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562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62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但拒绝按华盛顿前进以拖住正面南军的命令,反而向华盛顿强烈请求增援。
  不紧不慢的麦克道尔相信帕特森可以拖住约翰斯顿,即使不成功,约翰斯顿也不会很快到来。
  因为按常规计算,约翰斯顿接到命令,起码准备一两天才能拔寨而行,步行57英里到孟纳萨斯起码要4天,这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约翰斯顿不愧军中宿将,知道时间就是胜利。他使用了从来没有人使用的方法,将部队带到火车道附加,然后将手下4个旅依次装上火车。
  只花了25小时。于19日晚其先头部队、弗吉尼亚第一旅抵达马纳萨斯。
  20日博雷加德将该旅布防于阵线左侧后方的哈瑞高地附近的防线上,作为预备队。该旅的指挥官是一位冷酷的弗吉尼亚人,时年37岁的托马斯·杰克逊。

  杰克逊经历了墨西哥战争,内战前是弗吉尼亚军校的教授。
  内战开始后,杰克逊被派到哈瑞斯渡口训练步兵,旋即被任命为旅长,他这个无名之辈短期内训练的旅,可以说是当时双方军队中最守纪律的旅。
  麦克道尔带领大军终於赶到奔牛河边,为了保护后勤,他沿途留下了第4师5千人防守退路。
  从奔牛河到华盛顿,前来观战的议员、商人和百姓坐着马车,带着食物和香槟,兴高采烈地排了好几里。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唯一的观战机会,如果错过了,战争就要在此地结束了。
  新大陆上前所未有的大军、总数六万人以上的部队沿着奔牛河岸对视着,一场大战在即。
  博雷加德不愧是麦克道尔的同班同学,他所料的一点不错。
  麦克道尔的原定计划的确是从下游浅滩渡河,其先头部队泰勒师于18日来到在浅滩,和对面的南军发生小规模枪战,麦克道尔因此确信南军已先期重兵设防,浅滩已经不能用了,决定另觅途径。
  19和20日两天他让部队就地休息,派工兵观察奔牛河的地势。
  根据观察结果,他制定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出色的作战方案:凌晨两点半,泰勒的第1师开赴奔牛河的石桥处,天明时开火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
  以此同时,亨特的第2师和亨特曼的第3师移动到敌人的左翼,涉水过河绕道敌人后面。
  第5师加第1师的一个旅以及大部分炮兵留在原地防守。
  麦克道尔的方案是建立在约翰斯顿不能前来、他在兵力上是敌人的两倍的基础上。
  但到了20日,各种迹象表明约翰斯顿的部队即使还未到也在路上,麦克道尔像鸵鸟一样努力迫使自己相信帕特森能成功地拖住约翰斯顿。
  无论约翰斯顿来不来,麦克道尔的进攻计划已无法改变,因为华盛顿期待着一场战斗,同时90天志愿期已开始到期了,手下有两个团已经解散回家,如果再耽搁几天,整个军团就要消失了,麦克道尔已没有任何其他选择了。
  19和20日奔牛河北岸,处於南军炮火射程范围的北军营地如同热闹的野餐地,无拘无束的军人和百姓出出进进,喜气洋洋,一点没有战争的气氛。
  和他同学麦克道尔在小心翼翼上一模一样,博雷加德改变了先前打算趁敌人立足未稳、抢先攻击的打算,命令部队21日以前不可有任何举动,一定要等约翰斯顿前来会合,白白的浪费了战机。
  20日傍晚,约翰斯顿终于到达,按军中排序,应该由约翰斯顿担任指挥。
  博雷加德介绍了自己的方案,和同学麦克道尔还是一模一样,出右拳攻击敌人的左翼。
  一路劳累的约翰斯顿表示天已黑了,明天再实地观察,并同意服从博雷加德指挥。
  博雷加德兴奋异常地等待天明,好布置他的攻击计划,不幸的是北军此刻已经开始移动了,但万幸的是北军的移动根本没有按照麦克道尔的时间表。
