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了,说的大义凛然,说的声情并茂。
但是巴依并没有被他的表演所蒙蔽。
国家之间的交往那里有什么无私帮助。
很明显复兴军的战区目的就是将大英从亚洲赶出去。
复兴军控制的土地那么多也不在乎次大陆这一点。
将次大陆联合起来与大英作战,对于复兴军来说显然是最为划算的。
大英帝国不仅仅要劳师远征,还要全力以赴。
但是复兴军只要出一名将领,一些武器装备,再加上不需要太多的军队坐镇。
这样的战争打多久都不会消耗复兴军的元气,但是大英帝国能够坚持多久呢?
巴依是一位女王,她当然知道战争需要消耗的资源量有多大?
复兴军是想要借他们这些本土势力来消耗大英帝国。
但是明知道这样,巴依女王还是要欣然接受。
他们本来就干不过大英帝国啊。
除了复兴军之外没有任何人还有能力将这些势力给整合起来。
而且不参加联军,到时候就没有资格参与土地的分配,到时候可能自己原本控制的地区都会被别人分掉。
人家都联合在一起了,到时候只剩自己一家,打又打不过别人,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好,我同意参加战区,今后北方联盟的军队也将接受战区的统一指挥,只是我还有两个条件。”
“这是应该的,女王陛下请讲。”
“第一,我希望今后复兴军能够支援我们一批武器,尤其是骑枪和火炮,我们还要机枪。”
“这个可以,这次作战计划,原本就附带了武器援助计划。”复兴军的军工厂现在正在加紧生产武器装备,一天三班倒,人停机器不停。
仓库中的储备武器也早就被调了出来,跟随征募的陆军一起调到腾冲府集中。
这次复兴军支援过来的枪支就有几十万把,也算是大大出血了。
次大陆这里的军队,除了圣军等少数以外,用的还是前膛枪,这个代差打起仗来有多大,复兴军是再熟悉不过了。
复兴军这次是真的大方,这些武器可是免费援助的。
但是投入这点武器总比自己出兵要省的多。
像大英帝国,每派一名士兵到次大陆作战,至少要上千英镑的花费。
复兴军直接派兵过来作战,每人花费也要上千华元。
但是一支步枪的成本还不到十华元。复兴军的一华元基本相当于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不过因为白银贬值,一华元比满清时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要略逊一筹。
怎么算这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第二,我们北方联盟内部并不是一条心,我担心大英人会秘密派人跟这些人接触。”
“我明白了,我会帮你料理干净。”张德帅赶紧接过话,嘴角还带着讥笑。
北方联盟内部光是土邦就有十几个,它像是一个邦联组织。
巴依女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巴依知道张德帅的手中有一支非常厉害的行动队。
而且张德帅在次大陆经营了多年,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线人。
张德帅也不是第一次帮着女王做这样的事情了。将那些不听话的土王废掉,然后换上听话的。
或者是直接将那些土邦的土地收归联盟直辖。
当然了,为了避免那些土邦离心离德,巴依做的很小心。
正常情况下,只要土邦配合联盟的工作。她也不会对内部的土邦动手。
不过,总有一些人面和心离。表面上是支持联盟,背地里却在给自己找后路。
巴依自从经历了上次的刺杀之后,就不再相信下面那些土邦。
她也开始暗中在那些土邦安插自己的亲信。
当张德帅在跟巴依女王谈妥加入战区的事情之后。
李少荃也进入了缅甸王国境内。
他还是有把握说服伽罗亚的,不仅仅是他在缅甸王国人脉广泛。
当年伽罗亚还是他送到国内,并且是在李少荃的运作的之下继位的。
李少荃很重视这次任务,在行省总长的位置上要想立什么大功劳很难。
这次任务,更像是高层送给他的一次立功的机会。
果不其然,到了达卡之后,李少荃很顺利的见到伽罗亚。
李少荃将复兴军的计划转述之后,伽罗亚欣然同意。
缅甸王国自然也要同意。
一方面,大英军队要是反攻次大陆成功。那么缅甸王国自然也要受到威胁。到时候圣军和北方联盟失败,伽罗亚没了盟友,他自认为自己也打不过大英军队。
另一方面加入联军,缅甸王国还能够再分到一块土地。
李少荃承诺这块土地虽然不一定跟缅甸王国现在的土地接壤,但是至少会在西海岸。
这样的话,这块飞地就能够跟缅甸王国通过海陆联系在一起。
第七零四章 兄弟之战
伽罗亚的反应在李少荃的意料之中。
在次大陆,缅甸王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
他们的国土已经被复兴军和圣国完全包裹住,除了那漫长的海岸线。
李少荃给他送来的是破局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讨价还价出多少兵以及最后利益分配的问题。
这种游说的事情,原本就是儒生所善长的。
第二站,李少荃到加尔各答见到了石达开。
要说这两人还是有点交集的。
当年经过曾涤生介绍,李少荃回到庐州老家,原本准备办团练打长毛。
还是当时淮海军先一步占领了淮北; 打断了李少荃的计划。
要不然,两人还有可能战场上相见呢。
只是现在两人的命运都改变了,一个成为了次大陆圣国的国主,一个成复兴军的地方大员,全权代表。
做为上国的代表,李少荃见石达开无需行大礼。
石达开已经从陈玉成处得知了复兴军的计划。
他最在意的是两点,一个是军队的指挥权问题。
说实话; 他并不放心将军队的指挥权完全交给复兴军。
另外; 战场到时候肯定是在圣国的境内,因为圣国现在与孟买直接接壤。
中部高原地区将是主要的战场地带。
另外一个就是战后土地的分配问题,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这一战打下来,圣国的土地会比现在变少。
那样子对圣国来说,打这一仗还有什么意义呢?
