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421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21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们还获得了大量更加廉价的华夏商品。爱乌罕的商人也可以从华夏进货,然后向南边销售,占有一些华商不愿意去做,或者是不方便去做的小市场。
  总之,现在的爱乌罕是打定主意跟着复兴军后面混了。
  现在复兴军的人员在爱乌罕南部扶持那里的部族向南渗透。这也是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所默许的。
  他自然也希望爱乌罕的领土能够向南扩张。
  历史上,卡拉特汗国曾属属于爱乌罕管辖,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才会生活着这么多普什图人。
  多斯特自然也想夺回这块沿海的土地。现在的爱乌罕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要是继续这样,爱乌罕永远也富裕不起来。
  现在华夏人暗中扶持南边的普什图部族,尤其是那些在卡拉特汗国境内的普什图部族。
  这正是多斯特原本想做,而又没有能力的去做的事情。
  “在帮我取西域送回来的简报,最近一期有关爱乌罕的。”董书恒没有回头,再次吩咐道。
  笃姬颔首,迈着小碎步,很快就取了过来。
  董书恒将情报接了过来,扫视了一下,在这个由北向南的箭头旁边写了一连串的数字。
  这是复兴军在这里可以动用的普什图人武装的数量。
  五千普什图人还不足以撼动英国人在这里统治。顶多是打劫一些土邦的小城。
  不过最新的情报显示,普什图人武装似乎有些膨胀。
  他们仗着自己手中的武装开始对南边的卡拉特汗国城邦发动了多起小规模的劫掠。
  这不符合复兴军的利益,董书恒现在还不想暴露这里的力量。
  普什图人这种莽撞的举动很快就会让英国人察觉这里的异常。
  光是普什图人手中的装备就能够反映出这里的问题。
  英国人要是提前对他们镇压的话,情报部花的那么多心血不是白费了吗?
  董书恒琢磨着要不要申饬一下情报部。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情报人员的失职。
  好在郑剑现在去了中亚。董书恒赶紧草拟了一份电报,让笃姬给侍从室的机要科发出去。
  收件人正是在浩罕地区正在训练沙俄暗子的郑剑。
  复兴军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那些普什图部落战士,可不是让那些头人拉出去抢劫财物的。


第五七九章 廓尔喀王国
  “总统,您请喝茶。”笃姬见到董书恒的眉头稍稍的舒展开来,知道他想完了事情。
  于是,她赶紧将刚刚沏好的茶水倒了一小杯端到了董书恒的身后。
  董书恒头也不回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对于董书恒这样不算文雅的喝茶方式,笃姬早已经习以为常。
  董书恒喝茶基本上就是为了解渴。他可没有旁人的闲情逸致去慢慢品茶。
  喝完了一杯茶,董书恒的思绪再次回到了地图之上。
  他将目光转向了廓尔喀王国。
  廓尔喀从乾隆年间开始就是大清的藩属国。
  而且在一众藩属国中算是比较铁杆的那种。
  即使路途艰险,每年的朝贡也从不间断。
  董书恒对这样的小弟自然是喜欢的紧。
  像这样的小弟一定要多多照顾,正好可以立为一个标杆。
  廓尔喀人是天生的战士,喜马拉雅山脉将这些人的意志磨练的如同磐石一般坚硬。
  两年时间,董书恒半卖半送地先后给廓尔喀王国搞过去了两个师的装备。
