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普尔将烟斗再次拿起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来自加勒比海的烟草,劲道很足,香味浓郁。尼古丁舒缓了大脑皮层的疲劳,让他的大脑清明了许多。
“让陆军派往格里纳达和加拿大省的两个军团尽快出发吧,年底之前,我希望南阿米利亚的战争能够再次打响。”
“加拿大省中部的那些华人聚居点要全部清楚。复兴军想在次大陆跟我们决战,我们偏要四处开花。我倒是要看看他们出不出手。”
“普奥的口水仗打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开战啊?”坦普尔问道。
普奥开战的时机选的很不好。
原本大英帝国跟复兴军开战是能够拉上几个盟友的。
大不了到时候在东方给他们分一些利益。
但是因为普奥之争,整个欧罗巴大陆上的国家都被牵扯。以至于大英帝国拉拢盟友的外交活动完全失败。
倒是现在; 复兴军拉着一帮子小弟对大英宣战。号称有几十个国家。
几乎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都成了大英帝国的敌人。
“首相,双方的军队已经在向边界集结,这次是一场大战; 普奥都集结了几十万的军队。”
“沙俄那边有什么消息吗?他们是否愿意跟我们联合在中亚地区动手?”
“根据外交大臣报上来的消息,沙俄人的话含糊不清,他们推说自己的经济情况严峻。国内还有农奴暴动,他们还说复兴军在中亚地区部署的兵力一点都没有减少。”
都是外交用语,翻译过来就是不愿意了。
坦普尔没有感到有多意外,所有人都想看看大英帝国的能耐。
这些欧罗巴大陆上的国家这次变聪明了。
哼……那就等着瞧好了。
坦普尔在心中暗道。
“不用管他们了,这一仗,我们大英帝国自己来打。”坦普尔道。
“对了,首相,我们发现弗兰西人在大量购买我们的国债,数量非常大,巴黎的金融家还在从别人手中收购我们的国债。”秘书继续道。
“那帮放高利贷的什么便宜都想赚。”
“是的,弗兰西人太可恶了,我们发现弗兰西去东方的商船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而我们上半年的贸易额下降了百分之三十。”
“不仅仅是弗兰西,尼德兰、普鲁士,甚至是奥地利的贸易份额都在提升。复兴军只封锁我们的船只,其他国家的船只却通行无阻。”
“我们已经很久都没有船只去新南威尔士了,现在跟那边联络都只能通过尼德兰人的船只。”
“首相,现在有一种声音在质疑为了海峡殖民地与复兴军开战,值不值得。贸易上的损失太大了。最主要的是我们受到了损失,复兴军的对外贸易却没有受到影响。”
秘书说的情况,财政大臣早就已经跟他说过了。他相信只要战争胜利了,这一切都将是值得的。
“哼,他们不知道吗?没了次大陆殖民地,我们大英帝国的经济总量将直接腰斩。那里相当于我们一半的家产。”
资本组成的社会,人们都是按照资本分成一个个群体,他们忠于自己掌握的资本。
就像现在的大英帝国,大资本家支持对复兴军的战争,因为他们在次大陆殖民地和海峡殖民的有大量的实业。
反对的是那些贸易商人,他们手中没有什么实业。
复兴军控制下的大华夏圈占据了全球几乎一半的市场。
原本大英帝国在大华夏圈的商业份额虽然也在变少,但是董书恒还会人为地维护贸易平衡,就像他之前还特意从大英进口大量生铁、钢材。
那时候,大英的贸易商人还是能够从东方赚到钱的。
现在双方断交了,大英的商品一件都卖不过去。
但是像茶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依然要进口。他们自己不能进口,只能从欧罗巴其他国家商人那里购买,直接从批发商变成了零售商。
政府总不能发布命令禁止人们喝茶吧,也无法禁止那些贵妇用精美的丝绸来装饰自己的长裙。
这么算下来,现在吃亏的还是大英帝国。
“首相,原来印度洋舰队有一支分舰队在南洋地区击沉了十几艘复兴军运输船,不过最新消息,这支分舰队被复兴军发现并消灭了。”
“这些勇士做的很好,这种破交战可以发扬,回头我会跟桑威奇部长商量,我们还有很多风帆战舰,可以不依靠补给就远距离航行。”
“首相,商船协会那边报告,宣战以来,我们在东方已经损失了五百多艘商船。”
“其中有三百多艘是在南洋和印度洋被复兴军捕获或者是击沉,另外有两百多艘是在大西洋被击沉或者俘虏,据我们了解,东华舰队甚至北上加勒比海袭击我们的商船。”
“首相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我们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坦普尔听的一阵胸闷,大英帝国还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
“好了,让桑威奇过来找我。”坦普尔听完了秘书的汇报。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海军大臣。
一切问题的症结还是大英的海军现在疲软,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庞大的海上利益。
不一会儿,有些憔悴的海军大臣桑威奇来到了首相府。
他最近的压力比坦普尔还要大。
