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485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85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一点就让田方的信心大增。
  这意味着他能够用比以前快上一倍多的速度将自己手下的士兵投送到需要的战场之上。
  这意味着他能够在战场之上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因此他到了伊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造船厂看看。
  造船厂位于伊城河港的边上。
  乌河流到这里马上就要汇入亚马逊河,所以河道的最宽处已经有两千米。
  船厂就在一处河湾处。这里的原本就是一处船厂。原本的白人船厂主早已经没了,现在这处产业归属于东华王国。
  船厂的空地上堆着大量的圆木,这些都是原本船厂储备的风干圆木。这还要感谢原厂长的远见卓识,屯了这么多的木材。
  新鲜的木材并不适合造船。
  好在这里就是处在雨林地带,优质的木材成本很低。
  田方见到很多工人将圆木拖入锯木厂房之中,在那里木头会被加工成固定的规格。
  “克虏伯,您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一个年龄只有三十几岁的中年人身后跟着几个随员快步走了过来。
  “肖厂长,我来看看你们造船进度,战事很快就要开启,军令如山,十万火急,我这儿等着船用呢!”
  田方是军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
  “克虏伯,您就放心吧,执政调了五十几艘大木船给我们,我们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地改造,再给我三天时间就能够全部改造完成。”
  “好吧,肖厂长,我就当你是立了军令状了。”
  五十几艘船一次可以运送四五千人了吧,给先头部队用则是足够了。
  田方又在船厂转了一会才离开。
  随着军队陆续到位,他要去前线完成部署。
  在北部战场的东线,田方只准备五万军队。
  他准备设立两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就是东华与哥伦布里亚原本的国界线普图马约河。
  这条河上,西部是高山丘陵,渡河困难。
  东部是平原地带,河道宽阔而平缓,大部分地方都适合渡河。
  不过联军肯定是从几个主要的渡口过来。
  目前哥伦布里亚在这里一共有埃尔恩坎托、阿里卡以及阿方索三座城镇。
  这应该是他们主要的渡河地点。
  相对于对方,东华对这里的开发要薄弱的多。
  东华在南岸只有一座堡垒名为殷地堡。
  在这里防守对于东华确实不利。
  田方在这里设置的第一道放线,就是用来放弃的。他已经安排好了,阻击在这里稍做抵抗就会撤离。
  之所以还要在这里抵抗就是为了吊住敌人。
  当然了能够依托河道给敌人以打击也是不错的。
  第二道放线纳波河才是重点。
  纳波河河道更加的宽阔。其南岸的开发程度也相对较高。
  “钱区长,给你两天时间将两河之间的人口都迁到纳波河的南岸。”两河之间的区域属于边疆区,有一个华人区长管理。
  “是,克虏伯,保证完成任务,两河之间现在的人口并不多,只有三座农场以及一百多户自耕农。只是可惜了刚插好的几万亩水稻。”钱区长叹息道。
  这一块区域是他带人从零开发起来的。
  “放心吧,顶多就耽误施肥,等到稻子抽穗之前,战争肯定会结束的。”田方安慰道。
  “好吧,想必那些白人也不会把我们的稻田给毁了。”
  第一道防线主要为了迷惑敌人,让敌人感到东华军不敌他们,然后将敌人吸引到第二道放线。
  但是又得真正地给敌人以打击,要不然就吸引不住敌人兵力。
  田方希望自己放在东线的五万人能够吸引住敌人的主力。
  而他将率领十万主力部队则沿着西线攻入厄瓜多,沿着西部的海岸线向北攻击。
  这样他们能够得到海上的支持,后勤保障的压力要小的多。
  在太平洋的制海权是他们此战的最大优势。
  库斯科城,东华王宫。
  “执政,这次咱们的海军真的要跟大英帝国开战吗?”对于董书同的这个决定,马春还是有些担忧。
  “真不真,不在于我们,而在于大英帝国,他们若真的拿海军来为新格里纳达撑腰,我们唯有开战了。”
  “靖海伯有没有说胜算如何?”马春问道。
  “靖海伯觉得我们可以全胜。有些事情你也不知道。书恒给我们调来了一些秘密武器。但是这东西对地利的要求比较高,好在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里。”
  麦哲伦海峡的东段,波涛汹涌。
  洋流和西风在这里碰撞,海水在这条狭窄的海峡之中就像奔涌的江水一般。
  东华舰队经过了几天的航行终于驶出了东部的出口。
  一进去大西洋,整个舰队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司令,靖海伯,我们这次真的要去跟大英帝国的舰队打吗?”
