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560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60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勇听出来了,西蒙似乎是在试探自己。他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去做。
  “恩,我听说这个事情了,你是第一个在开普敦入籍的华人。你做的很好,帝国一直希望增加开普敦殖民地的人口数量,你能响应政府的号召,这一点非常好。我看出了你对大英帝国的忠心。”
  西蒙感觉铺垫得差不多了,继续说道:“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为帝国做更多的事情,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不应该仅仅做一个华人警长。现在有一个机会给你,可以让你做真正的英国人,你还会得到更高的待遇,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局长,虽然不清楚是什么事情,但是我愿意为女王陛下效力,为帝国做任何事情。”张勇演技爆棚。这个时候他显得比一般的英国人还要热爱大英。
  西蒙在心中对张勇又增加了几分鄙视。但是这样的人才是它们需要的。
  接连在复兴军的新式武器手中吃亏之后,英国人终于痛定思痛,要建立在华夏的情报网。
  但是复兴军本土并不对外国人开放。要派自己人去刺探情报的话无疑是难于登天。
  所以他们才想到使用华人间谍。
  但是在大英治下华人非常难找。
  原本英国人就比较排斥华人,以前倒是有一些留学生,但是那些留学生都有人进行严格的管理。
  大英很难从这些人种挑选出间谍人员。
  他们之前也试探过在复兴军从欧洲招募的研究员、技术工人中安插情报人员。
  可是这些人进入复兴军本土之后全部都石沉大海了。
  大英的情报部门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都被复兴军关进了黑工厂之中。
  复兴军对这些归化的研究员和技术工人的管理非常严格。
  而且他们家人基本也都会被迁到复兴军的治下。
  复兴军一般都是靠近研究所帮他们建造专门的社区。这些人的长途旅行也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复兴军地域广阔的本土,这些人要想传递一些消息,那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最近的失败,让坦普尔将火气发到了情报部门的身上。
  限定日期,让他们查清这次复兴军对付他们的秘密武器。
  海军给出的情报有限,只知道这应该是一种潜水艇,能够在水下发射鱼雷。
  至于这种潜水艇长得什么样?排水量多少,速度如何?
  如何在水下行进的?
  这些问题就连亲历一线战斗的海军将士们都不得而知。
  情报部门这下子急了,六处的处长这次不仅可能丢了职务,还有可能上军事法庭。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可靠的华人充当间谍,然后想办法将他们派到复兴军的本土去。
  而这些大英本土的情报人员不知道怎么知道在开普敦殖民地有一批华人警察。
  这些人很早以前就背叛了自己的祖国。他们就像那些阿三一样对大英帝国忠心耿耿。
  于是情报部门专门让开普敦的分站,找到警察局要人。
  那些大人物,警察局长西蒙可是惹不起的。
  他必须要将对方交办的事情给办好。
  他本人跟那些华人警员之间没有什么交集,只能将这件事情交给张勇来做了。
  所以才会专门找张勇谈话。
  而张勇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虽然西蒙能够看出对方有所顾忌,但是还是答应了了下来。
  西蒙也知道,张勇他们都是叛国者,让他们再回去去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他要给张勇画一张足够大的饼!


第七四四章 东线战场
  张勇没有想到西蒙找他竟然是让他去做间谍的。
  难道他天生就像是一个做间谍的料吗?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找他做间谍。
  他答应西蒙,势必会影响到他在这里的工作。不过如果拒绝的话,先不说可能要被对方穿小鞋子。
  没了他,西蒙也会找别的人,那么他就无法参与到英国人这次对复兴军的情报行动。
  所以,他还是亲自参与进去的好。
  现在自己要成为一个双料间谍了。那么复兴军就可以利用这次情报行动做很多事情。
  比如说将复兴军希望告诉英国人的消息通过张勇的嘴转告给英国人。
  当然,以张勇的水准倒是还想不到这么长远。
  此时,西蒙也不会给他这么多时间思考。
  他只是单纯地以为这样会更加的有利,算是他这几年做情报员培养出来的直觉吧。
  张勇走出西蒙局长的房间,脸上还装出喜悦的表情。
  不得不说英国情报部门的这个计划设计的非常好。
  典型的以华制华。谁能想到英国人用华人作为间谍去刺探复兴军的情报呢?
