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里的位置非常好能能够看到几公里宽的防线。
今天发动进攻的是中路防线。进攻的主力是一个圣军勐虎军团的一个孟加拉团以及一个缅甸团。
这样的配置很明显就是羊攻。彭玉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英军暴露自己的火炮阵地。
英军大部分的火炮阵地都在联军的火炮射程之外,所以英军不顾忌什么的。
“进攻不要停止,直到敌人将预备队给调上来。”彭玉麟下令道。
现在就是总攻的前奏,要不然也不用他这个总司令亲临前线。
“嗡嗡嗡……”的声音从东边的天际传来。
在远处的炮火掩映下像是一大群蜜蜂发出的声音一般。
“检查动力系统,检查投弹舱,检查机枪……”
刘鹏飞在自己的鲲鹏一号艇上下达着一连串的命令。
今天是他们空军的首秀,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他很清楚,在注重实用,优胜劣汰的复兴军中,一个兵种要想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必须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这种认可只能来自实实在在的军功。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炸毁敌人的炮兵阵地,然后降低高度用机枪配合步兵的进攻。”刘鹏飞再次通过电台向各艇明确了作战命令。
“司令,不用担心,我们今天首战必胜。你看这晴朗无风的天气,简直就是天公作美。我们出来这么多天,就今天的驾驶感最好了。”
“还有这里的地形,平缓的丘陵,广阔的平原,简直就是最理想的靶场。”
“还有咱们这么强势的出场,一定会把那些英国老给吓傻掉,还有那些阿三,估计要跪在地上摩拜神灵了吧。哈哈哈!”
“司令,你看看咱们这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齐了嘛。”在刘鹏飞的不远处是舵手王浩。
飞艇的飞行方向一方面靠气囊后方的尾翼,另一方面依靠吊舱上的螺旋桨。
因为体型巨大,所有调整方向基本上只能依靠一点点的微调来完成。
因此,飞艇上舵手的工作要比舰船上的还要复杂。
“哈哈,你小子干脆不要做舵手了,来给我做参谋好了。”刘鹏飞笑着说道。
不过说话归说话,刘鹏飞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固定在指挥舱内的望远镜上。
这个望远镜有些类似于潜艇中的潜望镜。只不过一个朝上,一个朝下而已。
“都主意了,马上就要进入战场了,注意控制飞艇的高度。”
在刘鹏飞的视野中已经能够看到远处的战场,只不过因为距离太远,即使借助望远镜看到的人也是像蚂蚁一般。
地上的彭玉麟听到声音之后向东方的天际看去,果然看到了一排飞艇向这边从东向西飞来。
他们就像是在天上飘动的白云。
只能够看到巨大的气囊,至于气囊下面的吊舱,像是一个黑点镶嵌在白云的下方。
又像是洁白云彩上的一块瑕疵。
飞艇经过的地方,大地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这就是复兴军的力量吗?这哪里是人力所能去对抗的。”陈玉成作为副指挥官一直跟彭玉麟呆在一起,他抬头仰望着从天际飞来的飞艇。
内心之中羡慕、恐惧、欣喜等复杂的情绪涌现。
欣喜的是他们现在与复兴军站在了一条线上。
恐惧的是圣军要永远生活在复兴军的阴影之下。也许要一直跟在复兴军的后面做小弟。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就在六七年前,圣军还在用大刀长矛作为战斗的主要武器。
现在的战场上已经完全都是火器的天下。
而复兴军除了拥有简单的火器之外,还有复杂的机器帮他们战斗。
次大陆指挥部就配备了好几辆复兴军产的军用汽车。这些汽车今后肯定会取代战马。
因为战马还要消耗大量的马料物资,需要照应,而这些汽车只要消耗少量的汽油就能够跑很远的距离。
还有那些用来运送物资的拖拉机,更是能够适应复杂的道路。
这次战争,复兴军的很多高科技都出来露脸了。
这也让陈玉成眼界大开。
要说那些汽车、拖拉机还能够在陈玉成的想象之中。
那么现在天上飞的庞然大物就真的像是神话一般了。
那上百米的体积,高高地悬挂在天上,似乎真的像是天上的鲲鹏。
“总司令,这东西飞的这么高,真的能够命中敌人的阵地吗?”陈玉成问道,他只是想对飞艇有更多的了解。