  伊文·麦克道尔棋高一筹的计划可惜无法被手下这群比乌合之众强不了多少的军队如期贯彻,泰勒的第1师预定凌晨2点半出发,可是不仅晚了而且行动缓慢。
  担任主攻的2、3师按计划必须让1师前行,结果在路旁等了二三个小时,直到1师通过后让开道路才开始前进。
  工兵测量的迂回路线竟然比实际走的短了一倍,而且是一条窄路,大部队根本无法顺利通过。
  部队不得不边走边停清理道路,直到9点半而不是预定的7点才到河边,给足了敌人警惕的时间。
  第1师的佯攻实在是太假了,咋呼几下就没有动静了。
  早上8点,防守石桥的南军旅长艾文斯意识到敌人有可能迂回不设法的左翼,自做主张留下四个连守桥,其余部队于9点左移、于马修高地布好防线。
  博雷加德此时也意识到左翼的威胁,命令巴托旅、毕旅和杰克逊旅左移,但他依然认为北军主力在他的右翼,依然准备全力进攻右翼,只是左翼的威胁使他没下攻击的命令。
  左移的命令下达得太晚,部队在一片慌乱中移防,根本没有时间站稳阵脚,尤其是远道而来的杰克逊旅,一半士兵还处在晕车之中。
  博雷加德临阵自乱阵脚,麦克道尔的计划的第一步成功了,此时敌人的阵线一片混乱,胜利就在眼前了。
  北军主力顺利渡过奔牛河,没走多远发现马修高地有敌人的防线,经过一阵不大不小的慌乱后发动进攻,艾文斯一个不满员的旅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幸好毕旅和巴托旅于11点赶到,布置在艾文斯旅的右翼,双方在马修高地展开激战,北军的进攻一浪接一浪,艾文斯旅的左翼不久被突破,11点半泰勒师终於发现守桥的敌人只有几百人,一个进攻夺下了桥,过桥后出现在巴托旅的后侧,艾文斯旅和巴托旅先期后退,毕旅随后溃退,南军左翼全线崩溃。
  左翼猛烈的枪声终於使博雷加德从右翼进攻的梦中清醒过来,约翰斯顿见状赶紧接过指挥权,下令全军包括预备队火速向左增援,可是各部队动作缓慢,直到马修高地失守,仅有600人赶到前线。
  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高呼“胜利、胜利,今天是我们的!”的麦克道尔认为胜利在握,没有让部队乘胜追击,而是花了两小时把打乱的部队重新组合。
  然而就在这两个小时内,战场局势发生了变化。
  左翼打响后,杰克逊接到左移的命令,但命令并没有说明布置在那里,于是他径自将部下5个团部署在哈瑞高地上。
  哈瑞高地可以说是马纳萨斯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失守,北军便可居高临下直取马纳萨斯,南军的下场或者是南逃或者是投降。
  弗吉尼亚第1旅紧张地站在哈瑞高地,看着远方的战场。
  败退下来的毕将军来到这里,冲着杰克逊喊:“将军,敌人在追击我们。”
  高地上传来一个冷酷而坚定的回答:“我们会让他们尝尝刺刀的滋味。”
  硝烟弥漫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杰克逊近乎冷酷的冷静使南军重新燃起了战斗的勇气。
  南军退下来的三个旅在哈瑞高地重组,准备战斗,博雷加德和约翰斯顿也赶到此地,亲自指挥战斗。
  下午两点,麦克道尔重组完毕,集中了18000人准备进攻哈瑞高地。
  北军的炮兵把大炮安放在前线,炮兵出身的杰克逊看出敌人炮兵的位置太靠前,和刚刚完成迷惑帕特森任务而赶到的斯图尔特商量后,发动步骑联合进攻,一举夺下了敌人的山炮。
  麦克道尔将大部分炮兵留在对岸,于是北军队进攻失去了炮火的支持。
  其后两个小时里,北军对哈瑞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以团为单位的冲锋,杰克逊旅首当其冲,顽强顶住敌人的进攻。
  但北军人数上的优势始终威胁南军防线,约翰斯顿尽其所能将所能调动的部队全部派往哈瑞高地,南军各旅除了在哈瑞高地上顽强不动的杰克逊旅外,全都乱成一团,军官们在战场上四处奔跑,也竭力重组各自的部队。
  毕将军的乔治亚旅也混乱不堪,他拔剑向他的部队大喊道:“看,杰克逊象石墙一样屹立在那里!让我们决心战死在这里,我们会取得胜利!”
