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书恒这样宣传只是为多骗一点移民过去罢了。
作为官府,做这样片面性的引导确实有些不厚道。
不过为了百姓们能够迁移,董书恒就连强制性的法令都发布了,哪里还在乎这点事情啊。
那些人到了阿拉斯加之后大部分人都会留在那里领取政府分配的土地,成为当地的农民。
赵旭知道发现金矿意味着什么。
到时候会有大量的人涌到这里来。
政府很可能会在这里单独设立州府。那么作为第一批开拓队的负责人。
赵旭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新成立的政府的首长。
在政治上有一点小抱负的赵旭自然是渴望这里人越多越好。
“老刘,你觉得这块狗头金怎么样?”赵旭见刘志将这块狗头金拿在手中又是摩挲,又是细细端详,就是不说话,于是焦急地问道。
“赵队,这是块好东西啊,纯天然的狗头金,还是伴生矿。送到国内都可以进矿物博物馆了。”刘志说道。
“成,那咱们就将它这么完整地保存好送回去。”赵旭说道。
“刘队,我看再派些人下水去,兴许还能再搞到一块。”
两人一拍即合。
接下来又有一波人水去捞石头。
大家伙见到能捞到狗头金。知道即使这东西不是自己的。
但是要是能够捞到也是大功一件。
到手的奖励也是不少的。
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会儿功夫捞出来大辆的鹅卵石,不过狗头金却没有了。
但是,从队员们捞取的河沙中,刘志还是发现了含量很高的金砂。
所以说这条河就是金矿,今后可以在这里淘金。
当然这个事情暂时只能确认一下。
赵旭派了一个小队回去将这个消息传回东州。
他可没时间在这里的淘金,建立据点才是他们的任务。
卵石出水,露出了底下的河床。
当然了,也不需要搬出全部而卵石。
只要清楚出来四个圆形的区域,能够让木桩打进去就好了。
另外一边,伐木对也将处理好的木桩抬了过来。
单人合抱粗的木桩被套到了铁索之上。随着工人们拉动铁索,木桩的一头抬了起来。
然后众人将木桩的另外一头挪到了河水。
水中的人将其慢慢移动到正确的位置,用三根细木将其暂时固定。
紧接着,大家将铁索上换上了一个大铁块。等一下就用它来将木桩打进去。
夜幕降临,河边空地边缘的营栅已经建好了。对着树林的中的道路方向留了一个门。
王华还找狩猎队的人在营栅外面设置了一些陷阱,这方面猎人们是专业的。
大门是用铁索上下开合的吊门,门外挖了一条壕沟。
今后有条件了还可以弄条护城河,用水车从河中提水上来。
暂时是不用想了,开拓队没有时间在这里浪费。
伐木队以及狩猎队的人都回来了。
营地内外点起了一队队巨大的篝火。
从天空中看去,整个营地就像是一头黑色巨兽的眼睛。
是周围无尽黑暗中的唯一一点亮光。
第四九六章 老家伙们的想法
几十口大锅被分散开来支在营地内的篝火上。
大牲畜们被远远的拴在远处的临时牲口围栏内。
似乎是为了防止它们看到自己的亲戚被主人们大快朵颐,而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巨大的铁锅中突然发出了一阵滋啦的声音。
厨子们正在用马鹿的油脂煎鱼。
厨子似乎学过做淮扬菜,鱼汤做的专业。
只见他将鱼煎的焦黄之后用铲子将鱼在热油中给捣碎,然后继续煎,等到鱼骨头都被炸得微黄之后,再加水。这样熬出的鱼汤中几乎看不到鱼肉。
汤水会变成诱人的奶白色,鱼肉都成为了汤中的悬浊物,根本就吃不到一点腥气。
紧接着,狩猎队员们将拆成拳头大小的鹿肉一股脑地倒进锅中熬煮。
不一会儿鱼汤和鹿肉混合的香味就弥漫了整个营地。
探险队的狗闻道了味道发出了哼唧哼唧的讨好声,一个个将头杵在地上,屁股撅的老高的,尾巴摇的跟风扇一样,就等着主人过来宠幸。
今天的收获很大,足够整个营地人畜都饱餐一顿。
趁着大家伙吃饭等着吃饭的档口。
赵旭将几个队长都找来碰碰头。
“各位,今天,大家伙的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咱们还发现了金矿,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已经立了一件大功。”
“这个功劳是属于大家的,我们这一群人现在远离州府,什么事情都只能靠我们自己,所以队伍最重要的就是团结。”
“我老赵也不是一个斯文人,平时说话直来直去的,大家跟我说话大可以也这样,咱们在一起将话都说敞亮了,事情才能够办好。”
“明天的任务还很重,咱们要给这个营地搭建一个仓库,一排营房。我准备留下一百民兵,暂时驻守在这里。”
“王连长,你们军队也留下一个班负责带领这一百民兵。”