“没问题的,今天的天气很好,炮弹从高空落下会受到风力的影响,但是飞艇部队早就计算好了参数,他们会将风力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就像是炮兵提前做了校正瞄准一般。而且他们在天上,敌人没有攻击他们的手段,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悬停在空中,慢慢校正瞄准。”彭玉麟耐心地解释道。
他实际上对这些飞艇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不是非常地了解。
这玩意儿看起来确实非常的巨大。那个头就像是一艘飞在天上的巡洋舰。
但是实际上只是一个巨大的皮囊而已,底下的由铝合金制成的吊舱,那才是真正工作的部分。
而那个吊舱现在的载重也就是几十吨而已。
也就只能装上几吨重的炸弹,以及几挺机枪。
彭玉麟觉得这东西给敌人带来的心理上的压迫感要远远超过他实际上的功效。
不过在战场上能够击败敌人的也不一定是真枪实弹。
从心理上击败敌人,让敌人胆怯,失去战心,士气下降,同样是打败敌人的有效手段。
第七六六章 董二代们
“嗡嗡嗡”的轰鸣声,伴随着巨大的阴影,逐渐靠近战场。
“法克,什么鬼东西。”
“快看,东边的天上,那是什么东西?”英军的阵地上终于有人惊叫道。
不仅仅是英军这边,联军这边的士兵们同样被巨大的飞艇所吸引了。
因为保密的需要,普通的士兵并不知道飞艇部队的存在。
只有少数的将领知道这是己方的秘密武器。
不过联军的士兵没有慌乱。
因为飞艇气囊上面那巨大的红底金龙标志,即使是隔着几千米都能够清晰地看到。
飞艇噗一出现还还没有加入战斗就对联军的士气起到巨大的鼓舞。
有些联军士兵甚至不顾军官的阻拦,跪在堑壕底部对着飞艇顶礼膜拜。
嘴里面振振有词,似乎是在赞颂天朝派遣天兵天将前来助战。
联军的进攻还在继续,趁着英军震惊的机会,原本羊攻的联军似乎又向前推进了一些。
“不要慌张,那只是飞艇而已,一个飞在天上的大气球。”斯宾塞大声对自己手下的老兵科普到。
飞艇这东西,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弗兰西人最早造出能够载人飞行的飞艇。
作为一个科班毕业的军官,斯宾塞平时也在学校的阅览室关注一些比较前沿的杂志。
在伦敦就有人用飞艇来打广告。
作为军事用途的飞艇,不是没有人想过,不过也只是替代热气球进行远程的观察预警。
到现在还没有人将它用来进攻,一方面因为没有好的气囊材料,将气囊做的那么大。从而限制了飞艇的载重。
另一方面是缺少必要的驱动装置。
蒸汽机的自重太大,提供的动力又太小。并不适合作为飞艇上的驱动装置。
即使是装到了飞艇之上,那样的飞艇速度也太慢了。
不过这些问题都被复兴军解决了。
涤纶和丝绸做成的复合面料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
铝合金做成气囊的骨架,让气囊可以有一个足够强度的支撑。
气囊的龙骨直接跟吊舱连接,这才能够吊起载重几十吨的吊舱。
“原来只是一个样子货。哈哈!”一名上士对着天上的飞艇吐了一口浓痰,这口痰对着天上吐去,飞了几十厘米,然后掉了下来,差点落在他自己的脸上。
“不要管天上的东西,继续射击。”斯宾塞向前方进攻的联军士兵开了一枪,然后对自己手下的人大声命令道。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斯宾塞的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反英联军那边搞了那么大的阵仗不会就只是为了出来吓唬吓唬他们吧。
他还是忍不住看向天上飞来的飞艇。
这些飞艇与斯宾塞在杂志上见到的介绍很不一样。
那气囊的形状似乎是固定的,并不是向热气球气囊那样松松垮垮的。
虽然底下的吊舱看起来很小。但是学过战地测量的斯宾塞知道,那只是因为距离太远给人带来的错觉。
实际上那些吊舱并不小,那样的吊舱中可以装很多的东西。
比如说炸弹。
在欧罗巴也早就是出现过使用热气球投弹这样的个例。
战争是一件能够激发人想象力的事情。
想归想,斯宾塞知道他只是一个上尉连长,他的话根本就传不到指挥官的耳中。
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对付这些飘在天上的大家伙的办法。
那东西目测至少在两三千米的高度。
他们手中的步枪平射也就只能打到五百码的距离。要是朝着天上射击,子弹飞行的距离更短。
说不定掉下来的子弹还能打死自己人。
朝天上打的子弹会掉下来杀死自己吗?
