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598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98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不,这个人很有用,我准备用他来牵制奥斯曼人,奥斯曼人已经从骨子里面亲西方了,既然他不认为自己是东方人,那么他们也就没有理由再守着亚欧之间的门户。”
  “总统,您的意思莫非是要支持这个苏维尼苏丹做大,然后让他们取代奥斯曼帝国?”
  “也不能说是取代,我觉得奥斯曼帝国很快就会被肢解,与其让欧罗巴那几个强国瓜分奥斯曼帝国,还不如我们扶持一个国家取代奥斯曼帝国的地位。当然我也不认为奥斯曼帝国就将消失了。这个国家将继续存在,但是却不再是现在这个大帝国了,他也没有权利守着大陆桥。我们的火车道必须要能够通到欧罗巴去,谁给我们修铁路的权力,我们就支持谁。”董书恒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实际上是有打算支持马斯喀特统一阿拉伯半岛,这样复兴军的铁路至少能够延伸到地中海。
  这样才能够为董书恒建立陆上霸权打下基础。
  “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支持苏维尼与奥斯曼帝国争夺中东地区。这样,到时候,即使欧罗巴人瓜分了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部分,我们也能够分到两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地区。”
  “而我们复兴军不方便亲自控制那里,所以需要苏维尼这个当地的土着作为我们的代言人或者说是合作者。”
  董书恒点了点头,姜玉钦的大局意识越来越强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个要根据最后的时局来定。”
  “对了,派到塔朱拉的建设兵团组建好了吗?”说到这里,董书恒突然想到一个事情。
  “已经集结完毕了,主要是从南方抽调的人手,已经在羊城港集结准备登船了,同行的物资军部也准备好了。”姜玉钦汇报道。
  “那就好,这次是有些赶了。唉,有的时候计划就不能做的太满了。”董书恒叹道。
  最近几年董书恒规划的好几件事情中途都做了变更。
  这次与英国人在印度洋的角逐,原本只是将势力渗透到波斯湾,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在东非建立立足点。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在加快开通苏尹士运河。这样会让复兴军在印度洋建立的战略优势被削弱。
  ……
  此时非洲之角,后世吉布提的位置。
  复兴军第112师已经在塔朱拉登陆。
  整个过程没有受到一点点像样的抵抗。
  当地的塔朱拉苏丹国只是一个很小的苏丹国。
  一直在南边阿比西尼亚阿法尔人建立的奥萨苏丹国,以及东北边的受埃及人控制的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夹缝中存活。
  复兴军并非仅仅是以武力压服对方,复兴军这次过来时带着马斯喀特的特使。
  因为塔朱拉地区原本就是阿曼帝国的一个领地。
  只是阿曼帝国实力衰弱,早就已经不管这里了。
  英国人的势力从上埃及地区渗透过来,逐步影响了这里。
  复兴军来了之后,这里的苏丹贵族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全都跑到了北边的拉赫阿依图苏丹国去了。
  也有一些跑到了西边的奥萨苏丹国。
  复兴军直接接管了王城。
  其实这座苏丹都城就是一个沿海的小镇而已。
  毕竟塔朱拉苏丹国只能算是一个袖珍国家,总共的人口加在一起也就只有不到五万人。
  主要以放牧和捕鱼为生。
  112师是一个新编师,师长名叫赵大志,这是一名打仗严谨认真的军官,平时话不多,参军的时候已经三十几岁,现在将近四十岁的人人,终于熬成了一名少将师长。
  这在复兴军内部也算是一名老将了。
  这位赵师长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人,他也是一个急性子,只要是上峰交给他的事情,他就会绞尽脑汁地做好。
  他对手下也是急公好义的性子,甚至拿出自己的军饷来接济一些有困难的士兵。
  而他自己的家人到现在还住在乡下,其他军官早就在城里安家,将孩子转到城里上学。
  就他的家还在乡下,他的妻子甚至还种着官府分给他的公田。那还是他刚参军的时候得到的。
  这个师是组建南下军团的时候新编的,士兵大多来自粤西以及交州地区。
  这些兵的身材普遍不高,但是战斗力非常了得,而且战斗起来悍不畏死。
  112师在进攻海峡殖民地的时候立过战功,那时候他们跟着李秀成一起进攻马六甲城,在丛林中快速穿插,堵截住了敌人的退路。
  杀的那些土邦士兵闻风丧胆。
  赵大志带人进入塔朱拉城的时候,当地的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
  赵大志只能找阿曼人帮忙在城内找出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先稳住城内的形势。
  可是他们还没有行动,就有当地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来人的面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当地的土着。皮肤黝黑,鼻梁扁扩。
  不过来人说的却是汉话,而且带点江宁附近的口音。
  来人自称名叫钟思明,是明人后裔。