  “九千多吨唉!乖乖,足有我们的三倍大。”甲板上“镇远号”的舰长杜坚毅一边询问一边唏嘘。
  自己这边现在只有三艘铁甲舰。加在一起也就六千多吨。
  这次刘忠云带着分舰队去北边破交,他心中着实是酸了一下。
  还以为自己跟着司令到南边来大概率就是以防万一。最后可能什么仗都捞不着打呢。
  他们在位于海峡东部的东门港内视察了这里的一直秘密部队时,杜坚毅才知道自己这次南下可是赚了的。
  东门港位于后世的蓬塔德尔加达,这里是东部海峡的最狭窄处,这里的天气条件也是最为恶劣。
  因为港口西侧高山,这里的一年当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大雾。
  东华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小型要塞,一个补给港口。还有灯塔等设施。
  田方到这里专门查看了一支秘密部队。
  十五艘“海狼”级快速鱼雷艇。
  够不够大英帝国舰队喝上一壶的呢?
  而杜坚毅手下的三艘铁甲舰要与大英帝国舰队对抗肯是不够的。
  他们只是诱饵。
  大英帝国海军会想到东华拿自己的主力舰队做诱饵吗?


第六五五章 扩军
  “当务之急,是要先找到大英帝国的舰队,将他们引进麦哲伦海峡才行。”聂大华打断杜坚毅的絮叨。
  现在还有多种可能性:
  第一大英帝国真的就是来示威一下,就跟之前一般。
  第二,大英帝国的舰队是来夺麦哲伦海峡,然后从海上威胁东华。
  第三,大英帝国不走麦哲伦海峡;  而是从更南边的合恩角绕过去,直接去袭击西海岸。
  所以聂大华现在在麦哲伦海峡东出口外守株待兔就非常重要了。
  无论是哪一个计划,他们都要走大西洋沿岸的。
  布兰卡港。
  这个港口位于布宜诺斯地区的南部。
  处在布兰卡湾内,是廷根联邦最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
  港口的鱼市内有一家收购海鱼的铺子。
  铺子是以一个西班牙裔白人所开。
  那个西班牙裔名叫阿圭罗·肯佩斯。
  肯佩斯先生长的瘦瘦高高,总是带着和煦的微笑。
  虽然他才到这里的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已经在这个肮脏的市场中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他给的价格总是那样的公道;  有时候渔夫们没有打到鱼,沮丧地空手而归。
  肯佩斯先生总是会送上一杯皮斯克酒;  同时还有自己祝福。
  如果是见到那些瘦弱不堪,营养不良,还光着屁股乱跑的渔民家的孩子,肯佩斯会送上一个羊角面包。
  渔民们称呼他为“善良的肯佩斯”,同行们则说他是在沽名钓誉。
  不过几乎所有的渔民收网之后都会到肯佩斯这里聊聊天。
  “卡亚斯先生,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收网了?”肯佩斯远远地看到一位熟悉的渔民肩膀上扛着渔网,沿着港口的小路向自己这边走来。
  肯佩斯的门店位置很好,门前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正对着港口的方向。