  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击倒了他。
  麦克道尔拼命鼓励北军将士冲锋,但他每次冲锋只使用1或2个团而不是一个旅,甚至忘了动用预备队,最后北军的进攻势头终止了。
  下午三点半南军布置在右翼的部队终於赶来加入战斗,双方势均力敌,战场局势彻底转变。
  两军混战成一团。混战中双方部队象没头苍蝇似地冲来跑去,由于两军没有统一的军装和旗帜,经常是跟着自己队伍冲锋,不一会突然发现已经混入敌人的队伍中了。
  约瑟夫约翰斯顿的最后一支援兵史密斯旅于中午坐火车抵达孟纳萨斯,约翰斯顿命令史密斯从火车上直接奔赴前线,该旅于4点到达南军防线最左翼,马上发起进攻,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使从半夜开始行动、经过长时间行军战斗的北军全线崩溃。
  博雷加德见状,命令全军反攻,南军士兵高叫着冲下哈瑞高地。
  麦克道尔眼看大势已去,于4点半下令撤退,此时部队早就丢盔卸甲争先恐后过河,一直向华盛顿跑去。
  败兵加上前来看热闹的民众使道路拥挤不堪,丧失信心的麦克道尔拒绝了部下在河北岸安营的建议,留下一旅部队断后,全军急速撤回华盛顿。
  博雷加德与从里士满专程赶来的南方总统戴维斯在士兵的欢呼声中出现在哈瑞高地,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南方士兵脸上。
  南军的后勤部队连忙将缴获的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装备运回里士满,以便装备部队。
  新大陆上的到那时为止最大的一场战役就这样以南军的胜利结束,北军伤亡近三千人,南军伤亡约两千人,在当时被认为血流成河,没有人料到更血腥的战役还在后面。
  失败的消息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华盛顿。
  有人甚至建议林肯暂时躲避到费城去。
  这个建议被亚伯拉罕断然拒绝。
  从华盛顿往北,费城、纽约、波士顿都北方主要的大城市。
  这几个都是较早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
  也是米利坚现在的造船业中心。
  现在北方也在大力建造铁甲舰。
  北方的工业发达,英弗有造铁甲舰的技术,米利坚也能造的出来。
  事实上,在蒸汽战舰的建造方面米利坚人还是走在前面的。
  只是在之前,他们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军队的建设上而已。
  这次在东线对里士满进攻的失败。
  也让林肯认识到了南方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自己一开始有些盲目自信了。北方的实力是很强,但是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战斗力。


第七四七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里士满由于地处南北要冲,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整个城市坐落在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带,城市傍詹姆斯河而建。
  詹姆斯河向东南流去,经过漫长曲直的港湾,可以到达海边重要的军港城市诺福克。
  现在这里是米利坚联盟国的首都。
  联盟国将首都选在这里,本身就是对北方的一种挑衅。因为这里距离华盛顿只有170公里的距离。
  两者之间还有火车联通,乘坐火车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
  当然了,南方将都城放在这里还是因为弗吉尼亚是米利坚最古老的州,也是南方各州中实力最强的。
  现在南方军中的主要将领也大都是这里的人。
  东部战场的战争刚刚结束。
  联邦军的失败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映。
  最主要的就是之前一些留在联邦的蓄奴州,比如密苏里州、肯塔基州都产生动摇。
  原本在这些州的内部就存在两派势力。