  在圣国占领了阿萨姆地区之后。这批装备通过茶马古道终于陆续送到了廓尔喀王国的国都加德满都。
  圣军的西部控制区正好跟廓尔喀相邻,这就让这个喜马拉雅山脉南路的国家终于可以更加方便地跟宗主国联系了。
  从云南绕到南边腾冲府再向西进入廓尔喀王国。看似是绕道,实际上比从高原上过去要方便快捷的多了。
  这两年苏伦德拉·比克拉姆·沙阿国王的日子好过多了。
  自从1813年英因殖民者鼓动北方的土邦首次入侵廓尔喀王国开始。
  廓尔喀王国就一直受到南边印度土邦的骚扰,这让王国的情况与日俱下。
  虽然廓尔喀人英勇善战,再加上有地理上居高临下的优势,挡住了这种进攻。
  但是,廓尔喀原本就是一个极为贫困的国家,现在因为接连的战争变得更加贫困了。
  国内的矛盾也日益严重。廓尔喀族只是王国生活着的众多族群之一。
  当廓尔喀王国日子贫困,国内的矛盾加重,原本被压制住的族群矛盾就会凸现出来。
  再加上英国人从中挑动,要知道英国人最擅长做这样的事情。
  廓尔喀王国内部民族起义时常发生。
  直到两年前廓尔喀向华夏称臣。不久之后又与圣军建立了联系,这样混乱的形式才渐渐好转。
  有了圣军在东南面作为屏障,同时还将英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廓尔喀的外部形势好转了很多。
  南面的印度土邦被圣军收拾过一通也不再对廓尔喀造成什么影响。
  在理藩院的协调下,廓尔喀王国开始编练新军。
  国王苏伦德拉对复兴军的使团可谓是言听计从。
  按照使团的安排,苏伦德拉将原本在印度地区服役的雇佣兵全部召回。
  是的,英印军中还有一个廓尔喀营,这个人廓尔喀营在帮助英军镇压印度地区土邦起义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按照之前英国入侵廓尔喀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英国人有在廓尔喀招募雇佣兵的权力。
  所以在英印军中一直存在一个廓尔喀营。这些廓尔喀人身材不高,但是体魄健硕,吃苦耐劳,英勇善战。
  廓尔喀王国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地,这些廓尔喀战士自幼在坎坷的山路上行走。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他们性格强悍,身体健壮,特别擅长山地战和近战。
  英国人在入侵廓尔喀的战争中就看中了这些战士。
  按照他的分化统治的原则,用这些廓尔喀人来镇压南边的印度土邦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他们就出钱在廓尔喀雇佣了一大批雇佣兵。
  不过随着廓尔喀王国完全倒向了复兴军,在加上英印军在东北阿萨姆地区的失败,廓尔喀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弟继续给英国人做炮灰。
  廖祥东看着训练场上的这些廓尔喀新军,想起了当初刚刚从盐丁转为淮海团练的自己。
  那时候的他们第一次吃饱了饭,拿上了军饷,在训练的时候没有人会偷懒。
  大家都是卯足了劲儿去训练,拼命地让自己变强。
  现在他眼前的这些廓尔喀人跟当初的他们的何其地像。
  都是穷苦人出身,大家对于这样能够改变自己生活的机会都是异常地珍惜。
  自从跟着理藩院的使团到了廓尔喀王国之后。廖祥东就没有回去过。
  他在这里的工作一直很忙,而回一趟家需要的时间他多。
  他反正孑然一身,一人吃饱全家都饱。
  每个月的军饷都是打到他在长江银行的账户,账号的密码他都留给了父母。
  这笔钱足够让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改善生活的了。
