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走南线岛链的商船是越来越多。
另外移民船也在变多。现在的移民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土。
扶桑、半岛以及南洋的移民也在增多。
大华夏圈在太平洋西岸的部分,大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
而在东岸的新大陆则人口稀少。
董书同也发现仅仅从本土移民华人过来,速度太慢; 而东华帝国现在接连大战; 需要维持大量的常备兵。
这就让劳动人口的空缺非常大。
其中最大的空缺就是矿工。
当地的殷地安人喜欢自由,一般都是从事农牧业。
让他们做矿工会让他们回想起以前被白人奴役时的生活。
所以想要要殷地岸人去做矿工,哪怕是开出更高的工资都很难。
因此,在两年前,董书同开始引进安南和扶桑劳工。
这些人吃苦耐劳,矮小的身材也让他们先天适合矿井中的工作。
现在东华帝国的收入有一半是通过矿业获得。
鸟粪和硝石矿可以说是只要挖出来就是钱。
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不仅仅是大华夏圈,就是米利坚和欧罗巴都在进口东华帝国的矿。
东华真的是那种家中有矿的。
虽然接连大战,但是财政一点都没有问题。
甚至将几年前在复兴军治下发行的国债都给还清了。
在客户的要求下,东华再次发行了五千万的国债。这次所有人还是抢着买。
继续发行国债,不是董书同有多缺钱。而是因为他将要修建两条铁路。
一条是从原来的圣地亚哥城向东穿过新潼关直接到达布宜诺斯城的铁路。
这条铁路将横穿南阿米利亚大陆。
从东华输送到欧罗巴的矿产资源将会缩短大量的海上航程。
还有一条是从库斯科到莫延多,这样东华的都城就能够跟港口直接连接。
在安第斯山脉建造铁路的成本是很高的。
现在有资金的来源,董书同决定先造起来。
经营一个国家与经营自己的家庭不一样。
国家需要将钱都投资出去,变成实物,这样才能够产生出更多的价值,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经营一个家庭,则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要给自己留一些应急的资金。尽量减少提前消费。
东华就是在这样的超前消费中逐渐繁荣起来。
哪怕是它们现在与格里纳达还处在战争的状态中。
力马城现在虽然不是首都了,但是这里是东华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
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矿山交易重心。
全世界的商人在这里挑选他们需要的矿石。
这里不仅有现货交易,甚至还有期货交易。
因为几种东华独有的矿石,所以; 矿石商人们谁都绕不开东华。
就连一直叫嚣着制裁东华的大英帝国,也换上了尼德兰人或者是比利时人的马甲前来交易。
但是由于距离太远,很多欧罗巴的商人们对东华望而却步。
所以董书同决定要提前借款来修建到布宜诺斯的铁路。
这虽然会将大量的商船都给分流到大西洋沿岸的布宜诺斯港。
不过能够增加东华的矿石出口量,还能够加强东华对廷根联邦以及布宜诺斯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一旦布宜诺斯的港口对东华的商品进出口产生依赖,那些实际掌控着当地权力的大家族一定会继续拥护廷根联邦接受东华女皇名义上的统治。
依靠东华的庇护,至少还能为他们节约大量的军费。
东华的首都库斯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中文名字,叫做云端城。
这是一座建在高原上的城市,云端之城,让这座城市增加了一些仙气。
就在去年下半年,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董书同才跟所有的华人宣布了这个新名字。
同时,他还以皇室的名义出资建立了一座综合书院,同时还在力马建立了一所矿业学校。
东华是将矿业当做自己支柱产业来发展了。
库斯科城,白墙金顶的大皇宫中。
靖海侯聂大华走进了董书同的书房之中,昔日的伯爵已经升为侯爵。
一身将服穿在身上,配上下颌的胡须,更显得成熟稳重。
“执政王殿下。”聂大华很恭敬的鞠躬行礼。
东华帝国废除了对皇室的跪拜礼。
因为还是受到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且复兴军也一直不兴跪拜。
只有那些从扶桑、半岛或者是安南引入的劳工,总是动不动就喜欢跪拜; 挡都挡不住。
“靖海侯; 你来啦。最近在云端城休养的怎么样?家里面都安顿好了吗?”董书同关心地问道。
“嗯,多谢执政王,家人们都非常喜欢云端城,这里的气候凉爽干燥,非常舒适,环境更是优美如画,如同仙境一般。”
东华几乎所有的高官,都已经将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整个家族从过本土迁移到东华定居。
有些人直接分配了新的府邸,有些人则是分配了土地给他们自己修建。
那些有头有脸的商人也都在云端城花重金买地,给自己建造一座府邸。似乎只有这样才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所以首都云端城大部分都是居民区,工业设施很少,商业也只是为城内的这些高官贵族富商服务而已。
倒是学院、博物馆非常多,而且以后还将更多。
所以说这个云端城的定位是政治和文化中心。
“喜欢就好,我以前就说过要将东华建成我们华人共同的新家园,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在这里自由地生活。”董书同满是憧憬地说道。
回味这些年的经历,从一个被贩卖的猪仔到现在成为南阿米利亚举足轻重东华帝国执政王。
董书同满心都是感慨。
这其中有自己的奇遇,有妻子的支持,有弟弟在远方的帮助。
更有身边这些从本土来的同胞们的共同努力。
“嗯,是的,执政王,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好这块乐土。”
“靖海侯,今天找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交给海军去做。”
“从本土发来的电报说,最近一段时间有多艘商船失踪。本土怀疑可能是有英国人的战舰在东太平洋海域活动。”
“咦,在东太活动,我们这边怎么没有消息说船舶失踪?”