  不过具体的计划,西蒙局长并不知道,他只是一个牵线人,他能够告诉张勇的也就是他要去干什么。
  更多的内容都是张勇自己臆想出来的。
  很快,张勇跟他挑选出来的人会被带去做专门的训练。
  张勇必须要表现出很积极的样子,英国人傲慢习惯了,非常吃这一套。
  那些阿三好吃懒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靠着会舔,在英属殖民地稳稳坐上了二等功民的交椅。
  ……
  时间进入复兴六年的八月份,西历1861年9月。
  次大陆战场还在等待旱季的到来,暂时没有大战。欧罗巴各国忙着瓜分非洲殖民地。
  英国人在东方战败,让各国已经认识到,试图奴役东方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还是到非洲去殖民比较现实。
  很多欧罗巴国家,比如德意志联邦、弗兰西、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比利时……
  稍微有些实力的国家都开始参与到瓜分非洲。
  而此时的大英帝国还陷在次大陆战场。
  这也是大英国内的保守派反对将战争继续下去的原因。
  他们担心等英军在东方与复兴军旷日持久地打下去。
  回过头来非洲已经被人给瓜分光了。
  难倒自己到时候再跟这些欧罗巴国家开战争抢吗?
  弗兰西人的能力更强一些,他们不仅仅将自己的殖民帝国在非洲扩张。
  同时还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莫西哥这个中阿米利亚的大国。
  当年拿破仑战争,让弗兰西丢失了在北阿米利亚的殖民地。
  所以拿三一直想要回到阿米利亚新大陆去。
  纵观他执政以来所做的事情就能够看的出来,他要将当年自己叔叔没有守住的东西再抢回来。
  唯有这样他才能够在成就上比肩自己的叔叔,成为真正的拿破仑大帝。
  这算是拿三心中的一个执念。
  现在机会终于来临。
  莫西哥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于1861年7月17日停止再向外国支付借款的利息。
  这完全在拿三的预料之中,因为这件事情不是突然发生的。
  在此之前胡亚雷斯政府就已经向外透露了这种想法。
  当然作为莫西哥的主要债权国,弗兰西、西班牙以及大英也早就做出了威胁。
  只是到了最后胡亚雷斯政府还是做出了决定。结果这激怒了莫西哥最大的借款人:西班牙、大英及弗兰西。
  拿三知道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正在找英国人、西班牙人商量一起组织武装去莫西哥讨债。
  他甚至已经计划好了要在莫西哥扶持一个傀儡政府。
  历史上正是来自奥地利的大公马克西米连被扶持为莫西哥第二帝国的皇帝。
  弗兰西人间接掌控莫西哥的计划险些就实现了。
  此时,拿三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看上了莫西哥的矿产资源。
  以后弗兰西能够得到米利坚南方的农产品原材料以及莫西哥的矿产。整个国家的经济就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此时的国家还没有什么生产过剩的概念。因为现在的工业国就那么几个。全世界商品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即使是市场不够也可以通过枪炮去打开。
  所以主要的国家都在不断地扩大生产。
  这一点无可厚非,董书恒现在做的事情也是这样,就是在不断的做加法,复制黏贴。
  至于生产过剩,董书恒知道这个概念,但是他也知道怎么去解决。
  现在他建立了一个如此庞大,几乎占据半个地球大小的大华夏商业圈就是为了以后遇到危机的时候拥有更大的缓冲空间,以及更多的处理手段。
  拿三这次要动手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英国人此时忙于东方战争,西班牙人内政不稳,视力衰退,此事的主导权自然是落到了弗兰西的手中。
  另外位于莫西哥北面的米利坚此时已经开始南北内战,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干预弗兰西的行动。
  而且,拿三还有一层更远的深意。
  控制了莫西哥之后,他们就与米利坚的南方接壤了。
  到时候他就能够插手米利坚的内战。
  那么弗兰西今后在米利坚南方各州的话语权就更强了。
  整个中北部的米利坚就彻底沦为弗兰西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市场。
  不得不说拿三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与此同时,米利坚人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南北之间的争斗当中。
  北方自称是联邦的正统,阿伯拉罕早就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米利坚的内政。
  南方联盟国的总统戴维斯则早就已经会见了大英帝国以及弗兰西帝国的代表。
  他们挥舞着订单大棒,无论是大英还是弗兰西都不会拒绝。
  尤其是大英这两年发动与复兴军的战争,损失巨大。
  除了军舰之外,大英在战时状态下生产的武器都可以拿来销售。
  弗兰西人则更加大方,无论是什么装备,哪怕是南方付不起现金用赊账都可以提供。
  南方人要来购买军舰,拿三直接将现役的军舰都拿出来销售。
  这些几乎都是新军舰。只是他们刚刚生产出来就已经落伍了。
  弗兰西人正好趁机脱手。
  北方人知道了,阿伯拉罕多次表示抗议。
  不过没人理睬。这种姿态让北方人在初期武器上明显不如南方。
  亚伯拉罕已经入住总统府好几个月。
  这几个月时间里,他可谓是日理万机。
  从来没有哪一位总统一上任就面临这样的危机。