“这115人将负责后续的建设。还要在河滩上开辟一些土地,种植一些粮食。现在是六月份,要是种玉米和大豆的话还能够收获一季粮食。”
“另外咱们再给他们造几艘船和木筏,这样他们就可以沿河探索一下周围的情况。万一要是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也能够从河面上向下游撤离。”
……
赵旭对今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安排了一下后面的工作。
底下的队长大都不善言辞,大家都习惯了听吩咐行事。
步兵连长王华安排了一名稳重的老排长带着一个班的士兵,留下了负责这个码头营地的安全工作。
探矿队的队长刘志准备带上人第二天去上游再看一下,他想确定铁矿的位置。
今后要想在这里发展的好,铁矿的作用实际上比金矿还要重要。
哪怕是这里没有煤炭,光是用木炭都足够他们冶铁的了。
至少制作工具是没问题的。
会议结束了,营地中的肉也要煮好了。
此时那些疲惫了一天的工人们纷纷拿着自己的大饭碗围了过来。
今天收获的鹿肉非常的多,足够整个队伍敞开了吃。
这种高强度的劳动,肉食是补充能量最好的方式。
“老张,你的鹿肝好了,要不要让厨子帮你切成片,坐兄弟这里来,咱俩唠唠嗑。”狩猎队的队长的向勇向张森邀请道。
他就坐在一口铁锅的边上,身边的一个盆子里是一盆的鹿肚。
虽然清洗过了,味道还是怪怪的。
还有一个小盆子里放着蘸料。
应该是捣碎的大蒜还拌了一些干辣椒面子,只有这些东西比较好携带。
开拓队中带着很多这样的调料。
每个队员还会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携带一些,咱们大华夏的百姓,无论什么在吃这方面的都不含糊。
哪怕是树叶、野菜都能够吃出花样来。在北美这块蛮荒之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张森拿着自己的银制小酒壶挨着向勇坐了下来。
有一句每一句地聊了起来,不过都不是开拓队的事情。
他们可不想替赵旭考虑开拓队的后续大计。
两个老家伙都是因为儿女成家立业了,了无牵挂,才听从命令出来帮着年轻人压压阵的。
当然说他们老家伙,实际上他们俩也就四十几岁,不过在这个年代都是要做爷爷的人了。
“老向,听说你家里的三小子考上了什么学院?你说你一个老猎户怎么就能培养出个书生出来?”
两个老家伙凑到一起谈的最多的就是家里的后生。
向勇用筷子夹起一把肚丝放到大铁锅中涮了几秒钟就提了出来,蘸了一些蘸料就全包进了嘴中。
嘎吱嘎吱地嚼了起来,肚丝涮的时间不能长,不然就老了。这样在滚汤中烫几秒钟就好,吃到嘴中脆嫩爽口。
向勇嚼完之后,灌了一小口酒,才接着张森的话茬说道:“兴许我老向家以前也是书香门第呢?”
“其实啊,我就是把着一点,总统提倡做什么,我老向就做什么,准没错。”
老张有些不屑地说道:“嗨,难道我老张就不听总统的话了吗?要不然我又怎么会漂洋过海来到这老林子中。别说这里的木材真实棒。我昨天发现了一棵书,要十几个人才能够抱的过来。”
“老张,你咋又提到砍树了呢!其实你们家也不错,几个小的在军中打拼一样是一条出路。但是你听说书的讲过吗,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官,你看我们赵队长那样的就是文官,王连长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向荣说道。
“其实,老张我有个建议,你们家几个小子要当兵就要到偏远点的地方当兵,那样才能够捞得着仗打。你看我们的华夏国,何止是富源万里啊!在内陆是没仗可打的,没仗打咋立功呢?”
老张点头道:“好吧,老向,你说的倒是有道理。”
“你们猎户的脑子就是活络啊。”
两人实际上还是安徽的老乡。
当初向勇是山上的猎户,张森是樵夫。
两人那时候就认识。
但是两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孩子多。
太平军将战火烧到了安徽,过不下去的了两家人结伴逃荒到了苏北。
他们算是幸运的,一到苏北就被那时候的淮海军给招募进了农场。
两人的手艺在苏北这里派不上什么用场。
张森转行在农场做了木匠,向勇进了民兵队。
后来淮海军开发远东。两人又一起报名到远东地区去。
但是家属和孩子都留在了苏北。
张森家的几个成年的男娃都被送到了军中。
混的最好的老二已经成了营长。老大文化不行,一直是一个士官。
向荣家的几个孩子却没有当兵的,有几个在农场做事,还有一个老四今天才考进了学院。
老张家的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他就奇怪了向勇家的娃咋就出了读书种子呢?