石达开说到这里,李少荃反驳道:“圣王,话不能这么说,圣国现在是占领了不少的土地,但是如果不将各方势力的力量联合起来,最后圣国守的住吗?”
李少荃这话说出来实际上已经是毫不客气。
他并不担心会激怒石达开,因为即使圣国不答应,复兴军也已经联合了其他的各个势力。
到时候,哪怕是圣国被大英军队打败,复兴军也有信心联合剩下的势力挡住大英军队。
至少圣军是不可能跟英军合作的。
也就是说圣军只能选择跟复兴军合作,而复兴军并不是必须跟圣军联合。
“李大人; 我们圣国要是出兵的话; 肯定是承担军事压力最大的一方; 所以我们在联军中要有一定的指挥权。”石达开开始提自己的要求。
这个要求在李少荃的意料之中,复兴军要有应对。
他直接了当地说道:“这没问题,圣王可以派一员大将进入指挥部,担任副总指挥。而这个指挥部采用集体决策的方式。”
石达开点头,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人不被人家派去做炮灰了:“好,我让英王进总司令部。李大人,我估计战场大概率在我们现在与英军对峙的地方。所以战前最好先修筑好防御工事。朕听说复兴军的工兵部队了得。能否请李大人联系总指挥先行派遣一些工兵来指导我们修筑防御工事。”
“另外,我们还需要一批重炮,听说这次英军携带的都是新式的枪炮,我们火枪上与他们差距不大,但是火炮就要差多了。”
“圣王,这些我会向彭司令反应,也希望圣军要做准备,英军可是不会给我们准备的时间。现在首当其冲的就是你们圣国。如果圣王这里坚持不住,也可以将防线往后面退一点。”李少荃劝道,这话中还有一些激将的成分。
“李大人请放心,联军到位之前,圣国会坚持住的。”石达开对自己人很有信心; 同时也不想在李少荃面前示弱。
英军现在只有五万人,就是后面他们调来更多的兵力,也是还要修整的,不可能直接就拉上来发动进攻。
所以石达开觉得他们最近还能坚持住。
“还有一个事情,战后土地分配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先谈好,至少要确定分配的原则。”石达开补充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圣军肯定是出力最多的一个,那么自然也要分到更多,万一最后复兴军跟其他几个势力联合起来对圣国施压,石达开觉得自己似乎也挡不住。
所以利益分配这种关键问题要提前说好。
“圣王的提议很好,战后的分配会尽量考虑各个势力辖地的完整性,另外也会考虑大家出力的多少,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其他势力也都同意这样的原则,如何?”