  先是南方各州在他宣布就职的同时,宣布退出联邦,给他的上任送了一份大礼。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要武力收回联邦政府在南方的几个堡垒。
  阿伯拉罕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做出了妥协的决定。
  但是南方那些自私自利的奴隶主们将这种为了国家统一而做出的妥协当做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南方人不识好歹,那么只能用铁与血去见证什么才是真正的公理。
  总统府奢华的办公室中,亚伯拉罕正在召见联邦军的总司令斯科特将军。
  亚伯拉罕并不喜欢这种奢华。不过他没有让人调整,那意味着要浪费资源。
  自从他入住之后,总统府的花费已经降到了最低的水平。
  斯科特将军是一员老将,他是拓疆战争中的英雄,长期担任联邦军要职。
  亚伯拉罕用他的目的是想以他的德高望重来增强北方的凝聚力并鼓舞士气。
  斯科特将军有一个习惯,他很喜欢去西点军校参加毕业生的阅军,格兰特、谢尔曼、汉考克、罗伯特·李、杰弗逊·戴维斯等都曾接受他的检阅。
  还是这些当年的毕业生,在他的麾下参加了墨西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逐渐成长起来。
  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现在同样是这帮子军校中的优等生,他们会在战场上兵戈相见。
  而斯科特这个老师现在要带着一部分学生去攻打另外一部分学生。
  “斯科特将军,有些话,我之前已经说过,但是现在我还要再说一遍,也请您转告底下的将领们。”
  “我们现在拥有二十一个州,近1900万人口,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工厂、70%的铁路线、占有粮食产区,得到人民的支持,占有道义与经济实力上的绝对优势。”
  “我们要以强大的实力迅速碾压南方的叛军,迫使他们投降,绝对不能让战争拖的时间太久,那样我们米利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就会被拖垮。”
  “另外,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米利坚的统一。至于解放黑奴,暂时还是不要提了,要不然密苏里、肯塔基、特拉华、马里兰四个愿意留在联邦的蓄奴州就要被推到南方去了。”亚伯拉罕特意强调道。
  他跟斯科特将军说这些就是为了先统一军队的思想。
  最近外面很多报纸都在鼓吹这是一场废奴战争,这让蓄奴州都感到恐慌。
  但是亚伯拉罕在发表讨伐宣言的时候并没有提出要废除奴隶制。
  这让民众们的心中非常不解。
  大家本来是满怀着一腔热血参加军队要推翻这万恶的奴隶制。
  但是现在做为领袖的亚伯拉罕却又对此事闭口不提了。
  这让一部分民众感觉到自己被背叛了。
  听着亚伯拉罕的说话的斯科特将军,忍不住插话道:“总统先生,我知道您不提废除奴隶制是为了团结更多的力量。但是我不得不提醒您这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助力。”
  “民众们的不满已经让我们的征兵工作面临困难。因为反对奴隶制,原本军队中的那些爱尔兰和德意志血统的军士长都站在我们这边,这让我们的士兵能够得到比南方人更多的训练。但是现在这些人都开始不满。”
  原联邦军中负责训练的军士长大都是德意志与爱尔兰血统。这是米利坚数量少的可怜的正规军数量造成的。
  而当时米利坚的德意志与爱尔兰移民大都是亚伯兰罕的支持者,因为他们这些新移民希望得到土地,所以这些军士长中的很多人仍忠于联邦。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场南北之间的战争是新旧移民之间的较量。
  旧移民觉得整个新大陆都是他们的。他们理应占有大量的土地。
  他们的种植园模式,只要拥有土地以及奴隶就能能够一直复制扩张下去。
  从而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
  曾经有有一个奴隶制的支持者写了一本书叫《纯粹的野蛮人》。
  作者认为“欧洲西部的自由社会是种错误,即使在美国它也逃脱不了崩溃的下场。对此,北方也表示默认。”
  作者甚至建议去奴役白人,分给主人们新的土地,而后再将白人失业者作为农奴分给他们。
  “拥有一千美元的人可以成为一个一般的贫穷白人的监护人,谁有一万美元,就可以获得十个农奴,一百万美元便可获得一千个农奴。”
  这充分暴露了奴隶主以奴役除自己以外所有人为终极目标的险恶用心。
  那些新移民自然不想被人奴役,他们万里迢迢来到新大陆就是来寻找幸福生活的。
  但是,现在米利坚的工人的生活条件跟欧罗巴的一样困苦。
  他们要自己的土地。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活上的自由。
  “斯科特将军,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清楚,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出取舍,不是嘛。再说,我们现在拥有的兵力应该已经能够击败南方叛军了,不是吗?”亚伯拉罕看着斯科特花白头发下的眼睛说道。
  这个话可不是亚伯拉罕自己说的,而是斯科特将军之前就保证过的。
  “将军,我相信您带着我们的军队,很快就能够越过波托马克河,攻下里士满,到时候我会在里士满城下接受戴维斯的投降。”
  由于战争开始后不久弗吉尼亚州就加入了南方同盟,所以波托马克河便成了南北双方对峙的边界,从华盛顿向外就可看到前线,而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也在距华盛顿不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