聂大华的第一反应是东华海军存在严重的失职。
靠近东华海域发生的事情,怎么又是本土那边先通报过来的呢?
“失踪的船只大部分都是望西边走的船只。我们东华的到岸船只反而没有失踪的。”
“英国人在南太平洋还有纽西兰以及新南威尔士两个殖民据点,他们也可以绕开麦哲伦海峡,所以这个事情不能怪你们海军。”董书同看出了聂大华有些自责,因此出言安慰道。
“执政,我会安排舰船去搜索,英国的纽西兰殖民地离东太也很远了。我觉得这要是英国的舰船干的话,一定是它们的老式风帆舰船。”
“那些风帆舰船不需要补给燃料,可以长距离的远航,甚至都不需要什么补给。”聂大华皱着眉头思索道。
从吕宋群岛到东华航线上的岛屿基本上都被复兴军给控制了。
英军要是想要靠岸补给的话,那么就一定会暴露,现在他们没有暴露,说明他们一直没有靠岸。
这说明这些英国舰船上的官兵意志力非常的顽强。
“嗯,聂将军你分析得有道理,英国人要是铁了心跟我们在大洋上躲猫猫,我们也得奉陪啊,这条航道可是我们东华的生命线。要是保不住航线,咱们每年必须的移民和财政收入都没办法保证。”
“我明白了,执政。既然这些英国人袭击的都是回去的商船,那么他们一定是以赤道以南的岛屿作为依托。”
“我们的舰队要是沿着南大洋的岛屿搜索,应该能够搜索到。”
从东华回本土的商船都要先行驶五千多海里到颤香山,然后从颤香山到关岛航行三千多海里。接下来还有一千多海里到马尼拉,后面再到广州或者厦门只要不到一千海里。
现在被袭击的这段海域在力马到颤香山的这一段上。
在这条航线的南边有克隆群岛以及波利尼西亚群岛。
其中克隆群岛原本在厄瓜多的控制下,现在已经被东华帝国占领。
这个岛屿面积不小,周围还有重要的渔场,已经是东华帝国新的开发地。
但是更西边的波利尼西亚群岛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岛屿,但是岛屿的数量很多,分部的海域也很广。
复兴军没有完全控制。当初刘大海在太平洋上扫荡西班牙人的时候,也就只占领了几个重要的岛屿,比如圣诞岛。
还有一些岛屿送给了普鲁士人。更多的岛屿还在土著的手中。
英国人原本就是这里的常客,他们也有自己实际掌控的岛屿。
……
一望无际的大洋上,“花果山号”飞剪船正在劈波斩浪,向西航行,踏上回家的旅程。
船长朱从海年年都说要将船给卖掉,然后回海州老家去养老。
但是每次有人要买他的船的时候,他都会以各种理由反悔。
就这样,赵四喜已经混成了货真价实的市长了,他还在跑船。
因为是老熟人,所以四喜还是很照顾他的生意。
每年他都要跑上两个来回,送一些新郑州在本土订的货物还要携带一些半岛和扶桑的劳工。
回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带些白糖或是棉花、兽皮等货物回去。
回去的货物一般也是赵四喜帮他置办。
这样朱从海倒是省心不少。
赵四喜还准备在新郑州给他分一块地,让他过去养老。
但是朱从海虽然是在海上讨生活,却一定要落叶归根,因而拒绝了赵四喜的邀请。
不过那块土地,他还是要了,他让自己的三儿子一家迁到新郑州,也算是给家族开枝散叶了。
在董书恒为了鼓励移民的不屑宣传一下。
家中有多个儿子的家庭,送一两个去移民海外已经算是一种潮流。
更是被一些御用文人说成是开枝散叶、光宗耀祖的好事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朱从海也不能免俗。
今天是阴天,海面上的风也不是很大。
留着大光头,一脸肥肉,看起来油腻腻的朱从海正在躺在甲板上的一个吊床上。
船上的水手大部分都在休息,船舱中传来了吆五喝六的声音。
这是那些闲的没事的水手在赌钱。
回本土的路上事情不是很多,因为船上装的都是一些常规的货物。
“船长,有一艘船在跟着我们。”这时,主桅杆顶上的瞭望手朝着下面大声地喊到。
朱从海眯着眼睛朝远处看去,什么也看不到。
他又举起了望远镜,只能看到一面米子旗。
米子旗!