  而他在加德满都根本就不需要花钱,每个月从廓尔喀王国得到的津贴,他都用不掉。
  廖祥东今年已经二十五了,搁在这个年代不算小了。
  在这里生活了两年时间,让原本就不白的廖祥东变得更加的黝黑。
  不过这里平时吃的奶制品和牛羊肉比较多,这让廖祥东长的极为壮硕。
  隔着衣服似乎都能感受到他身上肌肉。
  当初廖祥东是以卫队长的身份跟着使团来到了廓尔喀王国。
  下这支队伍中,廖祥东是军事上的主官。
  一开始的时候,他先是跟同伴们帮助廓尔喀王国训练了一个团的新军。
  新军的兵源全部都是从加德满都周围的村落招募穷苦的良家子。
  在复兴军教官团的指导下,这个新军团参加了平定廓尔喀地方上的叛乱,参加了抵御南部印度土邦的入侵。
  还在印度土邦入侵哲孟雄的时候前去支援作战。
  每一场作战,这支新军都表现优异。
  这让苏伦德拉国王对复兴军教官团更加的信任。
  加上与圣军建立联系后,向东边商路的开通了。廓尔喀产药材、羊毛、香料、铜器、银器、饰品、天然宝石等物产终于可以运到阿萨姆地区和华夏的西南地区销售。
  苏伦德拉的国库之中终于渐渐宽裕。
  这位国王终于发现背靠宗主国的好处。华夏稍微漏一下好处,就能极大地改善廓尔喀王国的状况。
  实力增长上去,他渐渐也有了新的心思。
  廓尔喀的南边就是肥沃的恒河流域。
  要是能够在那里占据一块地盘,那么廓尔喀人今后可能就不用再挨饿了。
  当然了,苏伦德拉国王也想改善一下王室的生活。
  于是这位国王满怀期待地拿出样式的积蓄,主动请求教官团帮助廓尔喀对新军进行扩充。
  两年时间,廓尔喀新军从一个团扩成了两个团,现在又扩成了两个师。
  在这个过程中,廓尔喀的旧军队也不断地被裁撤缩减。要不然以廓尔喀的体量根本就不可能养活那么多的新旧军队。
  廖祥东作为廓尔喀新军的总教官兼军事顾问团团长,身上担子自然又重了几分。
  一下子扩编了那么多的军队,廖祥东他们不仅仅要训练新兵。还要对新提拔的军官进行培训教育。
  廓尔喀军中的军官大都还是原本的旧军队中改任过来的,很多是王室的贵族和地方上的头人。
  这些人的指挥能力真的一般,基本上还是原来的那一套。
  好在苏伦德拉国王已经在王国中抽调一批年轻的贵族到华夏的军校学习深造。
  这些人回来之后会成为廓尔喀新军的基层军官。
  到了那时候,廖祥东才能轻松一点。
  好在廓尔喀人的纪律性都很强。
  即使是那些贵族出身的基层军官也对廖祥东言听计从。
  在他们看来,这些的天朝派来的人都是身份高贵的。
  廖祥东在这里两年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廓尔喀贵族想将自己女儿嫁给他。不过都被他给委婉地拒绝了。
  一同过来的军中弟兄们很多都在廓尔喀成亲了。毕竟有那么多贵族女子倒贴过来,这些单身狗们有几个又能安耐得住呢!
  有些人甚至通过国内允许成为了廓尔喀的贵族。不过前提是他们要先放弃自己原本的身份。
  廓尔喀新军扩成两个师,一下子扩张的速度确实有些快了。
  军官的素质跟不上,最近一段时间,廖祥东正在办一个军官速成班,这都是复兴军用过的老办法。
  他希望通过这个军官速成班,提升一下新军中军官的基本素质。
  这个速成班还没结束,他就被召进了王宫之中。
  在这里他见到了几个印度土邦人,还有几个圣国的人。
  双方似乎已经争论过了,有几个人面红耳赤,似乎是刚刚争论过。
  复兴军在廓尔喀的几个头面人物也都在这里。
  这几个印度土人是来借兵的。或者说他们是来雇佣廓尔喀人帮他们打仗。
  之前已经说过,北方联盟在布朗将军指挥的英印军的进攻下损失惨重。
  好在,陈玉成支援的及时,逼停了英印军的进攻势头。
  不够此时北方联盟五六万人的联军只剩下两三万人。
  在东边,陈玉成部也很难继续突破英印军的防线。