“那我这里也没有问题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携手赶走英国人吧。”
接下来的行程就简单多了,张德帅基本上都已经谈妥,李少荃只要走一个形式。
北方联盟还好,像南方联盟都没有什么正规的士兵。
他们也就能够在丛林中骚扰大英军队,正面战场上,这些泰米尔人只能算是炮灰。
很快联军初步成立,缅甸出兵十万人,圣军不甘落后,要保住老大的位置,因此出兵十二万。
北方联盟出兵五万,其中的主力其实也就是巴依女直属的两万章西骑兵。
南方联盟出兵五万,这五万人最后大都被当做后勤兵使用。
廓尔喀人出兵三万,由廖祥东率领,这次廓尔喀王国也算是倾尽全力了。
要知道这些派遣出来的军队要自己携带粮草补给。
复兴军指挥给他们提供一些武器作为更换。
苏伦德拉国王打定主意这次要给给廓尔喀再搞来一块平地。
之前划给廓尔喀的那块恒河北边的平原地区,已经让廓尔喀人吃上了大米。
要是能够再搞来一块地,廓尔喀王室的生活兴许就能够更加宽裕一些。
另外一些山南的小国,因为太小,也没有能力派兵,或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没有领土主张。
主要出兵的国家就这五家,当然还有复兴军的五万人。
至于爱乌罕,因为与次大陆之间有白沙瓦隔断。
由西域派人去专门联络,到时候根据这里的战局情况,从另一个方向单独进攻大英军队。
复兴军的西部战区可能也会派兵支援他们。
正当复兴军在次大陆给大英军队罗织了一张大网的时候。
欧罗巴大陆上,由普奥之间酝酿的一场大战终于爆发。
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800多年。
它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松散联合体,也是德意志各邦王公贵族不断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政治舞台。
这个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历来都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尽管大帝国已于1806年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威逼下宣告解体,但在解体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其内部斗争仍很激烈。
是时候结束德意志人的内斗了。
夏洛滕堡宫高大的落地窗前,威廉一世望着窗外的缓缓落下的冬雪。
在白雪的映衬下,王宫广场上的树木仿佛变成了青黑色。
一切都是那么的庄严肃穆。
这是1960年的第一场雪。
他的身后站着两个男人,除了他之外,这两位就是目前普鲁士权力最大的两个男人。
“都准备好了吗?”威廉一世问道。
“全部准备好了,国王陛下。奥地利军队将8万人编成南方军团,对付意大利军队;以其余军力编成北方军团,应对我们;该军团获得萨克森军增援后,兵力达26。1万人,由贝奈德克将军统一指挥,已经在奥地利北部的摩拉维亚境内集结。是抵御我们从西里西亚南下进攻的主要对手。”毛奇参谋长报告道。
威廉一世已经在去年的十月份正式接任普鲁士国王。
他可不是一个新手,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以摄政王的身份管理这个国家了。
这两年他任用铁血先生和毛奇将军对内政和军队进行改革。让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水平大为提高。
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奥地利。
铁血先生更是利用普丹战争之后的荷尔斯泰因以及石勒苏益格问题成功地挑起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
虽然同为德意志兄弟,但是大家都知道未来的德意志帝国容不下这兄弟俩。
“我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威廉一世问道。
“根据我们制订好的作战计划,我军将利用铁路运输线实施战略输送,使用电报进行统一指挥,从而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和外线作战所带来的困难。”
“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25万人的兵力和800门火炮集结到了萨克森和奥地利的边境地区,使之在宽度约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集结和展开。”
“根据作战部署,我军在这个预期的主战场上将分成为3个军团:易北河军团,由赫尔瓦特·毕腾菲尔德将军指挥,约4。6万人,在莱比锡东西一线展开;第1军团,由腓特烈·卡尔亲王指挥,约9。3万人,在易北河以东至格尔利次一线展开;第2军团,由王太子腓特烈威廉指挥,约11。5万人,在格尔利次以东至奥得河一带集结。”
……
毛奇参谋长的回答非常的详细,甚至连每一个数字都力求精确。
而且他一讲起作战计划之后就会滔滔不绝,与他平时沉默寡言的性格判若两人。
“好了,我清楚了,还是跟之前说好的一般,我不干涉你的指挥。我只要胜利的结果。普鲁士人无法接受失败。”威廉一世挥挥手说道。
“是的,陛下,我明白。”总参谋长毛奇颔首说道。
“奥托,我们胜利之后的事情准备好了吗?我们必须要做长远的打算。”威廉一世转向铁血先生问道。
“是的,陛下,只要我们胜利,一切都好谈,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奥地利从邦联中给赶出去,我们将获得建立德意志联邦的权力。我之前就说过,普鲁士要想崛起,要想与弗兰西对抗,就必须要整合整个北德意志的力量。一个孤零零的普鲁士还要受到周边邦国的掣肘,无法与弗兰西对抗。”
“好的,奥托,无论怎样,我都会支持你,军队会支持你,全体普鲁士的公民都会支持你。”
12月3日,普奥战争正式打响,欧罗巴各国称之为德意志“兄弟之战”。
随着普军战略展开的完成,双方开始交火,战争进程发展迅速。
但是,整个战争是在3个战场上差不多同时展开的,其决定性的作战行动发生在波希米亚战场上,它决定了战争的命运。
在南线,即意大利战场,由奥意军队交锋。战事一开始,形势就对奥地利有利。
本来,意大利各邦国的军队主动地向阿尔布特将军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出击。
可是,12月4日,两军在库斯托查发生的第一场会战中,以撒丁王国为主的意军竟被打得惨败,官兵四处散逃,以至于达到无力再战的程度。
奥军也许是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而撒丁王国因为之前三国战争的胜利而骄傲自满。
加里波第提出的不寻求与奥军决战,避其主力,诱敌深入的战略,无人理睬。
萨丁王国到底是对加里波第有所忌惮。
大败的邦国联军向米兰撤退。
奥军紧追不舍,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