朱从海在心中暗道不好。
现在复兴军正在跟英国人交战呢。
这里可是东太平洋,怎么会有英国人的战舰呢?
“都他娘的给我滚出来,有敌袭!”朱从海也不拉响警钟了,直接扯着他那大嗓门儿喊道。
“升帆,全速前进。去一些人去把货物抛到海里。”
朱从海要落叶归根,他可不想死在海上,正是这种心理让他果断地做出了抛弃货物的决定。
那么多的货物即使是抛弃也要花半天时间。
要是旁人的话肯定是先尝试一下带着货物逃跑。
“小猎犬号”巡洋舰是一艘英军的老式战舰。
这军艘的舰长查理·迪皮伊就跟这艘船一样老。
他已经五十几岁,这个年龄的舰长在英军中是绝无仅有的。
因为查理·迪皮伊的坚持,这艘老式风帆巡洋舰到现在都没有加装蒸汽辅助动力。
不过这艘战舰也有他辉煌的历史。
查理·迪皮伊曾用这艘军舰载着一位博物学家进行过环球航行。据说这位博物学家前年发表了一篇非常有名的书。
“小猎犬号”也随着这个人的出名上了报纸。这让老查理·迪皮伊感到非常的自豪。
老查理·迪皮伊其实早就可以退役,但是他爱这艘军舰,爱在大海上冒险。他的理想就能够最终葬身大海。
第七二五章 螳臂当车
“舰长,前面那艘飞剪船似乎发现了我们。”站在高高桅杆上的瞭望手的眼中。
前方的那艘飞剪船在升帆修正航向。
一般情况下船只是不会满帆前进,保持长时间的高航速,对舰体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所以这个时候瞭望手能够看到前方的“美猴王号”正在做升帆的操作。
“他们是逃不掉的,没有一个猎物能够逃过我小猎犬号。小伙子们开足马力追上去,将对方送入海底,为我们大英帝国的海军将士们报仇。”迪皮伊舰长张开只剩下几颗稀稀拉拉大黄牙的嘴巴笑道。
迪皮伊痛恨这些东方人,不仅仅是他们多次击败大英帝国的海军,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
那就是复兴军率先发明了铁甲舰,并且用于实战,这让老式风帆战舰的时代彻底结束。
这是迪皮伊真正痛恨黄种人的原因。
就在几个月以前,“小猎犬号”同二十几艘大英帝国仅剩的老式战舰接到了海军部的命令。
军部命令他们从合适的路线进入太平洋,想方设法袭击复兴军在太平洋上的海上防线。
原本这些老式的战舰大都部署在非洲殖民地的周边担任一些巡航的任务。
像印度洋、太平洋一些敏感的地方至少需要加装过蒸汽辅助动力的战舰才能够去。
正是因为要被雪藏起来,迪皮伊舰长才将这种恨转嫁给了复兴军。
这次到太平洋执行任务,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任务。因为布西向南的南阿米利亚沿岸地区已经被东华海军所控制。
“小猎犬号”原本在西非佛得角海域执行巡航任务。
要想进入太平洋,他们必须要横穿大西洋,而且在无任何补给的情况下,绕过风暴频发,气候恶劣的合恩角。
那里靠近南极洲,海水寒冷,不是大雾就是风暴。
这里是所有航海家的噩梦。
不过,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迪皮伊却莫名地兴奋。
他感觉自己似乎又年轻了二十岁。
他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准备好了所需的物资。
因为缺少补给,舰船上将没必要的东西都给卸掉,能够放物资的地方全都装满了物资。
能够长期保存的柠檬和橙子,罐装的牛肉罐头、水果罐头。
此时的航海知识中已经有了一整套预防坏血病的方法。
而坏血病就是长期航行最大的敌人。
至于船员们,根本不需要动员。当年他开始做水手的时候,他的上司和老师就是用鞭子来教导他的。
所以他也从来不跟其他水手讲道理。如果有人不听话,或是想不通,他通常都是用脚去踹。
“小猎犬号”上的水手们却都非常喜欢这个老船长。
因为迪皮伊经常不顾英军的军纪放水兵们上岸乐呵。
在西非的沿岸地区,白人都是贵族一般的存在。
随便找到一个部落,水兵们都能够大赚一笔,还能解决一下自己生理问题。
这么来看,迪皮伊并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这才是大英海军的传统,热爱冒险、残酷无情、不守规矩。
“小猎犬号”一共三百四十五名船员水手,三十六门火炮,装满物资后,他们踏上了征程。
他们航行了四千多海里,到达了距离廷根联邦只有五百多公里的东福克兰岛。
虽然廷根联邦一直宣布对这里享有宗主权,但是英国人却实际掌控着这里。
而东华帝国才刚刚结束一场大战,还没有来得及关注这个偏远的岛屿。
以东华的实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