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369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69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兴军占领了这里就相当于在整个南洋地区掌握了主动权。
  这是董书恒为了应对后克里米亚战争时代做出的一种必要的准备。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欧洲列强势必要开始了新一轮的殖民高潮。
  这段时间一直到一战之前都是欧洲制造业的高速时期。
  同时也是欧洲加紧瓜分世界的阶段。
  他们就像是一群饿狼一般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
  东方无疑是他们眼中的那块最为肥美的肉。
  这里有全世界最密集的人口,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有最勤劳的人民。
  ……
  董书恒先行一布打败西班牙就是告诉这群饿狼,不要过来惹我,小心崩掉你的大牙。
  但是现在的复兴军,基础还是薄弱的很。
  打个比方,现在国内的钢铁大部分都要用来造铁路。就连造军舰,复兴军都是一批一批的来。
  现在他必须要兼顾国内的建设,否则军队的人是高兴了。
  但是内阁的人肯定是要叫起来的。
  到时候,有人就要说董书恒是穷兵黩武了。
  复兴军这一年来军队的变化不大,野战部队依然是二十个步兵师。只是增加了四个骑兵师以及四个海军陆战旅。总兵力只有二十几万,但是这些军队都是可以机动坐着的军队。
  因为复兴军还有高达五十几万的守备部队驻守在各个地方。
  要说复兴军这么大的土地,不到百万的军队,真的不多。
  但是董书恒似乎并不担心土地的安全问题。
  因为的复兴军在册的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万人。
  这些人可全是拥有枪支的,同时他们还拥有建制。
  平时他们是农民,是工人。但是一旦到了危机的时刻,这些人可以快速地转化为军队。
  这些人才是董书恒压缩军队编制的底气这所在。
  就是今年新增加的八个作战单位还是从原来的军队改编而来。
  陆战旅改编自原来的陆战团以及回国的克里米亚远征军。
  骑兵师也是由原本的龙骑兵以及游骑兵整编而来。
  四个成建制的骑兵师分别部署在哈萨克草原以及漠北高原。
  向西南的高原地区,复兴军就只是建立了几支守备军级别的骑兵团。
  不是董书恒不重视那里,而是那里的环境恶劣,养不活那么多的军队。
  从外界运送物资过去成本又很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设立那么多的军队。
  真的要是进攻英属印度殖民地,也不一定要从这里出兵,从西域向南出兵比从高原上出兵更加的容易。
  至于那几个陆战旅,自然是考虑到以后出国作战都是从海上输送兵力。
  这四个陆战旅并不是今后复兴军海军陆战部队的全部,他们只是第一批次的海军陆战部队。
  今后根据需要,这支军队可能还要增加。
  董书恒现在让陆战队员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
  通过这点很多人已经能够猜测到这支军队究竟是为哪里准备的了。
  国内二十个陆军师,董书恒准备在今年以内全部对他们完成换装。
  之前因为兵工厂产能的影响,好多主力师都还是F1853与F1854步枪混用。
  不仅仅影响战力,同样也影响军队的补给。
  现在这二十个师的部署也不是平均的。
  最近一段时间,趁着没有什么战事。董书恒带着总参谋部集合军方的高层一起对全军进行了重新安排。
  将东部以及内陆的军队与西北和北方的军队进行了调换。
  当然,当地的驻军呆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没有全部调换,只是调换了部分的军队。
  毕竟现在与沙俄之间只是停火,还没有真正停战。
  这次调换军队,董书恒减少了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军队部署。
  增加了西部以及北方的军队。
  其中部署在西域的军队增加到了六个步兵师加两个骑兵师。调回了一部分由鄂军改编的师到中部地区。
  西域的南部费尔干纳盆地就部署了两个师,巴勒喀什湖地区部署了两个师。西北的天山以西,巴勒喀什湖以北与哈萨克草原的交界处部署了两个骑兵师。
  还有两个师是左季高手中的预备队。
  在西域后方的陕甘地区,董书恒又布置了两个师。
  他们是西域后方对沙俄的第二道防线,同时也相当于是预备队。
  整个西部地区的主力军队现在占到了复兴军主力部队的几乎一半力量。
  在漠北一直到西伯利亚与沙俄的交界处也布置了四个陆军师两个骑兵师。
  同时在边境的边防堡垒中还驻守着大量的守备部队。
  这十二个步兵师以及四个骑兵师全部都是为了提防沙俄人。
  停战了之后,复兴军不仅仅没有消减军队的数量,还大幅度增加了军队的数量。
  剩下的八个步兵师在中南半岛布置了两个,在吕宋有一个。
  新京城有一个教导师驻守。还有四个师驻守在中部以及东部、南部地区。
  整个复兴军的防御实行的是外紧内松的政策。
  董书恒相信他打造的防御圈是有效的。
  这道防御圈的重点在海上而不是陆地上。
  西北地区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带则是御敌于大海之上。
  在南方,董书恒更是发展了大量的藩属国成为拱卫复兴军的卫士。
  现在复兴军的周围都是自己小弟,南洋的那些华人小国更是在复兴军的扶持之下武装到了牙齿。
  他们一个个体量都不大,但是都可以算是短小精悍。
  所以董书恒现在可以抽出空来将自己的内部建设好了。
  这就是练内功了!