  钟思明一上来就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磕头。
  在赵师长的询问下,他才叙述道:“将军,祖上是当年跟随大明船队下西洋的水手。当年船队最后一次到这里,在海湾停靠补给。在下的先祖因为在海上染病,被船队留在了塔朱拉,一共留下来的有53人,其中11人没有熬过去,很快埋骨他乡。”
  “在下的先祖和剩下的人用郑大人在当地买下的土地建立了一个村落。暂时居住在这里,以打鱼和手工业为生。”
  “后来船队再也没来,先祖就跟村子中的一些青壮娶了当地人为妻。传到我这里已经一十八代。先祖发现与当地女子通婚,所生孩童皆会留下当地人的样貌特征,生怕几代之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乃是明人之后。”
  “于是大家开始修家谱,并且让识字之人教授孩童读写汉字,同是要求所有孩童都必须学习。当初建立的村子叫做明村。”
  “当地人也习惯称呼我等为明人。”
  赵大志接过那人手中的族谱,泛黄的纸页上有一代代人的记述。
  上面不仅仅有一辈辈人的姓名,还有一些大事儿。
  “那你们的村子在什么地方?”赵大志问道。
  那人听到赵大志的文化,哭得更加伤心了:“将军,我们的明村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当地人给攻灭了。”
  “我等明人都逃散到沿海各处,不过大家都保留着族谱,谨记祖宗教诲。”
  “我们钟家就定居在塔朱拉城中,现在共有145口人。钟家愿意听从将军的调遣,只盼有一日能够回国认祖归宗。”这个叫钟思明的明人说道。
  其实要是钟思明不说话,赵大志很难看出他与当地人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么听来,这个钟思明说的应该不是假话。
  一个土人是编不出来这么完美的故事的,汉话可不好学。
  还有这祖传的家谱也很难造假。
  赵大志的老家就在江阴的附近,他从小就听说过郑和下西洋的传奇故事。
  没想到在这个偏远的东非小邦,还能够碰到本土的遗民。
  “这样吧,钟先生,你在族中找几个人,我派一个连的士兵配合你,你有没有把握稳定住这座小城。”
  钟思明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复兴军进城的时候,他就看到了那红底金龙旗。这种龙的造型只有东方人才用的,所以他才主动跑出来打听,没想到真的是故国来的人。
  这里只是亚丁湾一个小地方,从来没有华人来过这里。
  赵大志跟他手下的士兵可能就是最早来这里的华人了。
  钟思明的心中万分激动,他知道自己这些人在夹缝中生存的悲惨命运就要结束了。
  这些士兵一个个背着步枪,面容冷峻,井然有序,一看就知道是精兵。
  要不然那些王公贵族也不会连抵抗都不敢尝试就跑掉了。
  “将军,在下一定将事情办好。将军,在下知道那些贵族在城内的产业,咱们先将这些产业给接收了,以为大军的军资。”
  “好,这些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赵大志摆手道,他不大想管这些事情,自己手中的112师完全能够稳住这里。
  但是他不想陷在这个地方不动。
  周围有索马里人、阿法尔人,形势非常的复杂。
  复兴军要想在这里立足必须要将周围的人给打服。
  “将军,那在下现在就去找人。”钟思明说道。
  他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自己必须要在这位东方的将军面前表现出足够的价值。
  “你先等等,你们原本的明村在哪里?”赵大志问道。
  这个明村原本应该属于大明的,现在也应该属于他们的。
  “啊?”钟思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没想到赵大志会问他这个问题。
  “将军,我们的明村就在海湾的南岸,不过那里现在在奥萨苏丹国的统治之下,那些阿法尔人非常彪悍,是从西边的高原上下来的,他们骑着马,手中拿着长矛,来去如风,整个南侧的海湾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行,我知道了,你知道这个奥萨苏丹国有多少的兵力?”赵大志又问道。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通常能够组织上千人的骑兵。”钟思明显然也没有见过阿法尔人的大场面。


第七九一章 圈地
  这次护送第112师来到塔朱拉的是第二舰队的一支分舰队,拥有两艘驱逐舰以及四艘护卫舰。
  这个力量在这里遇不到什么威胁。
  因为第二舰队在之前已经巡查过了红海沿岸地区,除了奥斯曼帝国的那弱的可怜的红海舰队之外,已经没有英国人的舰队。
  而且现在鲍有志率领的主力舰队就在南边,所以他们这里是安全的。
  在塔朱拉的登陆,海军基本上都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这个小国的实力太弱,根本就没有抵抗。
  海军完成了护送任务之后,就开始对海湾的情况进行探查。
  塔朱拉现在控制的是海湾的北侧。
  南侧的海湾控制在奥萨人的手中。
  而海军觉得要最好是控制整个海湾地区。
  在海湾的东北角是一处海峡,这里是后世的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也称“曼达布海峡”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海峡,位于红海南端。也就是后世也门和吉布提之间。
  它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