  “哦,肯佩斯先生,我今天真倒霉,昨天晚上刚刚修好了渔网,准备今天出海捕鱼,可是港口的那帮子只会收税的家伙们却不给我们出海了。啊呸!”卡亚斯抱怨道,完了还对着港口的方向啐了一口浓痰。
  “这些人还真是不讲道理,大家总要吃饭啊。可是他们总要给一个理由啊!”肯佩斯皱了一下眉头,随即又舒展开来,他带着同情的语气问道。
  “是啊,说是大英帝国的舰队今天要到港口的停靠补给;  我看这些人就是在拍英国佬的马屁。”
  “唉!卡亚斯先生;  我们都是升斗小民,总是斗不过他们的,来喝一杯,然后回去躺到吊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当是给自己放一天假期了。”肯佩斯拿出了一个酒杯,注满了浅黄色的酒水递了过去。
  “谢谢您的慷慨,肯佩斯先生,下次我要是打到了金枪鱼一定先卖给您。”
  ……
  这个渔夫走后,肯佩斯让自己的一个殷地安仆人过来看着店铺。
  然后来到了城市外的一家小农场。
  他平时就经常到这里的来送鱼。
  进入农场之后,肯佩斯来到了农场主的住所,在农场管事的的带领下,他穿过了好几个房间,来到了住宅深处的一间书房。
  一个穿着廷根人服式的华人男子正坐在房间的一张深褐色书桌后方。
  “组长,如您所料,港口被封锁了,大英帝国的舰队今天入港。”肯佩斯身体微躬,抬着眼睛看着那个男子说道。
  “很好,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盯着他们一共有多少艘舰船,舰船的大小,还有他们补给了多少东西,以及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华人男子看向肯佩斯,用西班牙语说道。
  “好的,我明白了,组长。”肯佩斯说道。
  这个任务并不算困难。
  如果是有一支舰队在港口停靠补给的话,肯定是要从港口内雇佣劳动力去搬运物资的。
  而那些空闲在家的渔夫们恰好需要这份工作来赚取今天的面包。
  肯佩斯很容易就能够从渔夫那里的到他想要的情报。
  “好的,你回去吧。”年轻的华人男子又说到。
  待到,肯佩斯离开之后,华人男子推开了这间书房的一个后门。
  后门外是一个不大的小院子,里面种满了美丽的爬墙蔷薇。
  蔷薇花丛的一角是一间墙上布满透气孔的鸽舍。
  “咕咕咕……”的声音从鸽舍种传出来。鸽子们似乎是觉得主人要来投喂食物了,一个个叫的越加的欢快。
  年轻的华人从一号笼子中抓出一只灰色的鸽子。
  这只鸽子已经休息了一个多月,积蓄了足够的体能,可以再次执行任务了。
  将卷好的一小卷纸放进了鸽子坐腿上的一跟管状小桶之中。
  不一会儿这只灰色的鸽子向南方振翅飞,很快消失在天际。
  一天后,布兰卡港口之外,两艘如同岛屿一般的巨大战舰缓缓地驶进了港口。
  紧跟其后的还有十几艘风帆战舰。
  其中甚至还有布宜诺斯的那支舰队。
  布宜诺斯海军旗舰“圣保罗”号上,上次从东华海军手中逃过一劫的海军司令卡洛斯·巴普蒂斯塔羡慕地看着两艘大英帝国的铁甲舰。
  “这才叫铁甲舰呢,大英帝国到底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相比于巨大的“勇士号”,那东华海军的铁甲舰就像是玩具!”