半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泡在船厂。
为了让水兵们能够尽快地熟悉船只,他甚至让水兵参与到战舰栖装工作中。
这样他们能够对战舰的整个船体结构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勇士”号和“黑王子”号的陨落,损失最大的不是这两艘军舰,而是这两艘军舰上的航海实验参数,以及这两艘军舰上拥有铁甲舰驾驶经验的官兵。
最近一段时间,大英也一直尝试与东华帝国谈判,试图赎回那些被俘虏的海军官兵。
但是大英帝国手上的筹码太少,而且也不能放弃与东华帝国的敌对关系,所以就一直这么僵持了下来。
东华帝国知道大英帝国上它们与格里纳达之间和谈的最大的阻碍。
所以,大英才是东华最大的敌人。
帝国成立之后,东华海军有了布宜诺斯这个优良的大西洋补给港口。
聂大华就频繁带领舰队从这里北上对大英以及格里纳达联盟的各个邦国进行破袭战。
东华从复兴军处新买的两艘“镇海”级驱逐舰“招远”、“明远”也已经服役,加上一起过来四艘“江河级”护卫舰。东华帝国成立了自己的大西洋舰队。
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进行海上破袭战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近几个月以来,刘忠云在大西洋捕获的大英商船已经有上百艘,被他们击沉的大英商船则更多。
这些大英商船上大都也有武装,但是显然比铁甲舰差远了,而且他们的速度也比不上铁甲舰,一但被发现就几乎逃不掉。
这些被捕获的商船拉到东华卖给那些航海商人都已经可以再买一支舰队了。
为此,珠穆还封了刘忠云爵位。
……
桑威奇走进了满是烟味的首相办公室。
“桑威奇先生,我刚刚听到的一个糟糕的消息,我们大英帝国的商船正在遭受敌人的袭击。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要不然,没有办法给民众一个交代,民众会对政府失去信心。”坦普尔说道。
“我也听说了这件事情,舰队袭击商船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这件事情很难办,我们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对商船进行护航,但是那需要大量的战舰,即使现在我们的大白舰队服役了,也做不到这一点,况且我们的大白舰队还有重要的使命。”
“第二个就是我们对敌人进行对等的反制,但是复兴军的主要航线在太平洋,他们几乎没有跑大西洋的商船。他们都是在本土进行交易。”
“我感觉复兴军是有意这样,按照他们的实力早就已经可以自己派商船到欧罗巴进行交易,但是他们却没有。”
坦普尔点了点头,听桑威奇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此。
难道复兴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要对大英帝国开战了吗?
“我已经下令对所有途经开普敦的商船课以重税。那些大陆国家想要趁着我们开战,自己赚钱,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坦普尔这么做只会让船只避开开普敦港停靠。南部非洲的港口又不是只有那一处。
桑威奇没有说什么,他继续自己刚才的话:“但是我们要将舰队派到太平洋的话就要避开复兴军控制区。”
“现在整个太平洋都在复兴军的控制之下,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战略要地,比如锡兰、麻六甲、麦哲伦海峡,我们的战船要避开这些地方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即使最后能够成功进入太平洋,我们自己的损失也会很大,所以这件事情需要首相您来定夺。”
“这是用我们海军将士的性命来维护帝国的尊严。”
“桑威奇,你也是军人,你觉得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是性命重要,还是尊严和荣誉更重要?”
“是尊严,我的首相阁下。”桑威奇毫不犹豫地回复道。
两人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决定,大英帝国的海军失去了宝贵海军人才储备。
他们虽然也对复兴军的太平洋航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因为缺少补给带来的疾病,以及复杂海况引起的海难,让这些突入太平洋的大英海军战舰十不存一。
回过头来,他们才发现,这些风帆战舰虽然落伍,但是那些战舰上的船员都是宝贵的海军种子。
大英海军称霸几百年,靠得不是那些坚船利炮,而是这些经验丰富,富有开拓精神的海军官兵。
第七零二章 情报
次大陆的中东部,北靠萨特普拉山脉,东到加尔各答; 西到那格浦尔,南到海德拉巴这块广大的区域,现在已经是在圣国的控制之下。
这么大一块地盘比圣国原本控制的东北部地区还要大。
从表面上来看,圣国似乎才是这次战争中最大的赢家。
石达开已经急不可耐地赶到了加尔各答,这次他基本上将圣国的领导班子都给带过来了。