  将制造能力提升上去。光是输出武器给小弟,就足够那些洋人去头疼的了。
  复兴军目前的军事重点的还是西北两个方向。
  沙俄始终还是复兴军最大的陆上威胁。
  虽然现在沙俄蛰伏起来了。但是,董书恒知道这头北极熊只是躲在洞里面舔舐伤口而已。
  现在有了英法的暗中支持,沙俄已经解决了自己的经济危机。
  光是法兰西一家就吃掉了沙俄两亿卢布的国债。
  拿破仑三世这次为了拉拢沙俄是下祖了血本。
  这下子沙俄国内的窟窿就全部填上了。
  有这笔现金,沙俄反过来又从英、法、普鲁士那里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甚至还一口气从英法订购了六艘装甲蒸汽战舰,以更换自己的老旧风帆战舰。
  说来也是可笑,英法刚刚在条约上说明限制沙俄在黑海的海军发展。
  回过头来立马就卖军舰给沙俄。资本家的嘴脸显露无疑。
  资本控制下的国家自然是为资本服务,至于改善民生,只是顺带而为,只是为了维持内部的团结稳定。
  资本家建设工厂,剥削工人,前提是要将商品销售出去。
  现在欧洲的几个主要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
  在历史上他们都是将矛头转向了欧洲的外部。
  比如说对满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快对满清这个全球大经济体的掠夺。
  再比如历史上这个时期欧洲开始了对非洲大陆的全面瓜分。
  一个更加纯粹的弱肉强食的时代已经来临。
  现在的华人不再势单力薄,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在董书恒小翅膀的煽动下,他的大华夏圈计划已经初具模型,已经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个联盟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
  德川幕府、朝鲜王国、南洋的华人、安南人、暹罗人甚至是一部分的南美印第安人现在都汇聚到了一起。
  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冲击。
  欧洲白人对全世界的掠夺不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也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易如反掌。
  现在的复兴军治下也不再是那个任由他们欺凌的满清。
  他们将在全世界与欧洲的世界霸权相抗衡。
  这种斗争不是即将来临,而是已经开始了。
  英国人已经在印度殖民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挫败感。
  因为与圣军以及缅甸军队的战斗。
  加尔各答的殖民当局还没有等到援军的到来,就已经陷入到兵力和财政的双重危机。
  因为圣军对恒河流域的掠夺和破坏。
  今年加尔各答的夏税减少一半。拉姆齐已经截流了准备上交伦敦的赋税。
  甚至是从东印度公司借了一大笔钱。
  虽然英属印度的区域很广,但是最为繁华的就是恒河流域。
  现在的太平圣军就像是悬在印度心脏之上的一柄利剑,不断地让印度殖民地出血。
  英军的失败,对各地军队的不断抽调也让英属印度的起义此起彼伏。
  尤其是一直处在动荡中的印度南方地区,起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
  英军与印度地方起义军之间是此消彼长的态势。
  缅甸王国的加入让英属印度的处境雪上加霜。
  南亚次大陆现在是三国大战。作为土著的印度人跟着后面吆喝捣乱。
  英国人在印度殖民的短板渐渐暴露出来了。


第五零七章 普鲁士联合舰队
  普鲁士罗斯托克,是梅克伦堡最重要的城市,这里是普鲁士最重要的造船、海运基地。
  当然这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之前这里属于梅克伦堡公国管辖,但是现在普鲁士早就已经实际掌控了这里。
  这些年随着普鲁士的逐渐强大。已经有好几个原来的公国、侯国加入到了普鲁士的麾下。
  现在的普鲁士与奥地利就是德意志邦联的两杆大旗,分别有一帮自己的小弟。
  罗斯托克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里有充满波罗的海风情的海滨,神秘的军用港口。
  汉萨城市的历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故事。砖石哥特建筑,让这座城市如同油画一般美丽。
  建于1419年的古老的罗斯托克大学勾画出这座城市的特色。
  罗斯托克分布于瓦尔诺河下游,从城市到海岸有13公里的宽阔河道,可以行船。
  一年前开始,这段内河就被普鲁士海军封锁。
  紧邻入海口的河段向东扩为布莱特泠湾,在此建有另外一座罗斯托克海港,与距离此处十几公里的内河中的军港不同,这里是的对外开放的商港。