这个命题最近一段时间在欧罗巴好像非常的火。
有人做了实验,还真的出现了伤亡。
某国的王室甚至下令在集体性大型集会现场不允许对天明枪射击。
斯宾塞晃了晃脑袋,刚才一阵走神,子弹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还是先挡住眼前的敌人最要紧。
对面联军进攻的阵型并不密集,但是零零散散的进攻总是持续不断。
这些联军的士兵就像是故意来送死一般。
因为敌人进攻的时间很长,英军的指挥部已经将预备队给调上来了。
自从进入旱季之后,英军的指挥部就一直在准备抵御联军的总攻。
谁都知道,联军不可能给英军足够的时间等待国内的舰队重新打过来的。
以大英帝国的实力,要是真的全心全意打好这一仗的话,是有能力在半年之内再组织一支舰队的。
现在的大英帝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他们几乎平均每十天就有一艘战舰下水。
要是论造舰能力,大英帝国绝对能够排到世界第一。
即使是复兴军这种巨大的体量,还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都比不上大英帝国。
联军自然不会给英军这样的时间。
所以,当旱季来临的时候,就是联军发动总攻的时候。
实际上次大陆上英国远征军也不想拖得太久。
他们也有些支撑不住了。长期的对峙,加上联军已经从海上还有陆地上全面完成了对英军的封锁。
尤其是联军控制了拉贾斯坦地区,还有复兴军控制了白沙瓦总督区管辖的印度河流域之后,英国人就彻底成为了笼中之鸟。
后勤物资,尤其是军粮方面完全陷入了坐吃山空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英军只能够将自己控制下的物资进行统一管理,然后再以配给的方式下发下去。
这自然是优先满足前线英军的需要。其次才是那些仆从军。
至于那些后方的百姓,只能发挥阿三的本命天赋,开始去发掘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英国人将他们的粮食全部征收上去了。他们只能向周围的环境索取了。
于是这些地方的花花草草、树木、昆虫、小动物就遭殃了。
大片的树木被褪去了树皮,就像是被强奸过一般。
林中的小动物为之一空。人在饿极了的情况下,就不会再去顾及宗教的教义了。
好在这些阿三真的很好管理,就是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都没有什么暴乱发生。
英国人这么重视次大陆的殖民地,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物产丰富,应该也是考虑到这里的人的真的非常好管理吧。
此时的董书恒已经回到新京城。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魏源了。在董书恒的劝说下,魏源勉强接受了一个内阁高参的头衔。
他现在照理说也是能够有资格参加内阁常务会扩大会议的人。
作为内阁最高决策机构的委员会。主要的成员就是内阁的总理、副总理以及专职委员,还有退休后的内阁高层,比如原来的总理曾宪风那样的人。
按照新的内阁组织法桉,内阁出台的法令需要董书恒的签署以及这个委员会的表决通过。
这是一个双重条件,实际上也是限制了董书恒自己的权力。
董书恒没有出台一部宪法典。
那是董书恒个人觉得在民众没有觉醒之前,任何的法典都是一张废纸。
与其去践踏这部法典的公信力,还不如暂时不要出台。
而这些更加灵活的宪法性文件就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看董书恒现在所做的,显然是要走英国人不成文宪法那条路。
董书恒会通过这样一部部法令,来厘清自己与内阁、军部、监察院、法院之间的关系。
这种探索目前来说还是稳定的、可控的。
“玉珍,有一段时间没见到岳父了,他身体还好吧。”
魏源住在老城内的书院区。
董书恒整跟魏玉珍乘坐在一辆汽车的后排。
这几辆汽车是滦州的汽车厂专门为董书恒设计的。
因为有董书恒的提点,复兴牌汽车的外观设计少走了很多弯路。
不像最初的汽车那样跟个三蹦子一般,也不是最早风靡的“T”型车。
而是已经很接近于后世汽车的造型。尤其是董书恒专属的这五辆车子。
更是精心打制,不仅仅如此,还对外壳和底盘进行了加固处理。
五辆车子排成一列组成了一个车队,谁都不知道董书恒坐在哪一辆车子里面。
前后还有运兵车护卫。
即使在新京城中,董书恒也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保护。
魏玉珍相比于以前要成熟多了。因为要帮董书恒操控很多事情,魏玉珍身上渐渐有了那种霸道女总裁的味道。
她本就是一个聪明的女子。
去掉了那些少女的天真,剩下的就是成熟干练。
要是她从政的话,也是能够主政一方的。
不过她现在控制着最大的几家报纸和出版社,几乎操控了复兴军的喉舌。
其权力完全不比一般的部省级官员要小。
“你啊,心里整天装着大事儿,哪里还记得老人家。父亲老是念叨自己要落伍了,现在不能给你什么好的建议了,帮不了你什么忙了。”魏玉珍有些幽怨地说道。
“老人家嘛,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最怕的就是自己混吃等死,能够让他们对生活燃起希望的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他们才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吧。”魏玉珍继续说道。
“是我不好,其实有时候确实应该跟老人家多聊聊,我现在总感觉,我们冲的太快了,也许应该跟老人家聊聊,让咱们自己能够慢下来。年轻人总是会心浮气躁。”
“那这就是你去见父亲的目的喽?”魏玉珍不悦道。
“哎呀,玉珍,我不是这个意思,咱们去见岳父,纯粹就是去见,那里还有那么多的功利心。”董书恒连忙解释道。
魏玉珍现在在外面都是那种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作风。
她的手下也有自己的一帮子人马。
只有在董书恒的面前才会有这样的小女人作风。
看似是在耍小脾气,实则是在维护夫妻之间那种最初的感觉。
毕竟董书恒不止有一个妻子,但是她却只有董书恒一个丈夫。
即使有了孩子,魏玉珍还是将董书恒当做自己的重心。她与董书恒一样一直都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