只在丁苏吉亚留守少量的官员。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圣王这是要迁都了。
加尔各答的地理位置优越; 底蕴深厚,此时的它在整个世界上都算是比较大的城市。
伽罗亚其实也非常眼红的,但是他已经有了达卡以及吉大港这两个城市。
当初他们也是在圣军的帮助下才得到达卡的。那个时候就谈好了; 今后占领加尔各答要留给圣军。
还有圣国的军力确实比缅甸王国的强,这才愿意将加尔各答让给圣国。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复兴军从中起到的作用。
但是对这一现状,伽罗亚并不满意,相当于是堵住了他们西进的道路了啊。
所以这次伽罗亚并没有派出多少的兵力支援圣军。
好在现在加尔各答已经打下来了。加尔各答往西、往南的大片土地进入了圣国的囊中。
“圣王,您看,这里是加尔各答的造船厂,这些船台可以建造几千吨的大帆船,我们已经找回了一些工匠,船台上的那几艘船原本英国人在的时候就快要完工了。”
“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里的船台制造铁甲舰。城内的钢铁厂可以制造装甲,钢铁厂的技术骨干都在,他们现在都愿意为圣国服务。”圣国的工部尚书王兆守正在向石达开介绍加尔各答船厂的情况。
“善工啊,对这些工匠,不管是英人还是印人、孟人,我们都要善待。同时要多派我们自己的孩子跟着他们后面学习。咱们圣国不缺英勇善战的勇士,但是缺少能工巧匠,咱们不能总是什么都跟复兴军购买。”
“那样,复兴军就像是用一根缰绳将我们给栓住一般。”
善工是王兆守的字; 这个人以前是一个造船工匠。
他是石达开身边的老人。当年太平军进江宁之前,他就跟着石达开了。
石达开重视水军,所以善于造船的王兆守成了他手下重要的工匠头子。
这一跟就是十几年,王兆守现在已经是圣国的工部尚书。
这次来到加尔各答,王兆守的任务是最重的,因为石达开看中的不是城中那些英人建造的小洋楼,而是城中的这些工厂。
石达开知道,圣国今后要强盛起来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
“是,圣王,微臣一定将这件事情办好,那些有真本事的,咱们一定会善待。”王兆守应道。
“对了,善工,我们派到拿下工厂的主事,要交代清楚,自己不懂得事情不要乱管,咱们自己人有几斤几两,我是清楚的。要是因为谁滥用权利影响了生产; 我绝对不会轻饶。”石达开冷冷地叮嘱道。
“是圣王; 下官会管好下面这些人。”王兆守恭敬地答到。
这次石达开将这些工厂交给他工部管理; 让整个工部的权力扩大了很多。
工厂的主事算是工部下属的官员,会根据工厂的规模制定衔级。
这样的主事一下子多出了上百个。
王兆守的压力也很大,这些人的差事要是办不好的话,他也是要担负责任的。
“圣王,英王回来了。”一个侍从报告道。
“好,我们回去。善工,你要将这些工厂工人每日消耗的粮食数量计算一下,还有工厂需要那些原材料,还要搞清楚他们原本的销路。所有的东西计算好之后交一份给我。”临走前,石达开又交代道。
石达开知道陈玉成回来是干什么的。
在石达开到了加尔各答之后,陈玉成就离开加尔各答。
带上三万多的援军去了中部的战略要地那格浦尔。
朱雀军团沿着海岸线向南进攻的非常顺利,一路打到了海德拉巴与泰米尔人主导的南部联盟胜利会师。
但是向西追击敌人的飞龙军团却在中部高原上的阿克拉城受到重挫。
飞龙军团一直追着大英的残兵败将,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
原本他们以为英军也会跟之前一样弃城而逃。
但是,他们到了阿克拉城下之后却受到了英军顽强的阻击。
飞龙军之前接连胜利,几乎是撵着英军的屁股跑,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现在遇到抵挡,哪里会这么容易放弃。指挥官李天茂不顾自己手下是骑兵不善于攻城。硬是让骑兵强攻城堡。
结果英军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几挺转管机枪,杀的圣军是措手不及。
紧接着,英军的骑兵部队带着仆从军骑兵从南北两个方向包抄过来。
原来英军是早有准备故意诱敌深入。
第一批到这里的五万英军有一支轻骑兵师。
现在感到阿克拉城的就是这支骑兵。
罗伯特将军依然担任指挥官,他手下的溃军加上一路上收拢的仆从军还有五六千人。
而李天茂手下的飞龙军有一万多人。
好在,皇家轻骑兵师原本就有五千人,加上从孟买带来的仆从军,总人数也达到了一万多人。
飞龙军使用的都是复兴军产的1853式骑枪。在之前的追击战中,这种枪以它的高射速,大量消灭了溃兵的有生力量。
大英的援军也不赖,他们全部都换上了新式的卡宾枪。
罗伯特在东边的沃尔塔城就已经知道了援军到来的消息。
但是他没有将阻击的地点放在沃尔塔。
一方面这座城城市没有阿科拉的城墙坚固。另一方面,沃尔塔周围的地形并不适合骑兵伏击。
再者,英军的骑兵师还需要时间做准备。
李天茂的反应倒是很快,他发现对方的伏击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撤退。
但是他们这次碰到是在克里米亚战场立下过赫赫战功的皇家第五轻骑兵师。
李天茂一路跑到了那格浦尔才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