  卡洛斯·巴普蒂斯塔在心中暗自想到。
  可惜廷根联邦订购的铁甲舰也只有三千多吨而已。
  再看看自己脚下的风帆战列舰,卡洛斯·巴普蒂斯塔一脸的嫌弃。
  “勇士号”上,乔治·布莱克海军上将正在欣赏布兰卡港口的风景。
  “唉,廷根落在这些西班牙人后裔手中也真实浪费,都已经二十多年了,这座港口城市竟然一点变化都没有。”布莱克在心中吐槽道。
  他上次来布兰卡港还是在二十年前。
  这么富饶的土地,廷根人都没有治理好。身为一个骄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布莱克觉得这跟他们的人种有很大的关系。
  “蒙巴顿,你传令下去,现在就开始补充物资,物资要补充得充分一些。我们下一站直接去麦哲伦海峡。”布兰卡对他身后的一个中年上校的吩咐道。
  “是的,司令官阁下,这就去安排。”
  “莫非这次真的要去跟东华开战?”蒙巴顿在心中盘算道,这件事情会对大英帝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随即,他摇了一下头,一个南阿米利亚的小国,打了就打了,又能够给大英帝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谁叫他威胁到大英帝国的利益了呢?
  洛城,五千名长江安保队员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登上运输船队。
  他们将在海上航行五天时间,然后在的布拿马登陆。
  登船之时,战士们还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
  他们也不需要知道要去哪里。
  在阿米利亚,他们除了华人之外,可以跟任何的国家、任何的人开战,因为他们是雇佣兵。
  他们只要服从命令,为钱而战。
  一个名叫“成本平”的中年士兵背上了自己背包和步枪准备离开家门。
  “阿郎,这次出好任务就退了吧,你看人家张三顺回来好好经营农场,多好啊。咱们家也不缺这点钱。你这每次出去,我这心中都是提心吊胆的。”成本平的妻子赵氏跟在丈夫的身后唠叨道。
  成本平在军中已经是一名老兵,他没有什么文化,到现在还是一名小队长。
  谷鲍
  “好了,你个婆娘,不要再唠叨了,我不是雇佣了两家扶桑人吗?还用老子种地吗?”成本平喝骂道。
  他是可以回来过上小农场主的舒服日子。
  但是成本平并不想过这样平淡的生活。
  他已经喜欢上了战场上的腥风细雨。
  在军队中他能够找到那种受人尊重的感觉。在战场上他能够体验到那种让人兴奋的刺激。
  那些新兵蛋子,哪个不给老成面子。大队的很多中队长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挣出来这么大的家业了,儿子、女儿都有了。
  哪怕是自己死在战场之上,家人们有能够过上不错的生活。
  说完,成本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门。
  赵氏很怕自己的丈夫。见丈夫走后才一个人偷偷地抹泪。
  身后传来了碎碎的脚步声。
  家中的扶桑女仆惠子拿着一个木桶去牛棚中挤奶。
  加华这里的华人也跟白人学会了养殖奶牛。
  他们每家都有大片的土地。没必要全部都用来耕种粮食。
  那些位置差些的地方,基本上都用来种植牧草。
  就是耕地一般也采用轮耕的方式。
  种上一季粮食之后再种上一季苜蓿,这样不仅能够收获一季牧草。
  苜蓿是豆类植物,还有固氮肥田的作用。
  这种轮耕方式,华夏早已有之,只是在国内土地太过稀缺。
  只能提高耕种土地的效率。轮耕之法逐渐就荒废下来。
  在加华这里平均每户人家都有上千亩土地,没必要全部种粮。
  见到了仆人,赵氏赶紧又换上了一副苛刻的女主人形象。
  家中一共有两户扶桑人长工。两男两女,他们每家还带了两三个孩子。
  扶桑人吃住都在成家。每年还能够得到十个华元的报酬。
  这些人都在官府登记造册,他们没有加华公民身份,不能随便离开庄园。
  否则就会被外面的加华警察抓住。
  “惠子,等一下让你家的池边去把东边山坡上的红薯田给整好。母猪马上要下崽子了,原先那一块地不够用了。”赵氏叫住了正迈着小碎步快走的扶桑女仆吩咐道。
  “是,夫人,我这就去转告池边。”惠子躬身说道,池边就是她的丈夫。
  “另外,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