓜分贵国,然后通过这里的优越位置与我们复兴军继续战斗。”
“这样的话,他们有了战争的缓冲区,不用担心战火烧到他们本土。还能够拉长我们复兴军的补给线。”
“甚至英国人还可以用奥斯曼帝国作为报仇换取沙俄还有弗兰西一同对付我们。”
“卡尔多安先生,您是一位有见识的奥斯曼人,相信你一定能够看出其中有多大的利益吧。”
说到这里,刘青北停了下来,让卡尔多安能够思考消化一下。
果然,卡尔多安呆坐在那里。
半晌没动。
他的眉头紧皱,在斟酌刘青北话中的逻辑。
沉默了一会儿,刘青北突然说道:“对了,我的老朋友,再过两天我就要启程去英国了。我们与英国人之间的停战谈判很快就要结束了。”
卡尔多安这才被惊醒过来:“这么快!”
刘青北也没多想卡尔多安的这个快是指什么,就直接回道:“是啊,英国人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拖下去的话,只会对他们更加的不利。”
饭吃到后来,卡尔多安再也没有一点点的胃口了。
他已经知道这个世界变了,虽然他的本质还是弱肉强食。
但是那些食肉的主角却已经悄然变化。
像奥斯曼帝国这样的老牌帝国,如果再不改变的话,只能成为别人的鱼肉。
不对,现在改,也许也来不及了。
按照刘青北所说,现在狼都已经盯上自己了。
卡尔多安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但是刘青北随便说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