  这次布朗手中的兵力充足,加入了从达卡转移过来的军队之后,布朗手中的军队接近了十万人。
  十万大军,而且是被英国人从新武装起来的大军,即便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仆从军,其爆发出来的战力也是巨大的。
  圣军能够拿来进攻的只有陈玉成手中的两个军团。
  剩下的兵力要用来固守圣国的后方。
  谁知道英印军什么时候就会窜到后方去呢。
  石达开可不放心缅甸王国能够守住南线。
  那些缅甸人的战力,石达开是看不上的。
  上次他们能够挡住英军的攻城,完全是在拿人命填,还有达卡的坚城。
  这其中还有复兴军军官团的指导。
  所以石达开留下两个军团守住圣国的南方和东南两个战略要地。
  陈玉成迟迟攻不破英军的防线,心中焦急。
  英军将双方隔开,对于圣军和北方联盟来说非常的不利。
  陈玉成一直在思考破局的方法。
  巴依女王虽然趁着大败整合了整个北方联盟。但是她的手下现在都是一群士气低落的败兵,根本就没有能力跟英印军对对碰。
  巴依女王节节后退,用空间来换时间。
  布朗这次打的非常稳重。他采用东防西攻的战略。
  他在东线对天平圣军设置了多道防线。太平圣军野战的能力不错,但是面对同样拥有重火力,而且训练有素的英印军。
  圣军的进攻能力就略显不足。陈玉成拼着伤亡也只突破了两道防线。
  现在他与北方联军虽然达成了联系,但是两军却又见不着面。只能够通过北边的廓尔喀绕道联通消息。
  廓尔喀与英军正好分数南北,而圣军与北方联军处在东西两侧。
  他们四者现在呈现三角形态势。廓尔喀处在顶角位置,北方联军和圣军位于两个底角,而英印军则占据着沿恒河的三角形底边。
  陈玉成已经看出破局的关键就在于北边的廓尔喀王国。
  这次廓尔喀之行,就是在陈玉成的建议下组织的。
  廓尔喀人也不是傻子,让他们掺和进与英国人的战争,那就相当于彻底与英国人翻脸。
  董书恒有不愿意拿宗主国的身份去压廓尔喀,那样会让廓尔喀渐渐疏远。
  所以最后还是让圣国和北方联军自己出面去说服廓尔喀。
  要想说服廓尔喀必须要有一定的诚意。
  那么廓尔喀人想要什么?
  他们最想要的就是金钱和恒河边上的土地。
  财富的话,北方联军的手中有啊,那些土邦虽然一直受到英国人的压制,但是他们手中还是积累了很多的财富。
  这次起义,他们又攻灭了很多英国人掌控下的土邦,自然也抢到了很多东西。
  所以,现在巴依女王的手中是有一笔钱的。
  好在,这位巴依女王是一位女中豪杰。她追求的是邦国自由,是赶走英国殖民者,而不是获取财富。
  所以她跟普通的土邦领主不同,她不是那种守财奴。
  在与陈玉成会晤之后,这位巴依女王当即表示,假如陈玉成能够说服廓尔喀人借兵。那么巴依女王愿意拿出一笔不菲的雇佣费用。
  当然了,光是有一笔钱还是不够的。这还不足以让廓尔喀国王冒着得罪英国人的风险发兵支援。
  土地的话,巴依女王也可以同意,但是他们只同意将根德河以东比哈尔地区的土地交给廓尔喀。
  当然这里也不是他们的土地。只是廓尔喀作为异族,原本要在印度占据土地会遭到各土邦的联合抵制。
  现在得到了北方联盟的默许也算是一种利益让渡。
  有了这两条,苏伦德拉终于是答应了下来。
  下面就是如何出兵的问题了。


第五八零章 好兵要用在刀刃上
  “廖教官,我们想请你来率领一支廓尔喀人的军队进入戈勒克布尔协助北方联盟做战。是以雇佣兵的身份,你们的雇主是北方联盟。”
  说话的是一位身材壮实,国字脸,留着长发,头带金黄色头巾,长得颇为成熟稳重的中年汉人男子。
  他的身上穿着明黄色的薄棉布长袍,上面绣着一条四爪腾龙。
  廖祥东认出那是一位圣军中的王爵。
  联想到在印度东北地区指挥几万大军那位英王殿下。
  廖祥东的心中了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