  假如以后苏尹士运河通航,这里将成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尹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这条海峡宽约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着一些火山岛,丕林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在亚洲一侧宽约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峡中主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95千米,水深 33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岛。
  所以今后复兴军将以塔朱拉海峡为后方基地。
  而这个海峡的东北角就是前哨基地,只要控制东北角以及那个丕林岛,基本上就能够掌控红海的进出通道。
  海军将自己的需求告诉了赵大志,而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将整个海湾给圈起来。
  奥萨苏丹国的西部高原上有一座城堡式的都城,名叫奥萨城。
  城内居住着英明神武的苏丹哈吉姆,他是东非高原上的统治者,控制着一个南北跨度上千公里的大帝国。
  就是他们以前的宗主国阿比西尼亚的所罗门王朝,他们都不买账。
  奥萨苏丹国原本也是所罗门王朝的一部分。
  但是控制当地的阿法尔人穆达托家族因为控制的区域靠近东部的沿海地带,最早跟欧罗巴人接触,吸收了一些西方人的火炮和火枪技术。
  他们在自己的城堡上安装火炮,给步兵配备火枪。
  然后穆达托家族宣布从所罗门王朝独立出来,成立奥萨苏丹国。
  利用城堡上的火炮,他们成功抵御了所罗门王朝的进攻。
  最终走上了独立的道路。
  奥萨苏丹国懂得与西方人贸易的重要性。
  贫瘠的东非高原无法让国家走向富强。
  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都在侵蚀阿曼人控制的沿海地区,也想要参与到印度洋的贸易中去。
  只不过奥萨人是出色的高原骑兵,但是并不擅长航海。
  所以整个塔朱拉海湾地区逐渐荒废下来,奥萨苏丹国即使占领了海湾的南部,也没有很好的治理当地。
  反倒是因为与阿曼帝国交恶。海湾地区的人没法出海贸易,越来越贫穷。
  跟钟思明交代好事情之后。赵大志开始着手准备圈地的事情。
  丕林岛现在在位于后世也门西南角的苏贝什苏丹国的手中。
  这个苏贝什苏丹国受到阿曼苏丹国的影响比较大。
  复兴军要搞到一个岛屿并不太难的事情。
  这个事情的问题不在于怎么搞到这些土地。
  而在于奥斯曼人会怎么看。
  一直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奥斯曼人可是一直将红海当做自己的内海。
  虽然现在整个埃及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都只是在名义上臣服于他。
  实际上这些地区早就已经独立了出去。
  控制着上下埃及地区的阿里王朝更是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跟屁虫。有点类似于英国人的保护国。
  而且奥斯曼帝国这两年还重新建立了红海舰队。这个舰队的规模不大,舰船主要是从复兴军和弗兰西人手中购买的新式铁甲舰。
  新任苏丹阿齐兹显然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重新收回对红海两岸的控制权。
  只不过,他想的太天真了,因为英弗是不会再支持他的。
  在那几个国家的眼中,奥斯曼帝国的价值已经被压榨得差不多了。
  现在剩下的只有那一身肉了,已经到了最后分割的时候了。
  奥萨城高大巍峨的城堡中,苏丹哈吉姆刚刚将自己手下的重臣都给召集了起来。
  因为他也收到了塔朱拉传来的消息。
  怎么说呢,塔朱拉也算是奥萨苏丹国名义上的保护国。
  自己的保护国被动了,好战的奥萨苏丹觉得自己被挑衅了。
  “诸位,一群来自东方的异教徒强占了塔朱拉苏丹国,这是对我们伟大奥萨国的挑衅,我东非高原上的王者,奥萨王哈希姆准备发兵去讨伐这群人。你们愿意为我跟随我去战斗吗?”哈希姆说道。
  他是一个非常有号召力的王者,在苏丹的位置上已经做了很长时间。
  他所说的话,没有人敢违背。
  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这是一位奥萨苏丹国的文官。
  这个文官出自一个东部沿海地区的家族。
  所以他还是有些见识的。
  王座的前方,一个穿着长袍的塔朱拉贵族正在那里哭诉。
  通过此人叙述,达维拉已经猜出来这个势力就是那个这些你崛起的东方大国。
  达维拉曾经接触过一次这些东方人。
  那是一个来自东方的学者,带着几个学生和保镖,来到东非考察历史。
  这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
  达维拉在自己的府邸招待了那个东方人,还跟他聊了很多。
  从那东方人的口中,达维拉了解到了一些有关东方大国的消息。
  原本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北方的强者(这里指奥斯曼帝国以及欧罗巴诸国),以及西方和南方的蛮族。
  还有更远处,东方的文明。
  从这人的口中,达维拉知道了很多有关东方强国的信息。
  他知道这个国家打败过很多大英的强者。
  国土甚至比奥斯曼帝国还要广袤无垠,还有着众多的盟友。
  “国王陛下,我建议先派人去跟那些人谈谈,我听说那些人刚刚在海上击败了大英帝国,呃……就是那些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