其实国人的眼中还是觉得读书更有出息一些。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华夏的世界观是文人塑造起来的。这些人自然将自己纳入到上品之中。
“老向,来,走一个。我看咱们要知足,要是还在老家,我们不说自己怎么样,就是家中的娃子非得饿死一半不可。”张森举着酒壶说道。
“谁说不是呢,老张,也许就我们这些老家伙最感激总统。现在有些小家伙都已经忘记了当初吃苦时候的感觉了。”向荣感慨道。
“我看咱们现在这个地方似乎比远东还要好,到时候这里要是分地的话,我就让家中的老二和老三都搬过来。让我老向家也开枝散叶。“向荣继续说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鸡蛋不能搁一个篮子里头。我家老大马上准备退伍,我也让他迁过来,整个万八千亩地,以后这边也有我张家一支支脉。”
两个老家伙在规划未来家族延续。
另外一边赵旭却在想着接下来的行程。
等明天木排扎好了,整支开拓队就可以顺流而下,到时候速度就快了。
根据水流以及地图上标记的距离,赵旭大概能够计算出到达河口处的时间。
据说英国人在大奴湖的东南岸已经建立了据点。
到时候开拓队进入大奴湖之后肯定是要跟英国人接触的。
上面的命令是不主动挑衅英国人。但是在英国人对开拓队发动攻击的情况下,可以反击。
具体怎么做还要赵旭自己掂量。
说实话,赵旭的心中还有一些紧张。
他想到了自己在远东的家人。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初就脑子一热就报名到北美了。
在这里真得只能依靠自己。要是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就连尸体都没办法运到家乡去。
“王力,想家不?”这个时候王力帮他打了一份饭到帐篷内。
“啊,队长,想家?当然想啊,不过跟着您出来探险也蛮有意思的呀。”
“就像今天,咱们就凭空在这里建了一座码头出来。我就觉得很有意思。还有我们沿途遇到的那些危险,全部都给我们一一化解,这多有成就感啊。”
“等到以后,我有了娃也可以给他讲一讲这次开拓之旅。”
王力倒地还是孩子心性。
喜欢新鲜、刺激的感觉。
“王力啊,你是还没遇到真正危险的事情。也许很快我们就会碰到真正的敌人了,到时候要是真的打仗了,你这个小家伙也是要拿枪上阵的。”赵旭给王力泼了一盆冷水。
“队长,不就是英国佬嘛,怕他们干嘛,都说英国人的海军还可以,陆军也就那样,我听说原来太平军那些人都将英国人打的狼狈不堪。只要有您带着,我王力可不会害怕。”王力举了举自己的拳头。
华夏现在经过接连不断的胜利,全体国民都有一种聛睨一切的心理。
这种心理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可以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向心力。
坏的方面,这种骄傲的情绪下,一旦国家受到了挫折之后,就很容易引起反弹,也就是说受挫能力下降。
之前几年,复兴军依靠武器上的代差,以及洋人对华夏的轻视,几乎是走的顺风顺水。
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的。
董书恒已经发现了,复兴军在武器上的优势是越来越来越弱。
所以现在他尽量不愿意再对外开战。
与英国人之间,打打现在这样的代理人战争还行。
但是一旦全面开战,复兴军就可能面临被孤立,被围攻的危险。
第四九七章 临行前的交代
这些下体力的汉子吃饭就跟风卷残云一般。
饭量大的一顿能够吃掉几斤肉。
最后锅中的汤都剩的不多了。
厨子原本还准备将这些汤留着早上烫肉粥给大家吃。
结果最后不得不从新再熬。
狗狗们流了半天的哈喇子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大骨头。
噶蹦噶蹦地啃着,也不怕崩掉大牙。
这些人吃饱过后纷纷回去休息。
疲累了一天,再吃的饱饱的,每个人又搞了二两酒,此时是最瞌睡的时候。
只有步兵连站岗的士兵还在岗楼上瞪大眼睛盯着远处漆黑的森林。
开拓队的营地之前被印第安人攻击过。
所以值夜的士兵都分外小心,谁都不敢消极懈怠。
士兵们两个小时一班岗,倒也不至于会打瞌睡。
难得的,大家过了一个平安夜。
除了几只猛兽闻到了营地中散发的浓郁肉味,但是又畏惧营地周围的篝火,偷偷地在营地周围逡巡,结果被狩猎队设置的陷阱给抓住了以外,没有任何的敌人袭击营地。
当然了,这些嘴馋的野兽又成了开拓队次日的午餐。
清晨,天刚蒙蒙亮,营地中就传出杂乱的起床声。
都是一群糙老爷们儿,大家穿好衣服,在河边打了点水,随便地洗一下脸就又开始干活了。
今天的任务更重,不仅仅要将未完成的码头搭好。还要修建房屋。
伐木队的活计最是简单,就是不断地砍树,砍树,这里的树木多的能够让伐木队砍到绝望。
哪怕是没用的树木也可以用来当柴火烧。营地的外面空地越来越多。
于此同时,伐木队还要分出一部分的木匠将原木处理一下,让它们能够用来搭建房子。
赵旭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营地中走来走去,他在想有没有缺少什么。
营地内靠近下游的方向应该再建一个公共厕所。
昨天刚到这里,大家都是在临时挖出来的茅坑解决问题。
以后这里作为一个中