  一方希望留在联邦,维护联邦的统一。这部分人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爱国者。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还以本州的利益为重。
  而联盟国无疑对南方蓄奴州的保护更好。
  联盟国才是真正站在奴隶主、种植园主一边的。
  这两派也体现在军中。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的联邦军指挥官莱昂手中有五千军队,这五千人守卫着圣路易斯的军火库。
  而密苏里民兵指挥官普赖斯指挥的密苏里民兵基本上都是来自各大种植园。
  这支民兵的数量大概有四千多人,这支部队就是忠于联盟一派的军队。
  双方在之前的一段时间竟然都在一座城市中相处。
  这也算是内战初期的一种奇怪现象。
  这种微妙的平衡也因为东部战线的一声炮响而被打破。
  这里要先说一下从南方返回的华尔。
  在回到堪萨斯之后,他就将联盟国的建议反馈给了刘青南和董书恒。
  在征得董书恒的同意之后,刘青南统领的加华陆军开始向华尔这里输送兵力。
  而华尔这里在承诺组织五万陆军之后,也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堪萨斯军团指挥官的职务。
  此时在堪萨斯州因为早就被南方打下来。当地的政治完全被南方所掌控。
  加上自己的实力弱小,堪萨斯州可能是南方各州中最听话的了。
  对于华尔这样一个外人来担任堪萨斯军团司令,州政府完全没有意见。
  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乐意。
  原本长江安保在堪萨斯就是主力。
  现在内战爆发,其他各州派来的雇佣军基本上都已经撤了回去。
  堪萨斯这里除了几千当地的民兵之外基本上完全依靠长江安保了。
  这次华尔答应的很干脆,联盟国支付经费也非常干脆。
  华尔这边宣布成军之后,里士满的一千万米元首批经费就放了下来。
  华尔拿到经费先给手下发了一笔奖金,毕竟后面要打打仗了,兵马未动,金钱开道。
  多少精神上的鼓舞激励都不如真金白银对士兵们来的实惠。
  接下来,华尔也不跟联盟国客气,巨额的军购计划报到里士满。
  要武装五万军队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大量的订单送到了加华,武器直接从加华的军火库中运出来。
  真金白银成了加华的收入。
  这笔钱里士满还是乐意出的。
  华尔可是帮他们省下了征募士兵的费用。
  其他各州征募志愿军的费用要比堪萨斯军团还要高。
  而且堪萨斯军团的兵源还不需要占用南方各州本就稀少的人口。
  在进入堪萨斯城的道路上,赵四喜带着新郑州城的一个骑兵连正在向堪萨斯城赶去。
  他这次去堪萨斯城是准备找华尔包揽堪萨斯军团的粮草物资供应。
  堪萨斯地区因为接连的战乱,当地的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根本就是没有办法供养一支五万人以上的军队。
  当然了新郑州城也没有办法自己产出这么多的物资。
  但是新郑州城背靠着加华太平洋铁路的终点,交通方便。
  完全可以从外面进口商品。
  赵四喜原本就是将新郑州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商贸中心,或者说是商品集散中心。
  一行人直接来到了华尔所在的军营。这座巨大的军营位于堪萨斯城西边的堪萨斯河河畔。
  见过几年的建设,这座军营更像是一个堡垒。
  当地的一些白人都会称呼这里为长江堡。
  因为同是加华的人,华尔还是很客气地见了赵四喜。
  赵四喜还是第一次见到脸颊瘦长,留着络腮胡子的华尔。
  “华尔将军,你好。”赵四喜看向华尔,率先打招呼。
  不过此时华尔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的华人。
  “你好,赵市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王严参谋长。”
  “王参谋长好。”赵四喜赶紧补充招呼道。
  他能够一眼认出那个白人将军就是华尔,应为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