  居民区集中在瓦尔诺河西岸及东岸南部。东岸北部呈现田园风光,有一片6000公顷的叫做罗斯托克海德的滨海林区。
  最近一段时间,聂大华带着舰队的水兵们就住在这座城市。
  城市的居民对这些华人的面孔早就习以为常。
  因为普鲁士的造船厂就位于军港的边上。
  还有罗斯托克大学中也有一些东方面孔的留学生。
  对于这座已有上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出现了几百上千的黄种人面孔还是很显眼的。
  不过在普鲁士王国的宣传下,这里的居民对于华人还是非常友好的。
  普通的百姓大都是还是从大流的。
  聂大华他们自从接手了舰队之后就享受到了上宾的待遇。
  他们的吃住都是有普鲁士海军提供。
  包括海试以及演习的消耗都是普鲁士来出。
  甚至的买一名官兵都能够拿到一笔普鲁士海军的津贴。
  普鲁士人当然没有那么的好心。
  他们之所以对聂大华这么好完全是因为他们将要参加这次对丹麦的海战。
  而且普鲁士人最近一段时间也需要向聂大华学习海战的经验。
  因为这种全新的战舰只有复兴军的海军真正在实战中使用过。
  聂大华知道普鲁士人的心思。
  上级交代他的任务就是让他传授经验给普鲁士人,尽量帮助他们打赢这场海战。
  当然,鱼雷战术是不能说的。而且现在普鲁士还没有从华夏的手中换取鱼雷技术。
  这么关键性的技术,哪怕是当前与复兴军十分友好的普鲁士,董书恒也不会白白给他的。
  这次突袭哥本哈根,聂大华觉得普鲁士海军还是很有胜算的。
  丹麦的海军现在虽然还有四十几艘战舰。
  但是其中可以达到战列舰级别的战舰不超过十艘,而且绝大多数的战舰都是木制风帆战舰,甚至连蒸汽辅助动力都没有加装。
  曾经的丹麦海军号称是波罗的海的霸主,他们的祖先维京人,更是让整个西欧都颤抖。
  但是现在的丹麦海军也就是相对于普鲁士、瑞典这这些国家而言,拥有海上的优势。
  在的聂大华看来丹麦的海军比西班牙的海军差远了。
  西班牙海军不管怎么说也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曾经是世界第一的海军强国。
  丹麦的海军也就是在波罗的海逞能罢了。
  昨天晚上召开的最后一场出兵前的军事会议。
  会上聂大华提出了一个与马尼拉海战不同的海战方案。
  “贴身肉搏?”会上,即使是思维比较靠前的蒂尔皮茨也忍不住震惊的反问道。
  “是的,将军们,我们这四艘铁甲舰相对于复兴军的江河级护卫舰,吨位上是两倍多,装甲的厚度也比江河级厚实得多。只要距离不低于300米,对方战列舰上的火炮就无法撕开我们的装甲。但是进入五百米之内我们主炮发射的实心弹可以轻易地将他们打穿。”
  “对方舰船数量比我们多得多,所以我们必须要尽量缩短消灭他们的时间,不然他们的完全有时间从港口内逃出来。”
  “到时候即使我们拥有更高的航速,也没办法消灭他们,然而这些丹麦舰船只要跑掉了一半,对普鲁士后方的威胁就是巨大的。”聂大华说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没有带一点私心,既然军部让他帮助普鲁士取得胜利,他就必须尽力而为。
  “啪啪啪……”这时坐在海军司令位置上的阿达尔伯特亲王突然站起来鼓掌道:“聂将军说的好,我们普鲁士军队一向以敢打敢拼著称,怎么了,我们海军就没有继承条顿骑士的精神吗?”
  阿达尔伯特亲王一边说,一边看向周围的海军军官。
  蒂尔皮茨缓缓低下头,心中感到一阵羞耻。
  刚才聂将军提出那个方案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这样是否会增加舰队士兵的伤亡,因为他们有绝对的射程优势,完全可以的躲在敌人的射程之外打击敌人。
  不过聂大华的话没有错,敌人并非是傻子,会一直等在港口中给他们慢慢杀。
  他们一定会向港口外突围的。
  到时候仅仅凭借这四艘铁甲舰怎么去追?
  那些普鲁士的老旧战舰又不一定是丹麦军舰的对手。
  所以他们原本的想法是不对的。
  聂大华原本也是那么想的,因为第一舰队当初就是这样将西班牙海军磨到投降的。
  但是那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第一舰队已经通过一波鱼雷的密集打击,击沉了大量的西班牙军舰,将整个港口的航道都给堵上了。
  马尼拉港里面的西班牙舰队根本就逃不出来。
  而现在这四艘铁甲舰组成的联合舰队却没有鱼雷那样的大杀器。
  要是想要快速击沉敌人的战列舰只能够贴近发射实心弹,以提高实心弹的威力以及准确率。
  以此来做到快速地击沉敌人。
  “就这么决定了,哪怕是军舰受伤了,回来我帮你们修复完好。至于战士?我们普鲁士的海军战士就没有怕死的。聂将军他们是客军都不害怕,难道你们这些普鲁士人会对敌人赶到畏惧吗?”阿达尔伯特亲王最终敲定了作战的具体方案。
  “蒂尔皮茨,明天由聂将军的抚远号担任旗舰。我决定由聂将军担任联合舰队的总指挥。”
  阿达尔伯特亲王的这个决定让在做的普鲁士海军军官都差点惊掉了下巴,包括聂大华在内。
  “亲王殿下,这似乎不合适……”聂大华想要推辞一下。
  原本这支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